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压内环的三环直流调速系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6824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电压内环的三环直流调速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带电压内环的三环直流调速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带电压内环的三环直流调速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带电压内环的三环直流调速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带电压内环的三环直流调速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带电压内环的三环直流调速系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带电压内环的三环直流调速系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带电压内环的三环直流调速系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带电压内环的三环直流调速系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带电压内环的三环直流调速系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带电压内环的三环直流调速系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带电压内环的三环直流调速系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带电压内环的三环直流调速系统.docx

《带电压内环的三环直流调速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电压内环的三环直流调速系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带电压内环的三环直流调速系统.docx

带电压内环的三环直流调速系统

 

课程设计(论文)

题 目:

带电压内环的三环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_

学号_

班级_

指导教师

成绩_

 

一、设计目的和内容:

设计带电压内环的三环系统,完成理论的设计,通过matlab进行仿真调试,对参数进行调整,直至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

二、性能指标要求:

转速电流的超调量小于5%,阶跃电压、阶跃负载扰动下的恢复时间小于0.05s。

三、小组成员: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

1、测定直流电机各参数:

主要包括回路电阻、电感、电磁时间常数及机电时间常数的测量。

(1)电枢回路电阻测量

U/V

I/A

R/Ω

3

0.14

21.4

20.8

4

0.19

21.05

5

0.25

20

(2)电枢回路电感测量

U/V

I/A

Z/Ω

L/H

12.7

0.065

195.38

0.6187

0.5516

21

0.101

207.92

0.6588

25

0.117

213.68

0.6773

Z=R+jwLw=2*pi*ff=50HZL=sqrt(Z^2-R^2)/w

(3)电机铭牌参数

型号

DJ15

直流(A)

1.20

励磁电流

I<0.13A

功率

185W

转速

1600r/min

绝缘等级

E

电压

220V

励磁电压

220V

(4)利用matlab计算机电时间常数

U=200V,R=900Ω

x=[00.180.30.360.460.540.640.780.91.061.321.441.71.942.242.48]

y=[01.041.441.61.8422.42.562.82.83.043.23.283.283.363.36]

利用cftool曲线拟合所得结果和图形如下:

LinearmodelPoly6:

f(x)=p1*x^6+p2*x^5+p3*x^4+p4*x^3+p5*x^2+

p6*x+p7

Coefficients(with95%confidencebounds):

p1=-0.1277(-0.664,0.4085)

p2=1.048(-2.892,4.989)

p3=-3.46(-14.38,7.463)

p4=6.177(-7.978,20.33)

p5=-7.234(-15.81,1.34)

p6=6.405(4.306,8.503)

p7=0.0203(-0.1485,0.1891)

测速电机终值3.36v电机转速规律n=nz+(nst-nz)*

e^(-t/Ttm)nst=0n=nz(1-

e^(-t/Ttm))Ttm应为3.36*0.632=2.1235v时所对应的时间将matlab中的拟合曲线进行局部放大得图形如下:

可读得相应时间为0.554s即Ttm=0.554s

电磁时间常数Tta=

=0.5516/20.8=0.0265sTtm>4*Tta

与理论结果基本符合。

2、理论设计:

整体框架的设计、各环节传递函数的的计算和参数的整定

依据控制系统设计原则,首先画出转速——电流——电压三闭环的结构示意图,由结构示意图画出稳态结构图,依据结构图从内环到外环逐环进行设计,确定各部分的参数和传递函数,最后确定系统的动态结构图,进行仿真设计。

确定各相关参数,对结构图进行等效和简化。

带电压内环的三环系统结构示意图如下:

 

对电压内环进行简化:

电压内环简化处理后的系统结构图如下:

忽略晶闸管内阻和平波电抗器的电感,Ra=R,Tla=Tl,结构图中

项可以忽略,简化后整个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下:

计算相关参数:

电枢电阻R=20.8Ω,忽略晶闸管内阻和平波电抗器的电感,电磁时间常数Tl=L/R=0.56/20.8=0.027,U=IaRa+EaCe=(U-IaRa)/n=(140-0.14*20)/894=0.153

晶闸管传递函数:

,查表可得三相桥式滤波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Ts=0.00167s,取放大系数Ks=30。

各反馈通道反馈系数的确定:

=Un/nmax=3.65/1600=0.002

=3.65/(1.5*In)2.03

=1/Ks=0.037

依据经验值可得各环节电流滤波时间常数:

Ton=0.01s,Toi=0.002s,Tov=0.002s。

(1)电压环设计电压调节器AVR选用I调节器Gv(S)=

积分电路如下图所示:

