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7133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3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第1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docx

版第1单元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

高中化学的学科核心素养

 

"高考的本质:

"为大学选拔人才。

"命题人:

"大学教授、高中骨干教师及学科教学研究者。

选拔性考试:

目的是把学生分层,便于选拔,注重区分度;

平时测试或模拟,目的是检测知识掌握程度,查漏补缺,注重纠错率;

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不该丢”的分。

 

第一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

考纲定位

核心素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6.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1.宏观辨识——能从不同的层次,不同角度认识物质组成、分类和变化;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分散系的种类。

2.微观探析——认识物质的微观粒子组成(分子、原子或离子)。

3.变化观念——从不同物质的变化关系,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社会责任——认识传统化学文化贡献和古典文献中化学工艺。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物质的组成

(1)构成粒子

(2)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①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②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

(3)同素异形体

①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②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物质类别

3.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

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

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常见的混合物举例:

①气体混合物

水煤气

爆鸣气

天然气

焦炉气

高炉煤气

石油气

主要成分

CO、H2

H2、O2

CH4

H2、CH4等

CO、CO2、N2等

丙烷、H2等

②液体混合物

氨水

王水

硬水

水玻璃

福尔马林

汽油

主要成分

NH3·H2O

NH3、H2O

盐酸、

硝酸

含Ca2+、Mg2+较多的水

Na2SiO3、

H2O

甲醛、

H2O

C5~C11

的烃 

③固体混合物

碱石灰

漂白粉

玻璃

水泥

铝热剂

主要成分

CaO、

NaOH

Ca(ClO)2、

CaCl2  

Na2O·CaO·

6SiO2

3CaO·SiO2、

2CaO·SiO2、

3CaO·Al2O3

Al、金属

氧化物 

③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

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O2、SO2。

b.碱性氧化物:

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aO、CuO。

c.两性氧化物: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Al2O3。

④酸:

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⑤碱:

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⑥盐:

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树状分类

注意:

(1)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为纯净物,如O2与O3的混合物。

(2)分子式相同的物质组成的物质不一定为纯净物,如正丁烷与异丁烷的混合物。

(3)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如淀粉、聚乙烯)。

(4)一个一元强酸分子一定能电离出一个H+,电离出一个H+的不一定是一元酸(如NaHSO4)。

(5)盐中的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阳离子,也可能是NH

(6)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

如金刚石由原子构成,NaCl由离子构成。

4.常见物质的俗名

物质

俗名

物质

俗名

Na2CO3

纯碱、苏打

KOH

苛性钾

NaHCO3

小苏打

NaOH

烧碱、火碱、苛性钠

CuSO4·5H2O

胆矾

Na2SiO3的水溶液

水玻璃

FeSO4·7H2O

绿矾

CH4

天然气、沼气

KAl(SO4)2·12H2O   

明矾

CH3CH2OH

酒精

CaCO3

石灰石

C6H12O6

葡萄糖或果糖

CaO

生石灰

C12H22O11

蔗糖或麦芽糖

Ca(OH)2

熟石灰、消石灰

(C6H10O5)n

淀粉或纤维素

NaCl

食盐

CO(NH2)2

尿素

CaSO4·2H2O

生石膏

2CaSO4·H2O

熟石膏

注意

(1)误认为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一定是碱

如:

①NaHSO4、CuSO4、NH4Cl溶液呈酸性,这些物质均属盐。

②Na2CO3、NaHCO3溶液呈碱性,这些物质均属盐。

(2)误认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相对应

如: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

1.(2019·济南模拟)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iO2不能和水反应,所以它不是酸性氧化物

B.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必然是纯净物

C.烧碱、冰醋酸、石墨均为电解质

D.海水、氯水、氨水、王水均为混合物

2.有下列物质:

①氧气 ②二氧化碳 ③臭氧(O3) ④盐酸 ⑤铁 ⑥碳酸钠 ⑦空气 ⑧氢氧化钠 ⑨冰水混合物 ⑩乙醇 ⑪甲醚

(1)其中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下列氧化物:

①CaO ②SO2 ③N2O5 ④Mn2O7

⑤Na2O2 ⑥Al2O3 ⑦FeO ⑧SiO2 ⑨CO ⑩P2O5 ⑪NO2 ⑫Cl2O3

请回答:

(1)金属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碱性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性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性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及其常见转化

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物质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主要表现在颜色、熔沸点、硬度、状态、气味、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密度、光泽和延展性等。

②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在金属性、非金属性、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2)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特征(宏观上)

没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实质(微观上)

只有化学键的断裂或生成,或两者均没有发生变化

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的生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

[深度归纳]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馏

蒸馏、分馏

干馏

四色

焰色反应

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

七解

溶解、潮解

分解、裂解、水解、电解、降解

二十一化

熔化、汽化、液化、酸化

氧化、氢化、水化、风化、钝化、皂化、炭化、催化、磺化、酯化、硝化、裂化、卤化、橡胶老化、歧化、煤的气化、煤的液化

3.谨记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常见物质

日常应用

利用的性质

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

熔点较低,导热性好

过氧化钠

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氢氧化钠

制肥皂

与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

氯化钠

制取钠、氯气、

氢氧化钠

2NaCl+2H2O

H2↑+Cl2↑+2NaOH

2NaCl(熔融)

2Na+Cl2↑

氨碱法制纯碱

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H2O+CO2↑

调味剂

具有咸味

配制生理盐水(0.9%)

体液替代物

碳酸氢钠

发酵粉、膨松剂

2NaHCO3

Na2CO3+H2O+CO2↑

胃酸中和剂

HCO

+H+===H2O+CO2↑

用于泡沫灭火器

Al2(SO4)3+6NaHCO3===

2Al(OH)3↓+6CO2↑+3Na2SO4

碳酸钠

清洗油污

水解,溶液显碱性

制玻璃

Na2CO3+SiO2

Na2SiO3+CO2↑

氧化铝

耐火材料

熔点高

铝制品

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铝热剂(焊接钢轨)

2Al+Fe2O3

Al2O3+2Fe(放出大量热量)

氢氧化铝

胃酸中和剂

碱性较弱Al(OH)3+3H+===Al3++3H2O

明矾、铁盐

净水剂

在水中生成Al(OH)3[或Fe(OH)3]胶体,其可以和悬浮的泥沙形成絮状不溶物沉降下来

氧化铁

红色油漆和涂料

氧化铁是一种红棕色粉末

硫酸铜

配制农药、杀菌消毒

铜离子(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

二氧化硅

光导纤维

透明度高

石英坩埚

熔点高

硅胶

干燥剂、催化剂载体

多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

氢氟酸

玻璃蚀刻剂

HF能与SiO2反应

硅酸钠溶液

黏合剂、防火剂、

防腐剂

制作硅芯片、

制作光电池

硅是半导体

氯气

杀菌消毒剂、漂白剂

Cl2溶于水,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

臭氧、ClO2

杀菌消毒剂

具有强氧化性

漂白液、

漂白精

杀菌消毒剂、漂白剂

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

碘化银

人工降雨

分解吸热

二氧化硫

漂白纸浆、毛、

丝、草帽辫

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浓硫酸

酸性或中性

气体的干燥剂

具有吸水性

碳化硅

作砂纸、砂轮的磨料

硬度大

干冰

人工降雨

升华吸热

乙烯

作果实的催熟剂

具有催熟作用

氨气

制冷剂

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2.物质的转化

(1)化学反应的分类

化学反应

(2)酸、碱、盐、氧化物和单质之间的转化

①强酸制弱酸:

如实验室制CO2和SO2,其离子方程式分别为CaCO3+2H+===Ca2++CO2↑+H2O和SO

+2H+===SO2↑+H2O。

②强碱制弱碱:

如制NH3,NH4Cl+NaOH

NaCl+NH3↑+H2O。

③易溶物转化为难溶物:

如AgNO3+NaCl===AgCl↓+NaNO3。

④难溶物转化为更难溶物:

如3Mg(OH)2+2FeCl3===3MgCl2+2Fe(OH)3。

⑤难挥发物转化为挥发物:

NaCl+H2SO4(浓)

