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学科类别自然科学B004.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1551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报学科类别自然科学B00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申报学科类别自然科学B00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申报学科类别自然科学B00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申报学科类别自然科学B00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申报学科类别自然科学B00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申报学科类别自然科学B00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申报学科类别自然科学B00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申报学科类别自然科学B00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申报学科类别自然科学B00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申报学科类别自然科学B00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申报学科类别自然科学B00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申报学科类别自然科学B00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申报学科类别自然科学B00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申报学科类别自然科学B004.docx

《申报学科类别自然科学B00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报学科类别自然科学B004.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申报学科类别自然科学B004.docx

申报学科类别自然科学B004

申报学科类别:

自然科学:

B004

 

吉林省高级专家申报表

 

姓名吕宪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部门

或市、州中国科学院

 

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编制

2008年04月25日

 

填表须知

1.本表由组织或本人如实填写。

2.表内项目本人没有的,一律置空。

3.出生日期:

用公历,用“-”分隔年、月、日,如1960-03-01。

4.表中各项按如下要求填写:

(1)单位类别:

填企业/事业/高校/科研院所/其他。

(2)在岗状态:

填下列状态之一。

在职/离退休后返聘

(3)社会兼职情况:

主要指参加重要学术组织、国际学术会议情况,以及在全国或省党代会、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中任职情况。

(4)获专利情况:

类别项指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5)主要科研成果一栏的填写:

项目类别指项目属哪类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攻关项目等;

鉴定级别指国家级、省部级或市地级奖;获奖情况指奖的名称,如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

科研项目应按鉴定级别和排名顺序填写。

有排名的其角色项不填;无排名的排名项不填,角色项可选填下列之一:

骨干/主体/一般。

(6)主要著作、论文及研究报告发表采用情况:

类别指著作、编著、编篡、译著、论文、报告等;收录检索填收录检索的具体名称;被引用情况,填科技专门机构公布的引用次数。

5.申报学科类别按如下代码表填写。

A哲学社会科学

A001=政治、法律,A002=经济、管理,A003=哲学、社会学,A004=教育学,A005=文化艺术体育

B自然科学

B001=数学,B002=物理,B003=化学,B004=天文、地理

C技术研发

C001=机电、材料,C002=石油化工,C003=能源交通,C004=冶金地质,C005=邮电通讯,C006=地理环境,C007=生物工程,C008=工程技术

D农林水

D001=农业,D002=林业,D003=牧业,D004=水利,D005=技术推广

E现代服务业

E001=金融保险,E002=新兴服务业

F医药卫生

F001=基础医学,F002=临床医学,F003=药学

G企事业管理

G001=企业经营管理,G002=事业单位管理

H技能型人才

H001=高技能人才,H002=农村实用人才

 

一、基本情况

姓名

吕宪国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1957-12-13

出生地

长春

民族

 汉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最后毕业学校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最高学历

 研究生

最高

学位

硕士

所学

专业

 自然地理

现从事专业

湿地科学

工作单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单位

类别

 科研院所

参加工

作时间

 1975

专业技

术职务

二级研究员

行政

职务

主任

在岗

状态

在职

博士生

导师

 1997年

(批准年份)

省管专家、省高级专家

2002年

(批准年份)

通讯地址

及邮编

长春市高新区蔚山路3195号,

E-Mail

地址

 luxg@

单位

电话

 

家庭

电话

 

手机

 

二、荣誉称号

按时间顺序填写称号名称、授予部门、授予时间

199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2年第二批吉林省省管专家。

三、主要学习(硕士以上及国外留学经历)、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单位、职务

1983年9月—1986年8月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原长春地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1986年8月—现在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其中:

1986年8月—1987年11月实习研究员

1987年11月—1992年11月助理研究员

1992年11月—1996年10月副研究员

1996年11月—现在研究员

1994年11月—1998年12月副所长

1998年12月—2004年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5年3月—6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04年—现在湿地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2006年—现在二级研究员

四、社会兼职情况

组织或会议名称、职务、时间

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秘书长1995年—现在

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2000年—现在

吉林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2001年—现在

吉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1997年—现在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4年—现在

生态系统服务和流域可持续管理国际研讨会分会主持人2000年8月23—25

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国际研讨会分会主持人2001年6月5日—12日

东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2002年—现在

吉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2006年—现在

香山科学会议(第241次)执行主席2004年11月16—18

五、获专利情况

专利名称、专利号、类别、批准时间、批准国家、推广应用及效益情况

 

六、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项目类别及经费、本人作用(排名角色)

1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题,东北地区湖泊生物资源调查,50万,专题主持人。

2中国科学院东北振兴重点项目,三江平原典型退化湿地恢复技术与示范,50万,主持人.

