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5594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docx

《中国古代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docx

中国古代文学

名词

1、毛诗:

出现稍晚,又是古文经,未得立。

但是到东汉末年,儒学大师郑玄为毛诗作笺,随着郑学大昌,毛诗遂独行于世,今天所看到的《诗经》便是毛诗。

2、赋、比、兴:

为《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朱熹解释为: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

它可以直接叙事,也可以直接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比,一般说就是比喻,如著名的〈卫风Ÿ硕人〉接连以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兴的问题较为复杂,大体来说,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的开头位置。

就兴与诗歌的关系来看,基本有相关和不相关两种情形。

意义相关的例子,如〈关雎〉,不相关的例子,如〈唐风。

山有枢〉。

赋、比、兴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交互出现,经常重叠。

3、古文〈尚书〉:

在汉武帝时出现,用古文字写定,比今天〈尚书〉多出十六篇,这十六篇后来亡逸了。

4、〈春秋〉:

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

也是以类似今天新闻标题的形式,非常简括地记录了鲁国及周王朝,其他诸侯国的历史事件,始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

5、〈春秋〉三传:

〈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粮传〉都是阐述〈春秋〉经的“传”,合称〈春秋〉三传。

6、卮言:

指立意抒思,不受真凭实据的拘限,心想笔随,变幻写意。

卮言,其实也都是寓言。

7、“楚辞”:

是战国后期楚国大夫屈原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当时他并没有特定的名称,“楚辞”这个名称西汉时开始出现。

从体式上看,“楚辞”依兮而咏,语句参差错落,以抒情、议论、描写为主,刘向把楚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贾谊等人的骚体辞章收纳进来,命名《楚辞》。

8、互见法:

《史记》写人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它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

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如《高祖本纪》。

9、《汉书》:

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记事年代起自高祖元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翔实记录了西汉一代229年的历史。

其体例,基本继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又取消“世家”,并入“传”。

全书100篇,分为本纪十二,表八,志十,传七十,体现了班固正统严谨的史学思想和《汉书》的“官史”特色。

10、抒情小赋:

到东汉中后期,汉赋出现了一种句法类于大赋但篇幅比较短小,铺叙摹绘的成份减小而抒情成份极大增加的赋作,如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等,这类作品一般称为抒情小赋,是汉赋发展的新趋向。

11、乐府:

本是上古掌管音乐的行政机关。

西汉乐官为太乐令、乐府令两个官职,分别掌管雅乐、俗乐。

乐汉掌管音乐的机构,也分为两个衙署,一是太予乐署,一是黄门鼓吹署。

魏晋以后,人们把乐府演唱的诗歌也即称之为乐府。

于是“乐府”又成为诗体的名称。

12.建安风骨:

建安时期,“三曹”“七子”等人的诗歌创作,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比较广泛地反映了汉末的社会动乱,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情怀,形成慷慨悲凉、清新刚健的诗风,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13.游仙诗:

它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先秦,而以“游仙”为诗名,则始于曹植《游仙诗》。

游仙诗内容向有两种不同倾向,一种纯写求仙长生之意,另一种则是愤世嫉俗之言。

14.玄言诗:

它的特点在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在表达上则是抽象玄虚,淡乎寡味。

15.永明体:

又称新体诗,因为最初形成于南朝永明年间而得名,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

它是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之间的过渡阶段,其理论支持便是永明声律说。

16.宫体诗:

是指一种以写闺阁情怀为主要内容的重声律、词彩丽靡轻艳的文风。

它发端于齐梁之际,到萧纲及其周围文人时达到全盛。

17.北地三才:

指南北朝时期北朝北方本土诗人的代表温子升、邢劭、魏收。

18.吴歌:

产生于六朝时期长江下游地区,以当时的首都建业为中心,主要是民歌,内容多歌咏男女爱情,多用谐音双关。

19.西曲:

产生于六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汉水两岸的城市,包括荆、郢、樊、邓一带。

内容多写水边船上的旅客、商贾的生活、商人和少妇的离别之情。

20.骈文:

