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8565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法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执法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执法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执法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执法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执法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法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x

《执法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执法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x

执法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执法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加强"五化"机制建设   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

  

  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局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为依托,以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为目标,大力开展源头治理,充分细化过程监督,科学结果考评运用,以管理流程化、教育常态化、建设专业化、监督链条化、应用杠杆化等"五化"机制建设促进执法规范化,执法规范监督体系初步形成,执法能力水平大幅提升,执法安全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要求基本实现。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流程化管理,执法过程科学规范。

我们坚持推进公安信息化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统筹考虑,以警务综合管理平台为依托,对执法办案实行标准化管理、全流程控制,努力实现接处警、办案、监督、考评"一通",实行"执法信息上录入、执法流程上管理、执法活动上监督、执法质量上考核"的管理模式。

一是完善执法规章体系。

我们相继研究制定了《案件法律审核工作制度》、《法制员工作制度》、《出警"六必带"制度》、《案件审核"六不审"制度》、《执法办案"八个不允许"制度》、《办理案件不同意见备案制度》、《执行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管理规定》、《执行行政拘留的管理规定》、《整治"枪、酒、车、赌"四大顽症的硬性规定》、《警车管理规定》、《值班备勤工作规定》、《执法安全工作规定》等,在细节上不断完善执法制度体系,针对性强,约束效果好。

二是规范执法源头管理。

规范取证装备,民警处警时全部携带配置齐全的处警包,利用照相机、录音笔等取证设备及时取证,在有效规范民警处警的同时,维护了执法民警权益,解决了群众恶意投诉取证难的问题;规范取证内容,将警情分刑事、治安行政、交通事故类,群体性治安事件类,民事纠纷类,救助类四类警情现场,明确各类警情的取证重点,使取证工作有章可循;规范取证流程,接处警实行一问、二拍、三录、四记、五查"五步走"工作法,"一问"即到现场后必须问明情况;"二拍"即对警情现场必须拍照固定;"三录"即所有接处警全程同步录音,重大复杂警情全程同步录像;"四记"即处警情况及时记载,并填写现场处结单;"五查"即在现场必须进行勘查、调查,形成笔录;规范证据管理,所有的执法单位均建立了标准化的物证室,实施一案一档登记管理,证据资料随用随取。

同时推行大要案联审制度,邀请检、法及资深律师提前介入大要案侦办,及时对案件定性、证据索取以及证据的关联性等进行指导,对信访、疑难等涉敏案件提前会诊和风险规避,确保办成"铁案"。

三是推行上执法办案。

我们借助"信息化建设"的东风,依托覆盖全局的公安四级络,研制开发了公安络执法系统,率先实现了上在线阅卷功能,侦查卷宗及证据上传输,所有案件上审核、上审批、上流转的规范化运作模式基本实现。

同时,一线民警按照边工作、边采集信息的原则,将涉密以外的所有接处警、刑事案件、行政案件、涉案人员和物品等执法信息全部如实录入平台,努力为执法管理、串并案件打牢基础。

四是打造执法监督精英团队。

在不断强化法制部门硬件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先后三次人员遴选和调整,法制民警增加到17人,全部具有丰富的基层执法经验和较高的法律理论水平,经过法律知识笔试、综合能力面试及日常执法考核,确定了9名法制员派驻到9个实战执法大队,将执法监督关口前移。

  二、常态化教育,执法安全常抓不懈。

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点在执法主体,我们坚持从各个方面对全体民警开展执法思想、执法宗旨、执法安全教育,倡导文化育警,树风清气正执法环境。

一是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建立日学习、周总结制度,充分利用报纸、络、电台等传媒学习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内部规范性文件,不断强化民警在值班备勤、工作落实、内务管理、车辆管理、执法监督、警规警纪遵守等方面的养成教育,确保从细微之处规范民警行为。

法制室率先在办公区内建立了法制文化长廊,引用古今中外法学名家箴言法语制作匾牌,让民警置身于法制文化的氛围中。

二是强化民警执法教育培训。

坚持在全体民警中开展规范执法专题教育、执法警示教育、执法理念、执法水平、执法知识教育,通过举办著名专家法律知识讲,邀请检察院、法院资深人员现场以案释法、以法解理、以理释惑,旁听庭审等多种不同形式对民警进行言传身教,同时又对民警分等级进行法律知识考试及执法资格认证考试,采取以考促学、以案评学等手段,对各基层单位民警集中进行法律知识和规范执法培训。

