视频测试题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4376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频测试题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视频测试题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视频测试题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视频测试题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视频测试题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视频测试题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视频测试题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视频测试题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视频测试题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视频测试题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视频测试题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视频测试题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视频测试题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视频测试题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视频测试题新.docx

《视频测试题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频测试题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视频测试题新.docx

视频测试题新

视频测试题

第一章.增强保密意识01

1、保密工作是保密工作人员的事情,与一般工作人员没有太大关系。

(×)

2、保密国家秘密不仅是国家法定义务,也是保密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

(√)

3、互联网已成为最大的窃密方式。

(√)

4、使用手机的主要泄密问题和隐患是(ABCDE)

A、通话中谈论涉秘事项B、发送涉密短信

C、拍摄涉密照片D、带入核心涉密场所E、录音涉密电话

第一章.增强保密意识02

5、存储载体通常包括(ABCDE)。

A、计算机硬盘B、光盘C、U盘

D、移动硬盘E、其他存储电子设备

6、将手机关机后就不会再发生泄密问题了。

(×)

7、可以在手机和普通电话中谈论涉及重要活动、重要工作安排的维稳工作信息和国家秘密信息。

(×)

8、使用无线通信工具不安全,会泄密;使用有线通信工具比较安全,一般不会泄密。

(×)

第一章.增强保密意识03

9、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国家秘密。

(√)

10、我国保密工作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

(√)

11、工作上的不良习惯也可能会导致泄密。

(√)

12、自己从事的工作涉密不深,也没有主动泄露行为,不会产生泄密后果。

(×)

第二章.提高保密素质01

1、我国古代公文保密制度最早追溯到夏朝。

(√)

2、中国古代没有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概念。

(√)

3、我国保密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依据,由(ABCD)共同构成。

 A、保密法 B、保密行政法规 C、保密规章

D、其他法律中涉及保密管理的法律规范

4、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依据,以保密法为核心的保密法律制度体系。

(√)

第二章.提高保密素质02

1、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共有(C)。

  A、五章三十四条B、五章三十五条C、六章五十三条

2、《新保密法》的立法依据是(A)。

  A、宪法  B、刑法  C、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

3、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于(C)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A、2010年1月1日B、2010年10月1日C、2010年4月29日

4、保密义务是法律对公民的单向义务。

(√)

第三章.知晓保密常识-1国家秘密01

1、国家秘密是关系(A),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A、国家的安全和利益B、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政治利益C、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利益

2、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大范围。

( ×)

3、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B)规定。

A、其他有关部门B、其他中央有关机关C、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

4、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A)。

  A、绝密、机密、秘密三级B、绝密和机密两级C、秘密和机密两级

第三章.知晓保密常识-1国家秘密02

5、机关、单位确定、变更和解除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应当由_______提出具体意见,经_______审核批准。

(B)

  A、本机关、单位负责人;定密责任人

  B、承办人;定密责任人

  C、承办人;本机关、单位负责人

6、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

7、根据新保密法规定,县级机关、单位拥有定密权。

(×)

8、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

(×)

第三章.知晓保密常识-1国家秘密03

9、某文件标明“绝密★”,表示密级为绝密,保密期限为(A)。

A、30年B、20年C、长期

10、对于上级机关或者有关保密工作部门要求继续保密的事项,在所要求的期限内(C)。

A、自行解密B、可以解密C、不得解密

11、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

12、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经定密机构审定后方可解密。

(×)

第三章.知晓保密常识-2工作秘密

1、工作秘密与国家秘密的法律保护与法律要求是一样的。

(×)

2、政务公开信息属于工作秘密。

(×)

3、以下关于工作秘密的表述,正确的是(B)。

A、工作秘密的概念最早是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提出的

B、工作秘密是涉及机关单位的公务活动和内部管理的事项

C、工作秘密属于国家秘密的范畴,所以是不能公开的

4、以下关于工作秘密和商业秘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

A、各级国家机关是产生工作秘密的主体

B、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社会团体大多数产生的是商业秘密

C、工作秘密属于国家秘密,而商业秘密不属于国家秘密

第三章.知晓保密常识-3商业秘密01

1、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是(B)。

A、国家秘密B、商业秘密C、工作秘密

2、客户情报、工艺程序、产品配方、研发产品等都可能成为商业秘密。

(√)

3、商业秘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4、商业秘密具有秘密性、价值性、实用性、管理性等特点。

(√)

第三章.知晓保密常识-3商业秘密02

5、体现商业秘密的载体有(ABC)

A.人B.实物C.能反映商业秘密的设施和场地。

6、商业秘密的泄露途径体现在内部人泄密和外部人窃密。

(√)

7、以下关于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表述,错误的是(C)。

A、国家秘密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而商业秘密仅仅是涉及权利人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的信息

B、国家秘密未经法律授权的机关审查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对外提供或转让;而商业秘密只要不损害他人权利或公共利益,是可以随意转让的

