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基础知识5.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1739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理基础知识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乐理基础知识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乐理基础知识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乐理基础知识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乐理基础知识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乐理基础知识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乐理基础知识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乐理基础知识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乐理基础知识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乐理基础知识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乐理基础知识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乐理基础知识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乐理基础知识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乐理基础知识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乐理基础知识5.docx

《乐理基础知识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理基础知识5.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乐理基础知识5.docx

乐理基础知识5

第八讲音程

1、音程、曲调音程、和声音程

在音乐体系众多的音。

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叫音程。

(实际上就是两个音之间的“距离”)。

音程中的两个音,各自都有自己的名称,低音叫做“根音”(也叫下方音)、高音叫做“冠音”(也叫做上方音)。

一曲调音程

“根音”与“冠音”先后发出的关系,叫做“曲调音程”(也叫旋律音程)。

谱例1:

曲调音程分别有“上行”、“下行”、和“平行”。

在谱面上书写要根据发音的先后次序来书写。

谱例2:

二和声音程

“根音”和“冠音”同时发出声音叫做“和声音程”。

谱例3:

和声音程在谱面上标画的时候上下两个音一定要对齐。

(注:

二度音是不能对齐的,也对不齐,只能错开写,但是应该低音在左边,高音在右边。

三音程的读法

上行的曲调音程与和声音程都要从低读到高(也就是从根音读到冠音)。

而下行的曲调音程和平行的的曲调音程一定要读出走向。

比如说:

从G到下面的B,或者是从E平行到E,等等

2、音程的度数音数

1度数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计量单位。

比如说量长度的有公里、米、厘米、尺、寸,重量单位有斤、两等等。

音程同样也有一个度量单位,这就是“度”,也叫做“度数”。

其中还包含着“音”也叫做“音数”。

音程的大小名称都是由“度数”和“音数”决定的。

五线谱上的每一条线和每一个间都是一度。

两个音同在一条线上,或者同在一个间里的时候,这两个音的音程关系叫做“一度”,或者叫做:

“同度”。

如果两个音,一个在线上,另一个音在紧挨这个音的间里,那末这两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叫做:

“二度”。

如果两个音都在线上,而且是最近的两条线上,或者是两个音同样在两条最近的间里,这两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就叫做:

“三度”。

就是音程的度数。

也就是两个音中间相距有多少个音级。

谱例1:

2音数

音程的构成,除了“度数”还包含有“音数”。

音数是指两个音级之间包含着多少个半音。

音数是由分数来表示的:

“1”表示是全音、“1/2”表示是半音、“1.1/2”表示一个全音加上一个半音。

辨别音程的关系,就是要根据两音之间的“度数”和两音之间包含的“音数来确定,为了音程的完整性,我们还需要在“度数”和“音数”的前面再加说明性的五个字:

大、小、增、减、纯,分别用在不同的音程上。

下面举例说明:

音数是0的“一度”叫做“纯一度”它们是同度。

比如:

C-CD-DE-EF-FG-GA-AB-B。

谱例2:

下面面紧接着是“小二度”,它的音数是1/2的小二度,而音数为1的二度叫“大二度”。

在自然音阶里E-F、B-C是“小二度”(半音),其它两音相邻的音程关系都是“大二度”。

谱例3:

下面总的列表来说明:

3音程的标写

音程的度数要用阿拉伯数字标写。

音数用大、小、增、减、纯、倍增、倍减来标写。

比如:

大六度就要写程“大6”,小二度要写成“小2”,纯五度就写成“纯5”,依次类推有这样一个规律:

凡是二度、三度、六度音程,都用“大”“小”两个字来区分;而一度、四度、五度都用“纯”字。

3、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

1自然音程

纯音程包括:

纯一度、纯四度、纯五度、纯八度。

大音程包括:

大二度、大三度、大六度、大七度。

小音程包括:

小二度、小三度、小六度、小七度。

增四度、减五度也叫“自然音程”。

2变化音程

变化音程是由自然音程变化而来的。

大小音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举一个例子:

大六度音程,如果把把冠音降低半个音,或者将根音升高半个音,那末这个音程就从大六度变成了小六度。

由此可以看得出,音程的度数是由两个音之间的距离来决定的,音程的性质(大、小、纯、增、减)是由它所含的音数决定的,这就是变化音程。

谱例:

4、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

音乐在人听起来由舒服和不舒服的区分。

这是由于同时出现的音(也就是和声音程)有协和与不协和之分。

协和的音程人们听起来就悦耳,而不协和的音程人们听起来就刺耳、很难听,有一种压迫感。

听起来悦耳的音程是协和音程,听起来是刺耳的、不融和的音程就叫做不协和音程。

下面我们先谈谈协和音程:

协和音程一共有三种效果:

1极完全协和音程:

纯一度、纯八度。

2完全协和音程:

纯四度、纯五度。

3不完全协和协和音程:

小三度、大三度、小六度、大六度。

以上这三种音程的音响效果各有不同:

极完全协和的音程,听起来是一个音,或者是几乎是一个音的效果。

(纯八度有一点空洞的感觉)。

完全协和音程,听起来是互相包容的,很舒服的感觉.

(不完全协和音程,听起来有一点跳的感觉,虽然如此却还可以容忍,所以也算在协和音程之内)。

4不协和音程听起来就十分刺耳了,这种音程包括大二度、小二度、大七度、小七度、以及增减音程。

不协和音程使人的听觉受到刺激。

但是在特定的情绪和条件时经常使用到这种不协和音程的,我们在音乐作品会常常听到它们。

5、单音程和复音程

单音程比较简单些,它是指在一个八度之内的音程,叫做单音程。

超过一个八度之外的音程叫复音程。

单音程的称呼比较容易一些,是几度就可以直接称呼。

比如大三度、纯八度、增二度、小七度等等。

复音程相对来讲就比较复杂一些。

简单的办法可以用“加七”或“减七”的办法来算。

用“加七”的办法算是这样的:

把现有的度数加上七度,然后一共是几度就直接称呼它的度数。

(请看谱例1里的1、3、5、6)

用“减七”的办法算是这样的:

减去八度但是要称为“隔八度的多少度。

下面举例:

谱例1:

6、音程的转位

音程的转位:

就是把音程上下两个音的位置颠倒过来(根音和冠音互相倒置)上方音成为下方音,下方音成为上方音。

这就是音程的换位。

音程转位可以在一个八度之内,也可以超过一个八度。

音程的转位可以单独移动根音和冠音,也可以将根音和冠音同时移位。

谱例1:

音程转位以后出现的现象:

(一)音程通过转位以后,除了改变它们之间的度数以外,还改变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种类。

1首先是大音程经过转位以后,都变成了小音程,而小音程却成为了大音程。

2增音程和倍增音程经过转位都变成了减音程和倍减音程。

下面我们看一个图表:

(二)音程转位以后改变了度数,计算的方法如下:

原位音程的度数和转位音程的度数的总和相加起来是九度。

要计算转位音程的度数只要在九度里将原位音程的度数减掉,就是转位音程的度数。

还有一个办法是反过来。

将原位的度数与转位的度数相加等于九,也是可以的。

依次类推。

(三)音程转位以后不改变它们的性质,也就是说:

协和音程经过转位仍然是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还是不协和音程,不完全协和音程同样也是依旧。

(四)音程经过转位以后,单音程变成了复音程,而复音程则变成了单音程。

第九讲和弦

1、三和弦

和弦有很多种,下面我们先讲讲三和弦。

根据三度音程关系叠置在一起的、三个音同时或先后发出的音,叫做“三和弦”。

在三和弦中,最下面的一个音,我们称为“根音”。

根据与根音的关系,中间的那个音叫“三音”。

最上边的一个音叫“五音”。

如果在谱纸上记录时,根音可以写做“1”,三音写做“3”,五音写做“5”,自下而上的写。

谱例1:

三和弦一共有4种:

第一种是“大三和弦”,第二种是“小三和弦”,第三种是“增三和弦”,第四种是“减三和弦”,下面我们看看这几种三和弦的构成。

一、大三和弦

大三和弦的音响效果是非常明朗的,它的构成:

从“根音”到“三音”是“大三度”,“三音”到“五音”是“小三度”,从“根音”到“五音”必然是“纯五度”,这就是大三和弦的构成。

谱例2:

二、小三和弦

小三和弦的音色比起大三和弦要暗一些,它的“根音”到“三音”是“小三度”,“三音”到“五音”之间是“大三度”,(正好与大三和弦相反)从“根音”到“五音”也同样是“纯五度”,这是小三和弦。

谱例3:

三、增三和弦

增三和弦是从“根音”到“三音”是“大三度”,而从“三音”到“五音”也是“大三度”,这样形成,就使得“根音”到“五音”成了“增五度”,这种和弦我们称它为“增三和弦”。

