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防护专项方案样本.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8253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电防护专项方案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外电防护专项方案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外电防护专项方案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外电防护专项方案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外电防护专项方案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外电防护专项方案样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电防护专项方案样本.docx

《外电防护专项方案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电防护专项方案样本.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电防护专项方案样本.docx

外电防护专项方案样本

外电防护专项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安徽省茶及茶制品质量监督检查中心实验室布局改造工程

A、建设单位:

岳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b、监理单位:

安徽一同建设征询管理有限公司

c、设计单位:

岳西当代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d、施工单位:

岳西县鑫林建筑有限公司

2、本工程为改建工程,构造类型为始建于八十年代初三层砖混构造,建筑面积为1562m2,高10.8m。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经现场勘察,1)、本工程座落于3.2m高石砌挡土坝上,坝外侧为高湾路。

在该改建工程长7.0m西山墙路旁有一杆高12m10KV和380V外包绝缘高压供电线路与山墙呈三角形通过,与建筑物三层顶相高。

两个不同电压线间距为1.9m,与建筑物距离近来为1.2m,最大2.5m。

2)同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员一起到供电部门询问得知:

该10KV(直径12mm)和380V线为外包绝缘线路,最小安全距离〉400mm。

当脚手架搭设后距离应当有400-500mm.

3)考虑该外包绝缘线已安装近年,也许已浮现老化状况。

因而,为保障施工期间操作人员安全和供电安全,须对外电线路采用隔离保护办法。

第二章编制根据

1、施工平面布置图;

2、施工现场实地勘察;

3、《施工现场暂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原则》(JGJ59-)

5、国家有关规范规定。

第三章防护办法

1.使用材料与数量:

垂直屏障选用3.0厚绝缘板30m2或18mm厚胶合板30m2或竹笆70m2,安全密网30m2,上、下水平向用钢管悬挑扣件连接上铺竹笆。

板后40*120*4000木方,铁钉等.

第四章搭设办法

因建筑物外脚手架与高压线距离仅有0.3→1.2m较近,无法单独设立防护,拟运用钢脚手架外立杆作防护立杆立杆,立杆外垂直搭设防护屏障到外架顶部。

且在距高压线上、下1.0-1.5m处水平设立一道悬挑防护屏障.两端防护屏障均要超过1.5-2.0m。

(一).施工程序:

拟定立杆位置→竖立杆→设大、小横杆→设拉杆→设斜撑、剪刀撑→搭设上、下悬挑杆→安木方档→铺水平围护板→扣钉垂直围护板→安装警示标志。

1.扫地杆:

防护架搭设高度较小,在立杆底部扣扫地杆。

2.竖立杆:

先竖两端头立杆,再里中间立杆。

立杆竖好后,应纵成行,横成方,杆身垂直。

3.扣大、小横杆:

第一步架大横杆时,应检查立杆与否竖正牢固。

4.剪刀撑、抛撑:

防护架搭设一步时,即应搭设抛撑、二步以上时搭剪刀撑。

5、上、下悬挑杆安装:

在主架体搭设稳固后开始安,位置在10KV线上1.2-1.5m处,杆头超过线200,并设上、下斜拉杆一道与主架立杆连接。

铺扣悬挑竹笆一层和安全网。

6、垂直向木方楞安装:

依照使用隔离板刚度,合理排上木方楞间距。

并用铅丝捆扣木方楞于架立杆外侧上。

7、隔离板安装:

木方楞安装完要检查其刚度和稳定状况。

符合规定后,将隔离板钉于木方楞上,再在架立杆内侧站立扣竹笆一层。

8、警示标志:

在架体面和两端对现场一面悬挂警示标语。

所有警示标志必要安装牢固。

第五章施工安全办法

1、搭设前,应告知供电部门拟定搭设时间。

搭设和拆除防护架必要由具备资质专业队进行,操作人员必要持证上岗操作。

操作时必要配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并扣好安全扣。

2、操作人员进入现场必要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施工现场各项规定;服从指挥。

3、搭设前应搭设警戒线,并指派专人看护,防止人员进入警戒区。

4、在搭设时,必要有专业安全员全程巡视监控作业人员操作各环节安全动态状况,发既有不合安全规范地方,特别是在距高压线很近时必要全程监控。

5、在搭至近高压线时,须特别注意不得与高压线相碰;

