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7669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8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范围:

必修一、二、三考试时间:

90分钟;分值:

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60小题,共计60分)

1.有人认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不在于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而在于其对中国封建政治统治需要的满足。

下列关于科举制的作用叙述,符合其观点的是(  )

A.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B.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C.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D.促进诗歌繁荣发展

2.如何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统治者绞尽脑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下列措施或制度的推行,较好处理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是(  )

①元代的行省制②明代的内阁制

③美国国会的两院制④美国的联邦制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3.明朝内阁制在我国政治史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

“内阁”是(  )

①内侍机构②君主专制产物

③决策机构④制约皇权工具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4.图1是关于汉代牛耕技术演进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犁耕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                                        B.一牛挽犁取代耦犁

C.有利于农耕生产效率提高                                        D.耦犁不适合小农经济

5.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乾隆时丝织巨镇盛泽镇“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这说明明清时期的城市(  )

A.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B.经济功能得到加强       

C.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商业活动不受监管

6.洪武四年(1371年)十二月颁布诏令:

”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洪武十四年十月:

“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明太祖实行海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沿海地区稳定      B.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  

 C.政府独占对外贸易     D.防御欧洲殖民者侵略

7.2008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对福建一著名景观给予评价:

“体现了聚族而居这一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观念”。

由此可见,它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主要原因是(  )

A.融合中西                      B.保存完整                       

C.实用性强                      D.体现传统

8.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其主要目的是(  )

A.倡导儒学,推行教化                                                B.宣扬君权神授思想

C.利用天人感应服务皇权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图6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记录了一历史事件的重要信息。

他的学习内容最有可能是(  )

A.孔子创办私学              B.齐国设“稷下学宫” 

  C.汉武帝设立太学          D.隋朝开创科举制

10.对君臣关系,黄宗羲作了独到的论述:

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

顾炎武则作了全新的解释,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

这些主张(  )

A.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                                            B.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C.是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11.“思想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

下列对“人”的认识,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人……是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②“制天命而用之”

③“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

A.③④②①                      B.④①③②                     

  C.③①④②                      D.②①④③

12.中世纪的女人们认为,在私人领域以外,必须把头发藏好,要用帽子、头巾保护起来。

文艺复兴时期的女人们则用白色或黄色的蚕丝做成假发装饰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整天在露天中度过。

这表明文艺复兴的重要特征是(  )

A.宽容的心态                  B.人性的复苏                  

 C.高雅的追求                  D.理性的崇拜

13.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

一个马夫冒充国王,国王察觉此事后,不动声色地把马夫侦查出来,趁他在睡梦中剪去他一把头发。

不料马夫在发觉后急中生智把别人的头发也同样都剪了,因此逃过了惩罚。

除此以外还有不少类似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出(  )

A.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努力                                        B.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

C.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D.人文主义者主张推翻君主制

1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

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15.“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因此,合法的国家只能是基于人民自由意志的社会契约的产物。

”上述言论反映的思想包括(  )

①社会契约论②三权分立学说③人民主权论④浪漫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17.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18.“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

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

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这一国际分工基本格局的形成(  )

A.标志着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确立                        B.是垄断资本和金融资本全球扩张的结果

C.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两类国家都成为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

19.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工业生产开始进入大企业时代。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仅出现在欧洲主要国家                                            B.促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

C.不利于企业的技术革新                                            D.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20.“科学是人类关于自然的认识体系,技术是人类改变或为改造环境的方法、途径及技能。

”据此推断,以下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典范是(  )

A.“万能原动机”的发明                                              B.量子学理论的提出

C.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                                            D.广义相对论的提出

21.《资本的年代(1848~1875)》曾这样描述:

“资本的年代是由资产阶级领衔主演的进步大戏。

衣着素朴的主角们,自信而冷静地演出这个不闻起伏跌宕,但见壮阔宏伟的胜利时代。

”属于其“胜利时代”的是(  )

A.光荣革命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珍妮纺丝机问世          D.发明大功率发电机

22.《英国史》的作者指出,英国的“光荣革命”“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

”作者认为“光荣革命”的“光荣”在于(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流血冲突                            B.解决了英国国王和议会间的矛盾

C.国家实际权力转移到了议会手中                            D.议会通过和平方式掌控国家政权

23.“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对马克思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德意志帝国是封建专制帝国                                    B.德意志帝国是军事帝国

C.德意志帝国立宪为虚专制为实                                D.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较大

24.《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写实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

该作品(  )

A.再现了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的环境变迁                B.揭露了蒸汽时代英国众多的社会问题

C.反映了汽车泛滥造成伦敦严重的雾霾                    D.暴露了电气时代英国尖锐的社会矛盾

25.有人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这说明《资政新篇》(  )

A.为中国民主革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B.是农民革命斗争的产物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超前性                        D.在当时有实施的可能性

26.“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

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

”这一首歌谣描绘了(  )

A.三元里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爆发

27.爱国诗人邱逢甲率绅民上书清政府:

“和议割台,全台震骇。

……臣等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台誓死守御。

……如倭酋来收台湾,台民唯有开仗。

”以下符合邱逢甲践行其誓言的行动是(  )

A.驾舰撞向“吉野”,不幸中鱼雷与舰同沉            B.率领黑旗军,在台中附近的大甲溪伏击日军

C.组织领导义军,新竹、台南等地痛击日军            D.淞沪抗战,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迫使其三易主帅

28.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

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

A.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遵义会议                    B.北伐战争——八七会议——太原会战