3院农办项目“三江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对湿地垦殖的生态响应”,80万。

项目主持人。

4.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学科前沿领域项目“东北湿地生物多样性数字样带及功能评价”,50万元人民币,项目主持人。

5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UNDP/GEF)项目“通过湿地生物多样性电子图的制作,开展对生物多样性有益的土地利用规划示范”,74万美元,项目主持人。

七、主要科研成果

成果名称、项目类别及经费、鉴定级别、获奖情况、获奖证书编号、本人排名角色

1.“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恢复与管理研究”,2004年获黑龙江省环保局一等奖。

2.三江平原沼泽温室气体排放与水文过程研究,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完成人。

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中国典型湿地水陆相互作用、资源环境效应及调控”,项目主持人,经费300万元人民币。

4.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央级科研院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项目“国家野外试验站监测规范与数据标准化”专题——“湿地国家野外试验站监测规范”,项目主持人,经费15万元人民币。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农田生态系统水分运行和转换规律研究”专题——“三江平原低湿地农田生态系统水分运行和转换规律研究”,专题负责人,经费80万元人民币。

八、主要著作、论文及研究报告发表采用情况

名称、类别、何时在何处出版或发表、获奖情况、收录检索及被引用情况、本人作用或名次

 

一.著作:

1.吕宪国主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方法,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

2.吕宪国主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被引用次数:

24次.

3.吕宪国主编.湿地,北京:

中国摄影出版社,2003年.

4.吕宪国副主编.三江平原沼泽研究,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6年.

5.吕宪国编委.中国沼泽志,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9年.

6.吕宪国参编.李文华主编,生态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北京:

气象出版社,2004年。

二.论文:

多年来,共发表论文120多篇有关湿地研究的相关论文,主要包括:

第一作者:

1.吕宪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湿地保护,湿地与水禽保护(东北亚)国际研讨会,1997年3月.

2.吕宪国,李文呈.论中国湿地保护的优先科研领域.地理科学,1997,17卷增刊.被引用次数:

2次.

3.吕宪国,黄锡畴.我国湿地研究进展.地理科学,1998,18(4):

293-297.被引用次数:

44次.

4.吕宪国,陈克林.中国水禽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管理.野生动物,1998,18(97):

10-13.被引用次数:

8次.

5.吕宪国,张为忠.’98嫩江、松花江洪水与流域综合管理.地理科学.1999,19

(1):

10-14.被引用次数:

7次.

6.吕宪国.湿地保护与我国水资源安全.中国水利,2001,(11):

26-27.被引用次数:

6次.

7.吕宪国.湿地科学研究进展及研究方向.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3):

170-172.被引用次数:

17次.

8.吕宪国,王起超,刘吉平.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初步探讨.生态学杂志,2004,23

(1):

83-85.被引用次数:

17次.

9.吕宪国2005湿地过程与功能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科学中国人4:

28-29.被引用次数:

2次.

10.LuXianguo,WangRongfen.WetlandResourceProtectionandRationalUtilizationinChina.ChineseGeographicalScience,1996,6(4):

313-320.

11.LuXianguo.StudyonWetlandBiodiversityinChina,ChineseGeographicalScience,1996,6

(1):

15-23.

12.LuXianguo.OnthePrimaryStudyoftheMarshPlantsintheSanjiangPlain,The10thInternationalPeatCongress,1996.

13.LuXianguo.TheWetlandResourcesandTheirProtectionintheYangtzeRiverBasin,InternationalTechnicalWorkshoponRestoration,ManagementandMultipleUseofWetlandsintheYangtzeRiverBasin,1999.

14.LuXianguo,ZhangWeizhong.TheFloodoftheNenjiangRiverandtheSonghuaRiverin1998andtheComprehensiveManagementoftheRiverBasins.ChineseGeographicalScience.1999,9(3):

193-198.

15.LUXianguo,LIUHongyu,YANGQing.2000.WetlandsinChina:

Feature,ValueandProtection.ChineseGeographicalScience,10(4):

296-301.

16.XianguoLUandHongyuLIU.HydrologiceffectsofwetlandsintheSanjiangplain,UniversityofCologne,Koeln,Germany,2000.