三是建设多功能警务监控中心。

我局先后投入近200万元,建成了集视频监控、语音对讲、视频督察、安全巡查等为一体的警务监控中心,对全局33个派出所的值班室、讯问室、候问室、户籍室、枪弹库、大门,看守所、拘留所的值班室、提审室、监室、墙院、大门及各窗口单位的服务大厅等部位进行高清晰视频监控,在实现对全局所有执法场所进行24小时监控的同时,还有效监督全体民警日常行为规范。

四是整合综合监督功能。

我们整合"十四"大警务信息应用系统中与警务监督相关联的功能,通过功能链接和信息共享,实现执法监督"零盲区"。

依托110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实现对所有接处警单位和民警出警、处置过程的视频实时监督;依托GPS卫星定位系统,实现对街面所有警用车辆及执勤民警手持350兆对讲机活动轨迹的回放督察;依托人像识别考勤系统,实现对"1+3"城区防控民警执法、执勤情况的精准督察;依托电子岗哨和移动视频监控无线传输系统,实现东西城区六个重点、繁华、复杂路段及部位的电子岗哨值守,及城区视频监控覆盖盲区内民警接处警情况的视频督察。

多个警务信息应用平台的警务监督功能的交叉,形成了对全市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最有效、最细密、最直接的监督。

  三、专业化建设,执法场所功能分区。

为进一步加强执法单位的规范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我们对全局33个派出所进行了"服务区、办案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四个功能区的改造,同时对全局各执法场所进行了专业化改建,确保基层单位执法办案、值勤执纪不出问题。

一是服务区,主要是服务群众的场所。

设有户籍室、接待室、调解室、等候室等,室内张贴各种执法规范化流程、群众办事流程和民警办案、办事制度,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

二是办案区,主要是民警办理案件的地方。

设有讯问室、询问室、辨认室、物证保管室、信息采集室等,全部设在一楼,室内墙壁软化处理,张贴执法办案规范流程图和犯罪嫌疑人、被询问人、证人等的权利、义务告知。

三是办公区,主要是民警日常工作场所。

设有所长室、指导员室、副所长室、派驻执法执纪监督员室、社区民警中队、内部勤务室、情报信息研判室等。

四是生活区,主要是民警休息和备勤的地方。

设有洗浴室、阅览室等"五小"工程,为民警生活、学习及休息提供保障。

四个功能区相互独立又互为关联,既方便民警工作生活,又有效地保护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人身安全,防止犯罪嫌疑人非正常死亡等执法安全事件的发生。

执法场所功能分区建设的完成,不仅规范了一线单位办公、办案秩序,方便群众报警、求助,又保证了执法过程中的各项安全,实现了规范执法理念的创新和人性化执法程序的跨越。

  四、链条化监督,执法重点全面覆盖。

我们首创的"六查督察法",涵盖了所有执法执纪过程的各个关键环节,将执法督察重点化,督察重点链条化,确保了执法活动的规范、安全。

一是日常执法自已查。

各单位开展执法安全及办案主体资格、民警日常表现、硬件设施配置、强制措施使用、办案场所设置等存在执法隐患的方面逐一进行自查,并建立台帐、明确责任人、规定整改时限,上报局纪委备案。

二是执法场所巡查。

由纪检、督察、法制等部门人员组成专门工作组,对全局所有执法单位及看守所、拘留所的留置室、候问室、询(讯)问室、物证保管室及监室等进行安全隐患巡查,发现、整改安全隐患。

