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8679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0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docx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

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

 

郑京平杨京英

一、进行信息能力与信息化水平测算工作的背景和意义

当世界迈入二十一世纪之际,以微电子、计算机、光纤和卫星通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全球社会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并推动人类进入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

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在全球的普及,使人们不受时空的限制而更为自由和快捷地交流信息,信息成为新的生产要素。

信息的生产、流通、交换、分配逐渐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体,国家信息能力的大小正在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高低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发达国家竞相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不断加大信息产业投资力度,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尽快提高国家信息能力,从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以便在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信息产业已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信息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快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提高中国信息能力和信息化发展水平,对于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及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中国信息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仅仅处在起步阶段。

在世界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发达国家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与壮大的背景下,中国信息化建设亟需加快发展。

中国政府适应世界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和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的战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指出?

quot;继续完成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也指出 :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

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国家进行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对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的需要,为中国政府制定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发展战略与相关政策提供重要的量化参考依据,我们研究和建立了对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与测算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并根据这套体系和方法,对世界主要国家的信息能力及对中国各地区间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发展进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量化的反映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信息化的发展提出参考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中国及中国各地区信息化健康、快速地发展。

由于工作的探索性,以及资料和认识水平等因素限制,我们的研究仅是初步的,测算的结果也只是初步的。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们将继续深入进行该问题的研究,以便使该项研究成果更趋完善。

二、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信息能力的比较

(一)信息能力的概念

信息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产信息产品和开发利用信息产品的综合能力。

包括通过高科技的信息技术与信息设备、处理信息的方式或手段,有效地运用全面、巨大的信息资源,合理与高效地组织和协调综合国力的各个要素内部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整体实力和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目标的能力,也包括生产和开发、普及传统信息产品(例如报纸、书刊、音像出版物等方面)的能力。

提高信息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发展信息产业,其核心是提高信息技术和提高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两个方面。

信息技术的高低制约着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而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也反映着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

   (四)信息能力指数测算的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因素,我们建立了一个由三个层次、四大类指标构成的测算信息能力指数的指标体系。

这三个层次分别为:

第一层次表示信息能力总的水平;第二层次由构成信息能力的四大类组成,四大类指标分别描述了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设备利用能力、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信息化人才与人口素质以及国家对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状况;第三层次是四大类指标中的详细指标,共选取29个指标。

注:

①因无信息产业数据,故用第三产业有关数据代替。

   ②上述指标中括号内有变量Xi的,是可以搜集到数据的指标,本研究将用这些数据进行国家信息能力指数测算与分析。

这一指标体系突出表现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人才素质等因素,这些方面是提高信息能力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信息能力指标体系中有关数据如下(表1):

表1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X11

X12

X13

X14

X15

X16

X17

 

