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1624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docx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

50L278Q

2、课程体系/类别:

理论课/专业课/主干课

3、学时/学分:

32/2

4、先修课程:

运输组织学,管理运筹学,交通运输设备

5、适用专业:

交通运输、铁路运输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铁路运输专业本科生,属交通运输专业特色课,是该专业重要的专业特色课程。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应了解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铁路车站、路局运营管理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最有效地综合运用铁路技术设备及能力、完成营销任务、满足市场需求的方法,为从事铁路系统的实际运营管理工作、进行行车组织现代化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序号

知识单元(章节)

知识点

要求

推荐学时

1

绪论

铁路运输特点

了解

2

铁路货物运输生产过程

掌握

铁路科学生产管理方法及行车组织的内容

理解

2

车站工作组织

车站工作概述

车站作业及分类

掌握

1

车站工作组织的基本原则

了解

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内容与作用

了解

车站生产活动及其技术作业过程

掌握

调车工作

调车工作理论

理解

2

调车钩及调车程

掌握

牵出线调车与驼峰调车

掌握

调车作业计划编制原理

掌握

调车作业计划编制方法

掌握

接发列车作业及中间站工作组织

车站接发列车

了解

0.5

中间站工作组织

掌握

客运站工作

客运站的主要技术设备

了解

1

客运站的流线管理

了解

旅客和行包运输工作

了解

客运站的技术管理

了解

客车整备所技术作业

了解

客运站各部门的协调及其技术作业过程与列车运行图的配合

了解

旅客运输日常工作计划

了解

货运站工作

货运站的作业、分类及配置

掌握

1

货场设备合理布置及合理使用

了解

货运站办理整车货运作业的过程

掌握

货运站办理零担车货运作业的过程

了解

货场计划管理

了解

货场作业方案

了解

货场设备管理

了解

货车载重量利用

掌握

技术站工作组织

技术站列车到发技术作业

了解

2

货车集结过程及集结停留时间

掌握

车列解编作业

掌握

货车取送作业

了解

车站信息及票据传输过程

了解

车站作业计划、调度指挥及统计分析

日班计划

掌握

2

阶段计划

掌握

车站调度工作

掌握

车站作业计划编制依据与方法

掌握

车站工作统计方法

理解

车站工作指标

理解

3

车流组织

铁路车流组织概述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

掌握

1

货物列车的分类

掌握

车流组织方法

了解

车流运行径路

最短径路

掌握

0.5

特定径路

掌握

迂回径路

掌握

车流径路与列车编组计划的关系

了解

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

装车地直达列车

理解

1

装车地直达运输的组织方案

了解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

掌握

1

单组列车编组计划方案的优化原理

理解

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编制方法

了解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

违反编组计划

理解

0.5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最终确定

了解

4

列车运行图

列车运行图概述

列车运行图

掌握

0.5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掌握

列车运行图要素

运行图构成要素

掌握

1

车站间隔时间

理解

追踪间隔时间

理解

列车运行时分

了解

区段管内工作组织

区段管内工作量

了解

0.5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铺画方案

了解

机车运用工作组织

机车交路

掌握

0.5

机车运转制

理解

机车乘务工作组织

理解

机车周转时间

理解

动车组工作组织

动车组运用

理解

0.5

动车组周转计划

了解

动车组分配

了解

动车组检修计划

理解

重载货运专线列车运行组织

重载列车

理解

0.5

重载列车运行组织

理解

装卸基地工作组织

了解

重载列车组合运行工作组织

理解

固定车底列车循环运行组织

了解

高原铁路列车运行组织

高原铁路行车组织

了解

0.5

高原铁路列车运行组织原理

了解

高原铁路列车运行组织方法

了解

列车运行图编制

列车运行图编制程序

理解

1

列车运行图编制资料

了解

客车方案编制

掌握

旅客列车运行图编制

掌握

货物列车运行图编制

掌握

分号列车运行图编制

了解

电力牵引区段列车运行图编制

了解

运行图指标

理解

5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与加强

运输能力概述

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

掌握

1

运输能力利用的特点

了解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掌握

1

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掌握

限制区间

理解

扣除系数

掌握

铁路运输能力加强

加强通过能力措施的分类及途径

掌握

1.5

提高列车重量

理解

增加行车密度

理解

提高行车速度

理解

运输能力的综合加强

理解

6

铁路运输生产计划

铁路运输生产货运计划

铁路货物运输计划

了解

1

货物运输计划编制质量

了解

货物运输计划编制方法

了解

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

技术计划的概念

掌握

2.5

车辆运用数量指标

理解

车辆运用质量指标

理解

货车工作量

掌握

货车周转时间

掌握

运用车保有量

掌握

机车运用数量

理解

机车运用质量

理解

运输方案

运输方案概念

掌握

0.5

运输方案的编制

了解

7

铁路运输调度工作

概述

铁路运输日常管理机构设置

了解

1

铁路运输调度的岗位设置

了解

铁路运输调度的工作职能

理解

车流预测及车流调整

车流预测