17.XianguoLu,HongyuLiu.HydrologicEffectsofWetlandsintheSanjiangPlian.EcosystemServiceandSustainableWatershedManagement,2000

18.XianguoLu,HongyuLiu,YangQing.AnOverviewofWetlandResearchinChina.TheAsianWetland:

BringingPartnershipsintoGoodWetlandPractices,2002.

19.LuXianguo,Jiangming.ProgressandprospectofwetlandresearchinChina.Journalgeographicalsciences,2004,14,supplement.45-51.

 

第二作者:

1XiMin,LUXian-Guo,LiYue,KongFan-long,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dissolverorganiccarboninannularwetlandsoil-watersolutionsthroughsoilprofilesintheSanjiangplain,northeastChina.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2007,19:

1074-1078

2Zhaofu,LvXianguo,YangQing.Soil-surfaceco2fluxesinaDeyeuxiaangustifoliawetlandinSanjiangplainChina.LiWetlandecologyandmanagement13:

35-41,2005

3ZhangYun,LuXianguo.2001.TheEffectofdrainageofchemicalelementscontentofmarsh.ChineseGeographyScience11

(1):

76-79. 

4邹元春,吕宪国,姜明,武海涛.湿地土壤不同湿度土样对游离氧化铁提取量的影响.土壤通报2008

(1):

62-65。

5武海涛,吕宪国,杨青,姜明,佟守正.三江平原湿地倒装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

(2):

49-51

6郭雪莲,吕宪国,郗敏.2007湿地高等植物初级生产力对全球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湿地科学.5(4):

370-375。

7武海涛,吕宪国,杨青,姜明,佟守正.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枯落物早期分解过程及影响因素.生态学报2007,27(10):

4027-4035。

8王强,吕宪国.鸟类在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湿地科学2007,5(3):

274-281.

9郗敏,吕宪国.2007三江平原湿地多级沟渠系统底泥可溶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生态学报.27(4期):

1434-1441。

10汲玉河,吕宪国,杨青,赵魁义.20062三江平原小叶章群落近30年的动态变化.生态学杂志.25(11):

1328-133

11殷书柏吕宪国2006.湿地边界确定的理论、方法与案例.东北林业大学学报34(5):

66-69.被引用次数:

2次.

12殷书柏,吕宪国.2006湿地边界确定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5(4):

41-48

13武海涛,吕宪国,杨青,蒋海东.2006.土壤动物对三江平原典型毛果苔草湿地枯落物分解的影响.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2(3):

5-10.被引用次数:

1次.

14王学雷,吕宪国,任宪友.2006.江汉平原湿地水系统综合评价与水资源管理探讨.地理科学26(3):

311-315.

15殷书柏,吕宪国.20067.“泥炭气候成因说”的探讨.地理科学26(3):

321-32

16姜明,吕宪国,杨青,佟守正.2006年.湿地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效应.土壤学报43卷(3):

493-499.

17袁军,吕宪国,2006.湿地水文功能评价的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林业科学42(4):

1-6

18刘吉平,吕宪国,杨青,郗敏,2006三江平原环型湿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规律.土壤学报43

(2):

247-255..被引用次数:

1次.

19王长科,吕宪国,蔡祖聪,罗勇.2006土地利用方式对白浆土氧化甲烷的影响.地理研究年25

(2):

335-341.

20姜明,吕宪国,许林书,刘吉平,殷书柏.2005湿地抗自然力侵蚀效益评估——以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东北林业大学学报33(6):

67-68,95.

21佟守正,吕宪国,杨青,姜明,刘吉平.2005.三江平原湿地研究发展与展望.资源科学27(6):

180-187.被引用次数:

3次.

22.张芸,吕宪国.2001.排水对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影响.农村生态环境,17

(1):

9-12. 被引用次数:

7次

23.张芸,吕宪国,朱诚.2002.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开垦后的热量平衡变化.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8(6):

813-819.被引用次数:

1次.

24.张芸,吕宪国,倪健.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冷湿效应的初步研究.生态环境,2004,13

(1):

37-39.被引用次数:

3次.

25.刘兴土,吕宪国.东北山区湿地的保育与合理利用对策.湿地科学,2004,2(4):

241-247.被引用次数:

2次.

26.王霞,吕宪国,张学林等.松花湖富营养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湿地科学,2004,2(4):

273—279.被引用次数:

6次. 

