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4398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全册.docx

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全册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科目:

综合实践

班级:

(1)班

***************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家庭用水调查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养成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明白水的重要

教学难点

节约用水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

“同学们,水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它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大家想不想了解现阶段水资源的现状吗?

生:

想!

师:

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探索的主题是“节约用水”。

2.师:

我们围绕“节约用水”提出了许多想探究的问题,经过讨论整合,最后确定了主题:

家庭用水情况调查

现在看哪个小组愿意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把你们活动的过程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快乐与收获,哪个小组先来呢?

二、汇报交流

家庭用水情况调查

1.组长:

我们是第一小组,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重点调查家庭用水情况。

2.前期调查回顾。

3.结合图表,总结家庭用水多少的原因。

4.指导其它小组同学进行评价。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家庭用水调查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养成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明白水的重要

教学难点

节约用水

教学过程

一、提出家庭节水计划:

1.应该合理运用水资源。

2.不浪费水资源。

3.不污染水资源。

二、讨论:

如何节约用水

1.我国是12亿人口的大国,每人每天要饮用5千克左右的水,大家不妨计算一下,全国人民每天需要消耗多少吨水?

回答:

全国每天饮用消耗掉600万亿吨水。

2.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千克水,那全国每年可节约多少水呢?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制止浪费,不污染水源,保护水资源。

有谁可以出出金点子?

三、课堂延伸、总结

1.师:

同学们,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如何节约用水,将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永恒主题。

关于这个主题,你还有哪些新设想?

(生讨论后回答。

2.教师:

一个个金点子代表了同学们对水资源的珍惜之情,也从中明确节水宗旨: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们了解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都来节约、保护水资源。

2.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养成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都来节约、保护水资源。

教学难点

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养成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水资源现状

1.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峻时刻。

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节约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稀缺意识已刻不容缓,大家得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

2.地球上的水虽然看上去很多,然而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多。

据专家估计,地球上的13.86亿立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中,其中96.7%的水集中在海洋里,目前还无法利用。

而大陆上所有淡水资源总储量只占地球上的水量的3.3%,这3.3%里的85%集中在南极和格陵兰地区的冰盖和高山渺无人烟的冰川中,在现阶段内也难以利用。

地球上实际上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径流和地下淡水。

地下水占地球淡水总量的22.6%,为8600万亿吨,但一半的地下水资源处于800米以下的深度,难以开采,而且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诸多问题。

二、讨论

三、总结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们了解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都来节约、保护水资源。

2.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养成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都来节约、保护水资源。

教学难点

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养成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2万亿m3,除通过土壤水直接利用于天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外,可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

按1997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总量为2200m3,人均占有量仅有世界平均数的1/4,居世界第121位,被列为世界上12个贫水国之一。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从1980年到1999年,我国社会经济总用水量增加了约四分之一,从4437亿立方米增加到5591亿立方米。

其中农业用水占70%,工业用水占20%,生活用水占10.1%。

二、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我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三、学生讨论,老师总结。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总结交流、成果展示

教学目标

学生学会了节约用水的几种方法,加强环境教育,培养个人良好节水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了节约用水的几种方法

教学难点

加强环境教育,培养个人良好节水习惯。

教学过程

一、展示方式:

1.举行“节约用水”的手抄报比赛。

2.在各处显眼地方贴“节约用水”的标语。

3.指导学生写好节约用水倡议书。

4.让节水倡议传遍校园。

二、教师总结

第6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总结交流、成果展示

教学目标

学生学会了节约用水的几种方法,加强环境教育,培养个人良好节水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了节约用水的几种方法

教学难点

加强环境教育,培养个人良好节水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生的收获与体会

(一)学生的收获

1.学生学会了节约用水的几种方法:

如重复用水、循环用水、生活污水的再生回用。

2.加强环境教育,培养个人良好节水习惯。

(二)学生的体会:

1.从自身做起,增强节水意识,改善我国的水资源环境。

2.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它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我们再继续破坏它,那么我们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三、教师总结

 

第7课时

教学内容

陋习调查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发现身边的陋习。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发现身边的陋习。

教学难点

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汇总,归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的身边,你经常会看到那些不文明的现象?

学生讨论

二、教学新课

通过课前观察,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答案:

1.乱扔垃圾.高空抛物.