理解

1

重车调整

掌握

空车调整

掌握

备用车调整

掌握

运输调度工作

货物运输工作日常计划

了解

2

列车运行调整

了解

客、货运输日常组织工作

了解

运输生产的日常统计与分析

了解

四、课程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绪论

1、重点讲述的内容

铁路运输生产过程及其特点,铁路行车组织各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从相关文献中查找高速铁路及重载运输发展对铁路行车组织的影响。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为整个铁路行车组织概括性介绍,定性内容较多,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并要求学生完成自学内容。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针对教授内容布置小论文一篇或针对自学内容布置读书笔记一篇。

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较为感性的直接认识,并深入理解某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情况。

第二篇车站工作组织

第一章概述

1、重点讲述的内容

技术站办理的列车、货车种类及货车的技术作业过程和作业地点(站内运行径路),掌握用图解方式说明不同种类列车在站内走行径路。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高速铁路车站、重载铁路车站、联运站的基本情况。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为铁路车站工作组织定性内容较多,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并要求学生完成自学内容。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针对教授内容布置小论文一篇或针对自学内容布置读书笔记一篇。

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较为感性的直接认识,并深入理解某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情况。

第二章调车工作

1、重点讲述的内容

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种类、含义、用途、驼峰调车与牵出线调车比较具有的特点、驼峰作业方案与设备条件、机车台数的关系及其采用条件和优缺点,掌握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编制办法。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统筹对口调车法。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着重于掌握牵出线调车和驼峰调车的基本原理,调车作业计划编制的原理与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要求学生通过实际调车计划的编制,加深其对调车计划编制原理与方法的理解。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针对调车工作布置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某技术站一列车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工作。

第三章接发列车与中间站工作组织

1、重点讲述的内容

了解铁路车站中间站作业特点,掌握接发列车需办理的作业及单一指挥制、中间站工作组织的主要技术特点等内容。

要求学生识记相关基本知识,并领会车站接发列车的作业内容。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高铁列车接发和重载列车的接发工作。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着重于了解接发列车与中间站工作组织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结合现场参观为主,应注重联系实际。

4、作业安排:

结合复习思考题安排。

第四章客运站工作

1、重点讲述的内容

了解客运站的主要技术设备、技术管理和工作组织;理解旅客和行包流线及流线组织的概念,客运站工作日计划图的编制原理。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客运站特别是高铁车站的主要技术设备(客运站房、客车整备场、高铁动车运用所、动车段等)。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着重于介绍客运站的技术管理和工作组织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结合现场参观为主,应注重联系实际。

4、作业安排:

结合复习思考题安排。

第五章货运站工作组织

1、重点讲述的内容

了解货运站的主要技术设备、货运站配置、作业及分类;理解车站货运作业组织原理;掌握货场设备合理布置及合理使用方案,货车载重量的合理利用的原理与方法。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重载装卸站、集装箱中心站工作组织。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着重于介绍货运站的技术管理和工作组织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结合现场参观为主,应注重联系实际。

4、作业安排:

结合复习思考题安排。

第六章技术站工作组织

1、重点讲述的内容

掌握货车集结的概念及货车集结停留时间的计算原理与方法、货物作业车技术作业及其合理取送顺序和取送次序的确定方法。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货物作业车合理取送车顺序确定的其他方法。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着重于掌握货车集结过程及其集结时间计算原理与方法,货物作业车技术作业和取送作业,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要求学生通过货车集结时间的计算练习和取送车计划的安排练习,加深对基本概念与方法的理解。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针对货车集结时间计算和取送车安排布置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取送车计划的设计工作。

第八章车站作业计划、调度指挥及统计分析

1、重点讲述的内容

车站班计划、阶段计划内容编制依据和方法。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车站调度计划优化编制的方法。

