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5459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docx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

贫血习题

一.名词解释

1.Irondeficiencyanemia

2.总铁结合力

3.未饱和铁结合力

4.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

二、填空题

1.每失血100ml,可失去mg的铁。

2.每个红细胞内有个血红蛋白分子,每克血红蛋白可携带氧ml,每克血红蛋白含铁mg。

3.慢性贫血时,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血氧离曲线移。

4.贫血的严重性与贫血的和有关。

5.慢性贫血血红蛋白低于是输血指征。

6.食物中含铁量最低。

7.内源性铁主要来自。

8.是铁吸收的主要部位。

9.合成血红蛋白过程中阶段红细胞摄取铁最多。

10.铁在肠黏膜细胞中以价铁与蛋白合成蛋白,直接由毛细血管进入血循环的铁以价与血浆中蛋白结合,被运送到或加以储存。

11.运铁蛋白是球蛋白,而血清中球蛋白的明显增高预示多发性骨髓瘤预后不佳

12.缺铁性贫血发育晚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发育晚于

13.口服铁剂后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达高峰,血红蛋白开始上升,恢复

14为补足储备铁,口服铁剂,治疗应延长到。

三、选择题

1.慢性铁缺乏发展的正确顺序为;

A骨髓铁储存被动员和耗竭,血清铁降低,低血红蛋白,贫血

B血清铁降低,骨髓铁储存被动员和耗竭,贫血,低血红蛋白。

C血清铁降低,贫血,骨髓铁储存被动员和耗竭,低血红蛋白。

D骨髓铁储存被动员和耗竭,贫血,低血红蛋白,血清铁降低。

E血清铁降低,低血红蛋白,贫血,骨髓铁储存被动员和耗竭。

2.明确缺铁诊断的实验室检查为:

A平均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量(MCH)减少

B血清蛋白浓度下降

C血清铁浓度下降

D骨髓储存铁缺乏

E平均红细胞容积(MCV)下降

3.何种实验室检查可鉴别缺铁性贫血与铁幼粒细胞贫血:

A血清铁饱和度

BMCV,MCH,MCHC

C骨髓铁染色

D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

E血清总铁结合力

4.以下何种实验室检查可鉴别缺铁性贫血与慢性感染性贫血

A血清铁

B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

C骨髓细胞外铁

D骨髓红细胞内铁

EMCV,MCH,MCHC

5.关于铁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铁化合物比亚铁易吸收

B维生素C可增强铁的吸收

C植物纤维素和鞣酸盐之类的食物可干扰铁的吸收

D小肠内PH值为酸性和中性时铁的吸收可增强。

E其他微量元素如:

铜,可帮助铁吸收

6.以下何种发现有助于鉴别此病人为缺铁或维生素B12缺乏

A吞咽困难

B神经炎

C舌炎

D脾肿大

E食欲不振

7.以下哪些实验室发现有助于鉴别缺铁或维生素B12缺乏

A血小板减少

B血小板增多

C血清LDH升高

D血清BUN升高

E含铁血黄素尿

8.关于缺铁的铁剂治疗正确的是

A胃肠外营养

B注射铁制剂有效

C一旦红细胞记数恢复正常,铁治疗就可终止

D有效的铁制剂开始治疗后48小时可见到症状好转

E口服铁剂可被注射铁剂代替

9.缺铁性贫血的首要原因

A铁的摄入不足

B铁需要量增多

C铁吸收不良

D慢性失血铁损失过多

E骨髓造血功能减退

10.缺铁性贫血采用铁剂治疗,观察疗效最早的标志是

A血红蛋白上升

BMCH增多

CMCV增大

D网织红细胞增高

E骨髓血细胞形态恢复

11.血清铁降低而总铁结合力增高提示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铁粒细胞性贫血

E慢性感染性贫血

12.缺铁性贫血注射铁剂的指征是

A口服铁剂2周血红蛋白不恢复

B慢性失血

C原有胃肠道疾病

D合并有巨幼红细胞贫血者

E病人不愿服铁剂者

13缺铁性贫血发展的过程正确的是

A血清铁降低—红细胞减少—小细胞低色素—骨髓铁减少

B骨髓铁减少--血清铁降低—红细胞减少—小细胞低色素

C血清铁降低—骨髓铁减少--小细胞低色素—红细胞减少

D骨髓铁减少--血清铁降低—小细胞低色素—红细胞减少

E红细胞减少—小细胞低色素—血清铁降低—骨髓铁减少

14口服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正确的是

A从小量开始,以减少胃肠道反映

B与维生素B12同服可增强疗效

C服药两周后血象恢复正常

D血象正常即可停药

E服药两周血象未恢复正常应该改用注射剂

15诊断缺铁性贫血最有意义的是、

A小细胞低色素

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降低

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D血清铁降低

E骨髓铁降低

16缺铁性贫血的最常见原因是

A慢性胃炎

B慢性肝病

C慢性感染

D慢性溶血

E慢性失血

17关于缺铁性贫血正确的是

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增高

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C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运铁蛋白饱和度升高

D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正常

E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18关于铁的代谢正确的是

A血清铁一般是亚铁离子

B缺铁时正常肠黏膜对铁吸收减少

C铁主要在空肠下段吸收

D维生素C能把铁游离化

E在肠黏膜内能合成铁蛋白

19含铁最少的食物是

A蛋黄

B牛肉

C猪肝

D牛奶

E豆类

20缺铁性贫血错误的是

A线粒体功能障碍所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主要原因是慢性失血

D多见于育龄妇女,经产妇尤多

E慢性渐进性的发展过程

21有关铁代谢的正常值错误的是

A体内总铁量3—4,5g

B储存铁1—1,5g

C食物铁10—15mg/天

D妊娠时需4mg/天

E排出量约1mg/天

22缺铁的主要原因是

A多次妊娠

B胃肠道吸障碍

C慢性失血

D需要增加

E偏食

23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少见的是

A原发病的临床表现

B皮肤苍白,活动后气促

C细胞含铁酶缺乏的表现

D外胚叶营养障碍的表现

E视乳头水肿,脾脏肿大

24符合缺铁潜伏前期的是

A储存铁下降

B血清铁下降

C运铁蛋白饱和度下降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以上都不是

25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最可靠的是

AMCVMCHC

B血清铁

C总铁结合力

D骨髓铁粒幼红细胞

E骨髓含铁血黄素染色

26缺铁性贫血所致细胞内含铁的氧化还原酶活性降低,临床表现是

A口腔炎舌炎舌乳突萎缩

B慢性萎缩性胃炎

C胃酸减少

D胃溃疡

27缺铁性贫血所致外胚叶营养障碍,临床表现是

A毛发干燥无光泽

B皮肤干燥发皱

C指甲扁平或反甲

D杵状指

28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地中海贫血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29血清铁降低的疾病有

