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7938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docx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docx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

找回丢失的传统

——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

(陈斌2013)

一、引言

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新鲜时尚的西方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传承久远的传统节日,你更热衷于哪一个?

当很多年轻人感觉端午没有圣诞重要时,感叹月饼没有麦当劳好吃时,对春节的热情越来越少而对情人节念念不忘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节日正在猛烈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个民族身份的象征。

那么,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撞时,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种文化交锋呢?

是全盘否定,全盘接受,还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呢?

精华和糟粕又如何区分呢?

本文以西方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的比较作为个案研究,着重剖析节日的政治性以及人们在对待两种节日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笔者试图在两种节日的交融交锋中寻求到共识,并就如何正确对待西方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的问题上提出几点意见。

二、传统节日面临的危机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我们能够很清楚地记得去年、前年甚至多年前的生日是如何度过的,但却很难记起十几天前发生的事情。

这是因为,我们的记忆被一套时间系统有规律地记录着。

正如社会学家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中揭示的,人们日常生活的节奏深深地根植于他们所采用的历法当中(保罗·康纳顿,2000)。

一年中,总有一些很普通的日升日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正因为历法如此近距离地塑造着我们的生活,传统节日也成为国人呼唤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

和个人的记忆一样,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特定日子的周而复始,就产生了节日。

这些节日一方面影响着人们在当天的活动,另一方面则加深了我们对一种文化的体验和认同,这是超越个人回忆的“文化记忆”。

这种记忆并不一定是一个群体对其经历的共同回忆,因为即使没有亲身经历,我们也同样可以和别人拥有共同的记忆。

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总有一些故事、总有一些物品被一代代地传递下去。

每一个群体,都需要一份能将所有成员凝聚起来的向心力,一个共同的神话传说、一组发黄的老照片、一座体育比赛的奖杯,总能将人们心底的情感唤起。

中华民族分布地域广阔,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节日以时间之线将民族和文化有机串联。

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传统年节体系,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魂魄,它将中华文化鲜活地展现在人们具体的节日行动之中。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在悠久的农耕社会中形成的,重视天人合一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们的传统节日基本上按照气候设置,不管是春节、清明,还是端午、中秋,都标志着不同季节的轮流登场。

传统节日把我们起居动静的时间表安排得井然有序。

劳作与收获,欢庆与庄重,人和自然达成了一份默契,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这些节日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增加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周南焱,2008)

中国传统节日的开篇之作,是以“阖家团圆”、“辞旧迎新”为主题的春节。

它是全世界华人心中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持续时间最长、内容和仪式最多、节奏感最强的一个节日。

回家过年,作为几千年根深蒂固的情结,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期盼。

春节有一个高潮起伏、令人激动不已的过程:

有序曲、有尾声;有思想、有仪式;有对遥远过去的追忆,有对美好前景的展望。

通过无数个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书写着“辞旧迎新”的篇章。

仅以除夕“守岁”那一刻为例:

祭祖、吃年夜饭、给压岁钱、放鞭炮、全家守岁等仪式,庄重而充满激情,深情又富有浪漫。

而年夜饭则成为一家人在一年中最享受的精神与物质大餐。

清明节,一个庄重的节日。

清明到,儿尽孝。

它是悲哀祭祀的日子,祭祀先人,追贤思孝表达情思,认祖归宗表示孝心。

在祭奠追思中,更多地领悟对亲人和长辈的亲情与义务,增强对家庭的认同感,这是一种文化和伦理道德的体现。

同时,它又是播种希望的日子,在大地复苏、万象更新的时节,亲近自然,热爱生命,也应是其中之义。

端午节,一个最具有内涵与活力的节日。

本质上蕴涵着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忧国忧民的情怀,屈原的这种精神人格是民族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一份极其宝贵的遗产。

