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7196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2.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docx

二学区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

 

学校姓名班级

2015年月日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选择题

1.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

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2.你身体上最接近15mm长度的是()

A.大拇指指甲的宽度   B.拇指的长度  C.头发丝的直径       D.肩膀的宽度

3.一位同学在实验室里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5.37cm,那么他用的测量工具是

A.能准确到1mm的刻度尺            B.能准确到0.1mm的游标卡尺

C.能准确到0.01mm的螺旋测微器     D.不能判定用的是什么测量仪器

5.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二、填空题

1.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首先应仔细观察刻度尺,找出它的“O”线,最小分度值(即刻度尺的每一小格,也就是刻度尺的准确程度)和量程。

并注意:

(1)使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________被测量的物体,并且尺的位置要_________;

(2)使刻度尺的______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观测、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         。

(3)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数字,又要注明_________。

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而且测量值应包括准确值和________值,前者对应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后者对应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后_____位数值。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物理结果:

(1)8cm=  m 

(2)4.2nm= cm  

(3)6.7dm=km(4)0.18km= m

(5)1.7dm= cm= mm =  nm= m

(6)20min= h(7)0.5h=  min=s

                    

 

家长批改后签名: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参考系是江岸

B.我们说“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太阳为参考系

C.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时可以把学生和车看作质点

D.研究某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分析可以把学生和车看作质点

2.从高出地面2m的位置

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3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

则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A.5m,7mB.7m,5m

C.2m,8mD.8m,2m

3.

s/m

 

直线上运动的物体a和b的位移图象如右图所示,则由图知:

A.两物体均作匀速直线运动,a的速率较小

B.两物体均作匀速直线运动,b的速率较小

C.两物体均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D.两物体均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4.汽车以10m/s速度前进,从开始制动到停止下来共用了5s。

在这段时间内,汽车每

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m,7m,5m,3m,lm。

(1)汽车运动的初速度为m/s,末速度为m/s;

(2)汽车的加速度为m/s2;

(3)汽车前1s,前3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m/s,

m/s

200

和m/s。

5.如图所示为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s-t图象,此物体速度大小为m/s;20秒内位移为

m。

 

家长批改后签名: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20m,则它的速度为________m/s。

其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4s内通过20m的路程,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A、80m/sB、10m/sC、5m/sD、无法判断

4、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5、下列速度,按大小排列的顺序是()

(1)运行中的火车的速度是72km/h

(2)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轿车的速度是1.8km/min

(3)草原上狂奔的猎豹的速度是28m/s

A、

(1)

(2)(3)B、(3)

(2)

(1)C、

(2)(3)

(1)D、

(1)(3)

(2)

6、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第1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2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3h内通过的路程还是80km,小华说该汽车在这3h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小午则认为汽车在这3h内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谁说得对?

谈谈你的看法。

能力提高

7、小午跟爸爸坐火车去旅游,为了测定火车行驶中的平均速度采用了如下方法:

从听到车轮与钢轨连接处发生第一次碰撞起计数,结果在1min内听到了25次碰击声,爸爸告诉小午钢轨每根长25m,则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

8、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前5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在接下来的10s内通过的路程是25m,在最后5s内通过的路程是16m。

(1)分别求出它在前5s,最后5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2)通过你的计算结果说明,为什么说到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路程的。

 

家长批改后签名:

第四节测平均速度

一、选择题

1.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秒的是(  )

A.人眼睛迅速眨一下  B.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   C.中学生平均行走一步  D.人打一个呵欠

2.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1.5m/s           B.2m/s           C.1m/s            D.2.5m/s

3.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4.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

A.5m/s           B.10m/s           C.15m/s      D.20m/s

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v2),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则(  )

A.甲先到达B点B.乙先到达B点C.两人同时到达B点D.不知道v1、v2哪个大,故无法判断谁先到达B点

6.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

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家长批改后签名:

 

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图1—1中的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嗽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_________.

2.如图1—2,笛子发出的声音是_________振动引起的.

图1—1图1—2

3.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_________.

4.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有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汽车和机械修理工常常用木棍(或者尺子、螺丝刀等)的一端顶在运转的机械外壳上,另一端靠在自己的耳朵上,就可以更清楚地听到机械内部的异常杂音;间谍把铁块按在墙壁上,再将自己的耳朵贴在铁块上,就可以听到隔墙的谈话声.这些都是因为_________也能传声.