27.汲玉河,吕宪国,杨青等.三江平原湿地毛果苔草群落的演替特征,湿地科学,2004,2

(2):

139-145.被引用次数:

2次.

28.袁军,吕宪国.湿地功能评价研究进展,湿地科学,2004,2

(2):

153-160.被引用次数:

13次.

29.刘吉平,吕宪国,殷书柏.GAP分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学方法.地理科学进展,2005,24

(1):

41-51.

30.王长科,吕宪国,刘红玉.洪河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3):

170-172.被引用次数:

7次.

31.刘红玉,吕宪国,张世奎.湿地景观变化与累积环境效应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3,22

(1):

60-69.被引用次数:

9次.

32.刘红玉,吕宪国,张世奎.三江平原流域湿地景观多样性及其50年变化研究.生态学报,2004,24(7):

1472-1479。

被引用次数:

10次.

33.高俊琴,吕宪国,李兆富.三江平原湿地冷湿效应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2,16(4):

149-151.被引用次数:

8次.

34.王德宣,吕宪国,丁维新等.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与稻田CH4排放对比研究.地理科学,2002,22(4):

500-503.被引用次数:

9次.

35.王德宣,吕宪国,丁维新等.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CH4排放研究.地球科学进展,2002,17(6):

877-880.被引用次数:

6次.

36.王霞,吕宪国.松花湖铜绿微囊藻无菌株的分离及其生长特征.中国环境科学,2004,24(5):

279-283.

37.陈宜瑜,吕宪国.湿地功能与湿地科学的研究方向.湿地科学,1

(1):

7-11.被引用次数:

21次.

其他:

1.刘红玉,张世奎,吕宪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挠力河流域湿地景观变化过程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2,17(6):

698-705.被引用次数:

9次.

2.王起超,刘汝海,吕宪国,李志博.湿地汞环境过程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2002,17(6):

882-885.被引用次数:

12次.

3.刘汝海,王起超,吕宪国,方风满,郝庆菊.三江平原湿地汞的地球化学特征.环境科学学报.2002,22(5):

661-663.被引用次数:

5次.

4.RuhaiLiu,QichaoWang,XianguoLu.DistributionandspeciationofmercuryinthepeatbogofXiaoxing’anmountain,northeasternChina.EnvironmentalPollution,2003,(124):

39-46.

5.HongyuLiu,ShikuiZhang,ZhaofuLi,XianguoLuandQingYang。

ImpactsonWetlandsofLarge-scaleLand-useChangesbyAgriculturalDevelopment:

TheSmallSanjiangPlain,China.AMBIO.2004,33(6):

306-310.

 

九、主要业绩简述(限500字)

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工作表现、主要业绩

多年来,能够始终不断地坚持学习、贯彻和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时刻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能够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热爱祖国,爱岗敬业。

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始终积极、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团结同志,发挥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多年来主要从事自然地理、湿地科学的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湿地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在湿地资源、湿地系统结构与功能方面有系统研究成果,提出了“湿地水陆相互作用过程”的湿地研究新的思路。

筹建了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和中国生态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为我国湿地科学研究建立了学术交流平台。

代表中国科学院参加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编制,为我国湿地保护做出了一定贡献。

近年来在我国松嫩平原湿地开展了大量湿地恢复与保护工作,其中在松嫩平原开展的松嫩平原国家级保护区湿地生态补水等方面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在三江平原,诺尔盖高原以及国内其他一些地区开展了多项有关于湿地结构、功能和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发表了多部(篇)相关的研究著作和研究论文,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承担了多项国家、地方的科研项目和多项国际合作项目,为我国湿地科学研究培养了多名包括博士、硕士等人才,其中许多人已经成为我国湿地科学研究的骨干。

所在单位意见

 

盖章年月日

推荐单位意见

 

盖章年月日

第二批吉林省高级专家推荐候选人一览表(样表)

推荐单位(盖章):

 

        年月日

序号

姓 名

工作单位

性别

年龄

政治面貌

行政职务

技术职务

从事专业

申报类别

突出贡献业绩(200字以内)

备注

附件3:

注:

1.此表由推荐单位用A3纸打印填写一式3份,加盖公章;

  2.表中“申报类别”按照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研发、农林水、现代服务业、医药卫生、企事业管理、技能型人才等八个类别填写;

 3.表中的序号要按照推荐单位对申报人的排序填写。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