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8366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6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献检索复习题.docx

文献检索复习题

课程目的:

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中:

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爆炸数据迷雾

大数据时代Iscoming

我们用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一书中的提法。

如果说IBM的主机拉开了信息化革命的大幕,那么“大数据”才是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

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JohnNaishitt)说“我们现在大量生产信息,正如过去我们大量生产汽车一样。

”-摘自:

大趋势:

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p15

人们在工作,学习与生活上越来越依赖信息但面对巨大的信息源,却又难于有效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就是信息社会的信息超载(informationoverload)给人们带来的困惑。

我们简直要在信息海洋中淹死,却因缺乏知识要饿死----JohnNaisbett。

信息巨增:

息超载informationoverload——信息如此之多,如此复杂,超出了个体的信息处理能力,以致于个体不能有效地利用它,反而成为信息贫乏者。

•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获得一定的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和利用的综合能力,促进信息意识、信息价值、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等方面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提高信息素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

•避免重复的科学研究

•继承与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成为终身学习者

据美国工程教育协会统计:

科技人员所具有的知识,12.5%是在大学阶段获得的,87.5%是在工作岗位上学习的。

应用科学技术方法能力培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是指查找与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具体包括:

认识各种信息源具有查找信息的能力能够有效地评价和使用信息

为什么进行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迅猛更新

•在文献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如何获取有用信息成为人的能力的重要方面。

文献检索课学习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此。

第一章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资源、物质资源、能量资源构成现代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社会信息化的特征:

数字化全球化知识产权化商务电子化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概念。

指一般的信号和消息。

“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

”南唐·李中“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唐.许浑

《辞海》:

“信息即消息”。

申农:

“信息就是用于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知识)”。

维纳:

信息就是我们适合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二)信息的属性:

1.价值性2.可传递性3.可存贮性4.可加工性5.时效性6.共享性7.污染性

三)信息的分类1.按照信息的性质(主体的认识层次)划分

语法信息:

由于主体具有观察力,能够感知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由此获得的信息。

语义信息:

由于主体有理解力,能够领悟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逻辑含义,由此获得的信息。

语用信息:

由于主体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效用,由此获得的信息。

2.根据信息工作内容分

计算机及网络建设发展信息;国际政治经济、国内政策法规、金融财政变化的社会综合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生活信息、管理信息和市场营销信息;信息工作规范、规章制度以及人才培养信息三大部分内容。

3.根据信息流通范围及公开性分隐匿信息和显性(公开)信息4.根据信息来源分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5.根据信息载体分纸质信息、实物信息和网络信息

6.根据信息形式分数值性和非数值性(文字、图形、符号、信号、声像等)信息

7.根据传递的范围分公开信息、内部信息、机密信息

(一)知识的概念(Knowledge)

被理解、发现和知道的事物的总和。

是信息的一部分,由信息提炼,转化而成的,经过人类认识、挑选和系统和深化了的信息。

它可以是数学、物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到哲学、艺术,从制造航天飞机到玩国际象棋,从社会管理到抚养孩子的所有内容。

二)知识的属性1意识性:

2信息性:

3实践性:

4规律性5继承性:

6渗透性:

知识的分类1.按OECD划分知道是什么(knowwhat),事实性知识知道如何做(knowhow),技能性知识

知道为什么(knowwhy),原理性知识知道谁有知识(knowwho),人力知识

摘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1996年由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编写

按中国学者划分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

人力知识(KnowWho)时间知识(KnowWhen)空间知识(KnowWhere)数量知识(KnowQuantity)知识=6W+1Q

•按知识形态划分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又称为编码型知识(codifiedknowledge)

是指能够用严格的数据、科学公式、公理、文字等符号表达出来,易于存储、交流和共享的知识

•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

是高度个性化的,难以格式化的知识,它植根于个人的经验,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用文字难以尽述,或即使详尽描述,他人也不可能全部理解。

掌握的知识

情报的概念

英国情报学家B.C布鲁克斯认为:

情报是使人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那一小部分知识。

前苏联情报学家米哈依洛夫认为:

情报—作为存贮、传递和转换的对象的知识。

情报在汉语中是外来语,我国情报界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

情报是运动着的知识;情报是指含有最新知识的信息。

情报的属性1.知识性:

经过传递的有用知识,按广义的说法,就是人们所需要的情报。

因此,情报的本质是知识。

没有一定的知识内容,就不能成为情报。

知识性是情报最主要的属性。

2.传递性:

知识之成为情报,还必须经过传递,知识若不进行传递交流、供人们利用,就不能构成情报。

3.效用性:

增进知识,改变知识结构等

一)文献的概念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篇中。

宋代朱熹注释为:

“文,典籍也;献,贤也。

”“文献”包括历代的历史文件和贤者的两个方面。

后来,“文献”的内容发生变化,一般泛指具有史料价值的文章和图书(《辞海》)。

目前,“文献”一词广泛应用于图书馆学、情报学、目录学研究领域,并出现了“文献学”专门学科。

•定义:

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的三个要素:

知识:

构成了文献的内容。

载体:

是文献的外部形态,如甲骨、金石、竹木、锦帛、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网络。

记录方式:

用以保存和传递知识的记录方式,构成文献的技术手段。

也就是说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人类知识都可以称之为文献。

文献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知识、载体和记录

现今的“文献”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1)记录有知识;

(2)存储在载体上;(3)有记录手段;(4)能够传播:

(5)适于保存。

(二)文献的属性1、知识性:

2、传递性:

3、动态性:

综上所述,信息、知识、情报、文献四者的关系可归结为:

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的本质都是信息,都属于信息的一部分。

信息是生产知识的原料;知识是被人类系统化后的信息;情报是特定的信息,是激活了、活化了的知识;文献是存储、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

三)文献的特点1.数量庞大:

全世界每年出版的图书就多达80万种;中国在线数据库总量达到169867。

2.发表分散、内容重复,各学科内容相互渗透:

3.类型繁多,迅速向电子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4.文献信息更新周期缩短,更新速度快:

据统计,文献失效的年限大致为:

图书10-20年,科技报告1年,学位论文5-7年,期刊3-5年。

文献类型1.手写型文献2.印刷型文献(书本型、纸介型)3.缩微型文献4.声像型文献5.电子型文献6.多媒体信息

按文献的加工层次分1.一次文献(原始文献)

是研究人员根据研究成果撰写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新颖性,是文献检索的主要对象。

如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标准等。

2.二次文献(检索工具)目录,题录,文摘,索引等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组织,使之成为便于查找的资料,以提供原始文献的线索。

如利用文摘工具查找2000年以来的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文献。

3.三次文献(工具书)根据一定需要对原始文献进行综合浓缩所得到的成果,如百科全书、词典、年鉴、手册等工具书。

按文献出版形式划分十大信息源:

.图书(book)2.期刊(serials,periodicals)3.科技报告(Technicalreport)

4.会议文献(conferencepaper)5.标准文献(standard)6.专利文献(PatentDocument)7.学位论文(thesis,dissertation)8.政府出版物(governmentdocument)9.产品资料(productliterature)10.技术档案(technicalrecords)

图书:

面向公众出版的、不记封皮至少49页的非定期出版物。

对已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技术和经验的概括或某知识领域系统理论的概括。

图书内容比较成熟、全面,要较全面、系统地获取某一专题的知识,阅读图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图书:

专著(monographs):

对特定主题进行深入系统的阐述教科书(textbooks):

讲授某一方面的知识,阐述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普及读物(popularworks)参考工具书(referencebooks)

期刊

1665年法国的《学者周刊》被视为现代期刊的源头。

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连续出版物

有固定刊名、开本、有连续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数量大,内容丰富;

据估计,从期刊获取的科技情报占整个情报来源的60%-70%

周刊(weekly);半月刊(twicemonthly)月刊(monthly);双月刊(bimonthly)季刊(quarterly);年刊(annually)