5.海豚能随驯兽员的哨声在水中表演节目;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音乐起舞;掌声会吓跑鱼塘中的鱼.这是因为__________.

6.通常人称月球上是一片“死寂的”空间,它的意思是“无声”,其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_________________.

7.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A.空气B.水C.酒精D.钢管

8.下列关于声音的发生,正确的说法是

A.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C.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也停止了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9.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道理吗?

10.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某超音速飞机的马赫数为2.6,那么它的飞行速度为多少m/s?

11.如何进行下列探究活动?

小明在家中听音响时,忽然想到课本上说声音能使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以此把声音传播到远处.“我怎么看不见?

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

”他想了一会儿,起身找来一个碟子、一段铁丝和一勺洗衣粉,用它们做了一个实验证明课本上的说法是正确的.假如你是小明,请写出你的实验过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家长批改后签名:

第二节声音的特征

1.用线条把相关知识连接起来。

震耳欲聋的雷声刺耳的尖叫声

音调响度

声源的振幅声源的振动

2.“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_____很高难度;我们能够瞧分离出各种不同的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3.“小芳唱歌比小红唱歌好听,说明小芳的嗓子比小红的嗓子好”,从声音的三要不素角度考虑,这句话实际是比较的两声源的____________。

4.收音机、电视机上的“音量(Volume)”旋钮是用来控制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

5.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

6、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________,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_______。

物理学中把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______,其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

7、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

8、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就不同。

9、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__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_的缘故。

那么一个大声说话的男声与一个小声说话的女声相比,音调高的是_______,响度大的是_________。

10、人的听觉上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高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______;人的听觉下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低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______。

11、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实际上,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________。

12、楼道里挂牌常写着“慢步轻声”,“轻声”是指减小声带振动的_______。

13.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否因为雷声的()

A.频率很高B.振幅很大C.响度很大D.音调很高

14.蝴蝶和蜜蜂从身旁飞过时,我们凭听觉不能发现蝴蝶的飞行;而能听到蜜蜂飞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A.频率不同B.振幅不同C.响度不同D.音色不同

15.人可以分辨出胡琴声、笛子声、喇叭声,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

A.频率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以上判断都不对

16、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17、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家长批改后签名:

第三节声的应用

1.下列利用声信息的有()

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螺栓是否松动

C.医生利用B超观察人的身体状况

D.有经验的人选瓷碗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

2.蝙蝠通常是夜间活动,它飞行时发出一种,这些声波碰到昆虫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

3.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

“闻”就是的意思,它是利用声波能传递.

4.1912年“泰坦尼克号”首次出航即触冰山沉没,这件事震惊世界,随即人们提出用声学方法遥测航道上的冰山.和同学讨论讨论,说一说声学测冰山的道理.

能力提高

5.小实验:

用蜡烛火焰显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现象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是由声源振动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而形成的.装置如图1.5—2所示,取一只扬声器,装在一只硬纸盒内,在纸盒的面板上钻一个直径约为2~3mm的小孔,将扬声器通过一只耳机插头插入收录音机的输出插孔中,演示时,在纸盒小孔的前方放一枝生日蜡烛,且使小孑L对准蜡烛引线的上端.点燃蜡烛,然后播放音乐,可以在听声音的同时看到烛焰在飘动,停止播音,声音消失,烛焰即竖直用蜡烛火焰显示声向上.

实验中是否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

能量是靠什么传播的?

6.自己动起来的乒乓球

实验步骤:

(1)将两个相同的音叉放在两个相同的共振盒上;

(2)在铁架台的悬臂上用细线悬吊一个乒乓球,使球刚好可以触及一个音叉,如图1.5—3所示;

(3)将两个共振盒的开口相对放置,用橡皮锤敲击不与球接触的音叉;

(4)观察球的运动状态的变化.

现象解释:

乒乓球会振动起来.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它(填是或否)获得了能量.被敲击的音叉作为声源,当它的振动能量在空间传播时,造成周围介质运动状态的变化.尤其是引发了另一个音叉的共振,使该音叉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声源所传播的能量,并引起乒乓球的振动.说明声音(填能或者不能)传递能量.

