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调控政策预判.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7118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调控政策预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调控政策预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调控政策预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调控政策预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调控政策预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调控政策预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调控政策预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调控政策预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调控政策预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调控政策预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调控政策预判.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调控政策预判.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调控政策预判.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调控政策预判.docx

《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调控政策预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调控政策预判.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调控政策预判.docx

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调控政策预判

 

2010年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2011年调控政策预判

 

风险提示:

以下观点和信息由建行上海市分行投资银行部提供,不能将此内容视为规范报告,更不构成对阅读者的任何实质性建议。

如阅读者依据上述内容做出经营决策,将自行承担风险与后果。

目录

  

一、2010年国家宏观经济稳定发展4

1.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连续七年增产。

4

2.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效益大幅提高。

5

3.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投资结构继续改善。

5

4.消费平稳较快增长,热点商品销售旺盛。

6

5.市场物价同比上涨,食品价格涨幅较大。

6

6.进出口总额较快增长,贸易顺差有所减少。

7

7.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7

8.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人民币存贷款增量减少。

7

二、2010年上海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8

1、第三产业平稳增长,世博带动效应明显8

2、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企业效益大幅提升9

3、市场销售增长加快,热点商品持续旺销10

4、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基本持平,非国有投资较快增长11

5、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实到外资小幅增长11

6、居民消费价格波动上涨,食品价格涨幅较大12

7、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平稳13

8、财政收入保持增长,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13

三、对2011年宏观调控政策的几点思考14

(一)关于2011年通货膨胀的判断14

(二)关于2011年世界经济的走势16

(三)关于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18

(四)关于对2011年我国宏观政策的专家预判20

 

一、2010年国家宏观经济稳定发展

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和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1.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连续七年增产。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4641万吨,比上年增长2.9%,连续七年增产。

其中,夏粮产量12310万吨,下降0.3%;早稻3132万吨,下降6.1%;秋粮39199万吨,增长4.8%。

油料产量增长2.7%,糖料下降1.9%。

肉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780万吨,增长3.6%。

其中,猪肉产量5070万吨,增长3.7%。

2.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效益大幅提高。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7%,增速比上年加快4.7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9.6%,二季度增长15.9%,三季度增长13.5%,四季度增长13.3%。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3.7%;集体企业增长9.4%;股份制企业增长16.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4.5%。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6.5%,轻工业增长13.6%。

分行业看,在39个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实现比上年增长。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14.9%,中部地区增长18.4%,西部地区增长15.5%。

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8828亿元,同比增长49.4%,比上年同期加快41.6个百分点。

在39个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

3.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投资结构继续改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增速比上年回落6.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5%。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1415亿元,增长24.5%,回落5.9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6725亿元,增长19.7%,回落7.6个百分点。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8.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3.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5.6%。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2.8%,中部地区增长26.9%,西部地区增长26.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8267亿元,增长33.2%。

4.消费平稳较快增长,热点商品销售旺盛。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3689亿元,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65亿元,增长16.1%。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7636亿元,增长18.0%;商品零售136918亿元,增长18.5%。

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58056亿元,增长29.9%。

热点消费快速增长。

其中,金银珠宝类增长46.0%,家具类增长37.2%,汽车类增长34.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7.7%。

5.市场物价同比上涨,食品价格涨幅较大。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

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3.6%。

分类别看,食品上涨7.2%,烟酒及用品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6%,居住上涨4.5%,衣着下降1.0%,交通和通信下降0.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持平。

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6%,环比上涨0.5%。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5%,12月份上涨5.9%,环比上涨0.7%。

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6%,12月份上涨9.5%,环比上涨1.1%。

6.进出口总额较快增长,贸易顺差有所减少。

全年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

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

进出口相抵,顺差183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4%。

7.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比上年增长11.5%。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

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0.7%,转移性收入增长12.8%,经营净收入增长12.1%,财产性收入增长20.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

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7.9%,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12.1%,财产性收入增长21.0%,转移性收入增长13.8%。

8.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人民币存贷款增量减少。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2.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7%,增幅同比回落8.0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26.7万亿元,增长21.2%,回落11.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4.5万亿元,增长16.7%,加快4.9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7.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9万亿元,比上年少增1.6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71.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2.0万亿元,少增1.1万亿元。