由于全民族的共识,保证了其传承千年。

端午节包含的对民族品格的追求,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永远是无价之宝。

端午吃粽子是其节日的象征物,而龙舟竞渡则是其最具活力的体现,展示的是全民族的体育运动和体育精神。

七夕节,一个象征着美好爱情的节日。

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这一传诵千年的佳话,将中华民族的爱情理念给予了最完美的诠释。

赞美的是牛郎织女不看门第出身,不看金钱权力,没有朝朝暮暮,只有忠贞不渝,传递的是地久天长的爱情观。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种不受时空限制的人类情感,神圣、高尚并且充满魅力。

这种传统美德至今仍为很多人所认同和追求。

中秋节,一年中最迷人的夜晚。

“天上一轮才捧出,地上万姓仰头看”,几千年约定俗成的天上与人间的特定景观,十分壮丽和浪漫。

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想到人世的团圆,因此,中秋节代表了一种特别的期盼。

团圆、团聚是中秋节的中心意义,中秋团圆,家国和谐,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永恒的憧憬和追求。

重阳节,值秋高气爽登高时节,九九重阳,祈求长久长寿、实现人生境界步步高的美好愿望。

现已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或叫敬老节。

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在节庆活动之中既浪漫又真诚。

(二)西方节日盛行,传统节日丢失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越来越多的接触西方文化并随着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分工的程度越来越深,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冲击到中国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人对西方节日的欢迎程度已经超过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

”(金升霞,2005)如果你在XX里键入“圣诞节”搜索全部图片时,会有217,000个结果,而你键入“中秋节”时搜索出的全部图片只有62,400张,仅仅是前者的三分之一还不到。

XX是中国人开发的中文搜索引擎,其搜索结果足以见出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落寞。

有人说,春节前夕寒风中长龙似的购票队伍,拥挤的列车;中秋节月饼市场的火爆和越来越华丽的月饼礼盒包装;清明节的交通堵塞等等,无不说明这些传统节日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中国传统节日似乎没有真正远离我们,人们照样热衷于过大年,吃年夜饭,照样热衷于中秋节的团聚。

然而,中国传统节日确实在淡化。

“它的淡化表现在年轻人对西方节日的狂热追求上,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负担和沉重感上,以及节日的传统文化氛围的缺失上。

”(晋巧珍,2006)吃着麦当劳、肯德基,看着迪斯尼动画片长大的孩子们,他们很多都更热衷于过圣诞节,而不是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春节。

他们知道圣诞节有圣诞老人和圣诞树,却不知道过春节门上要贴红对联,大红的窗花和点上红红火火的爆竹。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他们清楚的记得2月14号是情人节,在这天一定要给恋人送上一束玫瑰和一盒巧克力,可是他们却不曾知道七夕节的由来以及荷包香囊的涵义。

三、传统节日丢失的原因

西方节日为何如此盛行?

面对他们的流行,中国传统节日为何显得如此苍白而没有吸引力?

众所周至,东亚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传统文化都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尤其是日韩两国。

论西化,日韩两国的西化程度超过中国,然后这两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依然保持了自己的旺盛的生命里。

韩国的“端午节”一到,韩国人都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并举办荡秋千和摔跤比赛等,常年如此。

日本的茶道和花道等也经久不衰。

他们为何能将本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和谐的共存在一起?

面对国内西方节日的盛行和传统节日的淡化,笔者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社会背景的变化

传统节日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节日产生和传承发展的根源在于千年的农耕文明,这些节日无论性质还是形式,自然也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

”(陈建胜,2007)因此这种传统节日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

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以男性家长为中心的家族制度,正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所依托的社会结构,并对民间风俗长生了长期、重大的影响。

于是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农事”、“祈福”、“驱邪”等主题以外,又添加了“祭祖”、“团圆”等元素。

节日与社会伦理,生产关系,生产力有着必然的联系。

“自近代以来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被逐渐解构了,而新的社会伦理并没有很好的重构。

