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6663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docx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本课程属于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学科基础课。

该课程在人力资源管理同类课程中处于重要地位,对以后《社会保障学》《国家公务员管理》《领导科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及其运用。

使学生具有从事公共管理所必备的行政工作知识和工作技能。

在研究和了解西方行政学的同时,学习和借鉴其科学与合理的一面,探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学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并最终为我国行政管理改革与发展服务。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行政管理的内涵,把握行政管理的特点和要求,树立科学的行政管理观。

掌握宏观层面上的行政权力、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人事行政等方面内容,以及微观层面上的行政信息、决策、执行、监督、方法、效率和改革等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在讲授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情景设计、专题讨论、政府部门观摩学习等方法。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录像、英特网等手段;教学辅助资料印制配套习题及案例分析集。

作业布置是让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加深理解,掌握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具体行政工作中的问题。

考试环节上,采取闭卷、课程论文、随机抽卷答题相结合的形式,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用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课程侧重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对行政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作系统的讲解,是在学习管理学、公共财政、公共经济学等课程之后对管理内容的进一步深入,又为社会保障学、国家公务员管理、领导科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大纲正文

第一章导论学时2学时(讲授2学时)

了解行政及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理解行政与政治、行政与管理、行政与司法、立法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行政管理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明确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的意义和方法。

本章讲授要点:

行政管理的含义及特点、研究对象、历史演变、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的意义和方法基本概念和理论。

重点:

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的概念,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行政学发展的若干阶段。

难点:

行政管理学研究发展趋势。

第一节行政管理学概述

一、行政管理的含义与特点

二、行政管理研究的对象

第二节行政管理的历史演变

一、西方行政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二、行政管理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节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行政管理学的目的与意义

二、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主要方法

习题:

1、解释行政管理的概念。

2、行政管理的主要特征

3、行政管理学各发展阶段的特点和代表。

4、简述、政治与行政、行政与管理、行政与司法和立法的关系。

5、简述西方行政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发展趋势

6、简述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行政职能4课时(讲授4课时)

了解行政职能的含义、特点、研究行政职能的意义。

认识和理解行政职能的历史演变过程、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与方向。

掌握行政职能体系的基本职能和一般管理活动的职能。

本章讲授要点:

行政职能的含义和特点;行政职能体系的构成;西方政府职能的历史演变;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重点:

行政职能的内涵、行政职能的类型、行政基本职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

难点:

行政职能体系的内容(基本职能、运行职能)及研究行政职能的意义,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和基本内容

第一节行政职能的含义和特点

一、行政职能的含义与地为

二、行政职能的特点

第二节行政职能体系的构成

一、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二、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

第三节西方政府职能的历史演变

一、各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

二、当代资本主义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我国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

一、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二、我国政府行政职能的确立及其弊端

三、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习题:

1、什么是行政职能?

研究行政职能的意义。

2、简述行政职能的内涵和特性。

3、在资本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政府的行政职能有什么差异?

4、我国政府行政职能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5、结合转轨时期的实际,论述如何转变我国政府的行政职能。

6、简述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行政权力3课时(讲授3课时)

了解行政权力的含义和内容,弄清行政权力的来源,理解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的必要性。

本章讲授要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行政权力的性质和主要内容,行政权力配置的主要类型,了解行政权力运行的规律。

重点:

权力的特性和种类、行政权力的主要类型、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与社会主义国家“议行合一”的区别

难点:

理解对行政权力监督的必要性和工作的艰巨性。

第一节行政权力概述

一、权力的特性和种类

二、行政权力及其特征

三、行政权力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行政权力配置

一、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

二、社会主义国家“议行合一”

三、行政权力的具体配置

第三节行政权力的运行

一、行政权力运行规则

二、行政权力的制约

习题:

1、简述行政权力的概念及特征

2、如何进行行政权力的划分

3、简述行政权力配置的几种类型

 

第四章行政组织3课时(讲授3课时)

了解行政组织的含义、特点,理解和掌握行政组织的结构和编制,掌握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必然性和1998年以来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

本章讲授要点:

行政组织的概念和特点,行政组织的结构与编制,行政组织改革。

重点:

行政组织的含义和特点,1998年以来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目标、原则和内容。

难点:

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

第一节行政组织概述

一、行政组织的含义与特点

二、行政组织的设计原则

第二节行政组织的结构与编制

一、行政组织的结构框架

二、行政组织的目标体系

三、行政组织的部门体系

四、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

第三节行政组织改革

一、行政组织改革的内涵与意义

二、行政组织的改革程序与方法

三、我国的行政组织改革

习题:

1、什么是行政组织?