三是重要部位视频查。

依托警务监控平台,由督察监控员24小时不间断地对各执法单位询问室、值班室、枪库及看守所、拘留所监室、提审室、会见室等重要位置进行视频监控巡查,查纠安全隐患。

四是执法报备上查。

依托上督察报备系统,对所有执法单位通过电话及公安内上报的所有涉及传唤、留置人员,接受询问的证人或犯罪嫌疑人,由值班民警提醒规范执法环节及办案时限。

五是报备人员实时查。

纪检、督察部门24小时备勤,发现报备情况,立即通过警务监控平台进行视频督察,特殊情况的迅速组织人员赶赴办案单位,对案件办理过程中所有重要执法环节开展现场督察。

六是执法结果跟踪查。

纪检、督察部门与法制部门紧密结合,对法制室开具的所有法律手续执行情况及案件办理情况,开展跟踪督察,有效杜绝了保而不审、裁决不执行等执法安全隐患行为的发生。

近期,我们又开通了"法制问案互动平台"qq群,更加快捷地方便各执法单位对疑难案件的共同探讨,对办案体会的交流以及实时在线与广大群众就法律咨询、执法监督、案件反馈等进行交流和互动。

  五、杠杆化应用,执法结果效能考评。

我们严格执法结果考评,并将之与民警的评先评优、晋职进级、提拔重用、福利待遇等直接挂钩,充分发挥兑现奖惩的杠杆作用,有效激发了全体民警执法责任心、荣誉感和源动力。

一是坚持十日执法讲评。

我们常年坚持整体工作每十日一讲评,雷打不动。

由法制部门负责人对十日执法情况进行讲评,对十日内评出的精品卷宗、最差卷宗进行剖析式讲评,并将十日执法讲评情况放在局页今日执法栏目内,供全体民警学习借鉴参考予以警示。

二是实行法制员、执法执纪监督员派驻制度。

根据当前治安形势和工作开展情况,我们推行了法制员、执法执纪监督员派驻制度。

通过严格遴选程序,向9个大的业务警种和执法业务量大的单位派驻了9名法制员。

派驻法制员作为办案单位案卷质量第一责任人,第一时间介入案件办理,实时即审即核,及时发现问题,督促纠正解决,有效解决了执法被动状况。

在警务机制改革过程中,我们选派40名民警担任基层执法执纪监督员,执法执纪监督员与派驻法制员相互配合相互弥补,对本单位民警作风、执法办案、值勤执纪等方面予以全面监督和现场指导。

三是开展执法巡查。

为真正服务实战,我们推行日常执法巡查制度,将执法检查、执法指导、执法服务和执法质量考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法制民警一改往日只在机关等待审核案件的被动状态,主动分批、分组下到基层对各执法单位不间断的进行执法巡查。

对各执法办案单位存在的执法问题,存在的执法安全隐患及所办的行政案件、刑事案件,进行现场指导,当场整改,有效遏制了冤、假、错案和信访案件的发生,提高了全局的执法质量。

四是坚持评选"执法之星"。

我们启动执法示范单位选树、"每月执法之星"及"年度执法能手"评选活动,以示范带动促进规范执法。

每月依据局执法上考核民警的执法绩效和执法量,按执法绩效和执法量核算分值,确定综合成绩前5名民警为候选人,经局党委综合研究,最终确定3名"执法之星";每年再从36名"执法之星"中推选出10名"年度执法能手",分别给予丰厚的物质、精神及职级奖励。

五是及时兑现奖惩。

为了让各项执法考评结果发挥出应有的"杠杆"作用,我局规定,对评选出"执法之星",当月讲评会上颁发荣誉证书、奖励现金1000元并通令嘉奖;对"年度执法能手",除在年度表彰大会上颁发荣誉证书、报记个人三等功外,还可直接进入后备人才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任用。

至目前,我局已先后评选出"执法之星"30人,兑现奖金3万元。

同时,我们于XX年春节前后,先后举办了两期违法违纪民警培训班,82名民警自费离岗接受为期十天封闭式强化教育培训。

  执法规范化带来了公安工作的整体健康发展,打防犯罪成效实现"四升一降"良好态势。

全年无一起被上级公安机关认定的执法过错案件,无一起行政复议败诉案件,无一起民警重大违法违纪案事件。

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上升,在去年省综治委进行的安全感测评中,永城首次进入全省前60位,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跃升近90个位次,获得了省委省政府颁发的平安建设工作"显著进步奖"。

XX年12月,我局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称号。

  执法规范化建设任重道远,我们虽然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但距上级公安机关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企盼仍有很大差距,我们一定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紧紧抓住信息应用这一关键,死死盯住公正执法这个重点,牢牢守住执法安全这道底线,不断推动执法工作更规范、更高效,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最大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