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8261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2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信阳高中2021届高一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

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

”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宗族权力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不使……疑”、“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等则朝廷乱”,所以目的在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稳定统治秩序,D项符合题意;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但并没有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国家最高地位是周王,A项错误;宗法制防止内部权力和财产的纷争,但并没有起到强化中央集权的作用,最高权力并未实现高度集中,C项错误;宗法制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稳定秩序,并不是保证贵族的血统的纯正,B项错误;故选D项。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宗法观念浓厚,强调尊宗敬祖,B正确;材料也没有反映男尊女卑思想严重,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个人观念淡漠,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专制王权强大,排除D。

所以选B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影响

3.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大权。

周郑双方互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

后来双方反目,郑军打败周军,周桓王中箭负伤,史称“射王中肩”。

这段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春秋争霸战争

B.宗法分封制破坏

C.郑国变法效果显著

D.统一条件已成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国实力的增长,诸侯与周王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王权衰弱,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

材料中的“周郑交质”“射王中肩”反映出分封制和宗法制被日益破坏和削弱。

故答案为B。

ACD项不能反映实质,不能反映周天子和诸侯之间等级关系的破坏,排除ACD。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4.柳宗元说:

“周之失,失之于制;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制”。

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的意思是,分封制导致了周的灭亡。

而秦朝的灭亡并不是推行郡县制,在于暴政,故A正确;周的灭亡主要是的分封制的弊端造成的,而不是宗法制,排除B、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造成秦朝暴政,导致秦朝灭亡,不符合题意,C错误。

5.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

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

“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

”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

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的继承是遵循嫡长子继承原则,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此,所以B正确,CDA错误。

6.隋文帝废除了汉代以来州县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并规定:

九品以上地方官,均由中央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考核:

地方官及僚佐,不许任职本地,而且三年一任,不得连任;地方官赴任,不许携带父母以及15岁以上的儿子。

以上规定

A.推动了官僚政治的确立

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C.完善了科举制度的实施

D.提高了官员的整体素质

【答案】B

【解析】

根据“废除了汉代以来州县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九品以上地方官,均由中央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考核”“三年一任,不得连任”,可知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B正确;秦朝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A错误;材料与科举制无关,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与提高官员的整体素质无关,排除D。

点睛:

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废除了汉代以来州县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九品以上地方官,均由中央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考核”“三年一任,不得连任”,结合中央集权的含义和措施分析解答。

7.中国古代某朝的《职官志》写道:

“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

”这段引文描述的是哪一朝代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材料中“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可排除A、B两项,因五代十国局面是在唐朝灭亡后出现,再由“盐铁、度支、户部”可知正确答案为C项。

宋朝时设三司管理财政,以分割宰相的财权。

考点: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司

8.“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中的宋太祖“选儒臣”意即选文官,“分治大藩”则是指治理地方,所以符合题意的选项是D;A是在削减武官的权力,不符合题意而排除;B项不符合是中央官员,不符合“分治大藩”;C也不符合题意。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的政治制度。

9.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下列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列强间接统治

B.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

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D.“半封建”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因此ACD项是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认识正确,排除;半封建半殖民地不是指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10.直接受太平军威胁的清朝地方官员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认识到,在军事上,太平天国借用了西洋技法,因而需“借洋兵助剿”;在中央的桂良等人也力主改变国策,向西方学长技。

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加速了清政府统治的瓦解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D.获得了知识分子群体的支持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中清政府的地方官员主张“借洋兵助剿”,中央官员也主张改变国策,向西方学习可以看出,清政府上下都认识到需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为之后开展的洋务运动奠定了基础。

太平天国运动使一些开明的地主阶级认识到学习西方技术的重要性,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太平天国运动促成了清政府的自救运动,而不是加速了清政府统治的瓦解,故A项错误。

CD两项没有体现,故排除。

11.著名实业家张謇说: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

孙中山之革命,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由此可见,张謇认为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

