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7198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docx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

2022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扫盲脱盲教案);教学内容:

科学养鸡,养兔,养猪,淡水养鱼;生物农;教学重点:

掌握油菜的后期管理,玉米的病虫害防治;教学难点:

掌握淡水养鱼的技巧,使用生物农药须注意;教学课时:

___课时;教学内容:

一、预防鸡群产蛋量突降有招;鸡群产蛋有一定的规律,即开产后几周达到产蛋高峰,;

1、减少应激;

2、科学光照;

3、保证饮水;

4、科学用料;

5、保持卫生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扫盲脱盲教案)

教学内容。

科学养鸡,养兔,养猪,淡水养鱼;生物农药的使用,油菜种植,玉米栽培,水稻种植技术。

教学重点。

掌握油菜的后期管理,玉米的病虫害防治。

教学难点。

掌握淡水养鱼的技巧,使用生物农药须注意气象条件。

教学课时:

___课时

教学内容:

一、预防鸡群产蛋量突降有招

鸡群产蛋有一定的规律,即开产后几周达到产蛋高峰,持续一段时间后,开始缓慢下降直至产蛋结束。

如果产蛋鸡的产蛋量突然下降,就要及时进行全面检查,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1、减少应激。

季节的变化和灾害性天气的发生,会导致温度、湿度的急剧变化,若鸡舍保温效果不理想,会对产蛋鸡群产生较大的应激影响,导致鸡群产蛋量突然下降。

所以在季节变换、天气异常时,应及时调节鸡舍的温度和改善通风条件。

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等,可减缓鸡群的应激。

2、科学光照。

鸡舍突然停电,或光照时间、强度失控,都不利于鸡群的正常产蛋。

产蛋期间应严格遵循科学的光照制度,避免不规律的光照。

产蛋期间,光照时间每天为14~___个小时。

3、保证饮水。

应做到经常检查饮水系统,发现漏水或堵塞现象应及时进行维修。

4、科学用料。

应选择安全可靠、品质稳定的全价饲料,日粮中要求有足够的蛋白质、蛋氨酸和适量的维生素及磷、钠等矿物质。

同时要避免突然更换饲料。

如必须更换,应采取逐渐更换法,即先换1/3,再换1/2,然后换2/3,直到全部换完。

全部过程以4~___天为宜。

固定换料次数,按时换料,不要突然减少喂量或限饲,同时应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喂料量。

5、保持卫生。

每天及时进行打扫和清理工作,以保证鸡舍卫生状况良好。

每周进行1~___次常规消毒,如有疫情要每天消毒1~___次。

可用消毒剂对鸡舍顶棚、墙壁、地面及用具进行喷雾消毒。

6、注意日常观察。

注意观察鸡群的采食、粪便、羽毛、鸡冠、呼吸等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通常鸡舍内的适宜温度为18.3℃~23.9℃,相对湿度控制在___%~___%。

同时应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以人进入鸡舍感觉不刺眼、不流泪、无过臭气味为宜。

7、产蛋期不要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应在鸡的育雏及育成期进行,产蛋期也不要投喂大量的预防___物。

8、减少异常声音刺激。

尽量减少异常的声音刺激,防止狗、猫、鼠、鸟类等窜入鸡舍。

二、养兔八大忌

一忌信息不灵,不善应变

有些农民在养殖獭兔时,对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同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及其发展走势等缺乏足够的了解,闭门造车,使养出来的产品难以售出。

二忌喜新厌旧,见异思迁

有些农民朋友脱离实际,不是按自己的特长去生产和经营,而是一味地追风,不能确定自己的方向,结果是什么都养了,但是什么都没养好。

三忌心中无数,盲目上马

多数农民朋友致富心切,但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面前,显得很盲目,凭着心血来潮和胆量一哄而上,有的则因此赔得一无所有。

四忌前紧后松,不善管理

开始经营热气腾腾,决心、大劲头足。

然而,没有几天,士气大减,甚至疏于管理,最终功亏一篑。

五忌重大轻小,贪大求新

有些农民朋友不顾客观条件,单纯追求高、大、全,结果小钱看不起,大钱赚不来。

六忌囫囵吞枣,照抄照搬

一些农民朋友不考虑销路,结果大家都挤上独木桥,使产品过剩,热销变滞销。

七忌掺杂使假,忽视质量

有些农民朋友想赚钱又不在质量上下功夫,为能赚到钱,不惜施用小伎俩。

虽然赚钱但最终丢掉了信誉。

八忌养劣种货,不顾长远。

些农民朋友只顾眼前,瞻前不顾后,舍不得花钱买好品种,结果被市场淘汰。

三、猪场温度决定猪群健康

在猪场的生产管理中,环境和温度是直接决定着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也是猪场制胜的法宝,把温度提高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来对待是管理理念的重大提高。