2.随地吐痰.

3.说脏话粗话.

4.车辆乱停.放.

5.乱穿马路.

6.乱晾晒衣服.

7.破坏绿化。

8、说粗话、脏话

9、浪费水电、粮食

三、小结

是啊!

这些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存在,这些问题经常会给他人的生活带来不便。

第8课时

教学内容

陋习调查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发现身边的陋习。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发现身边的陋习。

教学难点

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汇总,归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将全班同学在公共场所调查到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汇总,归类。

1.公共场所名称。

2.调查时间。

3.调查组组长。

4.调查组成员。

5.观察记录

三、小组填表。

四、全班交流。

五、教师总结。

第9课时

教学内容

陋习调查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发现身边的陋习。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发现身边的陋习。

教学难点

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汇总,归类。

教学过程

一、设计问卷调查

(  )1.说脏话,对他人不善,出口成脏,行为粗鲁;

(  )2.乱给别人起绰号,不懂得尊重他人 

(  )3.集会、升旗、出操、楼道、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  )4.上课睡觉、交头接耳、吃东西;听音乐、看小说; 

(  )5.在同学背后说坏话,离间同学之间的关系 (  )6.在课桌、墙壁等公共场所乱涂、乱刻、踩脚印 

(  )7.卫生习惯差,在校园内边走边吃,乱抛乱扔,随地吐痰、吐口香糖 (  )8.在宿舍打闹、玩手机,乱串宿舍,影响其他同学正常休息; (  )9.自习时在教室聊天、吃东西,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 

(  )10.破坏公物、毁坏公共设施,如破坏文化宣传栏、宣传标语、门窗,破坏取

二、 除上述所列的不文明行为外,在你眼中最痛恨的不文明行为还有哪些呢?

请分条列出。

 

1. —————————2.  —————— ——                                      

第10课时

教学内容

创造文明环境

教学目标

1.知道文明的环境要靠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

2.感受文明的环境是大家共同的需要。

3.能够区别文明与不文明的行为,并能够维护健康文明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重点

区别文明与不文明的行为。

教学难点

能够为维护健康文明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过程

一、感受文明

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分别到两座城市去游览一下,请同学们仔细观看。

你们喜欢哪一座城市?

为什么?

二、弘扬文明

1.小组交流自己身边的文明事情。

2.与全班同学分享身边的文明事情。

三.说说这些不文明行为形成的原因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

 

第11课时

教学内容

创造文明环境

教学目标

1.知道文明的环境要靠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

2.感受文明的环境是大家共同的需要。

3.能够区别文明与不文明的行为,并能够维护健康文明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重点

区别文明与不文明的行为。

教学难点

能够为维护健康文明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过程

一、创建文明环境

二、为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改变人们的不文明习惯,策划“不文明行为劝阻活动”。

1.我们的策划

小组讨论,做出具有本组特色的策划方案。

2.将策划付诸实践,看看社会反响。

三、教师总结。

 

第12课时

教学内容

展示与交流

教学目标

理解“公共场所”的含义

教学重点

区别文明与不文明的行为。

教学难点

能够为维护健康文明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过程

一、告别陋习

同学们真不错,俨然是一名文明小卫士,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仍然会一些与文明截然相反的现象

1.理解“公共场所”的含义

2.文明或不文明

3.小组交流

4.小组展示

二、情景模拟

师:

在下列公共场所我们该怎么做呢?

1.模拟公交车让座场景:

教师扮演老人,学生扮演乘客

2.模拟图书馆看书场景:

老师大声说话

三、找到解决的办法。

 

第13课时

教学内容

火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了解火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安全用火的常识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的取火方法和对火得利用。

教学难点

知道火对人类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没有火,就没有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火是光明、和平、友谊、团结的象征。

二、说说人类做哪些事情离不开火?

1.冶炼金属

2.发电

3.一日三餐

4.取暖

三、说说火对人类的作用

1.运动与火

2.艺术与火

3.日常生活与火

4.生产与火

四、总结

第14课时

教学内容

火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了解火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安全用火的常识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的取火方法和对火得利用。

教学难点

知道火对人类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火是一种怎么样的现象?

