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专业复习加固题库19.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7160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水工程专业复习加固题库1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排水工程专业复习加固题库1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排水工程专业复习加固题库1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排水工程专业复习加固题库1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排水工程专业复习加固题库1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排水工程专业复习加固题库1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排水工程专业复习加固题库1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排水工程专业复习加固题库1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排水工程专业复习加固题库19.docx

《排水工程专业复习加固题库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工程专业复习加固题库19.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排水工程专业复习加固题库19.docx

排水工程专业复习加固题库19

单项选择题

1.用钢尺两次测量某一长度值分别为114.256m和114.222m,则测量值和精度为______。

A.114.239m,1/3360

B.114.229m,1/67200

C.114.222m,1/3360

D.114.256m,1/67100

答案:

A

[解答]对于同精度观测,最终测量值应为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

将己知数据代入平均值及相对中误差的计算公式

,即可求得测量值为114.239m,其精度为1/3360。

2.用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时______属于系统误差。

A.读数误差

B.目标偏心差

C.度盘刻划误差

D.对中误差

答案:

C

[解答]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物进行一系列观测,若误差在符号和大小上表现出一致性,即误差按一定规律变化或保持为常数,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上述四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符合这一特点。

3.根据测量误差对观测结果影响的性质将测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______。

A.测量误差

B.偶然误差

C.平均误差

D.相对误差

答案:

B

[解答]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成果影响的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4.设经纬仪一个测回水平角观测的中误差为±3",则观测9个测回所取平均值的中误差为______。

A.±9"

B.±27"

C.±1"

D.

答案:

C

[解答]将已知数据代入平均值中误差计算公式:

,式中m为观测值的中误差(本题为一测回水平角观测的中误差),n为观测值个数(本题为测回数),即可求得平均值的中误差为±1"。

5.已知三角形每一内角的测量中误差为±9",则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为______。

A.±27"

B.±15.6"

C.±3"

D.±5.2"

答案:

B

[解答]因为三角形内角和(∑β=β1+β2+β3)为线性函数,故将已知数据代入线性函数的误差传播定律,即可求得:

6.下面属于偶然误差特性的是______。

A.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

B.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不同

C.偶然误差具有累积性

D.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较大

答案:

A

[解答]偶然误差具有如下特性:

①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②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③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④偶然误差具有抵偿性。

7.直线AB的坐标增量为+ΔX,-ΔY,其坐标方位角的象限及取值范围是______。

A.第一象限,0°~90°

B.第二象限,90°~180°

C.第三象限,180°~270°

D.第四象限,270°~360°

答案:

D

[解答]测量坐标系定义为X轴为纵轴,向北为正;Y轴为横轴,向东为正,其象限按顺时针顺序排列。

故当坐标增量为+ΔX,-ΔY时,坐标方位角在第四象限。

8.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10°15',则可知直线______。

A.位于第一象限,ΔX、ΔY大于0

B.位于第二象限,ΔX小于0、ΔY大于0

C.位于第三象限,ΔX、ΔY小于0

D.位于第四象限,ΔX大于0、ΔY小于0

答案:

C

9.我国高斯坐标系中X轴正向指向______。

A.东

B.南

C.西

D.北

答案:

D

10.精确罗盘指北针所指的北方向为______。

A.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

B.地球自转轴方向

C.该点磁力线北方向

D.椭球子午线北方向

答案:

C

[解答]直线定向时可以采用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和坐标纵轴方向作为标准方向。

磁子午线方向是磁针在地球磁场作用下,自由静止时其轴线所指的方向。

磁子午线方向可以用罗盘仪测定。

11.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______。

A.水平距离和水平角测量

B.竖直角和水平距离测量

C.连测和高差测量

D.踏勘选点和高差测量

答案:

A

[解答]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导线边长测量、导线折角测量和连测。

12.在1:

500地形图上实量距离为30cm,高差为0.5m,则坡度为______。

A.1%

B.0.3%

C.2%

D.0.5%

答案:

B

[解答]设地面两点的水平距离为D,高差为h,则高差与水平距离之比称为坡度,用i表示。

坡度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或

,式中d为两点间图上距离,M为比例尺分母)。

将已知数据代入坡度计算公式:

,即可求得坡度i=0.3%。

13.在视距测量计算公式D=klcos2α中,符号α的含义是______。

A.水平距离

B.竖直角

C.中丝读数

D.尺间隔

答案:

B

[解答]公式D=klcos2α为进行视距测量时,由测量的水准尺上、下丝读数以及竖直角计算水平距离的公式。

式中k为视距乘常数、l为尺间隔(上、下丝读数之差)、α为竖直角。

14.某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

500,该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______。

A.5mm

B.0.1mm

C.0.05m

D.0.1m

答案:

C

[解答]图上0.1mm所对应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对于1:

500比例尺的地形图,其比例尺精度为0.1mm×500=0.05m。

15.山脊线属于______。

A.等高线

B.等高距

C.汇水线

D.分水线

答案:

D

[解答]山脊上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山脊线,山脊线又称为分水线。

16.1:

500的比例尺属于______。

A.小比例尺

B.大比例尺

C.中比例尺

D.中小比例尺

答案:

B

[解答]通常称比例尺为1:

500、1:

1000、1:

2000及1:

5000的地形图为大比例尺地形图。

城市和工程建设一般需要大比例尺地形图。

17.地形图中的等高距是指______。

A.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B.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C.等高线之周长

D.等高线之高程

答案:

A

[解答]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18.同一幅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表示地势程度较______。

A.深

B.高

C.陡

D.缓

答案:

C

[解答]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由于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相等,因此,等高线平距的大小与地面的坡度有关。

等高线平距小(等高线密集)表示地面坡度大,等高线平距大(等高线稀疏),表示地面坡度小。

19.地形包括______。

A.山脊线和地物

B.地貌和建筑物

C.等高线和构筑物

D.地貌和地物

答案:

D

[解答]地物和地貌的总和称为地形。

20.在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平距大,则表示地面______。

A.坡度相等

B.陡峭

C.坡度大

D.坡度小

答案:

D

21.野外地形测绘时,测长方形建筑物时至少要测量______墙角点。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

C

[解答]地形测绘时,测长方形建筑物至少要测量3个墙角点,即可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绘出该建筑物。

22.绘制地形图时,除地物、地貌以外,还应精确标注______。

A.坐标格网

B.数据精度

C.测绘方法

D.仪器型号

答案:

A

[解答]绘制地形图时,为了准确地将图根控制点展绘在图纸上,首先要在图纸上精确绘制10cm×10cm的直角坐标格网。

23.建筑物变形观测主要包括______。

A.沉降观测、倾斜观测、位移观测

B.垂直观测、沉降观测、位移观测

C.沉降观测、倾斜观测、角度观测

D.角度观测、倾斜观测、位移观测

答案:

A

[解答]建筑物变形观测主要包括垂直位移(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倾斜观测、挠度观测和裂缝观测等。

24.测设点的平面位置除了可采用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外,还可以采用______。

A.角度交会法和前方交会法

B.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

C.距离交会法和偏角法

D.角度交会法和支距法

答案:

B

[解答]测设点的平面位置通常可以采用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等。

25.已知控制点A、B的坐标为:

XA=100m,YA=100m;XB=100m,YB=200m。

待测设点P的坐标为:

XP=200m,YP=150m。

计算按极坐标法由A点测设P点的测设数据为______。

A.βAP=26°33'54",DAP=111.803m

B.βAP=63°26'06",DAP=111.803m

C.βAP=63°26'06",DAP=150.000m

D.βAP=26°33'54",DAP=150.000m

答案:

B

[解答]将己知数据代入水平距离、方位角以及水平角的计算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