谱例4:

四、减三和弦

减三和弦,从“根音”到“三音”,从“三音”到“五音”全部是“小三度”,这样“根音”到“五音”是“减五度”,这就是减三和弦。

谱例5:

我们在这一节里讲到的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因为构成它们的音程是协和音程,因此这两种和弦都属于协和的和弦,大三和弦听起来明亮,小三和弦听起来要柔和一些,都是很好听的和弦。

在音乐作品里这两种和弦也是使用最多的常用和弦。

增三和弦和减三和弦,因为本身构成它们的音程都是不协和音程。

因此,这两种和弦就都属于不协和和弦,听起来有扎耳朵的感觉,因此在音乐作品当中,如果不是特别需要的话,一般来说这种增减和弦比较少用一些。

2、七和弦

由四个音按照三度的关系叠置在一起,这样构成的和弦叫做七和弦。

它从"根音"到最高音的音程是七度,因此七和弦的名字,也是由此而得的。

七和弦大体与三和弦差不多,下面也是由"根音"、"三音"、"五音"组成,也是从下往上数,而第四个音,也就是最高的音叫“七音”。

七和弦同样:

在记谱用数字来标写的时候,从下而上,依次是1357。

谱例1:

一、大小七和弦

由"根音"、"三音"、"五音"构成大三和弦,"根音"到"七音"音程关系是小7度的和弦叫“大小七和弦,它的构成是这样的,自下而上,大三度+小三度+小三度=大小七和弦。

谱例2:

二、小七和弦

由“根音”、“三音”、“五音”构成小三和弦,从“根音”到“七音”是小七度的和弦,是“小七和弦”,也叫“小小七和弦”。

它的结构是:

(自下而上)小三度+大三度+小三度=小七和弦。

谱例3:

三、减小七和弦

“根音”、“三音”、“五音”构成了减三和弦,从“根音”到“七音”是小七度,这个和弦叫“减小七和弦”,另外也称做“半减七和弦。

”它的结构自下而上是小三度+小三度+大三度=减小七和弦。

谱例4:

四、减七和弦

“根音”、“三音”、“五音”构成了减三和弦,从根音到七音是减七度的和弦叫“减七和弦”,也叫“减减七和弦”。

它的构成是:

小三度+小三度+小三度=减七和弦

谱例5:

由于大7度和小7度都是不协和音程,因此七和弦也是不协和的和弦。

总之:

七和弦共有七种,他们的名称分别由三和弦的性质,加上根音到七度音的音程关系而起的,比如说:

谱例6:

因此起名叫大大七和弦

因此起名叫小小七和弦

因此起名叫大小七和弦

七种七和弦

谱例7:

3、和弦转位

一、三和弦的转位。

以根音为最低音的和弦叫原位和弦,如果以三音、五音或者七音为最低音的时候叫做和弦转位,这种和弦称做“转位和弦”。

和弦转位以后根音、三音、五音、七音的名称不变,仍用阿拉伯数字标记。

谱例1:

三和弦除了根音以外,还有两个音(三音和五音)因此它可以有两个转位,以三音做最低音,叫做“第一转位”,以五音做最低音,叫做第二转位。

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后有了新的名称,叫做“六和弦”。

这是因为做为最低音的三音此时与根音(最高音)的关系是六度,因此得名“六和弦”,在记谱时仍用阿拉伯数字6做标记。

谱例2:

当三和弦的五音做了最低音的时候,这就是“第二转位”,三和弦的第二转位叫做“四六和弦”,这是因为此时处在最低音的五音与根音的关系是四度,而三音与根音的关系是六度,因此得名“四六和弦”。

标记时仍用阿拉伯数字,4和6来写,但是写的方法是4在下,6在上,是这样“”。

谱例3:

二、七和弦的转位

七和弦的转位,原理与三和弦是一样的,只不过七和弦除了根音以外,还有三个音,因此,七和弦可以有三个转位。

“第一转位”,仍是以三音为最低音,根音为最高音,它的第一转位叫做“五六和弦”。

标记起来是这样的“”。

“第二转位”是以五音为最低音,这个转位和弦的名字叫做“三四和弦”,标记是这样的“”。

“第三转位”是以七音为

最低音,这个转位的名字叫做“二和弦”标记是这样的“2”。

别外对七和弦与三和弦以示区别,那么原位的七和弦用阿拉伯数字“7”来标记。

谱例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