HCl↑+NaHSO4。

考法1 物质的性质及变化

4.(2019·湖北四校联考)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性质

实际应用

A

SO2具有强还原性

漂白纸浆

B

明矾溶于水能生成氢氧化铝胶体

用作净水剂

C

Fe3+的氧化性强于Cu2+

用FeCl3腐蚀印刷电路板

D

二氧化硅的熔点高

制作石英坩埚

5.(2019·试题调研)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可得到清洁能源

B.在新购置的房子中放置竹炭,吸收有毒气体

C.用明矾的水溶液浸泡铜器可除去其表面的铜锈

D.用氢氟酸刻蚀玻璃制备工艺美术画

6.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  )

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

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

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

D.向品红溶液中加入Na2O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7.下列有关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B.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C.导电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所以物质导电时不可能发生化学变化

D.某微粒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则该微粒可能是分子或离子

8.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熔融态的Al2O3导电、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

B.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是物理变化

C.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

D.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

9.下列诗句或谚语可能与化学现象有关,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形象地描述了溶解平衡的状态

10.下列物质加工或应用中未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油脂的硬化     B.玉米酿酒

C.石英传输光信号D.漂白精消毒

考点三|分散系 胶体

1.分散系

(1)组成

(2)分类

①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标准是:

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可用如下方式直观地表示:

②若按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类,可分为9种分散系,如图:

烟属于固气分散系;雾属于液气分散系;

悬浊液属于固液分散系;合金属于固固分散系。

(3)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高分子或多分子集合体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性质

外观

均一、透明

均一

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不能

不能

鉴别

无丁达尔效应

有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或沉淀

2.Fe(OH)3胶体的制备

(1)实验操作

(2)反应原理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写出化学方程式)。

(3)思考探究

①将FeCl3饱和溶液加入氨水或NaOH溶液中能形成Fe(OH)3胶体吗?

为什么?

不能,氨水或NaOH溶液中c(OH-)较大,生成Fe(OH)3沉淀。

注意:

1、常见的胶体有①烟或雾、②鸡蛋白的溶液、③血液、④淀粉溶液、⑤豆浆、⑥牛奶、⑦墨水、⑧Fe(OH)3胶体、⑨硅酸胶体。

2、丁达尔效应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是光的散射现象。

3、在Fe(OH)3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是Fe(OH)3分子的集合体,因此1molFe3+完全水解得到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NA。

4、胶体净水

①胶体粒子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力很强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但不能杀菌、消毒。

②常见的净水剂有KAl(SO4)2·12H2O、FeCl3·6H2O等,其净水原理是Al3+、Fe3+发生水解反应分别生成Al(OH)3胶体、Fe(OH)3胶体。

11.(2017·浙江11月选考)下列分散系属于悬浊液的是(  )

A.牛奶      B.蔗糖溶液

C.泥浆水D.氢氧化铁胶体

12.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和溶液都是分散系,静置不易产生沉淀

B.蔗糖、淀粉、蛋白质的水溶液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

D.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先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

13.(2019·石家庄模拟)“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B.②③⑤

C.②③④D.①③④⑥

14.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  )

A.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B.牛油与NaOH溶液共煮,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食盐有固体析出

C.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小苏打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

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静电除尘法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15.(2019·郑州联考)500mL2mol·L-1FeCl3溶液和500mL2mol·L-1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甲、乙两种分散系,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

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

B.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沉淀,后溶解”

C.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

D.蒸干、灼烧FeCl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

考点四|化学与传统文化

化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文明古国,智慧人民,灿烂文化。

”古代的陶瓷文化、冶金文化、本草医药、炼丹术、酿酒制醋、四大发明等等构成了我国丰富的古代化学史。

根据“在高考命题中,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弘扬和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高考为国选材的重大使命,各学科在试题中都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体现”,近年来这类化学试题多以文言文记载的化学知识为素材,考查物质的组成、性质、应用、分离提纯方法等基础知识。

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

中国古代化学工艺简介

(1)烧制陶器

陶瓷是传统的硅酸盐材料,它的基本原料是黏土。

传统的陶瓷多是将黏土与水的混合物通过高温烧制而成。

原料及烧制温度是影响陶瓷品种和性能的关键技术。

我们见到的许多陶瓷制品,表面光滑、不渗水,而且色彩丰富,非常漂亮,这是由于烧制前在坯体上涂了彩釉的缘故。

釉料中主要含有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在高温烧制时金属及其化合物发生了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不同颜色的物质。

