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砂浆规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7422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抹灰砂浆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抹灰砂浆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抹灰砂浆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抹灰砂浆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抹灰砂浆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抹灰砂浆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抹灰砂浆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抹灰砂浆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抹灰砂浆规范.docx

《抹灰砂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抹灰砂浆规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抹灰砂浆规范.docx

抹灰砂浆规范

4.2室外水泥砂浆抹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4.2.1 基本规定

4.2.1.1 基本规定

(1)设计

1)抹灰工程应有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2)相关各单位专业之间应进行交接验收并形成记录。

  

(2)材料

  1)所有材料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和数量进行验收。

材料包装应完好,应有产品合格证书。

  2)进场后需要进行复验的材料应符合国家规范规定。

  3)现场配制的砂浆、胶粘剂等,应按设计要求或产品说明书配制c

  4)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施工

  1)在施工中严禁违反设计文件擅自改动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主要使用功能,严禁未经设计确认和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拆改水、暖、电、燃气、通讯等配套设施。

  2)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推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工序交接”检验。

  3)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形成记录,未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检查认可,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过程质量控制管理。

  5)施工完成验收前应将施工现场清理干净。

  6)施工单位应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4.2.1.2 质量要求

(1)普通抹灰:

表面光滑、洁净、接槎平整,分格线应清晰。

  

(2)高级抹灰:

表面光滑、颜色均匀,无抹痕、线角及灰线平直方正、分格线清晰美观。

4.2.2 施工准备

4.2.2.1 技术准备

  

(1)抹灰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完成。

  

(2)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完成。

  (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已完成,经审核批准并已完成交底工作。

  (4)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已完成。

4.2.2.2 材料要求

  

(1)水泥

宜采用普通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彩色抹灰宜采用白色硅酸盐水泥。

水泥强度等级宜采用32.5级以上颜色一致、同一批号、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同一生产厂家的产品。

水泥进厂需对产品名称、代号、净含量、强度等级、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地址、出厂编号、执行标准、日期等进行外观检查,同时验收合格证。

  

(2)砂

  宜采用平均粒径0.35~0.5mm的中砂,在使用前应根据使用要求过筛,筛好后保持洁净。

  (3)磨细石灰粉

  其细度过0.125mm的方孔筛,累计筛余量不大于13%,使用前用水浸泡使其充分熟化,熟化时间最少不小于3d。

  浸泡方法:

提前备好大容器,均匀地往容器中撒一层生石灰粉,浇一层水,然后再撒一层,再浇一层水,依次进行,当达到容器的2/3时,将容器内放满水,使之熟化。

  (4)石灰膏

  用块状生石灰淋制时,用筛网过滤,贮存在沉淀池中,使其充分熟化。

使用时石灰膏内不得含有未熟化的颗粒和其他杂质。

在沉淀池中的石灰膏要加以保护,防止其干燥、冻结和污染

(5)掺加材料

  当使用胶粘剂或外加剂时,必须符合设计及国家规范要求。

4.2.2.3 主要机具

  

(1)砂浆搅拌机:

可根据现场使用情况选择强制式或小型鼓筒混凝土搅拌机等。

  

(2)手推车:

室内抹灰时采用窄式卧斗或翻斗式,室外可根据使用情况选择窄式或普通式斗车。

手推车宜采用胶胎轮或充气胶胎轮,不宜采用硬质胎轮。

  (3)施工工具:

铁锹、筛子、水桶(大小)、灰槽、灰勺、刮杠(大2.5m,中1.5m)、靠尺板、线坠、钢卷尺(标、验*)、方尺(标、验*)托灰板、铁袜子、木抹了、塑料抹子、八字靠尺、方口尺(标、验*)、阴阳角抹子、长舌铁抹子、金属水平尺(标、验*)、捋角器、软水管、长毛刷、鸡腿刷、钢丝刷、笤帚、喷壶、小线、钻子(尖、扁)、粉线袋、铁锤、钳子、钉子、托线板等。

  *标:

指检验合格后进行的标识。

验:

指量具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合格。

4.2.2.4 作业条件

  

(1)主体结构必须经过相关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质量监理、设计单位)检验合格并已验收。

  

(2)抹灰前应检查门窗框安装位置是否正确.需埋设的接线盒、电箱、管线、管道套管是否固定牢团:

连接处缝隙应用1:

3水泥砂浆或1:

1:

6(水泥、石灰沙子)水泥混合砂浆分层嵌塞密实,若缝隙较大时,应在砂浆中掺少量麻刀嵌塞,将其填塞密实。

  (3)将混凝土过梁、梁垫、圈梁、混凝土柱、梁等表面凸出部分剔平,将蜂窝、麻面、露筋、疏松部分剔到实处,用胶粘性素水泥浆或界面剂涂刷表面。

然后用1:

3的水泥砂浆分层抹平。

脚手架和废弃的孔洞应堵严,窗台砖补齐,墙与楼板、梁底等交接处应用斜砖砌严补齐。

(4)配电箱、消火栓等背后裸露部分应加钉铅丝网固定好,可涂刷一层界面剂,铅丝网与最小边搭接尺寸不应小于10cm。

(5)对抹灰基层表面的油渍、灰尘、污垢等清除干净。

(6)抹灰前屋面防水最好是提前完成,如没完成防水及上一层地面需进行抹灰时,必须有防水措施。

(7)抹灰前应熟悉图纸、设计说明及其他文件,制定方案,做好样板间,经检验达到要求标准后方可正式施工。

(8)外墙抹灰施工要提前按安全操作规范搭好外架子。

架子离墙20cm~25cm以利于操作。

为保证减少抹灰接搓,使抹灰面平整,外架宜铺设三步板,以满足施工要求。

为保证抹灰不出现接缝和色差,严禁使用单排架子,同时不得在墙面上预留临时孔洞等。

(9)抹灰开始前应对建筑整体进行表面垂直、平整度检查,在建筑物的大角两面、阳台、窗台、镟脸等两侧吊垂直弹出抹灰层控制线,以做为抹灰的依据。

4.2.3 材料和质量要点

4.2.3.1 材料关键要求

(1)水泥:

使用前或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必须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2)砂:

颗粒坚硬,不含有机有害物质,含泥量不大于3%。

(3)石灰膏:

质地洁白、细腻,不含未熟化颗粒及其他杂质。

(4)胶粘剂:

应符合环保要求。

(5)进入现场的材料应按相关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检验。

4.2.3.2 技术关键要求

(1)冬期施工温度最低不低于5℃。

(2)抹灰前基层处理,必须经验收合格,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l00mm(做法同石灰砂浆抹灰做法)。

(4)当施工砂浆采用外加剂时,应符合设计或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4.2.3.3 质量关键

(1)注意防止出现空鼓、开裂、脱落。

1)基体表面要认真清理干净,浇水湿润。

2)基体表面光滑的要进行毛化处理。

3)准确控制各抹灰层的厚度,防止一次抹灰过厚。

4)大面积抹灰应分格、防止砂浆收缩,造成开裂。

5)加强养护。

(2)注意防止阳台、雨罩、窗台等抹灰面水平和垂直方向出现不一致。

1)抹灰前拉通线,吊垂直线检查调整,确定抹灰层厚度。

2)抹灰时在阳台、雨罩、窗口、柱垛等处水平和垂直方向拉通线找平、找正套方。

(3)注意防止抹灰面不平整,阴阳角不方正、不垂直。

1)抹灰前应认真对整个抹灰部位进行测量,确定抹灰总厚度,对坑凹不平的应分层补平。

 2)抹阴阳角时要充筋,并使用专用工具操作以控制其方正。

4.2.4 施工工艺

4.2.4.1 工艺流程

墙面基层清理、浇水湿润→堵门窗缝及脚手眼、孔洞→吊垂直、套方、找规矩、抹灰饼、充筋→抹底层灰、中层灰→弹线分格、嵌分格条→抹面层灰、起分格条→抹滴水线→养护

4.2.4.2 操作工艺

(1)墙面基层清理、浇水湿润

1)砖墙基层处理:

将墙面上残存的砂浆、舌头灰剔除干净,污垢、灰尘等清理干净、用清水冲洗墙面,将砖缝中的浮砂、尘土冲掉,并将墙面均匀湿润。

2)混凝土墙基层处理:

因混凝土墙面在结构施工时大都使用脱膜隔离剂、表面比较光滑,故应将其表面进行处理,其方法:

采用脱污剂将墙面的油污脱除干净,晾干后采用机械喷涂或苕帚涂刷一层薄的胶粘性水泥浆或涂刷一层混凝土界面剂,使其凝固在光滑的基层上,以增加抹灰层与基层的附着力,不出现空鼓开裂。

再一种方法可采用将其表面用尖钻子均匀剔成麻面,使其表面粗糙不平,然后浇水湿润。

3)加气混凝土墙基层处理

加气混凝土砌体其本身强度较低.孔隙率较大,在抹灰前应对松动及灰浆不饱满的拼缝或梁、板下的顶头缝,用砂浆填塞密实。

将墙面凸出部分或舌头灰剔凿平整,并将缺棱掉角、坑凹不平和设备管线槽、洞等同时用砂浆整修密实、平顺。

用托线板检查墙面垂直偏差及平整度,根据要求将墙面抹灰基层处理到位.然后喷水湿润。

(2)堵门窗口缝及脚手眼、孔洞等

堵缝工作要作为一道工序安排专人负责,门窗框安装位置准确牢固,用1:

3水泥砂浆将缝隙塞严。

堵脚手眼和废弃的孔洞时,应洞内杂物、灰尘等物清理干净,浇水湿润.然后用砖将其补齐砌严。

(3)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做灰饼、充筋

根据建筑高度确定放线方法,高层建筑可利用墙大角、门窗口两边,用经纬仪打直线找垂直。

多层建筑时,可从顶层用大线坠吊垂直,绷铁丝找规矩。

横向水平线可依据楼

抹灰饰面-正文

在房屋建筑的墙、顶棚、地面等表面上涂抹各种砂浆的装饰工艺。

其作用在于使建筑物墙面、顶棚、地面平整光洁,增加美观,使室内光亮,提高装饰效果,改善室内居住条件。

在盥洗室、试验室、X光室、冷藏库和化工车间等易受潮湿或受到酸、碱腐蚀的房间里抹灰还可以起到保护墙身和楼地面的作用。

在室外墙面进行抹灰,保护墙体不受风、雨和大气的侵蚀,可以提高墙体的耐久性并提高墙体防潮、隔热的性能,弥补和改善墙体在功能方面的不足。

同时,对房屋建筑立面进行建筑艺术处理,提高质感、线型及色彩装饰效果。

    抹灰饰面的主要操作工艺为:

基层修整处理、清理和浇水湿润;测量挂线;贴标志灰饼,分层涂抹砂浆并抹平、罩面养护和成品保护。

抹灰层的平均总厚度通常是:

顶棚15~20毫米;内墙18~25毫米;外墙20~25毫米。

  抹灰工程分一般抹灰、装饰抹灰和特种抹灰三类:

①一般抹灰。

有石灰砂浆抹灰、混合砂浆抹灰、水泥砂浆抹灰、聚合物水泥砂浆抹灰、麻刀灰、纸筋灰、石膏浆罩面等;②装饰抹灰。

有水磨石、水刷石、干粘石、斩假石、拉毛灰、喷涂、滚涂、弹涂、彩色抹灰和装饰灰线等;③特种抹灰。

有对X射线起阻隔作用的重晶石砂浆抹灰,耐酸砂浆、防水砂浆、保温砂浆抹灰等。

  石灰砂浆抹灰  常用于室内砖墙基层墙面、板条、钢丝网墙面和顶棚等部位。

用配合比为1:

2.5~3(石灰:

砂子)的石灰砂浆打底或分层抹平,面层用麻刀灰或纸筋灰、石膏浆罩面压光。

  水泥砂浆抹灰  常用于室内墙裙、踢脚板、油漆墙面、室外檐口、腰线、垛子、阳台、勒脚、混水墙面等部位。

抹墙面时,先用1:

3(水泥∶砂子)水泥砂浆打底或分层找平,再用1:

2.5水泥砂浆罩面压光或搓成毛面。

  混合砂浆抹灰  常用于混凝土墙面、钢板网吊顶和表面油漆、贴墙纸等装饰抹灰部位。

常用砂浆配合比为1:

0.3:

3、1:

1:

6、1:

3:

9(水泥∶石灰∶砂子)等。

  聚合物水泥砂浆抹灰  聚合物水泥砂浆是以聚合物和水泥共同作为胶凝材料的砂浆。

常用的聚合物有聚乙烯醇缩甲醛胶(即107胶)、聚醋酸乙烯乳液、天然橡胶胶乳(聚异戊二烯)、氯丁胶乳、丁苯胶乳、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等。

制作工艺同普通砂浆相似。

常用于预制、现浇混凝土顶棚和较光滑的混凝土墙面、加气混凝土墙面,作为抹灰和基层之间的粘结层或装饰层。

常用配合比在1:

1~2的水泥砂浆中掺入水泥重量8~15%的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或2~5%的聚醋酸乙烯乳液,可以提高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2~4倍,增加砂浆的和易性、柔韧性和弹性,减少面层砂浆开裂和粉酥现象。

  拉毛抹灰  适用于有音响要求的厅堂及有装饰要求的内外墙面和顶棚抹灰。

使用混合砂浆打底,用纸筋灰或1:

0.5:

1混合砂浆罩面。

其施工方法是边罩面边用硬毛棕刷往墙面上垂直拉出毛纹;也有用白麻缠成刷子,蘸上砂浆向墙面上一点一带,带出毛疙瘩,形成拉毛墙面。

  水刷石、干粘石、斩假石等室外抹灰饰面,用1:

3水泥砂浆打底,养护一天后浇水湿润,然后做各种装饰面层。

  水刷石面层  先在底层上刮一道素水泥浆,随即抹1:

1.25~1.5水泥石碴面层,石碴粒径为4~6毫米。

面层厚度为8毫米。

面层稍干后,用铁抹子压实拍平,再用刷子蘸水刷一遍后,再拍压一遍,重复2~3次,使石子在砂浆中转动到大面均匀朝外,等面层凝固到刷石子不掉时,用喷雾器由上往下均匀喷水冲洗,把表面水泥砂浆冲掉,露出石子粒径的1/3~1/2为止,最后用小水壶从上往下把表面残水泥浆冲洗干净即成。

  干粘石面层  在已抹好的底层上先抹1:

(1.5~2):

(0.05~0.1)(水泥∶砂子∶107胶)的粘结砂浆,然后往粘结层上甩石碴(粒径宜为4毫米,略加石屑),将石碴拍入粘结层1/3~1/2,拍平拍实。

  斩假石面层  先在底层上抹素水泥浆粘结层一道,随即抹1:

1.25水泥石碴浆面层,石子粒径为2毫米,养护2~3天后,用斧子将石层剁出各种条纹。

7.抹灰工程

  7.1一般规定

  7.1.1本章适用于住宅内部抹灰工程施工。

 

  7.1.2顶棚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五脱层、空鼓。

  7.1.3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

  7.1.4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1:

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

  7.1.5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在抹灰24h后进行养护。

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和震动。

7.1.6、冬期施工,抹灰时的作业面温度不宜低于5℃;抹灰层初凝前不得受冻。

  7.2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7.2.1抹灰用的水泥宜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32.5。

  7.2.2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7.2.3水泥应有产品合格证书。

  7.2.4抹灰用砂子宜选用中砂,砂子使用前应过筛,不得含有杂物。

  7.2.5抹灰用石灰膏的熟化期不应少于15d。

罩面用磨细石灰粉的熟化期不应少于3d。

  7.3施工要点

  7.3.1、基层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砖砌体,应清除表面杂物、尘土,抹灰前应洒水湿润。

②混凝土,表面应凿毛或在表面洒水润湿后涂刷1:

l水泥砂浆(加适量胶粘剂)。

③加气混凝土,应在湿润后边刷界面剂,边抹强度不大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

  7.3.2抹灰层的平均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7.3.3大面积抹灰前应设置标筋。

抹灰应分层进行,每遍厚度宜为5~7mm。

抹石灰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每遍厚度宜为7~9mm。

当抹灰总厚度超出3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7.3.4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抹灰时,应待前一抹灰层凝结后方可抹后一层;用石灰砂浆抹灰时,应待前一抹灰层七八成干后方可抹后一层。

  7.3.5底层的抹灰层强度不得低于面层的抹灰层强度。

  7.3.6水泥砂浆拌好后,应在初凝前用完,凡结硬砂浆不得继续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