它有哪些特点?

2、简述行政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3、根据权力或职能分配方式,行政组织结构分为哪几种类型?

4、行政组织编制管理有何意义?

应遵循那些原则?

5、结合当前的改革实践,论述如何推进我国行政组织的改革。

 

第五章人事行政4课时(讲授4课时)

了解人事行政的含义、任务、原则、作用。

理解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国家公务员的主要管理制度。

掌握公务员科学管理的原则、机制以及公务员制度特点和内容

本章讲授要点:

是人事行政含义、任务、原则、作用,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中国的公务员制度。

重点: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内容。

难点: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推行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人事和人事行政

一、人事管理的含义

二、人事管理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原则

三、人事行政及其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

第二节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

一、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史

二、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

三、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第三节中国的公务员制度

一、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

二、中国公务员的权力与义务

三、中国公务员管理的机构与原则

四、中国与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比较

习题:

1、简述人事行政的含义、功能和任务。

2、试说明人事行政及其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

3、试举例说明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环节。

4、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有哪些基本内容和主要机制?

5、比较中国与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异同。

第六章行政领导4课时(讲授4课时)

了解行政领导的基本概念以及行政领导的职位、职权与责任。

理解行政领导制度、行政领导者的素质要求。

掌握行政领导的方法和艺术的主要内容

本章讲授要点:

行政领导的含义、职能、职权、责任,行政领导制度,行政领导方法与艺术

重点: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行政领导方法与艺术

难点:

行政制度具体内容和类型的比较。

第一节行政领导概述

一、行政领导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二、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

三、行政领导的素质要求

第二节行政领导制度

一、行政领导制度的含义和类型

二、根本性的行政领导制度

三、日常性行政领导制度

第三节行政领导的方法与艺术

一、行政领导的方法

二、行政领导的艺术

三、行政领导的内容

第四节行政领导的素质结构

一、行政领导者个人素质结构

二、行政领导集体的素质结构

习题:

1、简述行政领导的地位和作用。

2、试比较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制与行政首长负责制的优缺点。

3、试举例说明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之间的关系。

4、简述民主集中制领导制度。

5、试举例说明行政领导的方法有哪几种?

6、论述行政领导艺术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第七章行政决策4课时(讲授4课时)

了解行政决策的含义、特点及其分类,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理解和掌握实现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和合理的行政决策体制。

本章讲授要点:

行政决策的概念与特征;行政决策的类型;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行政决策的子系统;行政决策体制的构成要素;行政决策体制的类型;行政决策程序;行政决策方式。

重点:

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行政决策程序

难点:

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行政决策程序

第一节行政决策的概述

一、行政决策的含义、特点

二、行政决策的类型

三、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行政决策系统与体制

一、行政决策的子系统

二、行政决策体制的类型

第三节行政决策科学化与行政决策程序

一、从经验决策到科学决策

二、行政决策程序

第四节行政决策的方式

一、全体一致规则

二、多数规则

三、过半数规则

习题:

1、什么是行政决策?

它有哪些特征?

2、如何对行政决策进行分类?

3、行政决策系统有哪些子系统构成?

各自特征是和作用是什么?

4、简述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5、什么是全体一致和过半数规则?

各自优缺点是什么?

 

第八章行政执行2课时(讲授2课时)

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特征和分类,了解行政执行的地位与作用、任务与原则,理解行政执行的前提和手段,掌握行政执行的过程的几个基本阶段,掌握行政执行的障碍及其解决对策。

本章讲授要点:

行政执行的含义、特征和分类,行政执行的地位与作用、任务与原则。

行政执行的前提和手段,行政执行的过程,行政执行的障碍及其解决对策。

重点:

行政执行的原则,行政执行的前提和手段,行政执行的障碍及其解决对策

难点:

行政执行的原则,行政执行的前提和手段,行政执行的障碍及其解决对策

第一节行政执行概述

一、行政执行的含义、特点与分类

二、行政执行的地位和作用

三、行政执行的任务和原则

第二节行政执行的前提和手段

一、行政执行的前提

二、行政执行的手段及其方式

第三节行政执行的过程

一、行政执行的准备阶段

二、行政执行的实施阶段

第四节行政执行中的障碍及解决对策

一、行政执行中的障碍分析

二、行政执行障碍的解决对策

习题:

1、解释行政执行、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

2、简述行政执行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3、行政执行应遵循哪些原则?