1996

1995

1996

1996

1995

1996

1997.1

996

1995

1994

95-96

1995

90-95

1996

1997

94-95

1997

中国

3

0.2

45

252

161

6

0.21

26.1

17.69

537

0.26

6

257

10.71

32.1

0.64

860

印度

1.5

0.1

15

64

114

0.1

0.05

26.4

31

149

0.58

6.4

609

2.7

43

0.8

390

印尼

4.8

0.4

21

232

149

3

0.54

62.6

24

181

0.38

11.1

1179

1

.57

41

0.1

1110

日本

128

102.2

489

700

916

214

75.8

27.8

576

6309

0.61

40.3

3135

301.31

60

2.9

37852

韩国

131.7

8.4

430

326

1034

70

28.77

35.4

394

2636

0.56

52

4934

95.95

51

2.8

10550

巴基斯坦

1.2

1.2

18

24

92

0.3

0.07

31.8

21

54

0.35

2.9

308

3.07

50

0.9

490

9.3

0.7

25

125

147

13

0.59

107.8

62

157

0.42

27.4

2671

11.61

48

0.2

1220

新加坡

216.8

25.1

513

361

607

141

196.3

602.8

301

2728

0.7

33.7

2326

96.55

64

1.1

32940

斯里兰卡

3.3

0.6

14

82

206

4

0.33

121.8

25

173

0.39

5.1

353

12.93

52

0.2

800

泰国

16.7

1.7

70

167

185

28

2.11

60.7

46

171

0.24

20.1

2053

1.3

50

0.1

2800

土耳其

13.8

1.6

224

309

164

13

3.6

33.1

118

201

0.32

18.2

1937

6.91

55

0.6

3130

埃及

5.8

0.4

50

126

312

0.1

0.31

37.4

43

458

0.44

18.1

1191

4.89

53

0.5

1180

南非

37.7

2.4

100

123

316

22

30.67

82.9

31

938

.52

17.3

1528

20.2

57

1

3400

加拿大

192.5

23.8

602

709

1053

114

228.05

208.3

166

2656

0.78

103

6946

102.63

68

1.6

19290

墨西哥

29

2.4

95

193

263

11

3.72

121.3

115

94

0.55

14.3

1526

11.46

68

0.3

3680

美国

362.4

64.6

640

806

2093

165

442.11

112.4

218

3732

0.73

8

.1

5481

88.79

72

2.5

28740

巴西

18.4

1.8

96

289

399

16

4.2

23.8

45

168

0.54

11.3

1101

43.08

50

0.6

4720

法国

150.7

32.7

564

598

895

42

49.86

90.3

234

2530

0.69

50

3613

96.32

71

2.4

26050

德国

233.2

19.5

538

493

944

71

106.68

130

313

2843

0.62

42.7

2628

183.4

61

2.4

28260

意大利

92.3

31.4

440

436

822

112

36.91

84.1

100

1325

0.49

40.6

3132

82.16

66

1.1

20120

荷兰

232

32.3

543

495

907

52

219.01

182

329

2656

0.72

48.9

3479

92.62

70

2.1

25820

波兰

36.2

1.4

169

418

433

6

11.22

66.9

140

1299

0.46

27.4

1944

22.95

55

0.7

3590

罗马尼亚

5.3

0.9

140

226

211

1

2.66

29

299

1382

0.29

18.3

1485

8.73

39

0.7

1420

俄罗斯

23.7

0.2

175

386

340

2

5.51

9

267

3520

0.47

45

3012

0.01

54

0.7

2740

西班牙

94.2

16.6

392

504

314

33

31

77.1

102

1210

0.62

46.1

3900

72.25

60

0.9

14510

英国

192.6

30.8

528

612

1433

122

149.06

148

344

2417

0.7

48.3

3104

92.89

66

2.2

20710

澳大利亚

311.3

26.3

519

666

1304

208

382.44

113.3

257

3166

0.71

71.7

5340

203.74

68

1.7

20540

新西兰

266.1

18.1

499

517

997

138

424.34

198.1

239

1778

0.66

58.2

4632

109.55

67

1.1

16480

 (五)信息能力指数的测算结果

   根据上述构造的信息能力指数测算基本模型和指标体系,我们对世界2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信息能力指标的有关原始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标准化后,进行测算和比较。

各国信息能力指数的测算结果及排位,见表2-表6。

表2信息能力总水平排序

排名

国家

得分

排名

国家

得分

1

美国

71.76

15

波兰

21.57

2

日本

69.97

16

墨西哥

17.43

3

澳大利亚

65.59

17

南非

17.11

4

加拿大

59.40

18

巴西

15.3

5

新加坡

57.07

19

罗马尼亚

12.92

6

荷兰

54.06

20

土耳其

12.71

7

英国

53.45

21

菲律宾

11.54

8

德国

53.25

22

埃及

10.64

9

新西兰

52.32

23

印度

9.28

10

法国

49.26

24

印度尼西亚

8.46

11

韩国

40.23

25

泰国

8.34

12

意大利

34.71

26

斯里兰卡

8.19

13

西班牙

33.75

27

中国

6.17

14

俄罗斯

26.21

28

巴基斯坦

5.28

构成信息能力的四个方面得分与排序见下表:

表3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利用能力比较                    表4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比较

国家

得分

排名

 

国家

得分

排名

美国

92.88

1

 

新加坡

80.30

1

澳大利亚

80.41

2

 

日本

41.90

2

日本

66.73

3

 

荷兰

39.78

3

新西兰

63.35

4

 

英国

37.42

4

加拿大

60.42

5

 

新西兰

34.96

5

英国

57.96

6

 

德国

33.38

6

德国

53.77

7

 

加拿大

30.76

7

荷兰

53.62

8

 

韩国

29.63

8

新加坡

52.12

9

 

澳大利亚

27.68

9

法国

46.78

10

 

美国

24.80

10

意大利

38.07

11

 

法国

23.71

11

西班牙

33.92

12

 

罗马尼亚

22.18

12

韩国

33.56

13

 

墨西哥

18.32

13

波兰

20.02

14

 

俄罗斯

17.86

14

俄罗斯

16.83

15

 

波兰

14.61

15

巴西

13.

9

16

 

意大利

13.49

16

土耳其

13.55

17

 

菲律宾

13.16

17

墨西哥

10.94

18

 

西班牙

12.92

18

南非

10.11

19

 

斯里兰卡

11.92

19

泰国

9.53

20

 

土耳其

9.62

20

中国

9.39

21

 

南非

8.42

21

印度尼西亚

8.66

22

 

泰国

7.25

22

罗马尼亚

8.40

23

 

印度尼西亚

5.87

23

菲律宾

5.85

24

 

埃及

4.68

24

埃及

4.52

25

 

巴西

3.45

25

斯里兰卡

2.81

26

 

印度

2.71

26

印度

1.57

27

 

巴基斯坦

2.54

27

巴基斯坦

0.12

28

 

中国

1.73

28

表5信息化人才与人口素质比较          表6国家对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状况比较

国家

得分

排名

 

国家

得分

排名

加拿大

76.64

1

 

日本

93.98

1

美国

74.18

2

 

德国

70.82

2

日本

71.76

3

 

澳大利亚

66.54

3

澳大利亚

66.63

4

 

66.38

4

荷兰

57.09

5

 

法国

64.24

5

法国

54.95

6

 

荷兰

61.01

6

英国

54.27

7

 

英国

56.34

7

新加坡

51.89

8

 

新加坡

56.07

8

新西兰

50.93

9

 

加拿大

53.24

9

德国

50.87

10

 

新西兰

48.10

10

韩国

49.00

11

 

意大利

46.84

11

俄罗斯

47.56

12

 

韩国

46.68

12

西班牙

41.45

13

 

西班牙

37.51

13

意大利

33.32

14

 

南非

23.26

14

波兰

27.53

15

 

墨西哥

22.95

15

南非

25.52

16

 

波兰

20.56

16

墨西哥

20.89

17

 

巴西

20.44

17

印度

20.55

18

 

土耳其

17.68

18

巴西

19.91

19

 

俄罗斯

16.83

19

埃及

18.25

20

 

巴基斯坦

15.11

20

菲律宾

18.00

21

 

埃及

14.43

21

罗马尼亚

15.89

22

 

斯里兰卡

12.46

22

印度尼西亚

11.05

23

 

印度

10.78

23

土耳其

9.97

24

 

泰国

10.73

24

斯里兰卡

9.75

25

 

菲律宾

10.59

25

巴基斯坦

6.11

26

 

罗马尼亚

9.44

26

泰国

5.90

27

 

印度尼西亚

6.17

27

中国

5.13

28

 

中国

5.41

28

(六)对中国信息能力测算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1.世界主要国家信息能力分为五个层次

