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7542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docx

毛概第一章至第七章无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是()

A.陈独秀B.王稼祥C.毛泽东D.刘少奇

2.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其中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三民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A.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前期D.抗日战争时期

4.“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

A.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的B.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的

C.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的D.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的

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6.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

A.战争与革命B.战争与和平C.和平与发展D.改革与发展

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

A.“科教兴国”战略B.“以德治国”基本方略

C.“依法治国”基本方略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的一个主要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什么是党的指导思想

10.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是在党的()

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

11.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

A.坚持党的先进性B.坚持与时俱进

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廉洁奉公

1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科教兴国B.统筹兼顾

C.发展D.以人为本

13.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表现在()

A.科学发展观高于唯物辩证法B.科学发展观包括唯物辩证法

C.科学发展观就是唯物辩证法D.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C.使马克思主义具体化D.使马克思主义本土化

15.在我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

A.十六届二中全会上B.十六届三中全会上

C.十六届四中全会上D.十六届五中全会上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对“实事求是”首先做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人是()

A.刘少奇B.毛泽东

C.邓小平D.王稼祥

2.思想路线又称为()

A.政治路线B.组织路线

C.群众路线D.认识路线

3.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党的()

A.十三大B.十二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D.十四大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首要条件是()

A.理论联系实际B.一切从实际出发

C.坚持执行党的政策方针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5.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重视()

A.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B.理论决定实践

C.理论指导实践D.理论对实践的基础作用

6.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归宿是()

A.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B.批判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C.实事求是D.坚持真理,发展真理

7.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A.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B.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C.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必然得出的结论是()

A.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D.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10.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事物量变质变的统一

C.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D.事物发展的规律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民族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

B.民兵是胜利之本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作了明确的概括,这就是()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中国革命的对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在土地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A.北洋军阀B.国民党新军阀

C.日本帝国主义D.封建地主阶级

5.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

A.封建主义B.帝国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6.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A.农民阶级B.小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

7.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

A.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B.政治协商制度

C.“三权分立”制度D.国务院领导制

8.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

A.无产阶级的领导权B.土地革命问题

C.工农联盟问题D.武装斗争问题

9.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是()

A.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B.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坚持游击战

D.把支部建在连上

10.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是()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我国建国初期(1949-1956)的社会性质属于()

A.资本主义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半资本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主体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党提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供

了()

A.政治基础       B.军事基础

C.物质基础D.文化基础

4.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具有()

A.国家资本主义性质B.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5.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的方式是()

A.和平赎买B.暴力没收

C.强制改造D.自愿充公

6.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

A.帝国主义经济B.资本主义经济

C.殖民主义经济D.社会主义经济

7.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8.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诞生的年份是()

A.1949年B.1953年

C.1954年D.1956年

9.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   ()

A.制度基础B.经济基础

C.社会基础D.群众基础

10.在我国(港澳台地区除外),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B.全国大陆的解放

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土地改革完成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消灭贫穷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D.巩固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2、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是要()

A.走出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

B.延续“第一次结合”的内容

C.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走出中国自己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道路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

A.前提条件B.主要特征

C.经济实质    D.根本任务

4、邓小平指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5、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科学技术B.生产工具

C.生产关系D.先进思想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

A.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最终取决于()

A.社会主义公有制程度的不断提高

B.按劳分配水平的不断提高

C.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D.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8、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

A.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 

D.实现按劳分配

9、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A.强大的人民政权

B.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C.强大的人民军队 

D.自己的发展

10、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

C.毛泽东D.邓小平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邓小平强调,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而当前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A.商品经济发展还很不充分

B.生产力落后且具有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

C.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人口多且人口素质不高

2.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A.马克思B.列宁

C.毛泽东D.邓小平

3.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提到全局高度加以论述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可逾越性主要是由()

A.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B.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C.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5.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长历史进程中的()

A.初级阶段B.初始阶段

C.准备阶段D.奠基阶段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

7.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是()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D.三个有利于标准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群众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势力的矛盾

B.物价上涨幅度过大与保持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

C.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9.正式提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

1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的一个中心是()

A.人民当家做主B.经济建设

C.四项基本原则D.改革开放

11.新时期正式提出中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

12.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提法是哪一年首次提出来的()

A.1978年3月B.1979年3月

C.1980年3月D.1982年3月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C.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4.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到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

C.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本协调发展

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C.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D.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多项选择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就是()

A.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D.把马克思主义向全世界传播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

A.建党以来的全党共识B.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D.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

3.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必须始终坚持()

A.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B.正确区别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

C.坚决维护、始终遵循毛泽东作出的一切决策和指示

D.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所以要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统一战线D.独立自主

5.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有()

A.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C.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6.下面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7.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表述中,正确的表述有()

A.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B.是改造了的马克思主义

C.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了新的科学判断

D.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回答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B.“建设什么样的党”

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怎样建设党”

9.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期间,邓小平提出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C.“三个有利于”标准D.“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始终代表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

11.江泽民指出: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

A.立党之本B.执政之基C.力量之源D.胜利之望

1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以下要求,即()

A.面向现代化B.面向世界

C.面向未来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13.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

A.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B.总结了我国发展实践

C.借鉴了国外发展经验D.适应了新的发展要求

14.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它们包括()

A.共产党执政规律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C.人类社会发展规律D.自然辩证法规律

1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因为()

A.毛泽东在延安时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B.毛泽东对实事求是做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C.它是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

D.它是战胜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武器

2.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党的思想路线不同表述的核心是:

实事求是。

而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江泽民强调与时俱进,胡锦涛强调求真务实,这体现了()

A.党的思想路线在精神实质上的历史继承性

B.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改变的

C.党的思想路线在具体表述上的时代特征

D.不同的领导人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同的

4.坚持与时俱进的含义是()

A.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B.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C.要不断改变我们党的性质和阶级基础

D.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方法进行修改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是()

A.尊重领导B..尊重群众

C.尊重实践D.尊重人才

6.胡锦涛指出,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是()

A.认识规律B.遵循和运用规律

C.把握规律D.社会实践

7.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有重要意义,实践一再证明,违背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必然会导致()

A.思想僵化和迷信盛行B.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C.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D.“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

8.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精髓,这表明它们()

A.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B.没有什么重大的区别

C.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成果D.都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科学理论

9.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的科学含义是()

A.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B.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主观偏见的束缚

C.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D.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的束缚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创新主要包括()

A.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

B.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

C.用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

D.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小”是指()

A.无产阶级B.农民阶级C.地主大资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

2.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把封建的中国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B.把独立的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

C.把封建的中国变成了资本主义的中国

D.把独立的中国变成了完全殖民地的中国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需要与经济文化发展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4.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做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B.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同盟者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C.对同盟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予政治教育

D.对同盟者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

5.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是()

A.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6.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

A.艰苦奋斗的作风

B.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C.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D.自我批评的作风

7.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存在着的两个联盟是()

A.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

B.工人阶级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C.农民阶级同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农民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8.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提出的策略思想是()

A.扩大工农势力B.发展进步势力

C.争取中间势力D.孤立顽固势力

9.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关系是()

A.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B.两者可以一次完成

C.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D.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10.1928年—1930年间,毛泽东撰写的有关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有()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战争和战略问题》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两翼”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主要经济成分是 ()

A.社会主义经济 B.个体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有()

A.加工订货B.经销代销

C.统购包销D.公私合营

4.党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遵循的原则是()

A.教育示范B.自愿互利

C.典型示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