4、行政手段具有哪些特点?

5、试述行政执行是检验行政决策是否科学的唯一标准。

第九章行政公共关系4课时(讲授4课时)

了解行政公共关系的含义、特点、任务,掌握行政公共关系实务;了解行政沟通的含义、特点与作用,理解行政沟通的类型与原则,理解克服行政沟通障碍的途径;了解行政协调的含义、特点与地位,理解行政协调的方法和原则,掌握行政协调的技术和程序。

本章讲授要点:

行政公共关系的含义、特点、任务,行政公共关系实务;行政沟通的含义、特点与作用,行政沟通的类型与原则,克服行政沟通障碍的途径;行政协调的含义、特点与地位,行政协调的方法和原则,行政协调的技术和程序。

重点:

行政公共关系实务,克服行政沟通障碍的途径,行政协调的技术和程序。

难点:

行政沟通的类型与原则,行政协调的方法和原则,克服行政沟通障碍的途径,行政协调的技术和程序。

第一节行政公共关系概述

一、行政公共关系的含义、特点、任务

二、行政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三、行政公共关系实务

第二节行政沟通

一、行政沟通的含义、特点、作用

二、行政沟通的类型和原则

三、行政沟通障碍及克服途径

第三节行政协调

一、行政协调的含义、特点、地位

二、行政协调的方法和原则

三、行政协调技术和程序

习题:

1、解释行政公共关系、行政沟通、行政协调。

2、行政公共关系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3、行政沟通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4、简述行政协调技术和程序。

5、论述从哪些方面入手塑造政府形象。

 

第十章财务行政2课时(讲授2课时)

了解财务行政、国家税收制度与预算制度、预算会计制度、国家决算制度的概念;理解并掌握财务管理基本内容与作用,税收制度与预算制度以及其他财务行政制度的基本内容。

本章讲授要点:

财务行政;国家税收制度与预算制度;其他财务行政制度。

重点:

国家税收制度与预算制度,国家预算会计制度,国家决算制度,国家审计制度。

难点:

国家预算会计制度,国家决算制度,国家审计制度。

第一节财务行政概述

一、财务行政的概念作用

二、财务行政的过程和制度

三、财务行政的特点和原则

第二节国家税收制度与预算制度

一、国家税收制度

二、国家预算制度

第三节其他财务行政制度预算会计和决算

一、预算会计制度

二、国家决算制度

三、国家审计制度

习题:

1、解释财务行政、国家预算、预算会计、税收制度。

2、简述财务行政的特点。

3、国家预算编制应遵循哪些原则?

4、财务行政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什么作用?

5、试论预算会计的任务。

 

第十一章行政立法3课时(讲授3课时)

了解行政立法的含义、特征和必要性,理解中外行政立法体制,掌握行政立法原则和基本程序

本章讲授要点:

行政立法的含义、种类、立法体制、主体、权限划分、立法原则、程序、效力等基本内容。

重点:

行政立法体制和立法程序。

难点:

行政立法权限划分。

第一节行政立法概述

一、行政立法的含义和特征

二、行政立法的种类

三、行政立法的必要性

第二节行政立法体制

一、行政立法体制概述

二、行政立法主体

三、行政立法权限划分

四、中国与国外行政立法体制比较

第三节行政立法的原则、程序和效力

一、行政立法的原则

二、行政立法的程序

三、行政立法的效力

习题:

1、试说明行政立法的含义和特征。

2、试举例说明行政立法权限划分的重要性。

3、试析行政立法的原则、程序和效力的关系。

4、中国与国外行政立法体制比较

 

第十二章行政监督3课时(讲授3课时)

了解行政监督的含义、意义和作用,理解行政监督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行政监督的主要类型,了解行政监督的含义、意义和作用,理解行政监督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行政监督的主要类型,掌握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监督机制、健全行政监督法制的重要性。

本章讲授要点:

行政监督的含义、意义和作用,行政监督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行政监督的主要类型,行政监督制度的完善。

重点:

行政监督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行政监督的主要类型,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监督机制、健全行政监督法制的重要性。

难点:

行政监督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行政监督概述

一、行政监督的含义和特点

二、行政监督的意义和作用

三、行政监督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第二节行政监督的类型

一、立法监督

二、司法监督

三、社会监督

四、自我监督

第三节行政监督制度的完善

一、我国行政监督的历史和现状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监督机制

三、健全行政监督法制

习题:

1、解释行政监督、立法监督、监察监督。

2、简述行政监督的特点。

3、行政监督应遵循哪些原则?