C.黄埔军校——西安事变——南昌起义                    D.五四运动——秋收起义——西安事变

29.“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这是毛泽东的诗词,写于1928年秋。

据此推断该诗词是(  )

A.《沁园春·长沙》        B.《清平乐·六盘山》    

 C.《西江月·井冈山》    D.《忆秦娥·娄山关》

30.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

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

这说明(  )

A.中共开始由幼稚走向了成熟                                    B.红军已粉碎国民党的围剿

C.中共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                                    D.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31.《新中华报》发文称“蒋氏的谈话,指出了团结的深切意义,承认了共产党人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这一文章出现的背景是(  )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国民大革命开始           C.抗战的全面爆发          D.重庆谈判启动时

32.抗战期间,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损失的军队,占其损失总数的65%。

这说明抗日战争(  )

A.是中国近代反帝斗争第一次完全胜利                    B.大大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33.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仅3年,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工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这一现象说明洋务派企业的兴办(  )

A.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激化了中国同外国列强的矛盾                                D.取代了外商企业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34.19世纪末《申报》报道:

“(洋人在中国开矿时)惟是中国之人惑于风水者众矣,倘有开矿之举动,则日是山也,或有关乎某处之来龙,是川也,或有碍于某处之地脉,多方阻挠,不使其兴工。

”该现象主要说明(  )

A.国人强烈的爱国思想  B.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中国近代化举步维艰 D.西方文明不适合中国

35.阅读下表。

下列对该表解读最准确的是(  )

1840—1936年中国棉纺织业中机纱机布厂(机器生产)占比表

 

1840年

1860年

1894年

1913年

1920年

1936年

全国用棉中商品棉占%

30.6

30.7

26.2

62.7

58.9

87.1

土布生产中用机纱%

0.4

0.6

23.4

72.3

50.3

75.9

全国用布中机布%

0.5

3.2

14.2

34.8

28.6

56.8

备注:

机纱机布包括进口货和国内机制品

A.政府放松对民族资本主义限制                                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近代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持续发展

36.陈启源的继昌隆缫丝厂1881年被南海知县下令封闭,致使陈不得不迁厂于澳门。

张謇通过两江总督刘坤一将湖北织布局存沪未用的纱机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官股,另募商股,最终建立了大生纱厂。

这充分说明(  )

A.实业救国思想得到清政府的充分认可                    B.大生纱厂是一个官商合办的官办企业

C.官僚资本主义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封建势力对民族企业的发展有双重作用

37.驻华大使司徒雷登1947年9月下旬给马歇尔的内部报告中称:

“(中国)到8月底,通货比5月底膨胀了64%,……1947年的头5个月一直维持着这样高的通货膨胀率,从年初始,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几乎同步上升……”这一现象对民族工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B.改变了民族工业分布于沿海地区的布局

C.美国商品挤占中国市场                                            D.民族工业无法形成独立完成的工业体系

38.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评说洋务运动:

(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清政府自强运动的目的就是要弄那么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漂亮的拳击手套”是指(  )

A.政治体制                      B.军事技术                       C.生产技术                      D.思想文化

39.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认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这里梁启超倡导的“官制”是指(  )

A.封建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资产阶级共和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40.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

“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胡适

41.读图12。

漫画中被碾在车轮底下的人物是孔子。

这反映出作者(  )

A.维护中国先进文明      B.推崇民主共和制度       C.否定传统儒家思想      D.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42.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就市场角度而言,其积极意义在于(  )

A.推动了农业产品的商品化                                        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消除了农民对政府的不满                                        D.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3.苏共领导人布哈林曾指出:

“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

A.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苏共推行全面的工业国有化措施

C.废除实物分配制,允许自由贸易                            D.开始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44.阅读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表,对表中数据解读准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国民收入处于高峰            B.20世纪50年代后苏联国民收入不断下降

C.勃列日涅夫改革一度推高了国民收入增长率        D.苏联经济在七十年代出现了滞胀局面

45.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

“限制生产规模,规定了工人的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标准等,愿意接受的雇主将能领到一个‘蓝鹰’徽章,他们把徽章悬挂在营业地点和印在产品上作为合格的标志。

”一时间,“做守法公民,为国效力,只到有蓝鹰标志的地方购物”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制定上述内容的主要目的是(  )

A.应对居高不下的失业率   B.帮助企业恢复生产

C.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   D.适应扩军备战的需要

46.下面是“1980—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表”,当时美国采用的是(  )

年份

项目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0.3

1.9

-2.5

3.6

6.8

3.4

2.8

3.4

4.6

A.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B.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C.重商主义经济理论      D.供给和货币学派理论

47.阅读下图,对英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表述准确的是(  )

A.18世纪后半期农村人口数量骤减                            B.19世纪中期发展到顶峰

C.20世纪上半期城市人口锐减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平稳发展

 

48.下图是1947年苏联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

作者创作该漫画的意图是揭示美国(  )

A.拉开对苏冷战的序幕   B.极力推动欧洲一体化C.援助推动西欧经济复  D.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49.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当代世界历史局势时,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

请你为它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  )

A.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与合作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战后大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50.《失败的帝国:

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冷战的和平而迅速的终结,让戈尔巴乔夫在国际关系史上获得了一席之地,而□□□□则使他(戈尔巴乔夫)成为俄罗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其中□□□□应为(  )

A.华约解散                      B.苏联解体                       C.东欧剧变                      D.经济改革

51.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国家,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建构公共协商机制,通过各方平等自由的对话讨论和协商的过程,达到利益表达、利益协商和利益实现,应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首选价值。

这一民主政治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