期刊的国际标准刊号,ISSN,InternationalStandardSerialNumber。

ISSN由8位数字组成,分为2段,没有含义。

软件学报1000-9825

Nature:

1869年创刊

办刊宗旨:

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个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

创新性研究成果的总结

核心期刊

布拉德福定律1934年,英国著名文献学家B.C.Bradford提出的描述文献分布规律的经验定律

“对某一学科而言,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该学科论文的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时,都可以划分出对该学科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相继的几个区。

这时核心区与相继各区的期刊数量成1:

a:

a2……的关系”

目前,一般认为:

某学科的核心期刊是指刊载该学科学术论文较多论文被引用较多受读者重视

能反映该学科当前研究状态的、最为活跃的--那些期刊

http:

//210.27.181.200/qhdxlib/Default2.aspx

科技报告科技报告是研究单位向提供研究经费的机构提交的关于研究任务进展情况的报告(科学技术总结报告)。

科技报告提供了许多最新研究课题与尖端学科的信息,内容比期刊论文要专深、详尽。

科技报告分绝密、秘密、内部限制发行和公开发行几个等级。

每份单独成册,有专门的编号,内容具体。

美国政府四大报告:

AD(AccessionDocument)报告,美国国防部的科技报告,内容涉及与国防有关的各个领域;

NASA(NationalAeronauticsandspaceAdministration)报告,美国国家航天局的科技报告,内容侧重航空与空间技术领域;

DOE(DepartmentofEnergy)报告,美国能源部的科技报告,内容包括能源保护、矿物燃料、化学化工、风能、核能、太阳能与地热、环境与安全、地球科学等;

PB(PublicationBoard)报告,美国政府其他部门的科技报告,报告美国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成果,内容广泛,侧重民用工程,如土木建筑、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生物医学等方面。

会议文献是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或报告。

每次会议有一个主题,作者围绕主题撰写论文。

会议论文内容新颖,所以会议文献是排名于期刊文献后的第二科技文献。

识别会议文献的主要依据有:

会议名称、会址、会期、主办单位、会议录的出版单位等。

会议文献的关键词“Proceeding”、“Meeting”、“Conference”、“Symposium”

标准文献是一种重要的科技情报来源。

是经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的标准化工作成果,它是协调统一技术所做的一种规定,是组织现代化生产、进行科学管理的具有法律约束作用的重要文献。

•标准文献的特点:

具有法律性和实效性,约束力强。

•按使用范围划分为: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一个国家的标准文献反映着该国的生产工艺水平和技术经济政策,而国际现行标准则代表了当前世界水平。

•专利文献:

•技术创新的成果主要以各种专利的形式反映专利说明书是专利文献的技术内容的主体。

一份专利说明书大致包括如下项目:

国家及国徽专利号(这是查找专利说明书的主要依据):

题目:

发明人及其地址:

受让人或专利权所有者及其地址:

请日期(Applicationdate):

批准日期(Patenteddate):

存档号(SeriesNO.共专利管理机构内部使用):

分类号(ClassNO.这是查找专利说明书的主要出发点):

内容(本发明的内容特点、使用范围、发明目的以及详细图解和结论):

专利权限(Claim):

附图(Drawing).

学位论文是作者为取得学位而提交的研究论文,是就某一专题进行研究而作的总结。

学位论文质量参差不齐。

学位论文分为学士论文(Bachelordissertation).硕士论文(Master).和博士论文(Doctordissertation)三种

政府出版物是各国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发表的文献。

政府出版物可分为行政性文件(如国会记录、政府法令、方针政策、规章制度以及调查统计资料等)和科学技术文献两部分。

其中科技文献占整个政府出版物的30%-40%。

产品资料是各家厂商为推销其产品而印发的商业宣传品,包括产品样本、产品目录、产品说明书和厂商的情况介绍等。

产品样本通常对定型产品的性能、构造、用途、用法和操作规程等作具体说明,内容成熟,数据可靠,有的有外观照片和结构图,可直接用于产品的设计制造。

科技档案是指在自然科学、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照片、影片、录音带等科技文件材料。

