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机关会议会务工作组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8720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委机关会议会务工作组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党委机关会议会务工作组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党委机关会议会务工作组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党委机关会议会务工作组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党委机关会议会务工作组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党委机关会议会务工作组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党委机关会议会务工作组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党委机关会议会务工作组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党委机关会议会务工作组织.docx

《党委机关会议会务工作组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委机关会议会务工作组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党委机关会议会务工作组织.docx

党委机关会议会务工作组织

党委机关会议会务工作组织

概述

党委机关会议是指党委召开的党代表大会、党代表会、党委全体委员会、党委工作会议、党委专题工作会议等。

会务工作是整个会议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会议正常进行和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也是各级党委办公室的重要工作之一。

实践证明,会务工作的水平高低,服务的周到与否,将直接影响会议的效果。

广义的会务工作包含:

会议的组织协调工作、会议的文件起草工作、会议的后勤保障工作、会议的宣传报道工作、会议的安全保卫工作等,我们今天主要讲会议的组织协调工作,即平时一般所指的会务工作。

一、会前准备

(一)会议的确认

接到领导的指示后,要当场确认:

1、名称

2、内容

3、时间

4、范围

5、日程

(二)落实会议地点

1、馆条件与会议规格要相适应

2、的床位与会议规模要相符合

3、馆有合适的会场和分组会议室

4、悉的地点要到现场实地考察

(三)拟定会议建议方案

会议方案是会务工作的总体纲要,编制会议通知和会务须知都必须以会议方案为基础,会议的筹备也必须严格按照会议方案的分工进行,所以在会议地点确定后,要及时拟定会议建议方案,报领导审定。

拟定会议建议方案的注意事项

1、方案中应包括:

会议名称、内容、时间、地点,参会范围,会议日程,会务工作分工,会议要求等;

2、要简单明了,但内容却要周到全面,尽可能想得周到、详细些,一旦领导审定,即可具体操作;

3、案中要明确分工,每项工作都要落实到具体单位,避免疏漏,以保证会议的筹备工作井然有序。

(四)印制证件

会议方案确定后,应尽快印制好会议出席证、列席证、工作证、车证等必要的证件,召开党代会时出席证、列席证上应有代表照片。

1、证件的原则

⑴证件制作要规范,确保证件的严肃性;

⑵重要会议证件上应有照片、姓名单位,便于保卫人员识别;

⑶证件发放要严格控制,并按编号进行登记,以便查对;

⑷证件丢失,应先报告保卫组备案后,再补发;

2、件分类

出席证-发会议正式代表和特邀

代表,可以有照片、姓名单位

列席证-发会议列席代表

来宾证-发会议邀请的来宾

工作证-发会议工作人员,按活

动范围分两种

记者证-发记者,按活动范围分两种

(五)收集名单

待通知发出后,要重点组织对代表名单的收集,收集名单时要注意核对清楚代表的姓名、性别、单位、职务。

名单收齐后,一般视情况可按照省领导、各市(州)领导、省级部门领导的顺序编造名册,并交总务组安排住房。

(六)人员编组

1、原则

⑴地域组合

⑵行业组合

⑶混合编组

2、规模

⑴小组的规模要适中,根据参会人数和会议室多少确定,一般在30人左右为好,以保证代表都能充分发表意见;

⑵省级领导除主要领导外,可以分散编入各小组中。

3、召集人的确定

小组召集人可在市(州)和省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中确定,全委会的小组召集人应是党委委员、候补委员。

(七)安排座次

大中型会议,应依照会议名单顺序为代表安排座次。

座次排定后,在会议桌上摆放座签,同时印制座位图发给参会人员。

1、座次应遵循的规则

⑴按照职务大小

⑵从前到后

⑶从左到右

⑷从中间到两边

⑸按地域、行业相对集中

⑹按姓氏笔画为序

2、级以上领导排名顺序

⑴省委书记

⑵成都军区司令员、政委

⑶省长、省人大主任、省政协主席

⑷省委副书记

⑸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

⑹成都军区空军司令员、政委

⑺省委常委

⑻省人大副主任

⑼省政府副省长

⑽省政协副主席

⑾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⑿省军区司令员、政委

⒀省老领导

⒁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

3、全委会议排名顺序

⑴省委常委

⑵省委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⑶省委候补委员(按得票多少为序)

