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6675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

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四)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2018·襄阳模拟)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变异不一定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和生物进化

B.后代中出现亲代没有的表现型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易位不一定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和数量

D.单倍体植物高度不育的原因可能是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

【解析】选D。

可遗传的变异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但不可遗传的变异不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也不会引起生物进化,A正确。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所以后代中出现亲代没有的性状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正确。

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但基因仍存在于细胞内的染色体上,因而不一定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和数量,C正确。

单倍体植物高度不育的原因是减数分裂时细胞内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D错误。

2.(2018·华中师大附属中学模拟)下图是原癌基因转变为癌基因的途径示意图,假设原癌基因最初表达的蛋白质能刺激细胞分裂,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原癌基因表达异常可能导致细胞的异常分裂

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同时突变才能导致细胞癌变

C.原癌基因内突变能导致其表达的蛋白质活性超常

D.原癌基因若被复制或转移能导致其表达的正常蛋白质过量

【解析】选B。

原癌基因位于细胞中,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因此原癌基因表达异常可能导致细胞的异常分裂,A正确;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积累的效应,不要求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同时突变,B错误;由图可知,原癌基因内突变能导致其表达的蛋白质活性超常,例如,呼吸酶的活性增强,C正确;由图可知,原癌基因若被复制或转移产生的蛋白质还是正常的,且表达的蛋白质量增加,D正确。

3.将洋葱(2n=16)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洋葱底部接触水面。

待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再将整个装置放入4℃环境下继续培养36h然后取根尖制作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卡诺氏液的作用是使洋葱根尖的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B.显微镜的视野中可以观察到16、32或64条染色体的细胞

C.显微镜的视野中可以观察到四分体和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

D.4℃的低温通过抑制着丝点的分裂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解析】选B。

卡诺氏液的作用是杀死细胞,固定根尖形态,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使细胞分裂固定在某一个时期,A错误。

洋葱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16条,染色体数目加倍后的细胞为32条,这样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就变成64条,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以有16、32、64条,B正确。

洋葱根尖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四分体和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C错误。

4℃的低温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

4.(2018·襄阳模拟)已知果蝇翅膀后端边缘的缺刻性状是由染色体上某个DNA片段缺失所致,在果蝇群体中不存在缺刻翅的雄性个体。

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且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现用缺刻翅红眼雌蝇(没有白眼基因)与正常翅白眼雄蝇杂交,F1出现了缺刻翅白眼雌果蝇且雌雄比为2∶1。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决定缺刻翅性状的DNA片段缺失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F1雌雄比为2∶1的原因是含缺失DNA片段染色体的雌配子致死

C.亲本缺刻翅红眼雌蝇没有白眼基因是因为其染色体片段发生了缺失

D.F1缺刻翅白眼雌蝇的X染色体一条片段缺失,另一条带有白眼基因

【解析】选B。

分析题干的信息:

“在果蝇群体中不存在缺刻翅的雄性个体”,说明缺刻性状发生在性染色体上,并且是X染色体;“缺刻翅红眼雌蝇(没有白眼基因)”,说明缺刻翅性状缺失的DNA片段中包含白眼和红眼的基因;题干涉及的杂交组合(假设红眼的基因为A,白眼的基因为a,X-表示DNA片段缺失):

XAX-×XaY→1XAXa∶1XaX-∶1XAY∶1X-Y(致死)。

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变异,所以决定缺刻翅性状的DNA片段缺失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A正确。

假如F1雌雄比为2∶1的原因是含缺失DNA片段染色体的雌配子致死,则不会有X-雌配子,由于没有缺刻翅的雄性个体,所以后代不会有缺刻翅果蝇,与题干不符;导致F1雌雄比为2∶1的原因是基因型X-Y致死,B错误。

由于缺失的DNA片段中包含白眼和红眼的基因,所以亲本缺刻翅红眼雌蝇没有白眼基因是因为其染色体片段发生了缺失,C正确。

F1缺刻翅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XaX-,所以F1的X染色体一条片段缺失,另一条带有白眼基因,D正确。

5.(2018·成都模拟)将基因型为Aa的高茎豌豆幼苗(品系甲)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植株幼苗(品系乙),将品系甲、品系乙混合种植,在自然状态下生长,得到它们的子一代。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品系甲植株与品系乙植株杂交可得到三倍体的后代,所以它们为同一物种