A缺铁性贫血

B慢性感染性贫血

C慢性失血性贫血

D地中海贫血

30符合缺铁潜伏期的是

AMCV<80Mm

B血清铁少于50mg/dl

C血红蛋白降低

D骨髓铁染色阴性

31高铁制剂是

A硫酸亚铁

B琥珀酸亚铁

C碳酸亚铁

D枸橼酸铁

32钩虫病患者,血红蛋白8g/dl,驱虫后服铁剂,判断疗效

A3日后骨髓红细胞形态显著改变

B3周后血红蛋白上升2g/dl左右

C3月后网织红细胞上升

D3—5天后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

33关于注射铁剂的反应,哪些正确

A注射局部疼痛

B头痛发热荨麻疹

C过敏性休克

D过量致血友病

34下列骨髓象的描述,那项符合再障的诊断

A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有成熟障碍

B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和红系增生,粒系有成熟障碍

C骨髓增生减低,粒红比例正常,巨核细胞正常

D骨髓增生减低,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减少

E以上都不是

35骨髓巨核细胞减少可见于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E失血性贫血

36关于再障的病因描述,下列那项不正确

A与放射性物质有关

B与某些化学因素有关

C与某些病毒有关

D是克隆性恶性疾病

E与某些药物有关

37下列那项最支持再障的诊断

A有贫血、出血和感染

B血象三系减低

C网织红细胞减少

D骨髓涂片呈增生不良、巨核细胞缺如

E肝脾淋巴结不肿大

38骨髓涂片检查,下列那项不支持再障的诊断

A骨髓增生减低

B骨髓非造血细胞团增多

C巨核细胞增多

D脂肪滴增多

E骨髓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39下列那项符合重型再障的诊断

A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血小板<2×109/L

B网织红细胞绝对值<2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0×109/L,血小板<2×109/L

C网织红细胞绝对值<3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血小板<5×109/L

D网织红细胞绝对值<4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血小板<5×109/L

E网织红细胞绝对值<5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血小板<5×109/L

40雄激素对治疗慢再障有效,其机制为

A促进蛋白合成

B改变骨髓微环境

C刺激骨髓造血

D兴奋中枢神经改善微环境

E抑制免疫

41下列那项检查对鉴别慢性再障与PNH最有意义

A血常规

B尿常规

C肝脾B超

D酸溶血和糖水试验

E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42下列那项符合再障血象骨髓象特点

A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

B骨髓增生活跃,全血细胞减少

C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血片血小板计数减少

D骨髓增生不良、巨核细胞缺如

E骨髓增生减低、巨核细胞正常

43对初治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那项治疗方法为首选

A雄性激素

B输血、输血小板等支持疗法

C糖皮质激素

D细胞因子

E异基因骨髓移植

44女性,25岁,一年来逐渐面色苍白,疲乏无力。

检查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2.5×109/L,N0.35,血小板40×109/L,网织红细胞0.002,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感染性贫血

四问答题

1.试述缺铁性贫血的常见病因及实验室检查.

2.简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理、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Irondeficiencyanemia:

是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储备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总铁结合力:

血浆中能够与铁结合的转铁蛋白称为总铁结合力。

3未饱和铁结合力:

未被铁结合的运铁蛋白称为未饱和铁结合力

4再生障碍性贫血:

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

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

二、填空题

150

2801.343.4

3增高右

4严重程度发生速度

560g/L

6奶类

7衰老和破坏的红细胞

8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9中幼红

10三去铁铁三运铁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骨髓

11β1β2微

12胞浆胞核胞核胞浆

135-10天7-12天2周后平均2个月

14血红蛋白正常后一个月

三选择题

ADCCAAABDDCCBAEEBEDACCEAEAAAACCCADADDCACDDED

四问答题:

1.答

(1)常见原因如下:

①摄入不足;②需要量增加;③消耗过多;④吸收不良

(2)实验室检查常用:

①贫血形态学检查

周围学检查:

小细胞低色素,网织红细胞或增高。

骨髓检查:

红系增生活跃,中幼红细胞增多,核成熟早于浆,粒巨核系无异常,可行铁染色。

②铁代谢检查:

血清铁降低,血浆铁蛋白升高。

③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检查:

红细胞原卟啉FEP升高,FEP/Hb〉3.0-4.5ug/L。

④储备铁缺乏检查:

骨髓外铁较少,铁幼粒细胞减少,血清铁蛋白减少,红细胞铁蛋白降低。

2.答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包括造血干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异常,免疫异常.