取R3=0.1R4,得

=R3/(R3+R4)=0.09,

v=0.2s,得到:

Tv=

=0.016s,

电压环小时间常数:

=Ts+Tov=0.00167+0.002=0.00367s

带入以上各参数可得到电压环闭环传递函数:

=

=

(2)电流环设计:

电流调节器ACR选用PI调节器,设传递函数为Gi(S)=

忽略电压环闭环传递函数中的小惯性环节,将电流环校正成典型一型系统,依据超调量要求查表取

=4.3%时KT=0.5,参数配合取

i=T1=Tl=0.027s,电流环小时间常数:

=Tv+Toi=0.02s,电流环开环增益KI=0.5/

=25,PI调节器比例系数Ki=

=0.23。

得PI调节器传递函数:

Wacr(S)=0.23*(0.027S+1)/(0.027S)

(3)转速环的设计:

转速调节器ASR选用PI调节器,传递函数Gn(S)=

将转速环校正成典型二型系统,电流环等小时间常数:

1/KI=2

i=0.04,转速环小时间常数:

n=2

i+Ton=0.05s

按抗扰性较好的原则,取h=5。

则ASR的超前时间常数

n=h*

n=0.25,转速系统开环增益KN=

=48

PI调节器的比例系数:

Kn=

=(6*2.03*0.153*0.554)/(2*5*0.002*20.8*0.05)=49.7

得PI传递函数:

Wasr(S)=49.7*(0.25S+1)/(0.25S)

依据以上各调节器的传递函数和相关参数可确定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对系统进行仿真和调试。

五、matlab仿真:

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对系统进行仿真,加扰动后的仿真电路图如图表

(1)所示:

在仿真的过程中应注意对积分进行限幅。

对调节器的比例积分环节进行分离,因为转速调节器是工作在限幅饱和状态,故要在仿真模型中真实的反映出来,注意积分门限值的设定,应填写积分饱和值。

因为各反馈环节中存在滤波延时,在各环的输入给定值时也应加上相应的延时环节。

参数的调整是通过将外环先断开,给内环相应的输入,从内环开始一环一环的进行调整,不断调整各调节器的比例系数和时间常数以及相应的一些参数直到得到满足性能的指标的输出波形。

当内环得到比较理想的输出后再加入一个外环继续调整,如此直到整个系统的输出得到符合性能指标要求的波形。

在实际调整的过程中当转速输出的超调量基本满足要求后,调整PI的参数对上升时间的影响不大,此时上升时间约为4S,远远超过了指标要求的允许值,此时通过改变机电时间常数Tm,将Tm逐渐减小使得上升时间逐渐减小,而系统超调量基本保持在5%左右。

通过调整Tm最终使得上升时间减小为0.5s。

对Tm对上升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可能的原因是所测得的电机时间常数偏大,在实验测定电机时间常数的时候我们在电路中串进了900Ω的电阻,相当于电机在重载的情况下进行运行,使得所测得的电机时间常数偏大。

而且在实际计算的过程中并未考虑串联电阻的影响,所以减小电机时间常数可能使得参数的配合更加合适,得到的结果更加符合预期的结果。

对电路加入扰动后运行可以验证电路对一定的外部扰动具有抑制作用,通过短暂的调节时间系统能够迅速回到稳定值。

系统仿真模型:

图表1

加扰动前后转速输出波形如下:

加扰动前后电压环输出波形如下:

加扰动前后的电流输出波形如下:

仿真后计算可得转速输出超调量为4.68%能达到性能指标的要求,而上升时间为0.5s与性能指标的要求相差还比较大,说明系统设计的还不够完善,各参数的配合可能也未达到最优。

六、设计小结及感想:

(1)、通过对控制系统的设计,巩固了自动控制原理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对其进行了应用。

(2)、掌握了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试的一般过程,都是由内环到外环逐步进行,外环的设计和调试是建立在内环的基础之上。

(3)、在控制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近似和忽略是两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对一些对系统影响较小的参数和环节进行近似和忽略能使的设计过程大大简化。

(4)、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有许多前人的经验可以为我所用,能简化许多参数的计算和设计的复杂性。

(5)、掌握了将一般的闭环系统校正成为典型一型和二型系统的一般的方法。

(5)、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和翻看相关书籍温习了电机的相关知识,也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

(6)、学会了对系统进行仿真和调试方法,仿真中应使得各环节能尽可能的反映真实的系统,对真实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应在仿真中尽可能的体现出来。

(7)、对控制系统的调试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因为各参数的计算中用比较多的近似和忽略,可能需要调整的参数较多,需要耐心和细心,而且需要理论知识的指导,明白各参数变化对系统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才能较快的完成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