家长批改后签名: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选择题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提琴的声音悦耳动听,给人们以享受,但有时也会成为噪声

 B.乐器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的是噪音,响度小的是乐音

 C.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音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D.录音机放出的音乐一定是乐音

2.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

3.教室里正在上课,而教室外操场正在上体育课,对上课造成了一些干扰,下列减少干扰的措施中较合适的是()

A.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B.将正常的上课停下来

 C.将靠操场一侧窗户关好D.禁止在操场上上体育课

4.为了减小高速行驶的汽车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A.堵塞感受声音的器官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防止噪声产生的回声

5.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

 B.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

 C.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种花

 D.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6.在城市道路上常见如图的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鼓号队不能进入B.乐器商店特有的标志

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D.道路转弯注意安全

二、填空题

7.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

在处减弱,在过程中减弱,在处减弱。

有关部门规定在城市市区内禁鸣喇叭,其目的是

在处减弱噪声。

8.人们把称作"隐形杀手",这是因为它除了影响人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外,还会损害人的,使人产生头痛,力衰退等神经衰弱症状,噪声还诱发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9.城市的街道两旁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它可以使交通和生活被部分的吸收而减弱,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

这是在减弱。

10.人们用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人耳刚好能听到的声音是dB,dB以上的噪声将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害。

家长批改后签名:

 

第四章第1节温度

1、温度反映的是物体的()

A.体积大小B.运动快慢C.

冷热程度D.振动快慢

2、-20℃的正确读法是()

A.零下20度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D.零下20摄氏度

3、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B.用自来水加以冲刷

C.用酒精灯烘烤D.用医用酒精擦抹

4、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

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E.取出温度计;

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5、请读出右图中温度计的示数:

甲、乙、丙、丁各温度计的分度值

是1℃,它们的读数分别是:

_________。

6.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的物理量,生活与生产中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____。

7.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的原理工作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被测温度不要超过温度计的_______;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_____。

8.读出图中,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上

时刻的气温。

2时_________℃,8时_________℃,

14时________℃,20时________℃。

9.用体温表测得某人的体温是

38.5℃,用后没有甩过就又接着测第二个人,示数可能会怎么样?

10.图中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

请你评价这四种操作方法的正误。

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

A:

___________________

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

______

___

D:

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批改后签名: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1.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

A.一定是固体B.一定是液体C.可能是固体也可能是固液共存可能是液体D.可能是固体或液体

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也不熔化D.无法判断

3.

将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则()

A.冰增加B.冰不变C.冰减少D.都有可能

4.如图4-2-1所示四个物态变化的图像中,属于晶体熔化的图像是()

5.已知固态酒精、煤油和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以上三种温度以计均可

6.如图4-2-2是探究冰的熔化实验,当烧杯里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A.也溶化一半B.不溶化C.无法判断

16.在下图中,描述晶体萘熔化的图象应为()

17.某物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

A.晶体B.非晶体C.不能确定

18.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D.雪容易传热

家长批改后签名: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1.某物质在存放过程中需要减慢蒸发,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温B.密闭C.摊开D.通风

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用电吹风机吹头发。

 B、给墨水瓶加盖。

 C、用地膜覆盖农田。

 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

3.小华戴着眼镜喝热开水时,镜片会逐渐模糊起来.这是因为水蒸气发生了()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

4.我国民间有句谚语:

“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5.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用干毛巾擦干后,过一会可观察到饮料瓶表面变湿,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B.液化C.凝固D.升华

6.高压锅容易把食物煮烂,是因为锅内水面上方的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锅内水的沸点 100℃。

(填“大于”或“小于”)

7.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大自然中雨的形成。

图中金属盘底部的水滴是▲(熔化/液化)形成的。

由此推断:

雨是大气中的▲形成的。

8.如图6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图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由此可判断当地气压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家长批改后签名: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一、填空题

1、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散到冷空气中,靠干冰的__________吸收大量的热,使其周围环境__________,则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液化成小水滴或__________成小冰晶,导致降雨。

2、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

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石需要__________热。

3、冬天,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过几天也会干,俗称的“冻干”,这是__________现象,这个过程需要__________热量。

4、寒冷的冬天,房间窗户的玻璃__________(填“内”或“外”)表面往往结着一层冰花,这是一种__________现象,它要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当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时,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________现象,它要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5、把樟脑丸放在衣柜里防虫,最后樟脑丸变小了,这是__________现象,在此变化过程中要__________热。

6、白炽灯用久了玻璃泡内壁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