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8570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部分(本题共十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原创)1.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铮铮(zhēn)监生(jiàn)饿莩飘沦憔悴百无聊赖

B.阑干(nán)模样(mú)须臾少不更事望帝啼娟

C.惘然(wǎng)驽马(nú)跬步顾盼神飞雕梁画栋

D.煊赫(xuǎn)朱拓(tà)寒喧锲而舍之漫不经心

(原创)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果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司马迁是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曹雪芹是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家,那鲁迅则是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

他们都是文学史上梦笔生花的大手笔。

B.针对民不聊生的现实,孟子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指出梁惠王治国存在的问题。

孟子的惊天宏论不仅在先秦诸子中绝无仅有,就是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也是寥若晨星。

C.李商隐的《锦瑟》,历来争议最大,有人认为锦瑟是个丫鬟名字,有人认为是咏瑟声,有人认为是悼亡,有人认为是回首平生自伤身世。

《锦瑟》的朦胧给人羚羊挂角的感觉。

D.任正非说“总有一天两军会爬到山顶,这时我们绝不会和美国人拼刺刀,我们会去拥抱,我们欢呼,为人类数字化信息化服务胜利大会师”。

这表明了任正非灭此朝食的决心。

(原创)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看到央视专访任正非的内容后,使我明白了任正非“爱国,爱这个国家,希望这个国家繁荣富强,不要再让人欺负了”的赤子心。

B.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否认这学期校园里发生的巨大变化:

道路旁绿树成荫,校园里花果飘香,教室里书声琅琅,操场上健儿如飞。

C.世界那么大,你该去看看:

看太阳如何从山那边爬上来,看月光如何浸入秋夜的江面,看长城如何蜿蜒,看这些世上没有的奇迹。

D.为了加快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我国多个省份的高考改革陆续启动。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对于命运开玩笑”是一种遁逃,也是一种征服,偏于征服者以滑稽玩世,偏于遁逃者以豁达超世。

滑稽与豁达虽没有绝对的分别,却有程度的等差。

他们都是以的态度应对人生的缺陷,豁达者在悲剧中参透,他的诙谐出入于,所以表面滑稽而骨子里沉痛;滑稽者则在喜剧中见出人事的,同时仿佛觉得这种发现是他的聪明、他的优胜,于是嘲笑以取尔,这种诙谐有时不免流于轻薄。

()滑稽者则只知玩世,他对于人世,理智的了解多于情感的激动,豁达者的诙谐可以称为“悲剧的诙谐”,出发点是情感,而听者受感动也以情感。

滑稽者的诙谐可称为“喜剧的诙谐”,出发点是理智,而听者受感动也以理智。

中国诗人陶潜和杜甫是于悲剧中见诙谐者,刘伶、金圣叹是从喜剧中见诙谐者,嵇康、李白介乎二者之间。

(原创)4.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偏于遁逃者以豁达超世,偏于征服者以滑稽玩世。

豁达与滑稽虽没有绝对的分别,却有程度的等差。

B.偏于遁逃者以滑稽玩世,偏于征服者以豁达超世,滑稽与豁达虽没有绝对的分别,却有程度的等差。

C.偏于征服者以豁达超世,偏于遁逃者以滑稽玩世。

豁达与滑稽虽没有程度的等差,却有绝对的分别。

D.偏于征服者以滑稽玩世,偏于遁逃者以豁达超世。

滑稽与豁达虽没有程度的等差,却有绝对的分别。

(原创)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豁达者虽超世而不忘怀于淑世,他对于人世,悲悯多于愤嫉。

B.豁达者虽超世而不忘怀于淑世,他对于人世,愤嫉多于悲悯。

C.虽豁达者超世而不忘怀于淑世,他对于人世,悲悯多于愤嫉。

D.虽豁达者超世而不忘怀于淑世,他对于人世,愤嫉多于悲悯。

(原创)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嬉皮笑脸人生世相坚贞不渝乖讹B.一笑置之人生如梦至性深情乖戾

C.嬉皮笑脸人生如梦坚贞不渝乖戾D.一笑置之人生世相至性深情乖讹

(原创)7.贝勃定律表明的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效应,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与的刺激对他来说就变得微不足道。

即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贝勃定律的是(2分)