B.取品系乙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植株都为纯合子

C.将品系乙植株上所结种子单独种植,矮茎植株占1/36

D.品系甲、品系乙混合种植后,产生的子代中有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

【解析】选C。

二倍体豌豆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含一个染色体组,四倍体豌豆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含两个染色体组,所以甲、乙植株杂交后形成的个体含三个染色体组。

二倍体的品系甲植株(Aa)与四倍体的品系乙植株(AAaa)杂交,其后代三倍体不可育,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它们为不同物种,A错误。

品系乙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A∶Aa∶aa=1∶4∶1,因此取品系乙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植株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aa∶aaaa=1∶4∶1,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B错误。

豌豆为自花传粉植物,品系乙产生的基因型为aa的配子的概率为1/6,所以其后代矮茎植株占1/6aa×1/6aa=1/36aaaa,C正确。

豌豆为自花传粉植物,因此将品系甲、品系乙混合种植后,不会出现三倍体,D错误。

6.(2018·襄阳模拟)一对健康的夫妇结婚多年一直没有生育,检查发现女方一条16号染色体与一条19号染色体发生了部分易位,形成与原染色体长短不一样的两条衍生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显微镜可检测出该女性的染色体异常变化

B.该女性的染色体变异与猫叫综合征的变异方式相同

C.变异后的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可能发生改变

D.假如不考虑其他交叉互换,该女性卵细胞正常的概率为1/4

【解析】选B。

由于染色体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所以通过显微镜可检测出这位女性的染色体异常变化,A正确。

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发生缺失而引起的,该女性的染色体变异属于易位,所以变异方式不同,B错误。

易位后的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可能发生改变,C正确。

由于涉及16号和19号两条染色体,所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假如不考虑其他交叉互换,该女性卵细胞正常的概率为1/4,D正确。

7.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有效地治疗遗传病

B.可利用基因测序技术进行产前诊断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白化病

C.猫叫综合征是因为第5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了一条导致的

D.人类遗传病的遗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解析】选B。

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不能治疗遗传病,A错误。

可利用基因测序技术进行产前诊断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白化病,B正确。

猫叫综合征是由于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的,C错误。

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其中只有单基因遗传病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错误。

8.关于无子西瓜的培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二倍体的花粉为四倍体的植株传粉可获得三倍体的种子

B.用二倍体的花粉为三倍体的植株传粉可获得三倍体的种子

C.秋水仙素与低温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相同

D.三倍体西瓜的产生是有性生殖,但它本身一般不能有性生殖

【解析】选B。

用二倍体的花粉为四倍体的植株传粉可获得三倍体的种子,A正确。

三倍体的植株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因此该植株不会形成种子,用二倍体的花粉为三倍体的植株传粉的目的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B错误。

秋水仙素与低温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都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

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产生三倍体,即该三倍体是有性生殖的结果,而三倍体本身不可育,D正确。

9.图1为等位基因Aa间的转化关系图,图2为黑腹果蝇(2n=8)的单体图,图3为某动物的精原细胞形成四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则图1、2、3分别发生何种变异(  )

A.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C.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D.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解析】选B。

图1所示为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图2为染色体的单体组成图,是染色体少一条引起的染色体变异;图3是交叉互换的结果,属于基因重组。

10.(2018·西安模拟)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A.将转基因四倍体与正常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

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出现某些血红蛋白病

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

D.高产青霉素的菌株、太空椒的培育

【解析】选C。

转基因四倍体与正常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出现某些血红蛋白病,其原理是基因突变;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其原理是基因重组;高产青霉素的菌株、太空椒的培育属于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

11.(2018·正定模拟)科研人员对某品种水稻诱变处理,结果显示新基因SW1能降低植株内赤霉素含量,从而降低植株高度。

进一步将该品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处理,获得了高产又抗倒伏的子代“IR8水稻”。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时,科研人员很难预测突变基因的种类,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低频性

B.科研人员培育“IR8水稻”的过程,遵循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C.“IR8水稻”抗倒伏的根本原因是赤霉素含量较低影响植株的生长

D.SW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了生物的性状

【解析】选D。

在育种时,科研人员无法让水稻产生定向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进行“IR8水稻”的育种过程是:

选取新发现的某水稻突变品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了既高产又抗倒伏的后代“IR8水稻”,属于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IR8水稻”拥有抗倒伏的性状,直接原因是体内赤霉素含量较低影响植株的生长,而根本原因是细胞内的SW1基因的存在,其表达产物能使植株内赤霉素含量下降,从而降低植株高度。