中国原有的社会机制、结构已经瓦解,但新的社会尚未发育完全。

”(陈建胜,2007)在这一转型期中,农业文明的节日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内涵,而仅是一个形式,如果它不被赋予新的意义,它必然会在历史的车轮中销声匿迹。

(二)西方文化的相对优势

西方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导力量,相应的西方文化也会成为强势文化,进而传播到世界各地,对本土文化构成冲击,使得西方文化成为流行风尚。

美国的第一出口产业就是文化产业,电影、娱乐之类,这是显性传播,而还有一些隐性传播,比如快餐、节日之类。

所以有了中国巨大的文化赤字。

“并且西方节日的一些文化是我们缺乏的。

比如说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与现代快节奏、简约的生活方式的适应性。

”(金升霞,2005)但是全球化不可能走向一元化,如果朝这个方向发展的话,全球化不可能继续推进,那也将是文明的倒退与灾难。

(三)西方节日形式的多样化

西方节日的庆祝仪式比中国传统节日更具多样性。

情人节的玫瑰、圣诞节的礼物、愚人节的玩笑等等正好迎合了年轻一代受西方文化冲击而满怀憧憬的心情。

比如说情人节,虽然中国有七夕节,但是在年轻人眼里这个节日是对忠诚爱情的赞美,对长辈们更适合。

可是情人节却更推崇对爱情的追求,是真正的年轻人的节日。

中国有压岁钱,西方有礼物,前者基本限于长者对晚辈,但后者就没有那些讲究了。

而且,礼物更能体现彼此之间心思的揣摩,更能体现之间的关爱。

愚人节在中国的古文化里是不允许的。

诸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总是一些严肃的词藻,更因为历代诗词家们在节日里对离别、惆怅的绚烂抒怀使得人们在这些日子里过得格外小心。

(四)单一的传统节日活动

传统节日活动单一,缺乏能提起人们兴趣的精神文化活动的举办。

“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国的吃文化。

”(蓝巧燕,2006)一谈起过节,中国人最能想起的就是,过节要吃什么,而不是玩什么做什么。

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腊八节喝粥,春节吃饺子。

每个传统节日都变成了一个吃文化。

然而由于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发展,目前,人们对过节吃新的那种观念不再盛行了。

当仅剩下的吃文化也激不起人们的兴趣时,新颖的西方节日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这些节日里,看电视是除了吃以外的人们唯一的精神文化享受。

可是年复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也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的兴趣和口味了。

当看电视无法满足人们节日文化需要的时候,其他的传统节日活动也早已被人们遗忘了,比如踩高跷、赛龙舟、灯会、舞龙舞狮等等。

(五)商家的推波助澜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这个商家惯用的炒作方式,为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商家抓住年轻人的猎奇心里,赋予西方节日(尤其是情人节和圣诞节)消费、享受的特点,营造浪漫美好的节日氛围,并且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以吸引大批青年消费群。

”(刘晨芳,2005)这种行销手段使得传统的民风民俗在文化传承上出现了断层。

(六)其他原因

西方节日是针对于个人所表达的意愿,而中国传统节日更倾向于团体性,随着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他们的个人意愿一般占主体。

并且在全球文化的冲击下,许多年轻人认为西方节日更讲求人性化,比较轻松浪漫,注重情调,所以更容易被接受。

除了青少年,白领阶层也是西方节日很重要的一个消费群。

他们对国际潮流以及西方文化有更高的敏锐度,并且自身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来庆祝西方节日。

四、找回丢失的传统:

兼容并包,和谐发展

西方节日立意简明突出,时尚元素鲜明,庆祝形式多样,并且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推广性,所以深受年轻人的推崇。

正如一杯可乐,喝起来很过瘾,给人的感官刺激很强。

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积淀,就像是一杯浓茶,需要人们去品味。

韩愈说过,“民俗既迁,风气易随”。

苏轼讲过,“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

可见作为传统文化的基石和精髓,风俗的好坏对国运的昌盛有密切关系。

“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座皇冠,民俗是皇冠上面的宝石的话,那么传统节日就是宝石中最大最亮的那颗。