C、国家秘密有可能转化成商业秘密,而商业秘密是不可能转化成国家秘密的

8、以下关于工作秘密和商业秘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

A、各级国家机关是产生工作秘密的主体

B、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社会团体大多数产生的是商业秘密

C、工作秘密属于国家秘密,而商业秘密不属于国家秘密

第三章.知晓保密常识-3商业秘密03

9、公司职员在职期间不得在竞争企业兼职或任职。

(√)

10、公司职员离职后的特定时间、特定区域内,可以开展与雇主竞争的业务或受雇于竞争公司。

(×)

11、用人单位与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有关事项时,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前或该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时间内(不超过六个月),调整其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中相关内容。

(√)

12、侵犯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要承担刑事责任。

(√)

第三章.知晓保密常识-4隐私与隐私权01

1、公民的信件往来是个人隐私。

(√)

2、公民的工资收入属于隐私。

(√)

3、隐私的内容包括(ABD)

A.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电话\银行账户密码\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

B.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

C.个人公事,如集体交代的工作\在集体中的职务\隐藏的一笔偷抢来的钱等.

D.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抽屉等

4、隐私权包括(ABC)

A.私人生活安宁权B.个人信息保密权C.个人通信保密权

第三章.知晓保密常识-4隐私与隐私权02

5、只有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无权对公民的人身、住宅进行搜查。

(√)

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AC)

A.加强保护隐私的意识

B.排斥正常的社会交往

C.将手机号码\通讯地址等私人信息告之可信赖的人

D.拒绝与大家相互联系

7、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未成年人的信件是合法的。

(√)

8、老师拆看学生信件是合法的。

(×)

第三章.知晓保密常识-4隐私与隐私权03

9、隐私权内容包括(BCD)

A.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

B.公民住宅不受侵犯

C.个人信息保密

D.个人通信内容

10、侵害隐私权的构成要件有(ABC)

A.要有侵害他人隐私权的侵害行为

B.要有加害人的过错

C.侵害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D.加害人必须是故意

11、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ABCD)

A.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规划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人格自由

B.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

C.保护公民的隐私能够保护私人生活的安宁,保障私密空间不被侵犯,保护人格尊严和经济利益等

D.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道德的呼唤,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

A.隐私是指公民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或不愿公开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B.新生个人隐私体现出社会的人文关怀。

在社会中保留一块只属于自己的空间,才能自由放松自己的身心,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

C.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D.隐私权的真谛是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

第四章.遵循保密制度01

1、涉密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

 (ABC)。

 A、核心涉密人员 B、重要涉密人员 C、一般涉密人员

2、一般情况下,核心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_______,重要人员的脱密期为_______,一般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_______。

(A)

A、3年到5年;2年到3年;1年到2年

B、2年到3年;1年到2年;1年以下

C、3年到4年;2年到3年;1年以下

3、涉密人员应当具有 (BCD)。

 A、良好的人际关系 B、良好的政治素质

 C、良好的品行 D、胜任涉密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

4、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掌握保密知识技能,签订_______,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B)

A、保密责任状  B、保密承诺书  C、保密协议书

5、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_______管理。

(A)

A、脱密期  B、定期汇报  C、行政监督

 第四章.遵循保密制度02

6、制作涉密载体要在(BC)进行。

 A、环境良好、管理严格的印刷、复印单位 B、机关、单位内部

7、禁止携带绝密级涉密载体参加涉外活动或出境。

(√)

8、涉密信息系统按照_______实行分级保护。

(C)

  A、系统范围大小

  B、机关、单位保密程度

  C、系统涉密程度

9、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

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 (ACD)。

 A、同步规划 B、同步投资 C、同步建设 D、同步运行

第四章.遵循保密制度03

10、机关、单位应当将涉及绝密级或者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机构确定为_______,将集中制作、存放、保管国家秘密载体的专门场所确定为_______,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配备、使用必要的技术防护设施、设备。

(B)

  A、保密要害部位;重要保密单位

  B、保密要害部门;保密要害部位

  C、保密监管单位;重要保密单位

  D、保密监管单位;保密要害部位

11、机关、单位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坚持(BD)原则。

 A、谁使用、谁确定 B、分级确定 C、最大化 D、最小化

12、召开涉及国家秘密内容的会议时,主办单位应当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下面哪一项措施是错误的(B)。

  A、具备安全条件的会议场所B、使用无线话筒

  C、依照保密规定使用会议设备和管理会议文件、资料

13、根据现有规定,机关、单位经批准后,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对外提供_______以下国家秘密,_______国家秘密不得对外提供。

(B)

  A、绝密级;机密级  B、机密级;绝密级  C、秘密级;机密级

第四章.遵循保密制度04

14、机关、单位对外交往合作中提供国家秘密事项的,应根据有关保密法律法规,与接受方签订保密协议,要求其承担保密义务。

(√)

15、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的,应当按照(B)提供。

  A、合同规定B、规定的程序事先经过批准后C、协议

16、涉密工程应对外公开招标。

(×)