A.重庆人从前不太相信房价每平会超过一万,在得知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动辄每平几万之后,开始习惯了重庆房市的涨价行为。

B.一直在父母和师长宠爱下成长的孩子,对于陌生人的关心通常觉得理所当然;被父母师长忽略的孩子,容易被一点温暖感动。

C.小张因为别人送了一件漂亮的首饰,决定去买一件相匹配的衣服,买完衣服觉得还应买个匹配的手袋,买完手袋还想买双鞋。

D.常送女友红玫瑰的男生在情人节送红玫瑰,女友会想蓝玫瑰更漂亮;很少送花的男生在情人节送女友红玫瑰,女友觉得真美。

8.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B.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都有申办奥运的实力。

C.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证券交易所内部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

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原创)9.小李说话喜欢引用诗文,下列选项中引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同桌要去国外留学,小李说: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希望你在他乡继续努力。

B.同学写作文需要表现读书心得的句子,小李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重阳节同学们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小李感叹:

“如果‘少壮不努力’,就会‘老大徒伤悲’!

D.在外地旅游,望着天上的秋月,小李吟诵到: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原创)10.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分)

A.鲁迅,1918年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祝福》。

他创作的小说编为三个集子:

《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B.唐代古文运动代表人物元稹和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他们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C.孟子提出的养民教民主张很重要。

养民以善政得民财,教民以善教得民心;养民解决民众的经济问题,教民解决民众的道德问题。

D.《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诸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荀子》和《论语》《孟子》一样,也是成就很高的语录体散文。

二、古代诗文阅读(4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2小题,3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有西人赁屋于余画铺之左,放利债为业,时倩余作画,因识之。

友人某向渠借五十金,乞余作保,余以情有难却,允焉,而某竟挟资远遁,西人惟保是问,时来饶舌,初以笔墨为抵,渐至无物可偿。

岁底,吾父家居,西人索债,咆哮于门。

吾父闻之,召余诃责曰:

“我辈衣冠之家,何得负此小人之债。

”正剖诉间,适芸有自幼同盟姊适锡山华氏,知其病,遣人问讯。

堂上误以为憨园之使,因愈怒曰:

“汝妇不守闺训,结盟娼妓;汝亦不思习上,滥伍小人。

若置汝死地,情有不忍,姑宽三日限,速自为计,迟必首汝逆矣。

(原创)1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时倩余作画倩:

请B.友人某向渠借五十金渠:

C.有自幼同盟姊适锡山华氏适:

刚好D.滥伍小人伍:

结交

(原创)1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咆哮于门而青于蓝B.初以笔墨为抵为君翻作《琵琶行》

C.我辈衣冠之家彼童子之师D.堂上误以为憨园之使輮以为轮

(原创)13.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有西人赁屋于余画铺之左

A.转徙于江湖间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是夕始觉有迁谪意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原创)14.下列对《浮生六记》卷三卷四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导致芸娘早逝的人为因素的确不少,比如生活的困顿,仆人的私逃等,但最为直接的则是家庭内部的不和。

B.按照古代的礼法,芸娘确实有不守规矩的地方,比如她男扮女装出游,比如给丈夫写信对公婆称呼的不敬。

C.作者留恋忘返的、评价甚高的都是些名山大川,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作者会毫不留情地加以批评。

D.作者非常喜欢远足,不管生活顺利还是逆境,不管一人独行还是结伴同游,总是兴致盎然,不放过任何机会。

(原创)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若置汝死地,情有不忍,姑宽三日限,速自为计,迟必首汝逆矣。

翻译: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22题

太史公曰:

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曰:

嗟乎,利诚乱之始也。

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

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孟轲,邹人也。

受业子思之门人。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当是之时,秦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荀卿,赵人。

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

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

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

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

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

因葬兰陵。

(《孟子荀卿列传》节选)

(原创)1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梁惠王不果所言果:

相信,采纳B.是以所如者不合如:

C.齐尚修列大夫之缺缺:

缺额D.亡国乱君相属属:

叮嘱

(原创)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受业子思门人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孙子、田忌之徒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C.荀卿乃适楚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序列著数万言而卒而闻者彰

(原创)18.下列选项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2分)

A.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B.送客湓浦口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使快弹数曲