二、教学新课

1.火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烧水、做饭。

取暖、照明。

烧香、燃烛。

灯笼、烟花、爆竹。

烧制陶瓷

冶铁炼钢

焊接切割

2.现在我们习惯的取火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

三、总结

第15课时

教学内容

取火研究

教学目标

经历一个研究关于人类用火历史的活动过程

教学重点

完成取火实验

教学难点

制定取火方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教学新课

1.说说我们知道的关于人类取火的方式。

学生:

钻木取火敲击火石取火

2.为什么钻木和敲击火石能取火?

钻木取火是利用摩擦生热,使木头达到燃点。

两块石头相互敲击的热如果刚好达到某种物质的燃点,物质就会燃烧。

三、总结

第16课时

教学内容

取火研究

教学目标

经历一个研究关于人类用火历史的活动过程

教学重点

完成取火实验

教学难点

制定取火方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取火方法

二、小组设计方案

1.小组交流

2.小组设计方案,老师巡回指导。

3.小组独立完成

三、展示交流

 

第17课时

教学内容

展示交流

教学目标

展示学生的设计成果

教学重点

展示学生的设计成果

教学难点

评出最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

一、展示

1.举办用火器取、取火方案展览。

2.举办取火器具设计及取火方案的评选活动。

二、奖项设置

1.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火方案最佳设计奖。

2.取火器具最佳设计奖。

三、学生写出自己的活动感受。

第18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昆虫

教学目标

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此作出判断,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

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即学生课前捉到的虫子),并请学生进行汇报。

二、自主探究,观察总结。

1.分小组,找到它们的外部特征,并与其它动物进行比较,然后进行汇报。

2.给出昆虫定义。

三、总结

希望同学们继续探索奇妙的昆虫世界,在生活中继续观察昆虫。

 

第19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昆虫

教学目标

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此作出判断,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

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导入

2.揭题

二、小知识

1.世界上的昆虫大约有100万种,我国就有25万--30万种昆虫。

2.昆虫在世界上是一个大家族。

三、说说昆虫对人类的影响。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四、教师总结

第20课时

教学内容

研究昆虫

教学目标

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此作出判断,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

熟悉昆虫的定义

教学难点

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教学新课

1.观察自己小组捉到的虫子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虫子共有的外部特征。

(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腹部长有三对足。

2.分类

根据昆虫外部特征,通过观察发现:

蚂蚁有的长有两对足、有的足长的不对称,有的头上没有触角等。

三、总结

第21课时

教学内容

研究昆虫

教学目标

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此作出判断,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

熟悉昆虫的定义

教学难点

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选择一种昆虫作为小组研究对象,仔细观察,并把有关情况填入下列表中:

1.昆虫的颜色

2.昆虫的形态、活动方式

3.昆虫的鸣叫声

4.昆虫的食物

5.昆虫的居住环境

6.昆虫的气味

三、设计

1.对捕捉到的昆虫的生活习性或者生理特征进行研究。

2.制作研究方案。

四、小结

第22课时

教学内容

制作昆虫标本

教学目标

描述制作昆虫标本的方法,尝试制作昆虫标本

教学重点

描述制作昆虫标本的方法

教学难点

尝试制作昆虫标本

教学过程

一、制作方法

1.针插法

  此种方法适用於体型较大、体表较坚硬的昆虫,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标本制作方法。

采集后,在标本还没干燥以前,用昆虫针插在标本上并进行整姿或展翅等工作,等干燥后即可完成。

2.微针及黏贴法

  有些小型昆虫,用普通的昆虫针太大,无法插入虫体,此时就需要用更小的微针来插虫,然后将微针插在小块的软木片上,再将普通昆虫针插在软木片上。

若还有更小的昆虫,则可以用黏胶,将虫右侧中胸部份黏贴在小型三角纸的尖端,再用一般昆虫针将三角纸插起来。

二、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指导

 

第23课时

教学内容

展示交流

教学目标

展示学生的昆虫标本设计成果

教学重点

展示学生的设计成果

教学难点

评出最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展示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同学们学到了昆虫的有关知识,并且还制作了各具特色,种类丰富的昆虫标本,现在我们将在班上组织一次有关昆虫知识的宣传活动。

三、拓展

模仿昆虫比赛

1.飞翔

2.鸣叫

3.爬行

四、总结

把你对昆虫的认识整理成一篇小作文。

第24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志愿者

教学目标

了解志愿者的含义

教学重点

做一名有爱心的小学生

教学难点

明白自愿者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志愿者

先请同学们欣赏几位大明星,同学们都知道,这些明星平日里都在唱歌,拍电影,都很忙。

可是在这个视频里他们都在做些什么呢?