科技档案一般为内部使用,不公开出版发行,有些有密级限制,因此在参考文献和二次文献中极少引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对于论文中所有不是从作者的研究中得出的非常识性的结论,都应该指出其出处。

无论是印刷型文献还是电子型文献,无论是否已经公开出版,只要引用了这些文献,就要明白无误地表明出处。

对于引用的文章内容,要忠实原文,不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追溯法:

从已有文献的参考文献着手,追查原文,再利用这些原文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获得一批相关文献的方法。

特征:

作者、图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非第一版的图书会有版次。

一)信息资源的概念:

狭义的,认为信息资源就是指文献资源或数据资源,或指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

广义的,认为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

既包含了信息本身,也包括了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

通俗地理解为:

信息资源是人类经过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可供利用的信息集合。

信息资源的类型1.从开发程度划分为:

潜在的信息资源和现实的信息资源

2.从表述方式为:

口语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和实物信息资源。

主要学会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

三)信息资源的分布传统的信息资源中心—图书馆

 图书馆馆藏目录图书馆馆藏的纸版、缩微、电子、声像资源 图书馆网络电子资源

Web网上庞大的与日俱增的非结构化信息 图书类期刊等

图书馆资源特点经过挑选:

正式出版信息,采购人员选择性购买

免费或低费使用信息资源有序化稳定性和持久性随时提供馆员帮助

Web信息资源的特点

信息量大,品种多样速度快、检索方便非结构化不持久性、信息的真实性不系统、不免费

一、文摘数据库概述

文摘(abstract)是对一篇文献(如期刊论文)的内容所做的简略准确的描述

论文的目的(Purposes)主要研究过程(Procedures)采用的方法(Methods)主要结果(Results)

重要结论(Conclusions)

文摘记录:

文摘+题录(citation)

文献题名、著者、著者单位、来源出版物名称(如刊名)、出版年、所在卷期和页码、原文语种

二、文摘数据库的作用全面掌握某一专题或研究领域文献状况及最新研究成果获得更多相关准确的检索结果

获得许多本单位图书馆未收藏的权威性的文献信息掌握本学科领域的核心出版物(特别是核心期刊)

三、文摘数据库的选择使用

广和全的专业覆盖面高质量的检索系统内容的及时更新与全文信息的链接

四、文摘数据库的分类

期刊论文会议论文集,会议论文书和书的章节文献报告和报告章节学位论文

文摘型数据库:

收录的文献类型为题录、摘要等二次文献的数据库

《科学引文索引》(SCI),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全球最具权威的数据库。

SCI创刊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Garfield(1925.9.15)利用它,不仅可以

检索国际上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而且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

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二)SCI表现的价值及基本知识

引文”是指一篇学术论文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

从论文后所附的参考文献入手,以参考文献作者姓名为序排列,不但揭示了某作者于何时在某刊物上发表了哪些论文,而且还表明这些文章曾经被哪些人引用从而可以了解论文发表之后,其工作如何被后来者所发展、改进、证明、应用或否定。

总之,SCI不仅是一种文献检索工具,而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公认的一种权威性评价工具。

文献引用的原因论文的相互引证揭示科学研究背后的联系与发展:

学科上的相关性:

理论与方法:

借鉴与利用技术与手段:

应用与发展

横向上的对应性:

实验或方法:

互相参照与借鉴结果与讨论:

比较与应用

纵向上的继承性:

课题的基础与起源发展与进步

反引:

学术争鸣

来源文献:

指的是SCI网络版收录的6017种期刊中的每篇文章;这些文章即为被SCI收录的文章。

被引文献:

指的是被SCI收录的文章所用的参考文献;这些参考文献即为被引文献,对应于文章被引用情况。

论文被收录与被引用在SCI中,论文被收录与被引用没有必然联系,即:

被SCI引用的文献,不一定被SCI收录。

SCI来源文献所用的参考文献的类型可能多种多样。

学位论文、会议文章、专著、图书、专利、标准等都可能被SCI的来源文献所引用。

而这些文献类型都不是SCI的来源文献。

因此用SCI(citedsearch方式)可以检索到这些文献的被引用情况,这些文献被SCI收录的情况为零。

三、NSTL检索与利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ationalScienceandTechnologyLibrary,简称NSTL)

网址为()

背景:

是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由国家科技部牵头组织,于2000年6月12日组建的一个虚拟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

原则:

统一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

特点:

免费检索,网上订购全文,48小时之内原文传递(Email传送24小时)。

一、检索工具的概念

   是报导、存贮(累积)和查找信息线索的工具,它是在一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理,按一定体系和方法编排,提供一定的检索途径的二次文献。

二、检索工具的职能 1.存贮职能 2.检索职能 3.报道职能

三、检索工具的类型

(一)按检索手段划分为 手工检索工具和机械检索工具

(二)按出版形式划分书本式、卡片式、缩微式和计算机可读目录四种

(三)按收录范围划分综合性检索工具、专业性检索工具和单一性检索工具三种。

四)按著录方式划分检索工具可以分为目录、题录、索引和文摘、全文数据库和搜索引擎六种。

1.目录:

也被称为书目,也是最早的一种检索工具,是图书、期刊或其他出版物外表特征的揭示和报道,它以完整的单位出版物为著录的基本单位。

目录的著录款目大体包括题名、著者、出版者、出版年、页数、版本等项。

目录的种类:

 国家书目 馆藏目录 联合目录 专题目录

2.题录(Title)是对文献外部特征的描述,由一组数据项的固定组合形成题录型条目,题录一般以内容上独立的文献单元,如一篇文章或书中某一部分、某一章节或整个出版物作为其著录的基本单位。

它是最简单的文献报道形式,一般无简介或摘要。

题录通常包括:

篇名、作者(或含其所在单位)和出处(所在刊名、卷期、页数、文种等),由出处导向原文。

3.索引就是将图书、期刊等文献中所刊载的论文题目、作者、主题、人名、地点、名词术语、分子式、所用的参考文献等,根据一定的需要,经过分析,分别摘录出来,标明出处,并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排检方法排列起来,以供读者查考使用的一种检索工具。

篇目索引:

又称为“题录”:

揭示一篇篇文章的题目,是一种提供信息程度高于目录的检索系统。

内容索引:

它是将图书、论文等文献中所包含的事物、人名、地名、学术名词等内容事项摘录出来而编成的索引。

例如,主题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等。

文摘的类型:

指示性文摘(Indicativeabstract):

又称解题性文摘,是对文献标题加以补充说明,主要交代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及论文探讨问题的范围与目的,不直接摘录原文的具体事实、数据、结论等,其宗旨是把原文的主题范围、目的等揭示给读者,协助读者判断是否需要阅读原文。

字数一般限制在100字左右(西文则以30个词为限)。

它实际上就是“简介”。

例如,美国《工程索引》(EI)就是指示性文摘。

报道性文摘(Informativeabstract):

它是原文的浓缩物,读者不需要阅读原文便知文献的内容、要点和结论,基本上能反映原文创造性部分的全部内容。

能忠实地反映原文的的主要内容。

字数一般限制在400—500字(西文则为200个词)。

例如,我国的《分析化学文摘》等。

文摘的主要作用报道文献;深入揭示文献内容,便于读者选择;便于计算机检索;

有助于提高标引质量(因为经过提炼的文摘,使主题更加集中和突出);是撰写述评文章的重要素材。

.全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是计算机检索系统诞生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检索工具,不仅具有其他类型检索系统的检索功能,而且还能揭示文献全貌的检索系统。

满足了人们方便、快捷地检索到原始文献信息的需求。

如超星数字图书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