6、、在作业前,安全员应向班组操作人员作详细交底并严格按照方案搭设技术规定进行。

搭设前应搭设警戒线,并指派专人看护,防止人员进入警戒区。

7、作业人员在搭设过程中注意架体高升时防止物体坠落;

第六章有效期间安全技术办法

1、对各班组进行安全教诲,每日检查,任何人员未经容许不得拆除防护屏障。

2、项目部把此处列为重大危险源,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专职安全员每日巡检。

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消除。

第七章防护架体检查

(一).防护架搭设和使用前检查

1.防护架搭设至三步架高时,应按设计规定检查,符合后,继续向上搭设至规定高度,并由工地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员会同搭设班组按规定项目和规定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办理交接验罢手续方准许交付使用。

2.检查规定如下:

(1)整体防护架必要保持垂直、稳定,不得向外倾斜。

(2)防护架拉结点及剪刀撑必要牢固,间距符合设计规定。

(3)木楞、镀锌铁丝规格尺寸和材质必要符合规定。

(4)立杆、斜杆底部要牢固,(5)各杆件间距及倾斜角度应符合规定。

(二).防护架有效期间检查

1.防护架有效期间必要设专人经常检查。

2.检查项目如下:

(1)防护架有否浮现倾斜或变形。

(2)防护板、木楞绑扎点与否浮现松脱和断裂。

检查后不合格部位必要及时修复或更换,符合规范规定后,方准许继续使用。

(三).管理

1.材料部门购进防护架木材规格和材质应符合规范规定,不得采购等外材或残次品作为防护架部件使用。

2.施工过程中,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不得随意抽拆防护架上杆件,并应及时清除防护架上垃圾等杂物。

3、两端入口旁边要放置灭火器。

第八章防护架拆除

1、架体拆除前应由专业架子工拆除防护架。

2、防护架拆除时,作业区及进出口处必要设立警戒标志,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3、拆除杆件应自上而下传递或运用滑轮和绳索运送,不得从架子上向下随便抛落。

4、拆除规定

防护架拆除必要严格遵守自上而下按顺序进行,后绑先拆,先绑后拆。

拆除顺序如下,防护板内、外→悬挑竹竹笆→悬挑拉杆→剪刀撑→横杆→立杆等。

禁止上下同步进行拆除作业,剪刀撑、斜撑及连接点只能在拆除层上拆除、不得一次所有拆掉。

禁止采用推倒或拉倒办法进行拆除。

第九章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现场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及现场其她规定。

第十章应急预案

事故发生后来,应迅速有效地开展急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员工及有关方生命安全风险,特制定本预案。

1.触电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触电事故发生后来,现场人员应及时电话告知供电部门切断电源。

用现场绝缘杆件等器材挑将开电源,使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

将伤员抬出危险地方,组织人员进行急救。

若发现及时触电者呼吸及呼吸心跳均停止,则将伤员仰卧在平地上或平板上及时进行人工呼吸或同步进行体外心脏按压。

及时拨打120向本地急救中心获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阐明事故地点、严重限度、本部门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及时向公司应急抢险领导小组报告事故发生状况并谋求支持。

维护现场秩序,严密保护事故现场。

应急物资:

常备药物:

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

通讯联系:

医院急救中心:

120火警:

119匪警:

110

注意事项:

在未脱离电源时,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

事故发生时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急救,视状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立即告知关于负责人。

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因素。

心肺复苏急救办法要坚持不断进行(涉及送医院途中)不能随便放弃。

2.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高处坠入事故发生后来,应迅速将伤员脱离危险场地,移至安全地带。

保持呼吸道畅通,若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机能障碍,应及时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咽、喉部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

有效止血,包扎伤口。

视其伤情采用报警直接送往医院,或待简朴解决后去医院检查。

伤员有骨折、关节伤、肢体积压伤、大块软组织伤都要固定。

若伤员有断肢状况发生应尽量用干净干布(灭菌辅料)包裹装入塑料袋内,随伤员一起转送。

防止感染、止痛,可以给伤员用抗生素和止痛剂。

记录伤情,现场救护人员应边急救边记录伤员受伤机制,受伤部位,受伤限度等第一手资料。

应急物资:

常备药物:

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

通讯联系:

医院急救中心:

120火警:

119匪警:

110

(附示意图)

 

岳西县鑫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十二月九日编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