诊断标准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2.一般无肝脾肿大。

3.骨髓至少1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须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

4.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

如:

PNH、MDS-RA、骨纤、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急性白血病、恶组等。

5.一般来说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治疗原则:

包括支持治疗和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两方面。

支持治疗:

保护措施,纠正贫血,控制出血,控制感染。

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免疫抑制治疗,如ATG/ALG和环孢素.雄激素,造血生长因子GM-CSF、G-CSF、EPO。

白细胞疾病习题

一、名词解释

completeremission

Ph'染色体

Reed-Sterbrg细胞

绿色瘤(chloroma)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二、单项选择题

l.对急性白血病的FAB分类,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B可分为B和T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分为M0~M7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分为L1~L3

EM5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2.下列各型急性白血病中,哪型POX反应阴性,而PAS反应阳性

AANLL-M1

BANLL-M3

CALL-L1

DANLL-M5

EANLL-M7

3.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的特点是

APOX(+),非特异性酯酶(++),能被FNA抑制

BPOX(+),非特异性酯酶(++),不能被FNA抑制

CPOX(-),PAS(+),非特异性酯酶(-)

DPOX(-),PAS(-)非特异性酯酶(-)

E以上都不是

4.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血管脆性增加

B血中凝血因子减少

C血中有抗凝物质

D血小板减少

E纤溶亢进

5.下列哪一型急性白血病易发生DIC

AALL-L1

BALL-L3

CANLL-M3

DANLL-M6

EANLL-M7

6.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见于

AANLL-M1

BANLL-M2

CANLL-M3

DANLL-M5

EALL-L1

7.白血病的牙龈肿胀、皮肤硬节状浸润多见于

AALL-L1

BANLL-M1

CANLL-M3

DANLL-M5

EANLL-M7

8.关于急性白血病贫血原因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出血

B骨髓受白血病细胞浸润

C红细胞生成受抑

D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

E缺乏造血原料

9.费城染色体是指

At(9;22)(q34;q11)

Bt(8;14)(q24;q32)

Ct(1;19)(q23;p13)

Dt(1;14)(p32;q11)

Et(6;9)(q23;q34)

10.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儿童发病率比较高

B容易引起睾丸白血病

C容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D容易引起DIC

E对糖皮质激素有效

11.Auer小体常见于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12.慢粒伴巨脾患者,WBC65×109/L,突发左上腹剧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心肌梗塞

B急性胰腺炎

C脾梗死、脾周炎

D急性胆囊炎

E急性烂尾炎

13.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下列哪是错误的

A骨髓幼稚淋巴细胞大于30%

B过氧化物酶染色大于3%

C血涂片检出幼稚淋巴细胞

D氯化醋酸AS-D萘酯酶染色阴性

E糖原染色阳性

14.急性白血病最常见浸润部位是

A肝脾、淋巴结

B睾丸

C皮肤

D中枢神经系统

E心脏

15.bcr/abl融合基因见于

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急性红白血病

16.下列组合哪项正确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见Auer小体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皮肤损害多见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见

D急性单核白血病-费城染色体阳性

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DlC发生率高

17.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降低见于

A骨髓纤维化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葡萄球菌肺炎。

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18.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下列哪项实验室检查是错误的

A骨髓幼稚淋巴细胞大于30%

B过氧化物酶染色大于3%

C血涂片检出幼稚淋巴细胞

D氯化醋酸AS-D萘酯酶染色阴性

E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增高

19.下列哪项检查支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A疲乏无力,脾脏进行性肿大,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B骨髓中原粒细胞>20%

C明显出血贫血

D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

E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

20.请选择初治急淋白血病的化疗方案

AHOAP

BCHOP

CVDP

DDA

ETAD

21.请选择初治急粒白血病的化疗方案

AHOAP

BVP

CVDP

DDA

ETAD

22.下列哪一型白血病首选维甲酸治疗

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首选的化疗药物是

A马利兰

B羟基脲

C马法兰

D维甲酸

E强的松

24.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下面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是非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B血象和骨髓有病态造血

C按FAB可分为5型

D难治性贫血是其中一种类型

E治疗效果差

25.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大剂量化疗

B鞘内注射氨甲喋呤+地塞米松

C鞘内注射阿糖胞苷

D颅脑放射治疗

E延长化疗时间

26.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主要原因是

A多数化疗药物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B化疗药物剂量不够大

C化疗疗程不够长

D白血病细胞产生耐药

E以上都不是

27.下列哪项检查对慢粒白血病和类白血病的鉴别有意义

A白细胞总数增高

B血片可见中幼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减低

D中性粒细胞胞浆可见中毒性颗粒

E血片嗜酸细胞稍增高

28.关于恶性淋巴瘤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B临床特点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C有发热和脾肿大

