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7688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1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解析版

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2019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试卷

本试卷共8页,6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试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Ⅰ: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建立细胞学说的两位科学家是施莱登和()

A.沃森B.施旺C.达尔文D.克里克

【解析】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故A、D错误;施莱登和施旺建立了细胞学说,B正确;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C错误。

【答案】B

2.下列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的是()

A.核糖体B.中心体C.叶绿体D.液泡

【解析】核糖体无膜结构,故A错误;中心体无膜结构,故B错误;叶绿体含有双层膜,故C正确;液泡具有单层膜结构,故D错误。

【答案】C

3.由56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在合成过程中共脱去566个水分子,则该蛋白质的肽键数目是()

A.564B.565C.566D.567

【解析】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

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故该蛋白质肽键的数目为566,故C正确。

【答案】C

4.细胞膜的功能不包括()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B.对细胞起主要支持作用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解析】细胞膜的功能:

(1)作为细胞边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功能;(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功能。

【答案】B

5.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多种生命活动

B.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反应有关

C.在ATP与ADP转化过程中物质和能量是可逆的

D.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解析】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故A正确;ATP水解为放能反应,ATP水解反应和吸能反应相联系,故B正确;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不是可逆反应,其中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能量是不可逆的,故C错误;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故D正确。

【答案】C

6.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B.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C.细胞在形态上发生变化,但细胞结构不变

D.已经分化的细胞一般会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至死亡

【解析】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主要过程,不是基础,故A错误;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故B正确;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一般会保持分化后的状态,不可逆转,C、D正确。

【答案】A

7.可促使亚麻植株长得更高的激素是()

A.乙烯B.赤霉素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

【解析】乙烯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果实成熟,故A错误;赤霉素的功能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故B正确;脱落酸的功能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故C错误;细胞分裂素的功能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故D错误。

【答案】B

8.在某山区,伴随人口的增长,过度开垦、乱砍滥伐现象十分严重,其直接后果不包括()

A.自然灾害增多B.土地退化

C.土壤侵蚀D.臭氧层破坏

【解析】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会造成引起土地退化、土壤侵蚀、自然灾害增多。

冰箱制冷剂氟里昂等排放到空气中,能破坏臭氧层,引起臭氧层空洞,故选D。

【答案】D

9.地鸻发现天敌时,雄鸟会急速起飞,扇动两翼给雌鸟示警,这种信息是()

A.物理信息B.行为信息

C.化学信息D.营养信息

【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

(1)物理信息:

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2)化学信息:

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

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地鸻发现天敌时,雄鸟会急速起飞,扇动两翼给雌鸟示警,这种信息是行为信息,故选B。

【答案】B

10.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自变量是()

A.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B.插条的年龄

C.处理插条的时间D.插条浸没的深度

【解析】根据探究的目的可知,探究的问题是“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故自变量应为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故选A。

【答案】A

11.森林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的资源利用能力,该能力不包括()

A.利用养分等资源的能力B.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C.利用土壤动物资源的能力D.利用空间等资源的能力

【解析】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养分、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也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答案】C

12.在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中,采用多度等级划分的方法是()

A.目测估计法B.记名计算法

C.样方法D.标志重捕法

【解析】

(1)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用取样器取样法。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

一是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二是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划分表示方法有:

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

综上可知,C正确。

【答案】C

13.图1食物网包含食物链的条数是()

A.4条B.5条

C.6条D.7条

【解析】图中食物链有:

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所以此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条数是5条,故选B。

【答案】B

14.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见图2,能量(单位:

kJ/m2·a)在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A.10%B.12%C.16%D.18%

【解析】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3.6÷136×100%=10%,故选A。

【答案】A

15.下列人体细胞中,最可能含有44条染色体和2条X染色体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或卵细胞

【解析】精子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44+XY)→初级精母细胞(44+XY)→次级精母细胞(22+X或22+Y,但后期时为44+XX或44+YY)→精细胞(22+X或22+Y)。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原细胞(44+XX)→初级卵母细胞(44+XX)→次级卵母细胞(22+X,但后期时为44+XX)→卵细胞(22+X)。

【答案】C

16.一个双链DNA分子()

A.含有4种核糖核苷酸B.碱基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

C.若含有30个T,则同时含有30个GD.含氮碱基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

【解析】一个双链DNA分子一般都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故A错误;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因此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故B正确;根据碱基配对原则,A(腺嘌呤)与T(胸腺嘧啶)配对,C(鸟嘌呤)与G(胞嘧啶)配对,若含有30个T,一定含有30个A,但不一定含有30个G,故C错误;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碱基排列在内侧,故D错误。

【答案】B

17.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的遗传物质是RNAB.R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C.线粒体内不含DNAD.蛙的成熟红细胞不含DNA