各阶段猪群所需要的温度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生产管理者时刻了解温度,控制温度,以最大限度减小因为温度的不适当导致的应激和对生产的影响,各阶段猪群的温度归总如下:

种公猪的最适温度范围:

17-21℃;妊娠母猪的最适温度范围:

18-21℃;哺乳母猪的最适温度:

20-22℃;哺乳仔猪的最适温度:

29-33℃;保育仔猪的最适温度:

22-25℃;育肥猪的最适温度:

19-22℃。

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如何把握好不同猪群的温度呢,这就是关键。

从生产管理者的角度来说,管理者应该清楚各阶段猪群所需要的温度范围,并想办法提供可操作的条件,如夏季的通风、降温设备,冬季的取暖、升温设备,并要求饲养员能够每天登记各自所管的猪舍和猪群的温度,并做好档案记录存档。

从饲养员的角度来说,必须控制好自己猪群的温度,这是养好猪的最关键的因素。

如何做到有效控制猪群的温度呢,以下是经验介绍:

⑴畜舍尽量干清粪,能不用水尽量不用水,防止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对猪群的应激;

⑵观察猪群的具体情况,如睡姿、采食情况等;

⑶做好通风,升温等工作;⑷防止贼风和夏季的酷热。

温度计是衡量畜舍内温度的重要依据,可是我们也不能过多的依赖温度计,一切要以猪为本,猪说了算,这就需要饲养员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如产房的温度可以是21-25℃,而保温箱的温度是29-32℃,饲养员不能仅仅看温度计是在这个范围内就万事大吉了,必须认真观察母猪和乳猪的睡姿、采食、健康等情况来调节温度,使猪群处于最适状态。

仔猪断奶后,通常需要升温,范围是29-31℃,可是我们实际操作中,不能只看温度计是这个范围就行了,需要观察仔猪的睡觉姿势和采食情况,温度高了,仔猪不采食大量喝水,分散睡或不睡觉乱跑。

温度低了,仔猪挤成一团。

饲养员应该根据这些情况及时调剂温度,以保证仔猪的最适温度状态。

温度是猪群健康的基本保证,是能够打造猪只内部免疫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温度也是控制病原的最好屏障,所以把握住猪群的温度就是把握猪场制胜的法宝。

四、淡水养鱼

一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

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___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___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

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

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

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___式:

a.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单养、混养和套养

c.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___%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水质:

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

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a.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

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

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b.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__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5.鱼种放养

6.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此仅介绍80:

20放养技术:

1).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___%和___%。

3).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___%的鱼类。

4).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在收获时,主养鱼(___%)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7.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

对于首次采用80:

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a.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___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___公斤;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___公斤;

d.连同配养鱼___%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___公斤、___公斤和___公斤。

e.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___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

其中主养鱼占___%,配养鱼养鱼占___%。

8.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

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

最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

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a.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范本)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

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b.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c.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根据情况,10___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d.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e.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f.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g.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鱼种放养和计划收获、实际收获记录、投饵施肥记录、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经济效益分析。

以上是池塘养鱼技术的主要要点。

用八个字可系统地加以概括:

a.水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宽敞的水面;

b.种要有优质的品种和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

c.饵要有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

d.密以较高的密度获得较高的产量;

f.混适当混养肥水性鱼类;

g.轮搞好轮捕轮放,也可搞轮作即上茬养成鱼,下茬养鱼苗;

防认真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贯彻“有病早防,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

五、使用生物农药须注意气象条件

细菌农药是一种生物制剂农药,杀虫率高,不污染环境,不毒害人畜,不诱发害虫产生抗药性。

但细菌性农药的杀虫作用与细菌数量和活性相关,在使用时对气象条件要求很严格,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温度:

细菌生物农药喷施的适宜温度在20~30摄氏度,这是因为这类农药的活性成分是蛋白质晶体和有生命的芽孢,在低温下,芽孢在害虫体内繁殖速度极慢,蛋白质晶体也不易发生作用。

在25~30摄氏度条件下施用细菌生物制剂农药,药效比在10~15摄氏度时施用高1~___倍。

湿度:

使用细菌生物制剂农药,环境湿度越大药效越高,尤其是施用粉状生物制剂农药,宜在早晚有露水的时候进行,以利于菌剂较好地粘在基叶上,并促进芽孢繁殖,提高药效。

阳光。

阳光中紫外线对芽孢有杀伤作用。

直射阳光照射___分钟,芽孢死亡率达___%左右,照射___小时死亡率高达___%。

因此,最好在下午___时以后或阴天施用生物制剂农药。

雨水。

中到大雨会将喷洒在叶面的菌液冲刷掉,降低药效,但如果在施药___小时后下小雨,则不会降低防效,反而有增效作用。

六、油菜做好“五防”

防早衰由于去年___月至今年初持续干旱,加上底肥不足,

二、三类苗比例增大,缺肥早衰现象严重。

目前要抢抓有利天气,每亩用人畜粪水10~15担淋蔸做腊肥施用。

苗势较差的油菜应补施一定的速效氮肥,未施农家肥的亩补施钾肥5~___公斤。

防徒长冬季要控旺促壮。

对苗势过旺的丘块,一般亩用___%多效唑___克兑水___公斤喷施。

防早薹早花对出现早薹早花的油菜,要选择晴好天气及时割除主茎的1/3,然后亩施3~___公斤尿素。

防寒防冻一是采用熏烟或撒灰防冻。

在___最低气温出现前采用熏烟;在霜冻出现前,在叶面上撒一层草木灰减轻冻害。

二是采用化学药剂防冻,亩用“保绿王”一包兑水喷施。

三是施硼防冻,亩用“五增牌”叶面硼肥1~2包进行叶面喷施。

防渍要抢在大田封行前及时清理“三沟”,做到雨停田干,防止因田间渍水造成油菜烂根死苗和春后菌核病的暴发。

七、玉米栽培技术

夏玉米播种技术

(一)精选种子

为了提高种子质量,在播种前要对籽粒进行粒选,选择籽粒饱满、大小均匀、颜色鲜亮、发芽率高的种子,去除秕、烂、霉、小的籽粒。

(二)种子处理

玉米在播种前通过晒种、浸种和药剂拌种等方法,增强种子发芽势,提高发芽率,减轻病虫害,达到苗早、苗齐、苗壮的目的。

1、晒种。

将选出的种子在晴天中午摊在干燥向阳的地上或席上,翻晒___天。

2、浸种。

一般采用冷浸和温汤方法。

冷水浸种时间为12-___小时,温汤(55-58℃)一般6-___小时,也可用___公斤腐熟人尿兑___公斤水或沼液浸种___小时,另外也可用___%的磷酸二氢钾或微量元素浸种12-___小时。

注意:

浸过的种子要当天播种,不要过夜;在土壤干旱又无灌溉条件的情况下,不宜浸种。

3、拌种。

可以用农药拌种如___%辛硫磷乳油,每公斤种子___ml辛硫磷乳油,也可用微量元素如“傲绿”牌营养素拌种,每公斤种子4-___克营养素。

包衣种子无需浸种和拌种。

(三)足墒适时早播

根据我市的气候条件,早播有利于玉米早期蹲苗、延长生育时期。

麦龚套种,在小麦成熟前7-___天趁墒套种。

高产田晚套种,中低产田早套种。

铁茬播种,为了实现早播,麦收后抓紧时间灌足底墒水,足墒铁茬播种,要在___月___日以前播种完毕。

铁茬播种的方式有冲沟播种和挖穴点播。

播种时要求深浅一致,播深5厘米左右,点播每穴2-3粒,株距要均匀,覆土要严,确保一播全苗。

(四)合理密植

玉米的合理密度受气候、肥水、品种特性的影响,一般地力条件较高,施肥较多,灌溉条件好的密度要大些,植株矮小的叶片上冲的紧凑型品种密度应大些。

可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80厘米,窄行40厘米。

株距可根据密度而定。

郑单958适宜种植密度:

___公斤以上产量水平___株/亩,株距24厘米;___公斤产量水平___株/亩,株距26厘米。

农大108适宜种植密度:

___公斤以上产量水平___株/亩,株距30厘米;___公斤产量水平___株/亩,株距32厘米。

(五)科学施肥技术

俗话说:

"玉米是个大肚汉,能吃能喝又能干"。

亩产玉米___公斤以上的中高产田,根据夏玉米生长发育特点及示范区土壤条件需追施纯氮___公斤,纯磷___公斤,纯钾___公斤。

追施时坚决杜绝“一炮轰”、只追氮肥的现象,要根据示范区测土化验结果实行平衡配方施肥,不仅重施氮肥,而且要配合磷钾肥和微肥,依据轻施提苗肥、早施攻杆肥、重施攻穗肥,补施攻粒肥,分次追施。

采用分次追施较"一炮轰"、单施氮肥增产___%以上。

重点示范区的施肥技术如下:

1、攻杆肥;

2、攻穗肥;