SW1基因的表达产物能使植株内赤霉素含量下降,可推测该表达产物可能是一种酶,由此说明SW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了生物的性状。

12.地球上的海洋、山脉、河流作为天然屏障,为某些物种的进化提供了必需的隔离环境。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使这些阻隔逐渐失去效用。

有些物种横越千里,到达新的环境,成为外来入侵生物。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近年来,大量外来物种的传入与人类活动有关

B.外来入侵生物可能会因地理隔离而进化成为新物种

C.外来入侵生物可能会改变本土生物的种群数量

D.外来生物进入新的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会迅速增加

【解析】选D。

由题意“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使这些阻隔逐渐失去效用”可知:

近年来,大量外来物种的传入与人类活动有关。

外来入侵生物与本土生物因地理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在不同环境的选择下,可能会进化成为新物种。

外来入侵生物可能会对本土生物构成威胁,使其K值减小,影响种群数量。

外来生物进入新的环境后,有可能对环境不适应,其种群数量可能会减少。

13.(2018·六安模拟)下图为四种不同的育种方法,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D途径表示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种

B.经A、B、C途径的育种方法一般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通过E方法育种需处理大量的实验材料

D.四倍体草莓是通过图中F方法培育而成的

【解析】选B。

杂交育种在F2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一般从F2开始选种,A正确;经A、B、C途径的育种方法为单倍体育种,单倍体通常高度不育,不能形成种子,因此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B错误;诱变育种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等,所以需处理大量的实验材料,C正确;四倍体草莓是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的,D正确。

14.(2018·淮南模拟)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三倍体无子西瓜高度不育,但其无子性状可遗传

B.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其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

C.转基因技术是通过直接导入外源基因,使转基因生物获得新性状

D.家庭中仅一代人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若几代人中都出现过才是遗传病

【解析】选A。

三倍体无子西瓜是通过染色体变异原理培育而成的,其无子性状是可遗传的,A正确。

由四倍体产生的配子培育而成的单倍体存在同源染色体,B错误。

转基因技术需要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后才能导入受体细胞内,外源基因不能直接导入,C错误。

家庭中仅一代人出现过的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也不一定是遗传病,D错误。

15.图1是某遗传病家系的系谱图,用与该遗传病相关的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制成探针对家系中1~4号四个个体分别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如图2。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2中的编号c对应系谱图中的4号个体

B.杂交带2为致病基因制成的探针进行基因检测时所形成的杂交带

C.9号个体与该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8

D.8号个体的基因型与3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解析】选C。

分析系谱图:

1号和2号都正常,但他们的女儿患病,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1、2号都是杂合子,4号为隐性纯合子,而表格中基因检测结果显示a、b和d基因型相同,c与其他三个不同,则c代表4号个体,进而判断3号也为杂合子,A正确;图2中c为隐性纯合子,则杂交带2为致病基因制成的探针进行基因检测时所形成的杂交带,B正确;相关基因用A、a表示,9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1/3)或Aa(2/3),他与一个携带者(Aa)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2/3×1/4=1/6,C错误;根据图2可知3号的基因型为Aa,根据图1可知8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1/3)或Aa(2/3),因此两者相同的概率为2/3,D正确。

16.(2018·石家庄模拟)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重组并非只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突变和基因重组均能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长期使用杀虫剂容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进而使害虫产生较强的抗药性

D.隔离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基因库的明显差异导致生殖隔离的产生

【解析】选C。

基因重组并非只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进行交叉互换,A正确。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正确。

害虫抗药性变异本来就存在,杀虫剂的使用只会淘汰没有抗药性和抗药性弱的个体,C错误。

地理隔离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D正确。

17.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常会导致不同类型的人类遗传病,分析、研究人类遗传病对于人类遗传病防治起着重要作用。

已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血友病(缺乏凝血因子)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对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夫妇,所生的女儿不一定患病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

C.某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且性染色体为XXY的孩子,则其形成原因可能是卵细胞异常

D.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则所生子女不患该病的概率为9/19

【解析】选D。

一对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夫妇,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父亲患病,因此所生女儿一定患病,A错误。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基因中一个碱基对被替换,B错误。

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H、h表示),父亲正常,母亲患血友病,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凝血正常的儿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HY×XhXh,儿子的基因型为XHXhY。

根据儿子的基因型可知,他是由含XHY的精子和含Xh的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即其形成原因可能是精子异常,C错误。