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它实际上是广义的散文的一部分,骈文的主要特征有四:

对偶、用典、声律、词藻。

21.《文心雕龙》是南朝齐梁之际刘勰所作,是一部系统完整而且结构严密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着重探讨的主要问题有:

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较为全面的总结了此前的文学现象,并开创性的将我国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我国古文史上占有极其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22.上官体:

以初唐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风,上官仪为初唐宫廷诗人的代表,上官体形式上以“绮错婉媚”为本,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

上官仪提出的“六对”“八对”之说,诗歌多为应制奉和之作,以属对工切、写情清丽而著称,成为宫廷诗作的典范,时人多有效仿者,故称上官体。

23.初唐四杰:

指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杰的创作个性是不同的,所长亦异,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律诗。

他们的创作有明确的审美追求:

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气节壮大,慷慨悲凉。

四杰,将描写的场景由宫廷移向市井,由台阁移向江山与塞漠,扩大了诗的题材范围。

24.山水田园诗派:

指盛唐诗坛专门以描写山水风光和田园情趣为主要创作题材的重要的诗歌流派,又称“王孟诗派”,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此派诗人以标举隐逸,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特征,艺术上寓情于景,状物传神,把我国山水田园诗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5.大历十才子:

是中唐代宗年间出现的一个诗人群体。

“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维、夏侯审。

他们的主要创作倾向和诗风的相近,形成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诗歌多数是唱和、应制之作,歌颂升平、吟咏山水和称道隐逸成为基本主题,并且偏重于诗歌的形式技巧。

26.元和体:

唐宪宗元和年间开始流行的一种诗体,代表诗人为元稹、白居易。

元、白在元和年间所写的“次韵相酬”,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加上他们两人的艳体诗在内,统称为元和体。

27.韩孟诗派:

是中唐出现的一个诗歌流派。

以韩愈、孟郊为代表,李贺、贾岛、姚合等人也被认为是这个诗派的重要诗人。

这一诗派主要活动在贞元元和至长庆的三十多年中,创作上有尚怪奇重主观的共同倾向,诗中表现的往往是自己内心的情状,而不是世俗所常有的生活甚至是怪异变形的境界,它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唐诗歌创作的新变和繁荣。

28.唐传奇:

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

29.二十八字史论:

指杜牧的七言咏史绝句。

在晚唐诗人中,他是第一个大量采用七绝形式写作咏史诗,用鲜明的史论笔法,通过追忆惜日辉煌以抒发末世的感伤,或寻找前人的覆辙以警戒当今,能从时代的变迁中参悟人生的哲理,寓褒贬议论于含蓄蕴藉的诗味之中。

30.古文运动:

指中唐散文家韩愈、柳宗元领导的文学革新运动,因为借儒学复古运动的旗帜,在文体上恢复先秦西汉文章,散行单句不拘格式的写作传统而得名。

韩、柳提出:

“文以载道”为核心的完整的古人理论,主张用刚健质朴的散文取代绮丽柔美的骈文,以达到张扬道统革新之风和文体的目的。

由于古文作家在写作实践中成绩突出,文人们大力支持呼应,形成一场广泛的文学运动,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古文运动。

31.花间诗派:

是晚唐王代以、温庭筠、韦应物等人为代表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诗派,得名于后蜀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五代后蜀赵崇祚将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韦庄、皇甫松、孙光宪等十八家词共五百首,编为《花间集》。

花间词人的作品多为供歌筵、酒席演唱的侧艳之间,形成婉丽绮靡、香艳柔软的词风。

但“花间派”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只是创作倾向大致相同的作家群。

简答题

1.关于《诗经》汇编的三种说法。

答:

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共305篇。

关于《诗经》的汇编有三种说法:

1、班固汉书中有“采诗说”2、《国语》中有“献诗说”3、《史记》中有“孔子删诗说”。

2.《左传》的文学风格和特点是什么?