(原创)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划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

B.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

C.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

D.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

(原创)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孟子书》:

即《孟子》,儒家经典,五经之一,一般认为是孟轲和他的学生万章等共同编著,主要记载孟轲的政治学说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

B.合从连衡:

战国时六国诸侯联合抗秦的谋略,称为“合纵”;秦国联合一些诸侯进攻另外一些诸侯国的谋略,称为“连衡”。

从,同“纵”;衡,通“横”。

C.列大夫:

秦汉时爵位名,列第七级,亦称七大夫或公大夫。

D.三代:

也叫三朝,依次是夏朝、周朝和商朝。

(原创)2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孟子极少讲利的问题,其原因就是经常防备这个祸乱的根源。

孟子很重视“德”。

B.孟子具有守道不阿执着追求的精神,但他的仁政主张在那个时代显得不合时宜。

C.荀子,总结儒、墨、道三家得失从而改造儒学,一生之中遭遇坎坷而坚守正道。

D.荀子憎恶诸侯不循王道而被装神弄鬼的巫祝迷惑,所以推究各家之长著书立说。

(原创)2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翻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三小题,10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23-25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料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原创)23.下列对第一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一句紧扣标题,点明时间、地点及客中过节的事件,暗含了“思家”之意。

B.第二句具体描写过节情景,“抱膝”“影伴身”突出孤寂,思家之情溢于言表。

C.三、四两句回忆自己与家里人团聚的画面,家人在说着客居在外的远行之人。

D.本诗写诗人的思家之情,真挚动人,语言质朴率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原创)24.下列对第二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

把对方思念自己和自己思念对方的感情真挚地表达出来,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跃然纸上。

B.第二句,巴山之夜,秋雨交织,涨满池塘。

“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巴山夜雨涨满秋池的景象,又融情于景,非常自然地表现出诗人的愁思涨满怀。

C.三四两句,“何当”(何时能)这个词从“君问”而来,“共剪”“却话”是由眼前的孤独激发出的对未来团聚欢乐的憧憬,以将来的乐反衬今夜的别离之苦。

D.本诗语言华美秾丽,构思缜密,既有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对比。

“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

”全诗情致深蕴,有一种缠绵顿挫之美。

(原创)25.这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并指出这样写的妙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一小题,8分)

(原创)2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韩愈的《师说》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凝练地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2)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化用“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两个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一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与王之涣在《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近的意思。

(4)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____,血色罗裙翻酒污。

(《琵琶行》)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7-29题。

【材料一】

4月8日,执掌故宫博物院7年的“网红”院长单霁翔退休。

单霁翔在任期间,故宫批量产出网红产品,成为国民文化lP。

故宫IP的光环,也令其继任者——原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备受外界关注。

王旭东曾对身边人说:

“现在的传播手段太丰富了,就显得内容不够。

”所以他不主张一味迎合用户需求,打造爆款文创产品。

据说王旭东甚至砍掉了许多他认为没有文化传播意义的项目,他一直反复强调,要真正体现敦煌文化,做精做美。

与敦煌文创的谨慎不同,故宫博物院在过去爆款迭出,围绕故宫IP打造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等节目则让普通大众通过镜头走进故宫,而故宫口红、故宫睡衣等文创产品以及角楼咖啡、故宫火锅等,更是引发公众对故宫IP的追捧。

(摘编自《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

不主张一味迎合用户需求》)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5年,我国文创产业增加值增加了66.09%。

在庞大的文创市场迎来“井喷”的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入局者。

不止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颐和园等文化类展馆正加码生机勃勃的文创产业。

统计数据表明,国内已有2500余家博物馆、美术馆正围绕馆藏进行IP开发。

目前来看,博物馆文创正在食品、彩妆等领域大展拳脚。

例如,国博馆的文创产品已推出灵感源自青花瓷与粉彩瓷的食品棒棒糖、以春夏秋冬元素和每个朝代文物对应的手绘二十四节气锦色书签、以清朝画作《芙蓉双鹭图》为设计灵感的芙蓉双鹭保温杯等文创产品。

数据显示,2018年,国博馆结合馆内藏物开发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国博衍艺”产品90余款,累计国博文物品牌元素产品形成的市场销售规模达到7.92亿元。