【解析】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故A正确;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故B错误;线粒体和蛙的成熟红细胞含有DNA,故C、D错误。

【答案】A

18.赫尔希和蔡斯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上清液中。

该实验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噬菌体侵染细菌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噬菌体侵染细菌

【解析】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

分别用含35S和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出带相应标记的噬菌体。

根据题意可知,上清液测得放射性,说明标记的是S元素,故C正确。

【答案】C

19.图3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以①链为模板,转录出②链

B.②与核糖体结合,指导蛋白质合成

C.②的转录主要发生在线粒体

D.③表示RNA聚合酶

【解析】②的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故C错误。

【答案】C

20.中国科学家承担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任务所占比例是()

A.4%B.3%C.2%D.1%

【解析】作为参与这一计划的唯一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于1999年跻身人类基因组计划,承担了1%的测序任务。

虽然参加时间较晚,但是我国科学家提前两年于2001年8月26日绘制完成“中国卷”,赢得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评价,故选D。

【答案】D

21.下列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实例是()

A.“黑农五号”大豆B.21三体综合征

C.转基因抗虫棉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解析】A、C、D三项属于基因突变,B项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B

22.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给予适宜刺激,使其兴奋。

下列兴奋传导正确的是()

 

ABCD

【解析】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当受到有效刺激后,改变了膜的通透性,钠离子大量内流,刺激点变为外负内正。

局部电流方向是由正电荷流向负电荷,所以在细胞内是由刺激点向两边流动,在细胞外却流向刺激点,即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故选C。

【答案】C

23.下列关于人体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B.水平衡调节中枢位于小脑

C.呼吸中枢位于下丘脑D.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解析】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

(1)大脑: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2)小脑:

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3)脑干:

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4)下丘脑:

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5)脊髓:

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故A错误;水平衡中枢位于下丘脑,故B错误,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故C错误。

【答案】D

24.下列疾病中,会导致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的是()

①白化病②色盲③尿毒症④糖尿病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尿毒症是肾功能异常,导致尿素不能排出体外,会导致人体内环境遭到破坏;糖尿病患者往往胰岛素分泌不足,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发生障碍,会导致人体内环境遭到破坏,故选B。

【答案】B

25.输氧时,需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以维持呼吸中枢兴奋,该调节方式属于()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D.免疫调节

【解析】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就会刺激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这种对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称体液调节。

【答案】B

26.HIV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的细胞是()

A.吞噬细胞B.T淋巴细胞

C.浆细胞D.B淋巴细胞

【解析】HIV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T淋巴细胞,故选B。

【答案】B

27.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二氧化硅可加速研磨B.用适量的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C.用单层尼龙布过滤研磨液D.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解析】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若滤液细线没入层析液中,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所做的滤纸条上则不会得到任何的色素带,故选D。

【答案】D

28.下列关于“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观察到线粒体具双层膜B.不染色可直接观察线粒体

C.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D.用根尖分生区组织观察叶绿体

【解析】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不到线粒体具有双层膜,故A错误;观察线粒体需要染色,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故B错误;高倍镜下,可看到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的叶绿体,故C正确;根尖分生区组织中无叶绿体,故D错误。

【答案】C

29.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可观察到细胞质、细胞核的颜色依次是()

A.红色、红色B.绿色、绿色

C.红色、绿色D.绿色、红色

【解析】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时,细胞质和细胞核分别被染成红色和绿色,故选C。

【答案】C

30.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CO2,常用的试剂是()

A.溴麝香草酚蓝B.健那绿

C.酸性重铬酸钾D.醋酸洋红

【解析】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以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CO2;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可以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故选A。

【答案】A

二、单项选择题Ⅱ: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31.图4所示的某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

 

【解析】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图示运输方式需要载体协助,故A错误;协助扩散的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低浓度,而图示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高浓度,故B错误;被动运输都是从高浓度→低浓度,而图示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高浓度,故C错误;图示运输方式是从低浓度→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故D正确。

【答案】D

32.小杨检验唾液对淀粉的降解作用,向10mL的热米汤(100℃)加入1mL唾液并混合均匀,较长时间冷却到室温后,加入适量碘液显深蓝色。

最可能的原因是()

A.唾液的溶菌酶抑制了淀粉酶活性B.高温(100℃)使淀粉酶失活

C.唾液淀粉酶离开口腔后失去活性D.加入唾液的量不够

【解析】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此处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适宜的温度应为37℃左右,高温(100℃)会使淀粉酶失活,故选B。

【答案】B

3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B.光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C.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CO2D.暗反应释放能量

【解析】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故A正确;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故B错误;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H2O,故C错误;暗反应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储存能量,故D错误。

【答案】A

34.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衰老特征的是()