答:

第一,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第二,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典型的例子如《晋公子重耳之亡》,第三,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左传》以擅长叙写战争著称,《左传》作者注意记叙这样错综复杂的战前外交策略,在战争叙述中添加了曲折的故事意味。

第四,《左传》还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3.《战国策》的文学特色?

答:

它所记以战国时纵横家和事迹,言论为多,第一,铺张辨丽,整饰恣肆的风格。

第二,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第三,摹绘人物,形貌毕肖,第四,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4.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

1、春秋末至战国初,有《老子》《论语》和《墨子》2、战国时期,有《孟子》和《庄子》。

它们开始摆脱语录体,往往是长篇大论,说理畅达,文辞富赡,是说理文的进一步发展,很多篇章形象生动,比喻,寓言叠出,行文的波澜起伏,有比较浓厚的文学色彩。

3、战国后期,有《荀子》和《韩非子》。

它们议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文辞富丽,是先秦说理文的高峰。

5.简述《大歌》的文学风格?

答:

1、屈原在《九歌》诸多作品中既写出了神的灵异,更写出了神的“人性”,神性和人性统一在一起,他写神的灵异如《东皇太一》中“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描写神的灵光四射,飘渺高远,法力超凡,但神灵的感情与凡人完全不同2、《九歌》独特的题材,造成了它独特的风格。

叙写神灵的活动和神灵的情感,描绘神灵的环境和气氛,本就是一种幽渺的境界。

再加上他侧重于描摹神灵之相思,人鬼之空恋,这就使奇异深浓的情感,凄清幽渺的境界以及曼妙清新的描写结合在一起,造就了奇特瑰丽,色彩斑斓的艺

术境界。

6、简述西汉初期、东汉散文的发展大势?

答:

西汉初期的散文,主要是与治国有关的政论,往往对现实问题而发,行文平实明白。

受战国策士影响,大多又具有纵横家的遗风。

东汉前期的散文具有怀疑和批判精神,追求真实,力排虚妄,尤以王充为代表。

东汉后期,宦官、外戚交替专权,政治混乱,士人议时政,发愤指弊,他们的文章往往有着求实的鲜明倾向。

7、以《子虚赋》为例说明汉代散文体大赋的特点?

答:

开创大赋的是枚乘,把大赋创作推向高峰的则是司马相如。

《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合称《天子游赋》。

作品的绝大部分是以繁辞丽句对诸侯、天子的苑囿铺排夸饰,只在篇末点缀的些少讽谏之语,这些赋作体现了汉赋的主要特点。

第一,它丧失了真情实感。

这是它与楚辞本质的不同。

第二,空间的极度排比。

第三,以直接而单纯的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

第四,遣词用语更加繁难僻涩。

8、简述张衡在赋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答:

东汉中叶的张衡,在赋史上是承前启后的作家,《二京赋》的谋篇立意,大抵模仿班固《两都赋》与以前的词赋作品相比,更加切近现实,它还把商贾、游侠、辩士以及街市、百戏等市井万家写入赋中,展示了一幅都市生活全图,成为汉代京都赋的极致。

张衡的《二京赋》,可以说是汉代大赋的绝响,其《归田赋》又是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

写入世的感慨和厌倦以及出世的愿望。

《归田赋》形制短小,语句清丽流畅,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情志,标志着汉赋创作倾向的重大改变。

9、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答:

主要现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叙事成分相对增多,许多民歌都有情节,有的还描写了人物的形象。

第二,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抒胸臆的作品,也有善于以比兴、描写的手法抒情的作品。

第三,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汉乐府民歌在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局,变为以杂言和五言为主,句式灵活多变,汉乐府民歌的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口语,作为诗的语言,看起来浅平直白,但富于表现力。

10、《古诗十九首》的主题及其艺术特色?