二、那同学们对志愿者这个词熟悉吗,你们对志愿者了解吗?

知道的同学可以说一说。

三、刚才的视频时奥运志愿者,奥运志愿者服务的对象是奥运会,那今天我们来当小小志愿者,那我们的服务对象应该是谁呢?

学生:

学校里的同学

四、总结

第25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志愿者

教学目标

了解志愿者的含义

教学重点

做一名有爱心的小学生

教学难点

明白自愿者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收集,了解当地志愿者和国内、国际知名的自愿者组织。

1.名称

2.成立时间

3.会员数

4.发起人

5.公益活动内容

三、我们小组推荐的志愿者组织

四、收集一个关于志愿者的故事

五、小结

第26课时

教学内容

调查

教学目标

1.知道社会上有一大群弱势群体,需要大家的帮助。

2.调查有哪些人需要帮组。

教学重点

做一名有爱心的小学生

教学难点

明白自愿者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以小组为单位,在人群中找10个对象进行调查。

1.你帮助过什么人?

2.哪些人需要自愿者的帮助?

3.你是否参加过志愿者行动?

4.你没有参加自愿者行动的原因是什么?

5.你认为志愿者行动有意义吗?

三、统计

1.参加过志愿者行动的有多少人?

2.没有参加的有多少人?

3没有参加的原因是什么?

四、讨论

第27课时

教学内容

志愿者活动

教学目标

完成《我是()志愿者》的计划表

教学重点

建立自愿者组织

教学难点

明白参加自愿者行动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我们已经了解了志愿者的含义,今天我们将来设计一个小组织,来为需要的人服务。

二、建立组织

提示:

(一)名称

(二)帮扶对象

(三)帮扶内容

(四)行动原则

(五)组织分工

三、分组设计

第28课时

教学内容

志愿者活动

教学目标

完成《我是()志愿者》的计划表

教学重点

建立自愿者组织

教学难点

明白参加自愿者行动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建立我们的自愿者组织

1.为我们的组织命名

2.我们的行动纲领

3.我们的口号

4.我们共同的承诺

三、小组交流,讨论】

四、设计一幅宣传我们的志愿者组织的宣传画

五、总结

第29课时

教学内容

总结与交流

教学目标

对着一段时间的自愿者行动进行总结

教学重点

明白参加自愿者行动的意义

教学难点

明白参加自愿者行动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小组展示本组的成果

二、个人自我评价

对象对我的评价

同学对我的评价

家长对我的评价

老师对我的评价

我自己的感受

三、最优推荐

最佳爱心个人:

()

最佳爱心小组:

()

最受欢迎的帮扶活动:

()

四、总结

第30课时

教学内容

外出活动保安全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外出活动的安全常识,知道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懂得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学重点

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当外出考察、游玩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大家一定非常高兴。

但外出活动,稍不留意也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怎么样远离这些危险呢?

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二、准备研究的问题

  1、针对各种外出活动,同学们准备研究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

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2、小组交流想法。

  3、开阔思路——外出活动保安全

  如:

  到野外游玩需注意的安全问题

  旅游安全与防范措施

  参加实践活动需注意的安全问题与自我保护

  乘车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三、把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且有条件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

第31课时

教学内容

外出活动保安全

教学目标

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在突发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

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教学过程

一、开展实践活动:

了解外出活动的安全问题

  

(一)调查

  1.同学们在外出活动时,遇到过哪些安全问题?

大家的安全意识如何?

让我们进行一次调查吧。

  2.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把需要调查的问题编制成问卷,这样便于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

  

(二)我想了解的问题

  1.你在外出活动时遇到过哪些安全问题?

  2.这些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3.你觉得外出活动会存在哪些安全问题?

  4.进行户外实践活动时,你会先考虑安全问题吗?

  5.到公共场所活动,你会先了解安全出口吗?

  6.在公园、游乐园游玩时……

  二、整理调查结果,然后和小组的同学共同进行分析。

      

第32课时

教学内容

外出活动保安全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

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保障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