类似的博物馆文创案例还有很多,划分到广东本土同样亮点纷呈。

据悉,广东省博物馆凭借首个推出“粤藏”“粤光宝盒”“风尚”三款文创蛋糕的博物馆身份而爆红网络。

(摘编自《故宫文创一年卖出15亿元博物馆文创不甘落后》)

【材料三】

博物馆IP主要是指博物馆拥有的知识产权,如文物藏品的研究成果,博物馆的品牌图像、建筑、陈列设计方案等。

博物馆IP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其他的行业和产品提供创意与内容来源,文创产品开发只是博物馆lP运营的一部分。

通过赋能的方式,跨界融合进行全产业链的“二次开发”才是博物馆挖掘IP价值的核心方法论。

但是现在IP授权在不少博物馆手里是个烫手山芋,主要因为无法确定IP授权的费用。

据北京自然博物馆负责经营运营管理的翟幼艾透露,自然博物馆曾联合外部设计师开发了上千个别具特色的文创IP,但开发出来后便被束之高阁,无法量产,因为无法为这批IP授权定价。

据悉,目前国内IP授权没有统一的价格,即使是在IP授权领域较为成熟的海外博物馆,也没有明确的行内标准报价,只能由博物馆和被授权方自主协定。

该为IP授权定价几何才不至于无形资产流失?

看到市场上对博物馆文创充满热情,苏州博物馆文创部副主任蒋菡却无比冷静地表示,博物馆的商业化浪潮虽势不可挡,但博物馆的品牌和IP还在孵化期,并没有达到很成熟的地步,因此商业化到什么程度,每个博物馆应当有自己的想法和标准。

“毕竟宣传教育展示才是博物馆的主业,很多时候我们会拒绝特别商业的项目。

”蒋菡称若合作只是让博物馆给产品背书,这样的合作对博物馆来说没有太大意义。

(摘自《“博物馆+”与文创古老的博物馆红了》)

2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重视文创项目的文化传播意义,因此他不主张开发那些缺少文化内涵、一味迎合用户需求的爆款文创产品。

B.近年来,我国文创产业发展迅速,国家和地方的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类展馆围绕馆藏进行IP开发,产品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C.博物馆里,文物藏品的研究成果、品牌图像、建筑、陈列设计方案等都拥有相应的知识产权,这些知识产权是“博物馆IP”的主要内容。

D.博物馆的文创项目不排斥商业化,但商业化要有度,博物馆应拒绝只是给产品背书的合作,因为宣传教育展示才是博物馆的主业。

2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故宫博物院打造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故宫口红等文创产品,以及角楼咖啡、故宫火锅等,均体现了故宫文化的真正内涵。

B.材料二以翔实的数据,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各地文创产业的发展,无论是产业增加值,还是参与开发单位的数量,都有长足的进步。

C.由于无法确定IP授权的费用,担心无形资产流失,北京自然博物馆联合外部设计师开发的文创IP,被束之高阁,无法量产。

D.对于“博物馆+”与文创,苏州博物馆文创部副主任蒋菡与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的观点比较接近,都反对过度商业开发。

29.如果你是博物馆长,读了以上材料,你会得到哪些启发,让“博物馆+”与文创健康发展?

(5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30-32题。

投宿崔丙刚

刚走到半路就遇上了铺天盖地的大风雪。

“这狗日的天气!

”刘槐第二回进山买羊又遇上了突变的天气。

这一次运气更坏,风十里雪十里,走了好久也没见着能遮风挡雪的地方。

天已擦黑,刘槐自己冷得骨头冒寒气不打紧,可不能叫刚买的二十几只羊给活活冻死啊!

幸好转过一道山梁就听到了沉闷的狗叫,看见了昏黄的灯光。

刘槐依稀记得这个村子叫花沟,村里有个他认识的人叫杨树。

去年六月,刘槐第一次进山买羊就遇到了雷暴天。

电闪雷鸣中,他找到一处山崖下的石塘避雨。

进去看时,石塘下已有一个光着膀子的人正使劲拧自己淋湿的衣服。

天色本就阴沉,石塘下光线更暗。

羊群把他们东西隔开,那个人的模样看不真切。

刘槐说:

“这狗日的天气。

”那人也说:

“这天气,狗日的。

”两人彼此都不再说话,耳边听到的只有“轰轰”的雷声,羊群的“咩咩”声和雨打岩石的“啪啪”声。

六月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转眼雨就停了。

那人说:

“大哥,我先走了啊。

”刘槐说:

“大哥,哪村的?