答:

它的离情别绪,表现为思乡和怀人;另一个重要的主题,是表现游士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他们对人生的某些观念。

刘勰的《文心雕龙·明诗》评论《古诗十九首》说:

“五言之冠冕也”。

第一,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古》最鲜明的特点;第二,质朴自然,没有雕饰的痕迹。

第三,《古》所描写的景物,情境与情思非常切合,往往能够形成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第四,《古》诗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练准确。

传神达意,意境隽永。

11、简述建安七子的生活道路和文学创作的分期?

答:

建安七子的生活道路和文学创作可以分为两个不同埋藏。

前期处在汉末动乱之中,目睹生民忧患,个人生活也颠沛不安。

所以前期的作品往往反映动乱的社会现实,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后期,七子先后归时曹操,除孔融后来被杀外,其他都仕途顺利,生活平稳,是曹氏父子的近臣。

所以后期作品往往表达对曹氏政权的拥护,表现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

12、“玄学”思潮对“正始文人”文学创作的影响?

答:

?

在玄思妙想中领悟人生,在文学中表现人与自然的亲和感,把人对自然的态度引向审美的层次,成为后世山水诗的思想滥觞。

‚在玄风的影响之下,正始文人用哲学的眼光,从更为广阔的时间、空间来观察事物、讨论问题,使正始文学呈现出浓厚的哲理色彩。

13、“太康诗风”的特点?

答:

太康诗风在艺术形式上的特点:

?

是“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是追求文字华美与辞藻华丽。

ƒ是追求新的技巧,注意俳偶。

„是描写更加细腻。

太康诗风的代表诗人为陆机与潘岳。

14、?

玄言诗对文学的影响?

答:

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作家为孙绰、许询,值得注意的是孙绰还有玄言诗的另一类作品,由面对山水而领悟玄理,他们的诗作多由写景而抒发自己对人生宇宙的感受,虽不脱道家主旨,却也用清新的语言描绘了自然风物之美,表现了恬淡清虚的审美情趣。

‚直接启发影响了陶渊明平淡自然之风格,而且对后代文人诗歌中冲淡自然、旷达闲适风格的影响至为深远。

ƒ玄言诗人对山水的体悟与描写,也为晋宋之际山水诗的成熟和发展奠定了审美心理和创作方面的基础。

15、简述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艺术特色?

答:

?

他体现了作者辞官归隐的意志和纯洁高旷的品行,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文中所写的归途情景、与家人团聚的情景以及来年春耕的情景,都是想象之词,从中可见诗人对自由德望向往。

ƒ文中不乏华采的段落,跌宕的节奏,轻快的行文,将作者摆脱官场回归田园的欣喜之情表现的极为生动。

16‘元嘉诗歌的新特点?

答:

?

山水题材大量进入诗歌创作;‚诗歌创作由东晋的哲理花改变为重抒情;ƒ元嘉诗歌出现了对不同创作个性的追求。

以“元嘉三大家”为例,解灵运追求的是清水芙蓉之美颜廷之则追求的是典丽华赡之美,鲍照却追求一种强烈明畅的浓艳之美;„元嘉诗歌的新还表现为对诗歌形式的有意探讨。

17、简述庾信前后期诗风的差异?

答:

庾信诗歌创作可以依42岁留魏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气仕梁是重要宫体诗人之一,多绮艳之作,辞藻华丽,前期代表作是《奉和山池》;后期入北,身仕异国,一种故国乡关之思时时涌现在诗中,就显得情绪深沉,诗风也显苍凉,《拟咏怀》27首,可以为其代表作。

18、《洛阳伽蓝记》的主要内容及写作特点?

答、

(1)《洛阳---》五卷,描述洛阳城内外五个区域四十个大的佛寺建筑。

其内容有北魏都城洛阳四十年政治大事、交通、市井、民俗、传说、异闻,以及人物传记,具有历史意义和史料价值。

(2)《洛阳---》属历史笔记,也是写景状物的散文,语言多整齐的句法,时有四六骈句、散句兼用,风格典丽清拔。

19、简述魏晋志怪小说繁荣的原因?