A.推翻清朝统治

B.否定了帝制的存在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D.推翻了封建私有制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孙中山之革命,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了辛亥革命否定了封建帝制的存在,体现了“国体之改革”,故B正确;“推翻清朝统治”说法没有突出国体的变化,故A错误;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故C错误;辛亥革命也没有推翻私有制,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国体之改革”,学生应该明确国体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角度入手,即可进行正确判断。

12.1921年底至1922年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回到上海后,建议中共加入到国民党之中,该建议立即遭到陈独秀的反对,但在1923年的中共三大上还是通过了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的方式来实现国共合作。

当时的中共中央认为合作

A.可以弱化国民党在中国国内的影响力

B.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选择

C.将扩大中共在南方的群众、军事基础

D.有利于改造和纯洁国民党的阶级成分

【答案】B

【解析】

AC不符合史实,排除;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确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国共合作符合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需要,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选择,故B正确;中共加入国民党的目的是完成民主革命的需要,并不是为了“改造和纯洁国民党的阶级成分”,故D错误。

13.1935年10月,蒋介石发表演讲:

“今后的外患,一定日益严重……但是我们可以自信:

只要四川能够安定,长江果能统一、腹地能够建设起来,国家一定不会灭亡,而且一定可以复兴!

”材料表明

A.政府意图发展西部建立反共战略基地

B.政府决心推进第二次国共合作

C.国家政策决定停止内战

D.蒋介石已经有持久抗战的战略准备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意图发展西部建立抗日的战略基地,不是反共,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政府决心推进第二次国共合作,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是否停止内战的问题,故C错误;材料说明蒋介石建设西部持久抗战的战略准备,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今后的外患,一定日益严重……只要四川能够安定”,学生可以正确理解“外患”指日本,据此即可得出“蒋介石已经有持久抗战的战略准备”的结论。

14.“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

这段话评述的是

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生于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的淞沪会战,这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指1937年7月的抗战,不符合“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排除;太原会战发生于1937年9月—11月,历时两个月,不符合“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排除C项;D项发生于1938年3-4月间,不符合“1937年”,排除。

【点睛】“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15.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

“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能够击败下定决心要消灭他们的敌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

”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

A.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局面

B.表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反映毛泽东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D.说明中共开辟敌后战场的艰辛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与材料中“(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的一切挑战;能够击败下定决心要消灭他们的敌人……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相符,故A项正确。

千里跃进大别山,与材料中“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不符,故B项错误。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根据地与材料中“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不符,故C项错误。

中共开辟敌后战场的艰辛与材料中“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红军长征。

16.中共中央宣言提出:

本党愿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这表明

A.国共两党政治主张达成一致

B.中共因维护民族利益而放弃民主革命

C.三民主义是联结国共的纽带

D.中共以民族大业为重团结国民党抗日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国共合作”“取消限制的苏维埃政府”等可以推知该合作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故A项错误;促成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而不是第一次合作,故B项错误;合作宣言的发布是在全面抗战开始之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与此题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强调的几点原则可知该宣言承认了国民党的领导地位,故D项正确。

17.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认为:

“14年抗战”的提法,……意味着“九一八”以来可歌可泣的壮烈抗战,被认可被还原;……对美化侵略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是有力回击,……有利于对日本侵略罪行的完整揭露。

对于这种看法(“14年抗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强化了对日本侵华罪行的控诉

B.体现了对以东北抗联为代表的抗日力量的尊崇

C.抨击了日本右翼势力的错误历史观

D.批判了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答案】D

【解析】

“九一八”以来国民党也有爱国将领进行抗战,所以“14年抗战”的提法并不是批判了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4年抗战”的提法的确强化了对日本侵华罪行的控诉,也体现了对以东北抗联为代表的抗日力量的尊崇,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对美化侵略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是有力回击足以证明”“14年抗战”的提法抨击了日本右翼势力的错误历史观,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8.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

“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

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

A.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B.撕毁政协会议协议挑起内战

C.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D.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依据材料中“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可以判断是国美在1946年发动对共产党的全面进攻,与重庆谈判在时间上不合,故A项排除;材料所述发生在挑起内战之后,故B项排除;“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是对材料中省略号前半部分的分析,故C项排除;材料中“战略失误”指的是国民党发动的全面进攻,因此在此之后,国民党发动了对山东和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故D项正确。