”(蓝巧燕,2006)所以我们必须让传统节日重现光彩,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一)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的底蕴深厚,广大的青少年群体需要在传统节日的文化熏陶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些传统节日都是浩漫的历史长河中涤荡出来的,具备超乎寻常的社会和历史认可度,经得起推敲,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因此要想让传统节日恢复往日的光彩,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说清明节,其文化内涵表现了中国人对前人的尊重,祭奠我们的革命先烈,或者祭奠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做出贡献的人们,这是一中情怀,永怀对先辈的感激。

中秋节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因为它代表花好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愿望,而且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是推崇一种爱国主义情怀。

所以说,过传统节日不是单纯的休息,而是要回味文化,体味文化。

“传统节日放假是一种情感需求,精神需求,并不是一种物质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人们要在节日里提升陶冶自己的情操。

”(蓝巧燕,2006)

(二)培养民族责任感和民族凝聚力

传承民族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为了让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再次成为世界最强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具备光荣是使命感。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民族凝聚力空前高涨,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时刻指日可待。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更为我们展示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提供了舞台,文化需要交流,如何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直以来我国分别与法国和俄罗斯举办的中法、中俄文化年,对传统文化的交流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真正让中国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向全世界展示中华古国的风采,培养了民族自信心。

(三)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品位

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有两个特点:

一是喜闻乐见、全民参与;二是循环往复、无穷延伸。

它不是一次性的活动,是一个民族永恒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存在的方式。

它对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振兴、文化认同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对于怎样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品位,专家提出几点意见。

一是举办传统的活动,比如端午节除了吃粽子、纪念屈原之外,龙舟竞渡,突发向上、力争上游,是一种团结的力量,是值得提倡的非常好的活动。

并且要通过媒体和商家等多种方式宣传和普及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二是节假日的庆祝应当随着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将传统的有价值的东西挖掘出来。

同时也应该因时因地制宜地创新。

比如建国以后,清明节我们不光扫墓祭祖,还扩大到祭奠烈士,祭奠历史文化名人,他们做出了贡献,也理应为他们扫墓。

(姜杰敏,2006)

(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如何继承民族文化遗产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照单全收,我们要运用马列主义历史地、辩证的哲学眼光和态度,去批判的吸收。

在如何借鉴西方外来文化这个问题上,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就在他的政论名篇《拿来主义》中明确指出: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综其两端,我认为,对待一系列西方节日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不盲目崇拜,不迷失自我;既不全盘西化,照单全收,也不全面否定,刀枪不入;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

西方节日受历史宗教文化的影响,大都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

尽管宗教大都是劝人向善的,但毕竟在我们这个国度里崇尚宗教信仰自由,因此就不好对这些节日做出什么硬性规定。

对于那些带有一定的西方生活情趣的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等,则完全可以随兴所至,“悉听尊便”,毕竟它可以给我们紧张、枯燥的生活带来一定的生活情趣,注入一丝活力。

而对于那些既带有西方浓郁的浪漫情调又符合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等,我们则要大力提倡,努力推广,以不断提高民族素质,加快社会文明进程。

(五)社会各种力量共同保护传统节日

与传统的土壤分离之后的传统节日,以文化象征物的形式存在于现代的生活空间。

它们在当代人眼中代表着自身的文化传统,代表着美好遥远的过去,在外来游客的眼里则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是异文化的象征。

“我们保护传统节日,一方面是为了留住传统,确保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得以代代相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合理地利用传统,让传统服务于今天。

”(姜杰敏,2006)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工程,需要各种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第一,政府部门的积极支持。