答:

(1)志人小说兴盛的原因是受士大夫阶层讲究名士风度,崇尚谈玄理而不谈政事,清议品评人物的影响。

(2)魏晋南北朝士族子弟为了取得声名仕进而学习名士的言谈举止,志人小说就是士族人物玄虚清淡和奇特的记录,而且文人学士以熟悉故事为学问,显示知识渊博,编纂小说便蔚然成风。

著名的有刘义庆《世说新语》、葛洪《西京杂记》。

20、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繁荣的原因?

答:

(1)此时期志怪小说多的原因,是受佛教中佛经故事的影响,和巫和方士的影响。

(2)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道:

巫多说鬼,方士多谈练金和谈仙,秦汉以来,其风日盛,到六朝并没有止息,所以志怪之书特多。

(3)六朝人志怪思想发达的原因是印度思想的输入,佛教大行,翻译的佛经很多,鬼神奇异之谈杂出。

(4)中印两国的鬼怪都合于小说里,使志怪小说发达起来。

主要有张华《博物志》、干宝的《搜神记》、王嘉《拾遗记》、刘义庆《幽明录》、东阳无疑《齐谐记》等。

21、简述陈子昂的诗歌主张及其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答:

(1)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里,陈子昂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没有兴寄的作品。

(2)主张作诗要追踪多悲凉慷慨之气的建安风骨,寄托济世的功业理想和人生意气,与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宫廷之风彻底地划清了界线。

(3)他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审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诗采的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美丽的文学。

(4)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有唐一代,他对风骨的追求,他提出的诗美理想,对于唐诗的变革实有关键性的意义,成为盛唐歌行将到来的序曲。

22、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答:

(1)平淡自然,不求工为自工;

(2)自然平淡是孟山水诗的风格特点,尽管他的诗中也有刻画细致、用字精审的工整偶句,如“无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但非有意模山范水,只是一时兴到之语;(3)观其全诗,多以单行之气运笔,一气浑成,无刻画之迹,妙在自然流走、冲淡闲远,不求工而自工。

23、简述李白诗歌的影响?

答:

(1)李白诗歌对后世的巨大影响,首先是他诗歌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

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那“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那“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凛然风骨,那与自然冥一的潇洒风神,曾经吸引过无数士人。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种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放不受约束的纯真的个性色彩,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

(2)他诗歌的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来的诗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苏轼、陆游等大家,都曾受到他的影响。

24、杜甫诗歌集大成的艺术成就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

(1)杜甫诗的集大成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虚心学习前人经验,不薄今人爱古人;二是作诗兼备众体,风格多样化;三是功力深厚,能自铸伟辞。

(2)一方面推崇古体,另一方面又注意近体;一方面要求风格、语言的雄浑古朴,另一方面又重视修辞的清丽华美,能兼取众人之长。

杜甫于各种诗歌体裁都很擅长,并能推陈出新。

他的五言古诗、五言排律、七言古诗、七言律诗都很擅长,形成沉郁顿挫的主导风格,还有萧散自然、平淡简易和含蓄委婉等诸多变化。

25、白居易如何为自己的诗歌创作分类?

其讽喻诗创作有何特点?

答:

(1)白居易把自己的诗分为四类:

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

(2)白居易的讽喻诗在思想内容上体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精神,在形式上追求“其辞质而往,其言直而切,事核而实,体顺而肆”的形式。

(3)在诗中充分暴露出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具有不朽的价值。

(4)但白居易讽喻诗的取材不是太宽,写法也带有公式化,有的写的太白太露,流于苍白的说教。

26、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

(1)他追求创新而刻意出奇,构思奇特,想象诡奇以至到怪诞,,诗里充满带主观梦幻色彩的意象;李贺“长吉体”的主要艺术特色,首先是在构思与艺术上具独创性。

(2)由于想象力的丰富,李贺诗歌的意象非同寻常,,他最善于运用神话和怪诞,华美的语汇,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异想天开,从未有过的意象。

(3)李贺诗具有“冷艳怪丽”的风格特色他的诗体既不能归于韩愈以文为诗的一类,而是冷、艳、奇、险,自成一家,被后人称为“长吉体”

27、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

?