3、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

课堂讲授4学时,具体课时分配可由任课教师掌握。

本章内容着重于掌握车站工作计划如日班计划、阶段计划的编制原理与方法,以及车站统计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要求学生通过车站作业计划编制,以及车站统计指标计算的练习,加深对车站调度工作的理解。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针对车站作业计划安排布置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日班计划或者阶段计划的编制工作。

第三篇车流组织

第一章铁路车流组织概述

1、重点讲述的内容

编组计划、车流径路的含义和货物列车的分类方式。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国外铁路车流组织的办法。

3、教学方法:

车流径路着重于掌握车流运行正常径路、特定径路、迂回径路的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要求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径路的异同及其与列车编组计划的关系,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本章内容着重于掌握编组计划和车流径路概念,定性内容较多,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完成自学内容。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针对编组计划和车流径路安排布置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较为感性的直接认识,并深入理解某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情况。

第二章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

1、重点讲述的内容

装车地直达列车的形式和条件。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我国路企直通运输列车组织办法。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着重于掌握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原理与方法。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要求学生通过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练习,加深对基本概念、装车地直达列车的形式和条件等内容的理解。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针对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安排布置课程设计,使学生可以理解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原理与方法。

第三章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

1、重点讲述的内容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方法原理、直线方向四个技术站的绝对计算法。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列车编组计划编制的分析计算法和其他现代优化方法。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着重于掌握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原理与方法。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要求学生通过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练习,加深对基本概念、列车编组方案车小小消耗计算原理与方法的理解。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针对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安排布置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某一具体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案例的编制工作,使学生可以理解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原理与方法。

第四章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

1、重点讲述的内容

了解违反编组计划的概念。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计算机编制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与车流组织优化。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着重于掌握违反编组计划的概念,列车编组计划最终确定问题。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完成自学内容。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针对违反编组计划安排布置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较为感性的直接认识,并深入理解某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情况。

第四篇列车运行图

第一章列车运行图概述

1、重点讲述的内容

列车运行图分类及特征。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国外列车运行图的格式。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着重于掌握列车运行图的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完成自学内容。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针对列车运行图布置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较为感性的直接认识,并深入理解某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情况。

第二章列车运行图要素

1、重点讲述的内容

车站间隔时间概念,τ不、τ会、τ连的含义及在运行图上的表示形式、追踪间隔时间概念、种类、运行图上表示方法列车运行图分类及特征。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列车控制系统与列车追踪运行安全间隔相关知识。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着重于掌握车站间隔时间、追踪间隔时间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具体的τ不、τ会、τ连计算以及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等作业内容,以加深其对车站间隔时间的理解。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区段管内工作组织

1、重点讲述的内容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铺画方案编制原理。

要求学生识记相关基本知识,并领会区段管内货物列车铺画方案编制原理的基本思路。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运行图中列车的种类。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着重于掌握区管内货物列车铺画方案编制原理与方法。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完成自学内容。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针对区管内货物列车铺画方案编制布置课程设计,要求学习独立完成某具体区管内货物列车铺画方案编制工作。

第四章机车运用工作组织

1、重点讲述的内容

介绍机车长交路的计算、机车全周转时间的计算方法等内容。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铁路机务布局调整相关内容。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着重于掌握机车交路的概念,机车周转时间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具体机车全周转时间计算等作业内容,以加深其对机车交路与机车周转时间的理解。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动车组工作组织

1、重点讲述的内容

动车组周转计划的编制原理。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我国主要动车组类型及检修制度。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着重于掌握动车组周转计划的编制原理。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完成自学内容。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针对动车组周转计划编制布置课程设计,要求学习独立完成动车组周转计划编制工作。

第六章重载货运专线列车运行组织

1、重点讲述的内容

重载列车运行组织的原理。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大秦线货运专线列车运行组织。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着重于掌握重载列车运行组织的基本原理。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完成自学内容。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高原铁路列车运行组织

1、重点讲述的内容

高原铁路列车运行组织原理及方法。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青藏铁路列车运行组织。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着重于掌握高原铁路列车运行组织原理及方法。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完成自学内容。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1、重点讲述的内容

列车运行图编制步骤及所解决的问题。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基本情况。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着重于掌握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具体列车运行图的编制等作业内容,以加深其对列车运行图编制步骤的理解。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针对列车运行图编制布置课程设计,要求学习独立完成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工作。

第九章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理论与方法(自学)

了解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数学模型,理解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原理,了解计算机编图系统结构与功能。