3、攻粒肥;玉米的这三次追肥时期可以简单地记为:

头遍追肥一尺;

(六)科学灌溉技术;为了保证玉米的高产稳产,除了发展和完善水利设施外;

1、沟灌和隔沟灌;

2、管道输水灌溉;

3、喷灌和滴灌;玉米田要不要浇水,应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情况、天气;

(1)拔节水;

(2)大喇叭口水;

(3)抽穗开花水;

(4)灌浆水;

(七)夏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玉米田杂草

1、攻杆肥。

在播种后___天左右,苗高一尺时,追施攻杆肥又叫拔节肥,能够促使中上部叶片增大,延长下部叶片的光合时期。

这次追肥占总追肥量的___%,可亩追适合各区的"沃力"牌玉米专用bb肥30—___公斤。

也可亩追尿素___公斤(碳铵___公斤),过磷酸钙___公斤,氯化钾___公斤,硫酸锌___公斤。

宽窄行播种的田块,追肥要追在窄行中间,追近不追远。

2、攻穗肥。

播种后___天左右,株高120厘米左右,追施攻穗肥。

此期正是玉米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需肥量最大。

这次追肥占总追肥量的50—___%,最好选用碳铵或尿素。

亩追碳铵___公斤或尿素___公斤,追在宽行中间,追远不追近。

3、攻粒肥。

播种后___天左右,在玉米抽丝始期,追施攻粒肥,可以预防玉米后期脱肥,但用量不能太大,只占追肥总量的10—___%。

亩追尿素6—___公斤。

玉米的这三次追肥时期可以简单地记为。

头遍追肥一尺高,二遍追肥正齐腰,三遍追肥出"毛毛"。

另外,在玉米抽雄开花后,要进行根外追肥,一般每亩用0.4—___%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50—___斤喷施茎叶,可以显著提高粒重。

(六)科学灌溉技术

为了保证玉米的高产稳产,除了发展和完善水利设施外,还必须推行科学灌溉技术,实施节水灌溉措施。

节水灌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沟灌和隔沟灌。

玉米种植行距较宽,采用沟灌非常方便。

还可采用隔沟灌的方式,即只在玉米宽行开沟灌水,即省工又省水。

2、管道输水灌溉。

一般采用有地下硬塑管,地上塑料软管,一端接在水泵口上,另一端延伸到玉米田远端,边灌边退。

3、喷灌和滴灌。

喷灌和滴灌具有省水、省工、省地、保土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玉米田要不要浇水,应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情况、天气情况和土壤含水量情况而定。

播种时,良好的土壤墒情是实现苗全、苗齐、苗壮、苗匀的保证。

若壤土含水量低于___%,粘土含水量低于___%,沙土含水量低于___%即需要灌水。

从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和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时期来看,一般应浇好___次关键水:

(1)拔节水。

玉米苗期植株较小,耐旱、怕涝,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___%~___%之间,一般情况下可以不浇水。

但玉米拔节后,植株生长旺盛,雄穗和雌穗开始分化,需水量增加。

墒情不足时,浇小水。

(2)大喇叭口水。

该期进入需水临界始期,此期干旱会导致小花大量退化,容易造成雌雄花期不育,遭遇“卡脖旱”。

(3)抽穗开花水。

玉米抽雄开花期前后,叶面积大,温度高,蒸腾蒸发旺盛,是玉米一生中需水量最多、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此期为需水高峰,应保证充足水分,如地表土手握不成团,应立即浇水。

浇水一定要及时、灌足,不能等天靠雨,若发现叶片萎蔫再灌水就会减产。

(4)灌浆水。

籽粒灌浆期间仍需要较多的水分。

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___%~___%,低于___%就要灌水。

此期保持表土疏松,下部湿润,保证有充足的水分,遇涝注意排水。

(七)夏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

玉米田杂草生长迅速,与玉米争水、争肥、争空间,对玉米苗期生长危害较大,造成苗瘦、苗弱,在杂草严重且防治不力的地块影响产量可达___%以上,因此,必须进行化学除草。

现把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介绍如下:

土壤封闭性除草剂

1、除草剂品种:

目前用于玉米田土壤封闭的除草剂品种很多,效果比较好的有两个品种:

___%玉丰悬乳剂和___%乙阿悬乳剂。

2、使用时间。

玉米播种后出苗前。

这一时期杂草正处于出苗期,易触药而死亡,待杂草出苗后再喷药,效果就不会太理想。

3、使用剂量。

常用药量,亩用___%玉丰悬乳剂___克或___%乙阿悬乳剂每亩___毫升。

严禁点燃麦茬,以防燃烧后的麦灰与除草剂发生反应,降低药效。

4、使用方法。

要求必须在浇水或降雨后田间湿度较大时使用。

兑药时要充分摇匀,然后按使用面积计算药量,并准确量取。

先加少量水将药剂稀释成母液,然后按每亩药量兑水40—___公斤,搅拌均匀后对土壤表面均匀喷雾。

喷药时采取边喷边退的方式进行。

触杀性除草剂

1、除草剂品种:

目前用于玉米田触杀性除草剂品种很多,推荐使用___宣化农药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玉米田特效除草剂:

一封一杀。

2、使用时间。

玉米出苗后。

能有效地防除玉米田中所有已出土的15厘米以下杂草及未出土的一年生由种子繁育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3、使用剂量。

常用药量,亩用150—___克。

4、使用方法。

兑药时要充分摇匀,然后按使用面积计算药量,并准确量取。

先加少量水将药剂稀释成母液,然后按每亩药量兑水30—___公斤,搅拌均匀后,定向喷雾于杂草及土壤表面,严禁喷到玉米上,以免玉米受害。

注意事项。

一是最好使用喷雾器,兑水量要充足,喷雾要均匀,勿重喷或漏喷,避免大风天气喷雾;二是如果土壤干旱,进行土壤处理时,应加大喷液量,可以提高灭草效果;三是喷药后地表形成一层药膜,不要中耕而破坏药膜;四是喷药以早上10点前或下午4点后为好,避免药液挥发或破坏药膜;五是施药后___小时内如遇大雨,应及时补喷;六是喷药后及时用碱水清洗喷雾器械,免伤其它作物。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近几年来,玉米病虫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素。

其主要病害有粗缩病、大小斑病、黑粉病和纹枯病等;主要虫害有地下害虫、蓟马、粘虫、玉米螟、蚜虫和红蜘蛛等,所以,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必须搞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

苗期

1、苗期的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蓟马、粘虫和红蜘蛛

蓟马常群集在玉米心叶内进行危害,玉米被害后叶片上出现黄白色斑纹,严重时叶片扭曲畸形。

粘虫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进行危害,发生重时能将茎叶全部吃光。

小地老虎常潜伏在苗心,叶被害后呈缺刻或仅留表皮成透明孔洞。

3龄以后躲入土中,昼伏夜出,能将玉米嫩茎从基部咬断。

防治方法。

可采用___%辛硫磷乳油、___%甲胺磷乳油___倍、___%菊马乳油___倍,或___%快杀灵每亩70—___毫升加水___公斤喷雾,防治蓟马和粘虫。

地下害虫的防治,可将所有种子于播种前一天,用___%辛硫磷乳油___ml,加水___升混均后,均匀喷洒在___公斤的种子上,阴干后播种。

地老虎的防治可采有___%辛硫磷每亩___公斤,兑水___公斤顺垄灌根;___%辛硫磷或___%的晶体敌百虫___公斤加水稀释,拌碎鲜草___公斤,于傍晚撒于玉米苗附近,连撒两个晚上。

红蜘蛛发生的最根本条件就是干旱,越旱越严重。

因此,要适时适度浇水。

可用___%三氯杀螨醇乳油、___%克螨特乳油___倍液喷雾防治。

2、苗期的病害主要有粗缩病和缺锌症

粗缩病多在玉米5-6叶时出现,病株叶色浓绿,叶片宽、短、硬、脆,且密集丛生,植株生长缓慢、矮化,是由带毒灰飞虱传毒使其发病。

灰飞虱一般生活在杂草多的地方,因此,在小麦一喷三防时,要将田埂、地头、路边的杂草统一喷洒,以杀伤虫源。

也可用___%的1605粉___公斤,加___公斤土,在玉米出苗前,撒到点种的玉米行内,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减少传染源.

玉米缺锌的典型症状是。

幼叶基部和中部出现黄色条纹,这些条纹的宽度不断扩大,并逐渐集中到叶片中脉两侧,叶片其它部分仍显绿色.一般在玉米幼苗20-40厘米时出现。

缺锌症每亩可用___%-___%硫酸锌溶液___公斤在玉米4-5叶期叶面喷雾防治。

心叶末期和穗期

1、主要害虫有玉米螟和蚜虫等

玉米螟可造成玉米花叶、钻蛀茎杆、危害雌穗和雄穗。

玉米螟的防治应掌握在心叶末期,采用“三指一撮”法,用___%辛硫磷颗粒剂按每亩1.5—___公斤用量丢心,防治效果明显。

也可用菊酯类农药兑水___倍液或___%辛硫磷乳剂___倍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