二、2010年上海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是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一年间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6872.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4.15亿元,下降6.6%;第二产业增加值7139.96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9618.31亿元,增长5%。

分季度看,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长15%,二季度增长10.7%,三季度增长9.2%,四季度增长5.9%。

 

全年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第三产业平稳增长,世博带动效应明显 

世博会举办直接带动了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交通运输等服务行业快速增长。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51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商品销售总额37383.25亿元,增长24.2%,增幅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

世博特许商品累计实现销售额309.58亿元,世博园区商业实现零售额45.07亿元。

全年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66.45亿元,比上年增长6.8%。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599.52亿元,增长31.1%;星级饭店客房平均出租率为66%,同比提高15.8个百分点;国际旅游入境人数达到851.12万人次,增长35.3%。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4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货物运输总量8.1亿吨,增长5.3%;旅客发送量1.34亿人次,增长20.6%;港口货物吞吐量6.53亿吨,增长10.4%;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2907万标准箱,增长16.3%;机场旅客吞吐量7170.09万人次,增长25.8%。

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931.73亿元,比上年增长4.9%,增幅同比回落20个百分点。

全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额30.43万亿元,下降12.2%;期货交易所成交额123.5万亿元,增长67.4%;金融期货交易所成交额41万亿元;银行间同业拆借与债券市场成交额181.3万亿元,增长31.4%。

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042.5亿元,比上年下降22.8%。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055.53万平方米,下降39%;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685.35万平方米,下降42.4%。

存量房交易面积1966.86万平方米,下降30%;其中存量住宅交易面积1522.21万平方米,下降38.9%。

全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636.03亿元,比上年增长5.7%。

2、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企业效益大幅提升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25.98亿元,比上年增长18.4%。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0003.57亿元,增长23.1%。

其中,轻工业产值6261.45亿元,增长17.7%;重工业产值23742.12亿元,增长24.6%。

高技术产业和重点发展行业产值增长明显快于全市工业增幅。

全年高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958.01亿元,增长33.7%,增幅高出全市工业10.6个百分点。

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863.27亿元,增长26.6%,增幅高出全市工业3.5个百分点。

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43.1%,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长34.7%,精品钢材制造业增长16.4%,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14.7%,成套设备制造业增长14.6%,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增长13.6%。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8171.1亿元,比上年增长22.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16.55亿元,比上年增长56.7%,增幅同比提高12.9个百分点。

其中,盈利企业盈利额2360.45亿元,增长39.6%;亏损企业亏损额143.9亿元,下降48%。

全年企业亏损面为18.3%,比上年减少5.2个百分点。

 

3、市场销售增长加快,热点商品持续旺销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3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增幅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357.95亿元,增长17.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78.91亿元,增长16.9%。

分商品类别看,吃的商品零售额1819.88亿元,增长12.9%;穿的商品零售额682.12亿元,增长18.3%;用的商品零售额3179亿元,增长19.4%。

热点商品销售额快速增长。

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汽车类商品零售额792.21亿元,增长24.9%;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商品零售额351.91亿元,增长21.6%;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190.59亿元,增长76.6%。

 

4、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基本持平,非国有投资较快增长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317.67亿元,比上年增长0.8%。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980.68亿元,增长35.3%;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497.46亿元,下降29.1%。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6.4亿元,增长43.8%;第二产业投资1435.37亿元,增长0.6%,其中工业投资1422.08亿元,增长0.1%;第三产业投资3865.9亿元,增长0.8%。

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2234.12亿元,下降14.7%;非国有经济投资3083.55亿元,增长16.2%。

其中,私营经济投资992.16亿元,增长41.3%;股份制经济投资1200.26亿元,增长2.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686.95亿元,增长11.2%。

5、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实到外资小幅增长 

全年完成上海市进出口总额3688.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8%。

其中,进口总额1880.85亿美元,增长38.5%;出口总额1807.84亿美元,增长27.4%。

按出口市场分,对美国出口409.91亿美元,增长27.7%;对欧盟出口417.32亿美元,增长19.4%;对日本出口196.46亿美元,增长22.1%;对俄罗斯、巴西、东盟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迅猛,分别增长1倍、80.6%和38.7%。