⑷不是省委委员、候补委员的省级领导

⑸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秘书长、副秘书长

⑹省纪委常委

⑺不是省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市(州)委书记,市(州)长

⑻不是省委委员、候补委员的省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

⑼部分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大型企业党委书记

4、召开的重要会议排名顺序

⑴副省级以上领导

⑵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秘书长、副秘书长

⑶市(州)委书记,市(州)长

⑷党委部门主要负责同志

⑸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同志

⑹群团部门主要负责同志

⑺金融部门主要负责同志

⑻新闻部门主要负责同志

⑼部分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大型企业党委书记

5、台座位排序

⑴单数排列

⑵双数排列

⑶双数按单数排列

(八)编制会议须知

会议须知是告知参会人员应知晓事项和应遵守规定的会议重要文件之一,包括:

日程安排、分组名单、住房安排、常用电话、注意事项、作息时间等,会议须知编好后送领导审定后即印刷装订成册。

(九)报到准备

会务人员应在报到前进驻开会地点,把证件、会议须知和文件等装入文件袋备发,并做好其他报到的准备工作。

(十)布置会场

1、委会议会场布置应庄严、大方、朴素;

2、应布置在会场最醒目的位置,以确保主持人的视野开阔,能掌握整个会场情况;

3、悬挂在主席台正上方,红底白字,字体为粗宋或大黑;

4、会的会场要悬挂党徽,两边摆放旗帜;

5、美化会场、烘托气氛,在主席台台沿和背后应摆放花卉和植物;

6、形式由会议类型所决定

一般有长方型、圆桌型、回字型;

7、排之间要保持足够的距离,方便代表的进出,特别是主席台和回字型会场内圈,应保证领导能正面行走;

8、的设置通道,通道要保持一定的宽度,保证代表迅速入场;

9场口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起疏散分流作用,避免造成入场时的混乱;

10、专门主席台的会场内,可考虑将主席台位置垫高,以便会议主持人掌握会场情况。

(十一)音响设备检查

1、要对音响设备进行仔细检查、试听,并注意各个角落的效果,以保证会议的音响效果;

2、播放音乐时,应事前找准磁带的位置。

要作好录音准备,重要的会议,要安排摄影、摄像,以留存资料;

3、某些会议的要求,还应安装多媒体系统,多媒体系统的摆放,应保证主席台的领导和与会人员都能轻松方便的观看。

二、会期服务

(一)会议报到

1、是会务工作最集中、最繁忙的阶段,因此,必须集中力量做到报到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要与发文组、总务组密切配合,协同一致,使报到工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2、来时,要逐一登记、发放证件、文件、指定住房并向其简介会议安排情况等;

3、时掌握报到进展,如发现代表请假和换人,要对名单和座位图、座次牌进行修改,并及时告诉发文组、总务组和小组联络员;

4、结束后,要及时对报到情况进行统计,并将报到结果报会议秘书组负责人。

对未按时报到的代表,要及时联系询问原因并督促其尽快到会。

(二)会中联络

1、组要在会议秘书处的领导下,做好承上启下、左右联系、互相沟通、平衡协调等工作;

2、强和各方面的联系,注意倾听代表的意见和要求,和各工作机构密切协作、主动配合,及时改进服务工作;

3、意掌握会议的进展情况和及时处理临时出现的特殊情况,确保会议顺利进行;

4、掌握代表请假情况,对主席台就座领导,要在前一天进行核对并给以提醒;

5、议中的临时变动,要及时进行调整,并立即通知有关人员。

(三)大会签到

重要会议都应进行签到,将出席、列席和缺席会议的人数、人员及时统计,并将结果填写“代表出席情况报告表”,在会议开始前送主持人。

(四)会场服务

1、召开前,会务人员要提前对会场布置、照明、座签、音响再进行一次检查,确保无误;

2、入场时要引导就座,特别应注意对主席台的引导;

3、中,负责会内、会外必要的联系或传呼电话等事宜,并承担领导临时交办的事情;

4、卫人员密切配合,维持会场秩序,制止无关人员进入会场,机密会议,应严格控制知密范围。

(五)散会检查

大会结束后,要和保卫人员、服务员检查会场,对遗失的文件和其它物品,应及时设法交还失主,对涉密文件要对文件编号和发现地点进行详细登记后退还发文组。

三、会后工作

(一)通报情况

会议结束后,会务人员应将会议传达的范围、会后需印发的文件和要办的其他事宜通报值班室,以便解释答复各地询问。

(二)收集资料

1、结束后应收集会议发出的各种资料一套,作为资料留存;

2、磁带要加以清理,磁带合上要标明何人何时在何会议上的讲话并编好顺序,长期保存;

3、照片等资料也要注意收集整理。

(三)总结提高

会议结束后,对办会工作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肯定成绩和找出差距。

特别对办会中有改进或创新性作法的要认真总结,对经验和教训都应实事求是的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使今后的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