4、立法监督包括哪些方式和内容?

5、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如何完善行政监督制度。

 

第十三章行政文化2课时(讲授2课时)

了解行政文化、行政心理、行政伦理、行政精神的含义、构成、作用等基本概念;理解行政人员行政心理的培养要求,行政的公共性;掌握行政伦理规范及建设,社会主义行政文化中的行政精神。

本章讲授要点:

是行政文化、行政心理、行政伦理、行政精神的含义、构成、作用等基本概念和内容。

重点:

行政文化的含义和行政伦理规范及建设。

难点:

行政伦理规范,行政的公共性

第一节行政文化概述

一、行政文化的含义

二、行政文化的构成

三、行政文化的作用

第二节行政心理

一、行政心理的含义、特征与内容

二、行政心理的作用

三、行政人员心理素质要求和培养

第三节行政伦理

一、行政伦理的含义、特征、功能

二、行政伦理规范

三、行政人员行政伦理建设

第四节行政精神

一、行政的公共性与行政精神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行政精神

三、社会主义行政文化中的行政精神

习题:

1、解释行政文化、行政心理、行政伦理、行政精神。

2、试举例说明行政文化的含义及其对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3、行政伦理有哪些特征?

4、行政精神与社会精神文明的关系如何?

5、试举例说明行政伦理建设的重要性。

 

第十四章行政绩效4课时(讲授4课时)

了解绩效的含义、地位,了解我国行政绩效的现状;理解公共政策评估的意义和方法,影响行政绩效的主要因素;掌握提高行政绩效的途径和方法

本章讲授要点:

行政绩效的含义与特点、行政绩效的评估、行政绩效提高。

重点:

行政效率的公共性、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和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难点:

行政效率的公共性、行政效率测定的标准

第一节行政绩效概述

一、行政绩效的含义

二、行绩效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

第二节行政绩效的评估

一、行政绩效评估概述

二、行政政策评估

三、行政绩效测评

四、行政效率测定

第三节行政绩效的提高

一、影响行政绩效的主要因素

二、我国行政绩效的现状分析

三、提高行政绩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习题:

1、简述行政绩效的含义和特点。

2、简述“公共性”在行政绩效中的体现。

3、简述影响行政绩效的主要因素。

4、分析我国行政绩效低下的原因。

5、论述提高行政绩效的途径和方法。

 

第十五章行政变革4课时(讲授4课时)

了解行政变革的含义和意义,弄清行政变革的方向和内容,找到行政变革的途径和办法。

本章讲授要点:

行政变革是行政管理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提高政府效率的重要途径。

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行政变革的涵义和现代各国行政变革共同的特点,熟悉行政变革的模式,了解行政变革的障碍和对策。

重点:

行政变革的客观必然性、现代西方行政变革的特点和趋势、行政变革模式。

难点:

行政变革的方向和内容。

第一节行政变革概述

一、行政变革的涵义

二、行政变革的客观必然性

三、现代西方行政变革的特点和趋势

第二节行政变革模式

一、内源式与外源式

二、人员模式与体制模式

三、突变式与渐进式

第三节行政变革障碍与对策

一、行政变革的动力

二、行政变革障碍的种类

三、克服变革阻力的对策

习题:

1、简述行政变革的涵义

2、简要评述现代西方各国行政变革的特点

本课程对学生自学的要求:

学生自学行政主体与行政权力、机关行政管理、行政责任三部分内容。

课时数分配表

章节

教学内容

课时

1

导论

2

2

行政职能

4

3

行政权力

3

4

行政组织

3

5

人事行政

4

6

行政领导

4

7

行政决策

4

8

行政执行

2

9

行政公共关系

4

10

财务行政

2

11

行政立法

3

12

行政监督

3

13

行政文化

2

14

行政绩效

4

15

行政变革

4

合计

48

 

考核方式与要求:

闭卷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

要求学生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行政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推荐教材与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郭小聪主编行政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夏书章行政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

2.黄达强行政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3.郑凤林行政管理案例分析广西科学出版社2000年

4.吴挽澜行政管理新论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4

5.竺乾威行政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6.行政管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7.张雷政治学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8.孙荣政府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9.芮明杰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200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