节日从来都不是一种自发的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文化行为。

一个节日如果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就不太可能大范围地流传和兴盛起来。

政府的干预可以有多种形式。

除了舆论和道德的支持之外,把节日定为法定假日可以说是最为适中的一种。

这样一方面可以为人们过节庆祝提供时间保证,另一方面又把节日的具体实施放手给民间,从而避免了过多干预之嫌。

第二,地方政府和民间协会等机构的主动实施。

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节日,以地方性和乡土性为特色,由各地政府或民间组织出面来操办,可以避免搞形式主义和机械化,把节日办得有声有色,达到宣传地方文化和丰富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

第三,专业人士的参与。

文化学专家、民俗学家和精通地方文化的当地人士,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到对于节日活动的设计和导演中来,对节日的内容、行头道具、情节结构和上演效果进行安排和调控,以保证节日的文化含量和文化效应。

第四,媒体的加入和宣传。

媒体的渲染不仅能提高节日的公共性和公开性,加强节日的戏剧效果,而且还能起到引导过节方式的作用。

在民主化的国家制度下,官方对于民间文化的干预总是有限的。

对于节日行为的控制和引导,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媒体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报道来实行。

五、结语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愿望都会自然地通过各种节日流露出来。

节日作为一个民族的活态文化,一年一度地传承着它独有的气质与文明的神圣的方式。

当代中国人对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民俗节日虽然仍保持着巨大的热情,但是这种热情在不断消磨。

“因为国家对节日的安排淡化了民族民俗性的节日(除了春节之外别无其他),缺乏对民众生活感觉和生活伦理的关注,因此难以应付人们希望节日带来生活的情趣与高潮的需求。

”(陈建胜,2007)

传统节日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的减退,和一些西方节日影响的上升,与其简单地说中国民众对本土传统没有了热情,在文化上丧失了自信,不如说这种现象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心理需求更为丰富的趋向。

民众的传统生活方式仍然有着活泼的生命力,大部分民众仍然通过传统的节日自发地表达着他们的情感和愿望。

问题只在于民众的传统生活方式被忽视了,民众日常生活对于文明传承和国家政治的意义被忽略了。

国家治理和政治建设的一个最终目标就是要让民众平和、快乐和幸福地生活。

而民众享有幸福生活的方式,经历世代积累,凝聚了这个民族的文明传统,特别是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节日正是民众表达他们的幸福和快乐的很重要的途径,从其中正可看见一个时代的社会精神。

很难想象,如果无法形成和延续传统生活方式,一个民族会有普遍的幸福感。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遗产中补充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把这些活态的无形遗产看作一个民族的标志、一个民族社区发展的生命源泉。

节日就是其中的一种。

”(蓝巧燕,2006)

因此,国家不能忽视节日这种大众生活的仪式在塑造民族认同方面的作用,更不能忽视,国家政治和国家的伦理价值必须建立在民众的生活方式之上,建立在民间传统之中。

“由于国家体制对民族传统的态度有着相当大的移风易俗的作用,民众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选择是否能够得到尊重和保护,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蓝巧燕,2006)

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底蕴深厚,许多方面我们了解的都不够,传统的节日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传承和发展的。

然而辨证地来看,传统文化之中不乏粗劣的成分,传统的节日文化也有拖沓冗长的地方。

再者,一味排斥外来文化也是不理智的做法,不管是民族的还是世界的,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应该采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批判中继承和发展,相信辉煌是属于我们的。

 

参考文献:

保罗·康纳顿,2000,《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陈建胜,2007,《传统节日之淡化与中国社会之转型》,《理论界》第9期。

姜杰敏,2006,《论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利用》,《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3期。

晋巧珍,2006,《中国传统文化的淡化》,传媒视野。

金升霞,2005,《略谈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蓝巧燕,2006,《从中国传统节日的走向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许昌学院学报》第3期。

刘晨芳,2005,《当传统节日遭遇“洋节”》,《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第6期。

薛晓萍,2001,《从中国人过西方节日谈中西文化交流》,《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3期。

周南焱,2008,《回归传统节日守望精神家园》,独坐雕像之下——南焱文学驿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