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632.74亿美元,增长29.5%;加工贸易出口1003.74亿美元,增长23.2%。

按出口企业性质分,国有企业出口307.67亿美元,增长16.3%;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259.74亿美元,增长29.7%。

按产品类别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841.11亿美元,增长32.2%,增幅高出全市出口4.8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1311.14亿美元,增长27.8%。

全年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53.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1%。

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111.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

其中,第三产业实到外资金额88.31亿美元,增长16%;工业实到外资金额21.59亿美元,下降23.7%。

 

6、居民消费价格波动上涨,食品价格涨幅较大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1%。

从走势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波动上涨,当月同比涨幅从1月份的1.1%逐步攀升到7月份的3.9%,8月份涨幅回落至3.2%,10月份涨幅超过4%,12月份涨幅达到4.5%。

从类别看,全年食品类价格上涨7.7%,上拉总指数2.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80.6%。

在食品类中,大米价格上涨16.6%,鲜菜价格上涨11.5%,水产品价格上涨16.4%,食糖价格上涨22.6%,其中个别月份上述主要品种价格同比涨幅超过20%。

全年居住类价格上涨3.5%,上拉总指数0.5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7%,上拉总指数0.4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均上涨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9%;交通和通信类、衣着类价格分别下降2.6%和1.4%。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2.3%。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2%。

 

全年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7.6%。

从环比指数看,部分月份新建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出现下降,6月至9月环比分别下降0.8%、0.3%、0.4%和0.4%,全年环比累计上涨1.3%。

全年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7.8%,月度走势与新建住宅基本相同。

7、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据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抽样调查,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1838元,比上年增长10.4%;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

其中,工资性收入21745元,增长9.8%;经营净收入1628元,增长13.4%;转移性收入7954元,增长11.7%。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3746元,增长11.5%。

其中,工资性收入9606元,增长10.1%;转移性收入2581元,增长24%。

全年新增就业岗位63.15万个,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非农就业12.18万个。

至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27.7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8、财政收入保持增长,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87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分税种看,增值税388.62亿元,增长4.3%;营业税933.91亿元,增长11.2%;企业所得税606.05亿元,增长25.8%;个人所得税261.2亿元,增长13.3%。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330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22万亿元,同比增长17%,比年初增加7607.68亿元。

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2.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344.4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891.41亿元。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42万亿元,同比增长15.1%,比年初增加4492.99亿元,同比少增880.36亿元。

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17万亿元,同比增长21%,比年初增加3764.15亿元。

 

三、对2011年宏观调控政策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2011年通货膨胀的判断

对2011年通货膨胀形势,主要研究机构和专家普遍认为,2011年通货膨胀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一是对2011年居民消费指数(CPI)的预测值。

主要研究机构在2010年11月份之前预测值都在4%以下,但自12月初纷纷大幅上调了原有预测值,目前对CPI的预测已经均在4%以上,最高预测达到5.5%。

主要有:

王志浩(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预计CPI为5.5%;陆挺(美银美林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预计为4.5%;中金公司和高盛的预测均为4.3%;中国人民银行通货膨胀监测分析小组、曹远征(博客)(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的预测均为4.2%。

二是关于2011年CPI走势。

主流观点均认为CPI呈前高后低的走势,月度涨幅的高点出现在上半年。

主要原因是:

本轮通胀率加速上升是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这决定了2011年上半年翘尾因素比较大。

三是对通货膨胀原因的分析。

许多专家认为,除农产品价格上涨等推升2010年CPI的因素将持续存在外,2011年需要更加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

对于国际输入型通胀压力的分析主要有:

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估计,日本资产泡沫破灭后形成的坏账损失大约是资产泡沫高峰时价值的10%,美国资产泡沫只要破掉5%就是大约30万亿美元,如果美联储不得不购买这些不良资产,前两轮的货币增发量仍远远不够,预计可能仍会实施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刘明康(中国银监会主席)认为,目前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在内的金融市场上约有50万亿美元的资本市场投资资金,它们配置在新兴市场的资产比例约为3%~7%,未来该比例上升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有4850亿美元的新增资金流入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严峻的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哈继铭(高盛香港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估计,201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攀升,油价将涨至105美元/桶,铜价涨至11000美元/吨,黄金涨至1700美元/盎司。