贵姓啊?

”那人说:

“山里人命贱,可不敢言贵,我叫杨树,我是——”话到这里猛地响了一个炸雷,引得羊群一阵躁动。

刘槐听到耳朵里的是“花沟”两个字。

刘槐说:

“你是杨树,我是槐树,我叫刘槐。

我命也贱,是个牲口贩子。

”杨树说:

“下回再来,到我家去歇脚,村口一打听就知道。

这之后,两人没再见面。

不想在这风雪之夜,杨树成了刘槐的救命稻草。

刘槐敲开村口第一家院门,对开门的老妇人说:

“跟婶子打听下,杨树家离这还远不?

”老人迟疑片刻说:

“这就是他家。

”刘槐长舒一口气:

“婶子,我是杨树的朋友。

大雪封山天寒地冻我只有投奔这来了。

老人茫然地看着这从天而降的人和羊群说:

“你是树儿的朋友?

”刘槐说是啊,把去年6月的事讲了一遍。

老人说:

“赶紧进院吧,把羊赶进南边的厦屋,里面有花生蔓、山药蔓。

刘槐把羊安顿好才进屋。

屋里摆设简单,一张方桌,两把椅子,一爿土炕。

炕上被窝里伸出圆滚滚一颗小脑袋,黑眼睛亮亮地张望着陌生的客人。

老人说:

“你先暖和暖和,我给你做饭。

”刘槐说:

“有你们剩下的我吃口就行。

”老人说:

“那可不行,等树儿回来该埋怨我怠慢了他的朋友。

”两碗面条下肚,刘槐身上渐渐有了暖意,冻僵的肌肉才渐渐活泛起来。

刘槐擦擦嘴说:

“我最爱吃面条了,婶子的面吃着香甜。

”老人说:

“树儿在家的时候也爱吃我做的面,他说外面的面全是机器轧的吃着没有人情味。

”刘槐说:

“天下当娘的做的饭都香。

杨树去哪儿了?

”老人说:

“两口子在深圳,远着呢。

屋外的风更大了,吹得窗户纸哗啦啦直响。

刘槐说:

“两口子也不经常回来吧?

”老人说:

“回来,经常回来。

我听树儿说,城里再好也没有咱的一垄地,没有咱的一片瓦,没有咱的一颗草。

”又摸摸炕上孩子的头说,“等我动弹不了了,你也去找你的爹娘去。

”孩子伸手指着墙上的相框说:

“爹娘在那里边。

”刘槐通过相框里的照片第一次看清了杨树的模样,脸庞清瘦却长得浓眉大眼;再看看杨树媳妇,长得也是眉清目秀的。

刘槐说:

“婶子,好福气,有这么好的儿子儿媳,这么好的孙子。

睡觉的时候,老人已经把另一间屋里的火炕烧得热热的,还在炕上铺上了崭新的被褥说:

“昨天刚晒过,就怕他们突然回来,被褥盖着潮。

”也许是太累了,那一夜刘槐睡得格外踏实格外香甜。

梦里听见往灶膛里添柴的声音,又梦见自己的老娘了,老娘的头发白得像雪。

天明的时候,老人说:

“做梦了吧,听见你喊娘了。

风停了,雪也停了。

阳光暖暖的照着这个平平常常的小院。

院子里,孩子和羊在追逐着,嬉戏着。

孩子对老人说:

“奶奶我要羊。

”老人说:

“你爹快回来了,你爹买。

三月,刘槐又赶着羊从村外经过,远远看见杨树家灰色的屋顶灰色的围墙。

院墙外的一棵桃树开得正浓,望去像一片红云。

“刘槐——刘槐——”他听见有人喊他的名字。

声音有几分熟悉,可是那人走到跟前刘槐却不认识。

那人说:

“远远的我就看见是你,怎么不认识了啊,槐树把杨树忘了吧。

我是和你一起避雨的杨树啊。

”这声音绝对是杨树差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