(2)冶炼青铜器、铁器、金器等

冶炼青铜的过程较复杂,大概为先把选好的矿石加入熔剂,再放在炼炉内,燃木炭熔炼,等火候成熟,取精炼铜液,弃去炼渣,即得初铜。

初铜仍比较粗,需再经提炼才能获得纯净的红铜。

红铜加锡、铅熔成合金,即是青铜。

铸造青铜必须解决采矿、熔炼、铜锡铅合金成分的比例配制、熔炉和坩锅炉的制造等一系列技术问题。

(3)造纸

以我国古书《天工开物》卷中所记载之竹纸制造方法为例,作为介绍。

古时以竹子造纸之步骤如下:

①斩竹漂塘:

斩嫩竹,放入池塘,裁泡一百日以上。

目的:

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洗去竹子之青皮。

②煮徨足火:

将以上所得之竹子,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八日八夜。

目的:

脱脂、杀死微生物等。

③舂臼:

取出上述处理之竹子,放入石臼,以石碓叩打直至竹子被打烂,形同泥面。

④荡料入帘:

将被打烂之竹料倒入水槽内,并以竹帘在水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面,其余之水则由竹帘之四边流下槽内。

⑤覆帘压纸:

然后将帘反过去,使湿纸落于板上,即成张纸。

如此,重复荡料与覆帘步骤,使一张张的湿纸叠积上千张,然后上头加木板重压挤去大部分的水。

⑥透火焙干:

将湿纸逐张扬起,并加以焙干。

焙纸的设备是以土砖砌成夹巷,巷中生火,土砖温度上升之后,湿纸逐张贴上焙干。

干燥后,揭起即得成纸。

(4)制火药

黑火药着火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2KNO3+S+3C===K2S+N2↑+3CO2↑

硝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使木炭和硫黄剧烈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和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由于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了爆炸。

据测,大约每4克黑火药着火燃烧时,可以产生280升气体,体积可膨胀近万倍。

在有限的空间里,气体受热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在爆炸时,固体生成物的微粒分散在气体里,所以产生大量的烟。

由于爆炸时有K2S固体产生,往往有很多浓烟冒出,因此得名黑火药。

(5)酿酒

《说文解字》上说:

“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

杜康作秫酒。

”从禹时算起,酒在中华已有五六千余年的历史,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步。

白酒:

多以含淀粉物质为原料,如高粱、玉米、大麦、小麦、大米、豌豆等,其酿造过程大体分为两步:

第一步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称为糖化过程;第二步由酵母菌再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

发酵后的混合料经过蒸馏,得到白酒和酒糟。

(6)染色

染色是一个很古老的工艺,即用染料使物着色。

我国古书早有记载:

《尚书·益稷》,它记述了舜对夏禹讲的话:

“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意思是要他用五种色彩染制成五种服装,以表明等级的尊卑。

《吕氏春秋·贵信》:

“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

“此缯特宜染色,故用之耳。

”意思是这种绸料特别适于染色,所以用它

16.(2019·石家庄质检)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不仅彰显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B.宋·《莲塘乳鸭图》缂丝中使用的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

D.清·乾隆“瓷母”是指各种釉彩大瓶,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17.(2019·福州质检)以下成语本意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百炼成钢B.刻舟求剑

C.木已成舟D.暗香浮动

18.(2019·试题调研)宋代《本草图经》中记载:

“取此一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

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

看沸定汁尽,去火待冷,取出按为末,色似黄丹,收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文中“矾”的化学式是FeSO4·7H2O

B.“色赤”的物质可能是Fe2O3

C.“矾”受热分解时硫元素都表现氧化性

D.可通过焰色反应区分“矾”和朴硝(Na2SO4·10H2O)

19.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浩瀚的历史文明中有许多关于化学的记载。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古代文献

记载内容

涉及原理

A

《淮南万毕术》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

B

《鹤林玉露·一钱斩吏》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不涉及化学变化

C

《天工开物》

“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

纯阴指化合价降低,利用硝酸钾的氧化性

D

《肘后备急方》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利用物理方法提取青蒿素

20.我国明代《天工开物》“锤炼第十”中记载了以红铜制备黄铜的两种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