对于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分析;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认为,中国经济到了一般所说的“刘易斯拐点”,劳动力开始变得相对稀缺,食品价格上涨会推升工资水平;鲁政委(博客)(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认为,“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的趋势正在形成。

总之,2011年CPI仍然主要由食品价格决定,而食品价格上涨的动力已经从“市场投机”因素开始向“生产成本”等中长期因素扩散,预示着通货膨胀压力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

根据我国物价上涨历史规律计算,2011年CPI上涨的均值约在4%~4.2%之间,但考虑到在较强通胀预期和通胀压力的大环境下,天气、疫病、减产等不确定因素都会触发食品价格上涨,可以判断CPI高点将出现在一季度,主要理由是:

第一,从CPI翘尾因素看,在2011年一季度为最高,将达到3.8%,全年为3.0%(2007年和2009年12月份的CPI环比涨幅均为1%,2008年受危机影响为-0.2%,所以0.5%的估计是相对保守的。

);第二,从新涨价因素看,再考虑到从二季度开始,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大量上市,农副产品价格将季节性回落。

(二)关于2011年世界经济的走势

主要研究机构和专家的观点基本一致,均认为2011年世界经济总体增速将进一步放缓。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2010年12月份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不确定因素源于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脆弱的金融系统、主权债务压力,以及主要国际货币兑换汇率的大幅波动,预测2011年经济增长更加缓慢,世界生产总值增长从2010年的3.6%下滑到2011年的3.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0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也认为,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纷纷削减预算,全球经济增长步伐将大幅放缓。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0年12月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认为,全球总需求低迷、金融部门仍然脆弱、公共债务问题、美欧宏观政策空间缩小等因素将导致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并不乐观,全年增长率约3%,比2010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关于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公共债务、房地产部门等当前突出的问题,部分机构做出了具体的判断,主要有: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2010年12份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虽然美国GDP总值可望于2011年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但就业全面恢复至少需要四年时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0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11年美国失业率平均值仍将高达9.6%,而且全球房地产市场前景黯淡,低迷状态可能持续八年时间;中国社科院在2010年12月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预计,到2015年美国赤字占GDP的比重要达到110%,意大利将达到125%,日本达到249%,其中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问题仍然很突出,继希腊、爱尔兰之后,西班牙的债务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而且西班牙经济总量更大,一旦发生债务危机,对欧元区和世界经济的冲击也更加突出。

主要研究机构也认为,各国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仍然比较突出,新兴市场经济增长速度较高。

主要理由是:

新兴经济体受危机冲击较小,家庭、企业、银行、政府等各部门资产负债表比较健康,加上经济刺激政策促进内需增长,有效减缓了外部冲击,复苏力度远比发达国家强劲,两者之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在2011年仍然非常突出。

此外,制约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的还有以下三个因素:

一是发达经济体刺激政策效应受到限制。

由于发达经济体的各部门正在修复资产负债表,比如家庭和企业要提高储蓄水平,银行要降低不良资产率,所以宽松货币政策虽然为银行体系注入大量流动性,但实体经济的信贷供给和需求依然比较低迷。

二是各国间货币政策的不协调加剧了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泡沫。

当前世界各国之间货币政策出现了分化,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仍将长期推行低利率政策,而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持续加息,引发投机者借入低成本的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再投资到大宗商品市场和新兴市场国家,加大了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泡沫,对全球汇率、大宗商品价格、新兴经济体宏观政策也都带来负面影响。

三是新兴市场仍未能彻底与发达经济体脱钩。

世界银行专家对过去30年世界经济增长数据进行了分析,把不同经济体的增长分为“长期增长趋势”和“短期周期性增长”两部分,发现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新兴市场的“长期增长趋势”已经基本与发达国家脱钩,前者明显高于后者3~4个百分点,但“周期性增长”之间的相关程度更加增强。

因此,如果主要发达国家在2011年的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新兴市场经济增长也有所下降。

(三)关于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

对于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当前存在较大分歧。

有的研究机构认为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有的则认为中国经济将明显放缓。

持前一种态度的主要有:

中国社科院《经济蓝皮书》认为,2011年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因素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保持宏观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