D是白血病的一个亚型

E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病淋巴瘤

29.霍奇金病的组织病理特点是在肿瘤组织中可见

AReed-Stember细胞

B网织红细胞

C异常网状细胞

D巨核细胞

E铁粒幼细胞

30.根据病变的范围,淋巴瘤可分为四期,对II期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病变仅限于一个淋巴结区

B横膈两侧都有病变

C病变累及两个淋巴结区,但在横膈同一侧

D累及骨髓

E病变弥漫,横膈两侧都有病变

31.确诊淋巴瘤的主要依据是

A骨髓检查

BCT检查

CMRI检查

D病理活检

EX线检查

32.女性,25岁,发热,皮肤搔痒半个月,右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互相粘连。

血红蛋白10克,白细胞9×109/L,中性粒细胞0.65,淋巴细胞0.35,骨髓涂片找到R-S细胞,最大可能的诊断:

A淋巴结结核

B非霍奇金病淋巴瘤

C霍奇金病

D转移癌

E急性白血病

33.男性,18岁,右颈部淋巴结进行性无痛性肿大1个月,伴有低热消瘦,近一周上胸部浮肿,淋巴结活检有R-S斯细胞,胸片示纵隔有肿块,首选哪种治疗

A全淋巴结放射治疗

BMOPP

CCHOP

D强的松+长春新碱

E环磷酰胺

34.男性,45岁,发热双侧颈淋巴结肿大1个月,右侧腹股沟可触及2.5cmx2cm淋巴结,无压痛,脾左肋下3cm,骨髓淋巴肉瘤细胞0.18,病变属哪一期

AIIA

BIIB

CIIIB

DIVA

EIVB

三、简述题

1、什么是白血病治疗的完全缓解?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按病程是如何分期的?

各期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3、何谓类白血病反应?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completeremission:

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是指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血象和骨髓象基本正常,血片中找不到幼稚细胞,骨髓中原始细胞<5%。

急性白血病初治时通过诱导化疗达到完全缓解,这时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数量已由发病时的1010~1013降至108~109。

绿色瘤:

绿色瘤为粒细胞白血病形成的粒细胞肉瘤。

常见于小儿及青年急性原粒细胞白血病病例,男多于女,多侵袭骨膜、硬脑膜、及韧带组织,好发于眼眶骨膜之下,造成突眼、复视和失明。

R-S细胞:

为霍奇金淋巴瘤细胞。

典型的R-S细胞是一种直径20~50um或更大的双核或多核的瘤巨细胞。

瘤细胞呈椭圆形,胞浆丰富,稍嗜酸性或嗜碱性,细胞核圆形,呈双叶或多叶状。

染色质粗糙,沿核膜聚集呈块状,核膜厚而清楚。

核内有一非常大的,直径与红细胞相当的,嗜酸性的中位核仁,周围有空晕。

为诊断霍奇金淋巴瘤的重要依据。

ph染色体:

ph染色体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性遗传学标志。

表现为t(9;22)(q34;q11)。

90%以上慢性期患者ph染色体阳性。

主要见于粒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偶见于B或T淋巴细胞。

这表明慢粒是一种多能造血干细胞疾病。

加速期和急变期常附加有其他染色体异常。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myleocyticleukemia,CML):

是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

其临床特点为起病缓慢,持续性进行性外周血白细胞数增加,骨髓和外周血中有不同分化阶段的粒细胞显著增多,但以中幼粒细胞以下的粒细胞为主;脾肿大;90%以上患者骨髓细胞中有特征性的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

二、选择题答案

1.B2.C3.A4.D5.C6.E7.D8.E9.A10.D11.E12.C13.B14.A15.D16.E17.C18.B19.A20.C21.D22.D23.B24.A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