他山水诗成就最高的是近体,尤其是七律七绝。

他继承了杜甫七律锤炼锦严,沉郁顿挫的特点,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

‚李商隐将人生感慨的抒写向更深细隐微方面发展,善于用艳丽精致的艺术形式表达怅惘落寞的情绪,诗中充满了迷茫与悲凉的体验,富于象征暗示色彩,有朦胧美。

ƒ诗中贯穿着时世、身世的悲感,具有沉痛凄切的抑郁情调和忧伤的美,为感伤唯美的典型。

28、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及其地位?

答:

(1)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极富诗情画意,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新鲜感受,丰富了描绘自然山水的艺术技巧,开拓了散文反映现实与人生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这种体裁在文学史上的独立地位。

(2)他把自己的感情移入到自然之中描绘出反映着自己审美理想的自然,表现出了一种诗情画意的自然美,使山水游记富于生命力和艺术性。

29、简述唐传奇的发展过程?

答:

唐传奇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初兴期、繁盛期和衰落期。

(1)初兴期的唐传奇,从初唐的武德年间至大历末,为唐传奇的初兴期即由六朝志怪小说演变为唐人传奇小说的过渡期。

这一时期的唐人小说不仅数量少,而且带有较浓的述异语怪性质,内容与六朝志怪相近。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古镜记》、《游仙窟》。

(2)繁盛时期的唐传奇,主要在中唐,作家众多,名作纷出,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代表作有《离魂记》、《莺莺传》、《李娃传》、《柳毅传》等。

(3)衰落期唐传奇,从晚唐到五代是唐传奇的衰落期。

这一时期单篇优秀传奇的数量很少,出现了较多的传奇集,缺乏前期那种内容深邃、艺术精湛的作品,而游侠小说兴起,代表作有《虬髯客传》。

30、简述温庭筠词的艺术特色?

答:

(1)温庭筠词是词人之词,开创了深美宏约的词境。

(2)温庭筠的词常以静态的描绘代替抒情,表现自觉印象之美,富于暗示性。

(3)着力于细部的重彩描绘,富有装饰性。

(4)意象的衔接是跳跃性的,需要用想象补充,造成含蓄的效果。

论述:

1、结合作品分析《诗经》中的艺术成就。

(1)抒情与现实的统一,表现出淳朴自然的艺术风格。

《诗经》305篇,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

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首先,作者所抒发的方式是坦率的,如“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再次,叙事性的诗作中也包含着作者的感情。

如《七月》,叙述农夫一年四季辛勤繁忙的劳作,但是其中不时穿插,如“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这样的诗句,哀叹农夫穷困微贱的生活状况。

(2)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极大的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

这可以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的直抒胸臆。

比,一般说就是比喻,如著名的《卫风.硕人》接连以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兴的问题较为复杂,大体来说,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的开头位置。

就兴与诗歌的关系来看,基本有相关和不相关两种情形。

意义相关的例子,如〈关雎〉,不相关的例子,如〈唐风。

山有枢〉。

赋、比、兴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交互出现,经常重叠。

(3)形式和语言方面的几个特点。

首先是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其次《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诗经》在四言的基本句型下,又参差变化,比较灵活;再次,《诗经》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此外,《诗经》的语言也很有特色。

一是词汇丰富,二是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

2、论述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答:

(1)《庄子。

寓言》自道其书“寓言十大,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重言是引用名人的话以证己意,是“借重之言”,但《庄子》引用的名人名言,基本都是虚构的;卮言指立意抒思不受真凭实据的拘限,心想笔随,变幻写意。

卮言,其实也都是寓言。

(2)《庄子》的寓言描述了众多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寄寓他足以惊人发聩的深刻思想和深沉的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