假设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为A、a,已知该病的发病率为19%,则正常(aa)的概率为81%,可推知,a的基因频率为90%,A的基因频率为10%。

因此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0%×10%=1%,Aa的基因型频率=2×10%×90%=18%。

所以患病妻子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8%/(18%+1%)=18/19,其后代不患该病的概率为(18/19)×(1/2)=9/19,D正确。

18.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基因可以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或a2基因不可以突变为A基因

B.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DNA上,属于染色体变异

D.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解析】选B。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1或a2也可以突变为A,A错误;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可以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DNA上的生物技术是DNA分子重组技术,其原理是基因重组,C错误;害虫抗药性增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突变导致的,突变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

19.小麦原产西亚,考古发现陕西、甘肃、新疆等地是目前早期小麦遗存出土比较集中的区域,不少学者推断大约在4600多年前小麦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现在人们食用的小麦是六倍体,它的形成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传入我国的小麦与原产地小麦存在地理隔离

C.小麦演变过程中,基因频率在不断变化,基因库没有变化

D.在小麦田间使用生长素类似物除草时,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解析】选B。

现在人们食用的小麦是异源六倍体,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而非基因重组,A错误。

小麦原产西亚,与中国存在地理隔离,B正确。

小麦在演变过程中,基因频率不断发生改变,基因库也发生变化,C错误。

由于生长素类似物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适宜范围内效果好,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过高时,会抑制小麦和杂草的生长,D错误。

2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只有自然选择才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B.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C.同一环境中往往存在很多不同物种,它们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

D.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

【解析】选C。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等,A错误。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后代,如果后代不可育,这相互交配的两种生物属于不同的物种,B错误。

同一环境中往往存在很多不同物种,它们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C正确。

生物不论在进化地位上的位置如何,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都具有适应能力,D错误。

21.德国科学家利用高度纯合的植物界中基因组最少的拟南芥为研究材料对基因变异的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进化的基因变异速率比科学家此前认为的速率快得多。

对此研究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快速的变异速率可使一些植物迅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通过基因突变提供的

C.该项研究结果显示的基因变异速率或许同样适用于人类的脱氧核糖核酸

D.快速发生基因变异是一些植物仅在几代后便能抵御特定除草剂的原因之一

【解析】选B。

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来自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而不仅仅是基因突变。

植物和人类的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酸,因此该项研究也有可能适用于人类,只是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B.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是变异的结果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定向进化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生物进化理论在生物进化的原因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同观点

【解析】选B。

拉马克的进化理论认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生物进化的原因,A正确。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的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C正确。

生物进化理论在不断发展,存在不同的观点,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6分)

23.(12分)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如图所示的系谱图,经分析得知,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和B、b表示)与该病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

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________(填“是”或“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进一步分析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Ⅰ-1和Ⅰ-4婚配、Ⅰ-2和Ⅰ-3婚配,所生后代患病的概率均为0,则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Ⅱ-2与Ⅱ-5婚配,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

(1)由于Ⅰ-1、Ⅰ-2正常,而Ⅱ-3患病,Ⅰ-3、Ⅰ-4正常,而Ⅱ-6患病,可判断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根据题意可知,两对基因可单独致病,因此只有基因型为A_B_表型正常。

又由于Ⅱ-3和Ⅱ-4的后代Ⅲ-1正常,所以Ⅲ-1基因型肯定是AaBb,Ⅱ-3和Ⅱ-4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或aaBB、AAbb),所以Ⅰ-1、Ⅰ-2基因型是AABb、AABb,Ⅰ-3、Ⅰ-4基因型是AaBB、AaBB,则Ⅱ-2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BB或2/3AABb,Ⅱ-5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BB或2/3AaBB,Ⅱ-2与Ⅱ-5婚配,后代不携带致病基因(AABB)的概率是4/9,则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5/9。

答案:

(1)不是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AaBb AABB或AaBB(AABB或AABb) 5/9

24.(16分)某花花瓣形态的单瓣和多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对性状,研究人员做了如下研究:

(1)让单瓣花自交得F1,再从F1中选择单瓣花继续自交得F2,如此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50%的单瓣花和50%的多瓣花,所有的多瓣花都不育(雌、雄蕊发育不完善),过程如图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

该花花瓣单瓣和多瓣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________为显性性状。

 

(2)取上面实验中F1的单瓣花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继续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植株只表现为多瓣,说明亲代单瓣花中含有________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________基因的花粉可育。

 

(3)研究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