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1870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6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政治学科五本教材核心知识与时政热点结合分考点大串讲Word下载.docx

②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

C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③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

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影响价格的因素(两个考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格影响供求。

(价格由市场形成)

(一)供求影响价格(供求如何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卖方市场”。

(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货多不值钱”的现象,“买方市场”。

(是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二)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4、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替代品、互补商品)

5、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有什么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联系汽车、手机、电脑、食品等价格变动对生产者的影响,理解价格变动对生产影响的三个表现。

懂得这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6、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附: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如何?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2)消费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消费调节生产)

(3)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应该掌握具体的原理内容,并能结合实际如扩大内需、旅游等加以分析说明。

7、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如何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①这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

②企业取得优势最根本的是掌握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①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

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②企业信誉和形象的作用:

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③树立企业信誉与形象的途径:

开展正当竞争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什么是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为什么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怎么样树立?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

原因:

(1)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所特有的,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

它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并随企业的发展不断延续和更新,最终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2)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

如何:

开展正当竞争,主要依靠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创立名牌等取得竞争的胜利;

反对和抵制假冒伪劣、商业欺诈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应该掌握具体内容,并能结合实际分析说明。

8、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1)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因此,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主动的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树立平等就业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2)、就业的意义:

(结合金融危机)

①(对劳动者)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

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其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对社会)就业能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特别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合理配置下的劳动就业,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促进积极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我国的就业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

必然性:

①劳动重要。

②形势严峻:

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重要性:

①对社会生产:

是民生之本,生产出社会所需的财富

②对劳动者:

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同时,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措施)

、国家:

要发展经济,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中小企业;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再就业工程,促进劳务输出;

坚持“市场调节就业,国家促进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方针,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B、劳动者:

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

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积极就业,自主创业。

9、收入分配公平:

(1)含义: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实现的途径:

(一项制度保证,两项重要举措)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应该掌握具体内容如实现的途径等,并能结合实际材料加以分析应用。

10、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二者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即对立统一。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②公平和效率也存在矛盾性,两者强调不同的方面。

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存在矛盾:

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效率亦指把蛋糕做大);

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分配公平亦指把蛋糕分好)

(2)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①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11、财政的作用:

(如何体现财政的作用?

(1)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民生问题)

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

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

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结合我国财政政策的变化,说明其作用。

懂得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如:

4万亿,扩大内需,家电下乡等措施以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12、市场调节及其局限性:

(为什么?

(1)市场调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的。

(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自发性 

,盲目性, 

滞后性

.自发性:

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谋取私利。

B.盲目性:

生产经营者不可能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因此决策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C.滞后性:

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这就会导致滞后性。

(3)仅由市场调节的后果:

.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B.社会经济不稳定;

C.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

13、规范市场秩序(措施)

①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

②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实行惩戒制度。

④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要学会依法参加经济活动,依法维护权益;

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14、宏观调控:

怎么样?

(1)必要性: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②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含义:

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3)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手段:

经济手段:

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表现:

经济手段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最常用的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意义:

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B法律手段:

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作用:

通过立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过经济司法活动,保障经济秩序协调发展。

C行政手段:

是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15、科学发展观:

(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

(一)必要性: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应该能够结合国家方针政策和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16、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核心、关键)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重大战略任务)

具体:

“一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一方针”:

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三个转变”: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B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C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重中之重,突出位置)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基本国策)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海西区)

17、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

(积极影响)

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③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消极影响)

①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②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3)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4)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态度: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

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我国)如何面对经济全球(怎么样做):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条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B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市场经济法律法规;

C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D坚持独立自主,加强防范工作,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18、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①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②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③对外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2010年高考思想政治学科《政治生活》核心知识提示

1、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

2)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3)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①在我国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②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④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怎样坚持这一原则?

①要权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我们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②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为什么?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2)怎样做?

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方式

依据

意义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电话、信函、

电子邮件等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拓宽反映渠道

专家咨询制度

论证会、座谈会

专业知识

集中学者智慧,提高决策科学性

社会公示制度

公示

知情权,参与决策的前提与基础

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社会听证制度

听证会

弥补决策机关的不足

决策利民

能识别、辨别不同方式并结合社会实际说明公民可以采取何种方式参与民主决策。

3、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其次,有助于决策者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4、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制度

5、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意义:

(1)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2)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6、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

(如何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

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修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7、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

(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4)是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8、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

(如何体现政府的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内容:

政府担负着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和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惩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等职能。

目的: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经济调节---统筹规划,总体部署(即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合理运用税收、利率、信贷、汇率、物价等经济杠杆,引导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如现在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市场监管----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违规经济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

社会管理----制定并完善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公共服务----信息引导,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如健全社保制度,建立并完善预警机制)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一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如全国道德模范表彰);

二是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如举办2008年奥运会)。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①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基础、文化、卫生)②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农村合作医疗、计划免疫)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市最低保障、社会福利、失业、下岗再就业)④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⑤保护公共环境、防治污染 

⑥就业。

目的: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建设

9、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1)宗旨:

为人民服务

(2)基本原则:

对人民负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10、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具体要求:

①合法行政。

②合理行政。

③程序正当。

④高效便民。

⑤诚实守信。

⑥权责统一。

11、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途径:

(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2)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

(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统一,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政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12、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

(如何体现政府的权威?

(1)政府的权威指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们认同的威望和影响力

(2)体现:

①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它会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有权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