【名师点晴】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失败后,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目的东西夹击华北解放军主力,阻断华北解放军和东北解放军的联系,各个击破,同时将解放军阻击在黄河以北,使战争始终在解放区内进行。

1947年3月,国民党调集大军进攻陕北解放区,企图聚歼中共军队。

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

之后西北野战军在青化砭蟠龙沙家店等战役先后重创国民党军队,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的重点进攻破产。

1947年4月,国民党军开始对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先后向山东解放区发动了三次进攻,均被华东野战军粉碎。

孟良崮战役全歼敌整编74师打乱了敌军重点进攻山东的计划。

后敌向沂蒙山区发起进攻,华东野战军避开敌正面兵力经过近一个月战役,粉碎了敌攻势。

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宣告失败。

考点: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解放战争•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19.联合国大厦有有一幅彩色大型壁面,其主题是“黄金法则”:

“你不想别人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

”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一边倒”政策

B.“另起炉灶”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答案】C

【解析】

“你不想别人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反映了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的主张,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故C正确;“一边倒”政策指中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不符合材料,故A错误;“另起炉灶”指不承认旧中国签订的条约特权,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驱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特权,故D错误。

故选C。

20.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了一个两句话的临时提案。

第一句是:

与会国成员愿意为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继续努力;第二句是:

恢复谈判的时间和地点另行商定。

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不结盟运动会议

D.二十六届联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日内瓦会议。

根据“与会国成员愿意为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继续努力”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次会议是为了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曾一度陷入僵局,周恩来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

所以这次会议与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会议和二十六届联大无关,故排除B、C、D项,故选A。

21.《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

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这次国际会议指的是

A.日内瓦会议

B.重庆谈判

C.第26届联合国会议

D.万隆会议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55年”“国际会议”“周恩来”“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可判断这次会议是指万隆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D项正确;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会议,故A项排除;B项不符合“国际会议”,排除;C项是1971年召开的,排除。

【点睛】“1955年”“国际会议”“周恩来”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22.《人民日报》评论一次国际会议说: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

……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是

A.新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从题干中“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等信息可知该会议时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B项正确。

新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故A项错误;1953年处理中印边界问题,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C项错误;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D项错误。

考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万隆会议

23.“在西方主导的旧有世界体系中被边缘化的非洲,却在中国外交领域一直占据着一个核心的位置。

许多时候,中非关系都是撬动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一个支点,对当代中国外交关系的改善与国际地位的提升,实有不可替代之作用。

”下列选项能够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建国后冲破外交孤立

B.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C.70年代打破外交僵局

D.26届联大否决“双重代表权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中非关系都是撬动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一个支点”,突出了中非关系对改善中国外交环境的作用,建国后冲破外交孤立,主要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故A项错误;参加日内华会议主要和西方国家协商解决印度支那问题,故B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推动70年代中国打破外交僵局,故C项错误;在一些非洲国家支持下,26届联大否决“双重代表权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选D项。

考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外交关系的突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4.尼克松总统抛开日本直接同中国秘密发展关系的“越顶外交”,极大地冲击了日本政府,导致1972年6月17日佐藤首相的下台。

同年9月25日至30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经过多次会谈,9月29日,中日双方签署并发表了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宣布自1972年9月29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下列对中日邦交正常化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谋求为日本取得竞争的有利地位

B.日本国内舆论的强烈要求

C.中美两国建交的直接推动

D.田中角荣适时调整对华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化,推动了中日邦交的正常化,促成1972年中日建交,中美建交是1979年,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ABD都是促使日本同中国建交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

25.有学者认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真正起决定性、直接作用的是中国政府和国际环境。

对“国际环境”理解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中国推行一国两制政策

C.美国调整了对华关系

D.世界一体化步伐的加快

【答案】C

【解析】

两极格局的瓦解在1991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在1972年,故A错误;中国推行一国两制政策在20世纪80年代,故B错误;1972年尼克松访华,美国调整了对华关系,故中日邦交正常化,故C正确;世界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与中日邦交正常化没有直接联系,故D错误。

故选C。

26.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