A.细胞内水分减少B.细胞呼吸速度加快

C.细胞色素逐渐积累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解析】衰老的细胞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2)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4)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5)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综上可知,B项不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答案】B

35.小李以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

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可观察到()

A.紫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B.白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C.紫色的中央液泡明显膨胀D.白色的中央液泡明显膨胀

【解析】成熟的紫色洋葱的鳞片叶表皮细胞有大的液泡。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

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可观察到紫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故A正确。

【答案】A

36.下列能正确反映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

 

【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对应的曲线是A。

【答案】A

37.下列有利于预防癌症的健康生活方式是()

A.长期吸烟B.长期食用熏制的食品

C.经常在阳光下暴晒D.经常食用富含胡萝卜素的果蔬

【解析】长期吸烟、长期食用熏制的食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都不利于健康。

【答案】D

38.通常情况下,最可能含有大量叶绿体的细胞是()

A.水稻根尖细胞B.甘薯块根细胞

C.菠菜叶肉细胞D.玉米胚乳细胞

【解析】四个选项中,在通常情况下,最可能含有大量叶绿体的细胞是菠菜叶肉细胞。

【答案】C

39.图5中,种群增长的最佳温度与相对湿度组合是()

 

A.30℃,85%B.32.5℃,85%

C.32.5℃,90%D.35℃,95%

【解析】根据种群数量可知,种群增长的最佳温度与相对湿度组合是32.5℃,90%,故选C。

【答案】C

40.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小廖设计制作了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缸,各缸内组成和条件见下表。

据表分析最稳定的生态缸是()

选项生态缸编号光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

A①+-++++

B②-+++-+

C③++++--

D④++++++

注:

“+”表示有;“-”表示无。

【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表格中,光照、泥沙为非生物成分;水草、藻类属于生产者;浮游动物和小鱼属于消费者;泥沙中含有分解者。

B项缺少光照条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C项缺少泥沙,缺少分解者;A、D两项中,D项多了生产者“水草”,故更稳定。

【答案】D

41.下列关于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给大鼠口服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B.给雌亲鱼注射胰岛素促性腺激素使卵成熟

C.给牛注射胰高血糖素,可降低血糖

D.给狗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食物,减少耗氧量

【解析】用激素治疗疾病时,蛋白质类激素不能口服,只能注射,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故A错误;给雌亲鱼注射胰岛素促性腺激素使卵成熟,故B正确,给牛注射胰岛素,可降低血糖,故C错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给狗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食物,增加耗氧量,故D错误。

【答案】B

42.下列关于人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恒定调节属于反馈调节

B.热量来源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产热

C.热量散出主要是汗液的蒸发和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D.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解析】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的激素,故选D。

【答案】D

43.下列不属于基因突变特征的是()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基因突变不会产生新基因

C.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频率很低D.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解析】基因突变的特征:

(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

(2)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综上可知,选B。

【答案】B

44.下列关于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A.mRNA可识别并转运氨基酸B.密码子位于tRNA上

C.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D.一个核糖体可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解析】tRNA可识别并转运氨基酸,故A错误;密码子位于mRNA上,故B错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故C正确;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故D错误。

【答案】C

45.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未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假说—演绎法B.统计法

C.观察法D.辐射诱变法

【解析】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未采用辐射诱变法,故选D。

【答案】D

46.下列不属于人类遗传病及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手段的是()

A.羊水检查B.血型检查

C.B超检查D.基因诊断

【解析】通过产前诊断可以有效地预防遗传病患儿的产生,产前诊断包括:

B超检查、羊水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和绒毛细胞检查、基因诊断等。

综上可知,选B。

【答案】B

47.下列图中,属于某二倍体雄性动物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是()

 

 

【解析】D项,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所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D

48.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产生新物种

C.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种群之间的进化和发展

D.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解析】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故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故B错误;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故C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故D正确。

【答案】D

49.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产生F1,对F1表现型叙述正确的是()

A.雌果蝇既有红眼也有白眼B.雌果蝇全部是白眼

C.雄果蝇既有红眼也有白眼D.雄果蝇全部是白眼

【解析】根据题干的信息,果蝇的眼色基因型和性状的关系为:

XAXA

XAXA

XaXa

XAY

XaY

红眼雌果蝇

红眼雌果蝇

白眼雌果蝇

红眼雄果蝇

白眼雄果蝇

XaXa(白眼雌果蝇)×XAY(红眼雌果蝇)→XAXa(红眼雌果蝇)∶XaY(白眼雄果蝇)=1∶1,因此后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故D正确。

【答案】D

50.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A.正交B.自交C.测交D.反交

【解析】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来检测F1的基因型,是检验某个生物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有效方法,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就是测交,故C正确。

【答案】C

三、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