测算的结果表明,美国信息能力总水平得分为71.76分,是世界上信息能力最强的国家;日本信息能力指数得分为69.97分,居第二位;澳大利亚得分为65.59分,居第三位。

美国和日本两国得分较接近,均在70分左右,他们领导着世界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

处在信息能力发展第二层次的国家和地区为加拿大、新加坡、荷兰、英国、德国、新西兰、法国,得分在50-60分之间,基本是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信息能力相当于美国的68-82%。

东欧为主的一些国家处于第三层次,得分在20-50分之间,这些国家的信息能力相当于美国的30-56%。

拉丁美洲为主的一些国家处于第四层次,得分在10-20分之间,这些国家的信息能力相当于美国的15-25%。

信息能力较低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得分在10分以下,这些国家的信息能力相当于美国的13%以下,其中,中国的信息能力很低,得分为6.17,仅为美国的8.6%,与韩国和巴西相比,也分别只有他们的15.3%和40.2%,中国信息能力处于最低水平之列。

资料显示,在世界信息能力的竞争中,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信息能力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不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国家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

在进行比较的28个国家中,中国的信息技术与信息设备利用方面排在亚洲国家前列,但在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信息化人才与人口素质、国家对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状况等方面均为最低,较低的信息能力将使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数字鸿沟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为保持和提高经济与科技的竞争力,占有全球80%的信息资源,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因其各自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发展很不平衡,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如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信息化发展速度,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正在缩小。

而另一部分国家(如拉美、非洲国家)因其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在全球信息化领域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从而面临信息贫困。

现在,国际互联网络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的国家和地区,用户达1.5亿人,据世界银行统计,世界平均每万人联网主机为63.1台,高收入国家为374.9台;而中低收入国家仅为2.4台,高收入国家是中低收入国家的156倍。

从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看,芬兰和美国是全球联网主机最多的国家,平均每万人联网主机分别达到996.1台和975.9台,而南亚和北非地区分别仅为0.11台和0.23台。

中国每万人联网主机只有0.16台,还不到芬兰和美国的万分之二,差距是巨大的。

近年来,较高的信息能力使发达国家保持或加快了经济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而发展中国家信息能力上的差距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即由于经济实力较低,在教育、研究与科技发展方面的投资及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从而造成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据联合国《1994年世界科学报告》指出,目前世界科技活动的80%掌握在几个工业化大国手中,并且这些国家还掌握着全球大部分的科技成果和专利,仅日本在电子行业方面的专利权,就占全球35%的比重。

世界各国对研究与开发(R&D)经费的投入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也是差距悬殊。

发达国家人均科研经费在500美元左右,而发展中国家人均科研经费还不到10美元。

1999年中国R&D经费为678.9亿元人民币,人均54元人民币,按1美元兑8.28元人民币折算,人均为6.5美元。

科研经费投入的不足制约着信息技术研究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制约着信息产业的发展,据有关资料计算,目前,信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发达国家一般为40-65%,新兴工业化国家为25-40%,发展中国家为25%以下,较弱的信息能力,使发展中国家在信息时代处于不利与被动的地位。

三、中国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比较

(一)中国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和信息化体系的构成

对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进行测算与比较研究所依据的中国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和信息化体系的框架,主要是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1997年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国家信息化的定义:

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这个定义体现了要实现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四个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服务于四个现代化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必须有统一的规划和组织,突出了各个领域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表明了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还确定了国家信息化体系框架,包括:

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等六个方面。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信息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国家信息网络建设:

这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

国家信息网络是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

只有建设先进的国家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整体效益。

信息技术应用:

这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网络建设的技术保障。

信息技术应用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关系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效益。

信息产业发展:

这是国家信息化的支柱和重要内容。

要通过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国家信息技术研究的发展和提高,促进国家信息化的实现。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这是国家信息化成功之本,对其它各个要素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这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有序、健康发展的保障。

它可从管理、法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