17、个人参加会议带回的涉密文件资料应(B)。

A、由个人妥善保管B、交保密室登记、管理C、自行销毁

第五章.掌握保密技能-1保密防范技能01

1、涉密计算机及网络可以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

2、涉密计算机及网络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

3、处理秘密级信息的口令长度不少于8位,更换周期不超过1个月。

(√)

4、不得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将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上的数据复制到涉密计算机及网络。

(√)

第五章.掌握保密技能-1保密防范技能02

1、涉密计算机可以安装软件或复制他人文件资料。

(×)

2、涉密计算机应使用有线连接的外围设备。

(√)

3、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及移动存储介质外出。

(√)

4、涉密计算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中的涉密信息被简单删除或格式化处理后,仍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恢复。

(√)

第五章.掌握保密技能-1保密防范技能03

1、涉密场所中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不得配备和安装视频、音频输入设备。

(√)

2、不得将手机带入重要涉密场所。

(√)

3、涉密存储载体不能够在非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上使用,而非涉密存储载体却可以在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上有限制地使用。

(×)

4、下列(ABCDE)行为违反了涉密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

 A、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B、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C、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D、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 

 E、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第五章.掌握保密技能-2保密检查技能01

1、保密检查主体一般是指开展保密检查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机关、单位保密工作机构。

(√)

2、保密检查的依据是党和国家关于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工作部署、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

(√)

3、保密检查建立常态化检查长效机制。

(√)

4、保密检查是为了及时发现泄密隐患,堵塞漏洞,督促机关、单位贯彻落实保密法律法规,加强保密管理,完善保密防护措施,确保党和国家秘密安全。

(√)

第五章.掌握保密技能-2保密检查技能02

5、保密检查的内容只针对涉密计算机和涉密信息系统检查。

(×)

6、大量事实证明,谁不懂保密、不会保密、不善保密,谁就会成为网络泄密的责任者和网络窃密的被利用者。

(√)

7、机关、单位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C),定期检查保密工作。

  A、岗位培训B、警示教育 C、保密教育

8、保密检查内容包括制度建设、工作责任制落实、涉密人员管理、涉密载体管理等诸多情况。

(√)

第五章.掌握保密技能-2保密检查技能03

1、每个人一定要加强自我约束,做到警钟长鸣,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更要警惕不为敌人利用,不为利益引诱。

(√)

2、对检查中发现存在严重泄密隐患的网络、设施、设备和场所,检察人员立即报告,并责令停止使用、断开网络连接。

(√)

3、现场检查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人员、技术检查等途径开展。

(√)

4、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保密检查中发现的非法获取、持有的国家秘密载体,应当予以____(C)___。

  A、查封  B、销毁  C、收缴

第六章·明晰保密权责1-合法权利

1、国家对在保守、保护国家秘密以及改进保密技术、措施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奖励。

(√)

2、涉密人员履行职责时有权要求获得必要的物质保障。

(√)

3、保密奖励的形式有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但以物质奖励为主。

(×)

4、有下列哪种表现的,有关机关单位依照保密法给予奖励(C)

  A、在保密岗位工作B、捡到文件资料上交保密工作部门

  C、对泄露或者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行为及时检举

第六章·明晰保密权责2-泄密责任01

1、这次保密法修订改_______为_______,不论是否产生泄密实际危害后果,只要发生了列举的1种严重违规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C)

  A、结果论;事实论  B、行为论;事实论  C、结果论;行为论

2、《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_______修订通过,自_______起施行。

(B)

  A、1999年8月5日,2010年4月29日

  B、2010年4月29日,2010年10月1日

  C、2010年4月30日,2010年10月1日

3、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 (ABCDE)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

 A、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

 B、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 

 C、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 

 D、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E、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4、有(ABCDEFGHJ)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

 B、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 

 C、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

 D、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 

 E、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 

 F、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的;

 G、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 

 H、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 

 I、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 

 J、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第六章·明晰保密权责2-泄密责任02

1、泄露国家秘密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涉密人员。

(×)

2、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

(×)

3、没有违反保密法的行为,就没有法律意义上的泄露国家秘密。

(√)

4、以下行为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泄露国家秘密”的是(B)。

A、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B、不应知悉国家秘密者被动知悉国家秘密的

  C、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第六章·明晰保密权责2-泄密责任03

5、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1项(件)以上的应予立案。

(×)

6、“过失泄露国家秘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是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案的重大案件标准。

(√)

7、刺探,是指通过各种渠道、使用各种手段,非法探知国家秘密或者情报资料的行为。

(√)

8、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依法追究(B)。

  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经济损失

第六章·明晰保密权责2-泄密责任04

9、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的对象是国家绝密、机密、秘密级的文件资料。

(×)

10、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和间谍罪区分的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知道对方是间谍组织。

(√)

11、凡泄露国家秘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有关机关、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并根据被泄露事项和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予(C)。

A、批评教育B、党纪处分C、行政处分

12、失泄密后,情节较轻尚不够成刑事处分的,采取行政制裁。

主要是教育、警告、记过、开除公职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