第五篇铁路运输能力计算与加强

第一章概述

1、重点讲述的内容

了解铁路运输能力的概念和构成;理解能力瓶颈的观念。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运输能力的特点,特别是铁路运输能力与其他交通方式能力概念的异同。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着重于掌握通过能力与输送能力的区别。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铁路运输能力与其他交通方式能力概念的异同。

第二章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自学)

1、重点学习的内容

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方法,要求学生了解全区段列车会车方案图(无技术作业停站),可以运用其计算区段的通过能力。

利用扣除系数计算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方法。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自学:

以非平行运行图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课外补充:

提速200km/h以及高速客运专线能力计算的分析计算方法。

3、教学方法:

自学为主。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针对不同类型运行图布置课程设计,要求学习独立完成不同类型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工作。

第三、四、五章(不要求)

第六章铁路运输能力加强

1、重点讲述的内容

n需与G能的计算方法,加强通过能力措施的分类及三个途径的具体内容。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列车六次大提速、客运专线建设,重载铁路建设内容。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着重于掌握运输能力的计算方法和通过能力加强的基本途径。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具体G能计算等作业内容,以加深其对铁路通过能力加强的理解。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

第六篇铁路运输生产计划

第一章铁路运输生产货运计划

1、重点讲述的内容

铁路运输生产运输生产计划、货运计划的概念。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查找铁路运输生产近几年的年度货运计划运量指标及完成情况。

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帮助学生了解铁路货物运输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内容,货物运输计划编制的质量要求,货物运输计划的编制方法,货物运输计划的执行与考核。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铁路运输生产近几年的年度货运计划运量指标及完成情况。

第二章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

1、重点讲述的内容

技术计划的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计算办法。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了解目前按旬编制技术计划的任务与作用。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着重于掌握铁路货物运输生产技术计划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完成自学内容。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针对货运生产计划布置课程设计,要求学习独立完成各项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计算工作。

第三章运输方案的编制

1、重点讲述的内容

运输方案的概念及作用。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了解目前铁路总公司运输方案的任务与作用,运输方案的主要内容。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着重于掌握运输方案的概念及作用。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完成自学内容。

4、作业安排:

结合复习思考题布置。

第七篇铁路运输调度工作

第一章概述

1、重点讲述的内容

运输调度工作的概念、作业和调度调整的一般原则。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铁道部、路局和站段三个层次各工种调度的职能。

3、教学方法:

可结合现场实际及实习讲授。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运输日常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能。

第二章车流预测及车流调整

1、重点讲述的内容

车流预测及车流调整原理。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

铁路调度与车流调整相关工种的职责。

3、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着重于掌握车流预测及调整原理。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现场教学,通过现场教学、课程设计及路局调度实习,使学生了解铁路调度车流调整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4、作业安排:

复习思考题,了解某路局车流调整工作。

第三、四、五、六章铁路运输调度工作

本篇这几章内容,由教师简单讲解后,结合现场教学进行,通过现场教学、课程设计及路局调度实习,使学生了解铁路运输调度工作的实践做法。

实习及课程设计之前的课堂教学主要讲述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

(二)课程教学环节及要求

课程教学环节主要包括:

课堂讲授(观看网络教师授课视频)、作业和网络课堂讨论、课程设计布置及讲评。

课堂讲授采用电子课件教学,教学基本内容框架通过集体备课确定,具体内容细节和表达方式可体现教师个人风格,强调注重教学过程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能够掌握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形成对交通运输组织的总体认识。

每次课堂教学后布置相应的复习思考题,每章教学结束后布置1-2道反映全章内容的作业题,并适时组织作业讲评。

通过作业加强学生对全章内容的了解,巩固所学的概念和知识,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并提高其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

经过一个阶段学习后,结合实际进行3-5次左右课堂专题讨论。

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还包括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实践环节的形式为课程设计。

通过课程设计,不仅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达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搜集资料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实践教学内容及要求

1、达到的目的

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铁路运输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促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具体内容

(1)现场教学

包括铁路车站与路局实习:

安排在本课程教学之后,为期二周。

其中十天现场实习。

教师重点把握实习前的辅导教学、实习期间的工作安排、问题答疑、学生实习总结汇报的组织和实习报告的批阅等环节。

(2)实验教学

A.车站接发列车及技术作业实验:

安排在车站实习完成之后。

主要实验内容如下:

6502大站继电系统的使用操作;

车站正常条件和干扰条件下接发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