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8741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docx

地质测量工应知应会

地质工应知应会

1、自然界中的矿物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固态(石英、长石、方解石等)、液态(水、自然汞)、气态(天然气、硫化氢等)。

大多数矿物以固态存在。

2、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矿物的集合体,称为岩石。

3、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煤系地层中,常见的岩石主要为沉积岩。

4、沉积岩是由母岩经过风化、剥蚀及搬运后,在一定地质条件下沉积、固结成岩而形成的一种层状岩石。

5、煤是一种主要由植物遗体转变而成的沉积岩,煤层的顶底板岩层绝大多数也都是沉积岩。

6、按成因和物质成分的不同,沉积岩可分为三大类:

碎屑岩类(如:

砾岩、砂岩、粉砂岩、火山碎屑岩等)、粘土岩类(泥岩、页岩等)和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石灰岩、白云岩、铝质岩、硅质岩铁质岩等)。

7、成煤条件:

植物条件、气候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地壳运动条件。

8、成煤作用:

泥炭化及腐泥化阶段(泥炭化阶段和腐泥化阶段)、煤化阶段(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

9、煤的工业指标:

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等。

10、煤的工业分类有无烟煤、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1/3焦煤、肥煤、气肥煤、气煤、1/2中粘煤、弱粘煤、不粘煤、长焰煤、褐煤。

11、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很多,主要有煤层厚度变化、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岩浆侵入体、岩溶陷落柱、煤层顶底板、矿井瓦斯、地热危害、煤层自燃与煤尘等。

12、煤层厚度是指煤层顶底板岩层之间的垂直距离。

根据煤层结构,煤层厚度厚度可分为总厚度、有益厚度及可采厚度。

总厚度:

指煤层顶底板之间各煤分层厚度和夹矸厚度的总和。

有益厚度:

指煤层顶底板之间各煤分层厚度之和。

可采厚度:

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可采厚度以上的煤层厚度或煤分层厚度之和。

13、根据煤层厚度变化大小,把煤层厚度小于等于1.30m的煤层称为薄煤层,1.31m~3.50m的煤层称为中厚煤层,厚度大于3.50m的煤层称为厚煤层。

14、岩层的产状三要素:

岩层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走向:

岩层面与假想水平面的交线向两端延伸的方向,称为岩层的走向。

倾向:

岩层面上与走向线相垂直并沿倾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称为岩层的倾向。

倾角:

岩层面与假想水平面所夹的最大锐角,称为岩层的倾角。

15、地质罗盘的构造:

磁针、水平刻度盘、倾斜仪、瞄准器、水准器等组成。

16、产状表示方法:

如走向N45°E,倾向NW,倾角25°,则表示为N45°E,NW∠25°;或走向245°,倾向NW,倾角15°,则表示为245°,NW∠15°;在逗号之前为走向,逗号之后分别为倾向和倾角。

由于走向和倾向之间有固定的关系,因此,常常也可以只写出倾向和倾角,而省略走向。

如倾向N25°E,倾角18°,则表示为N25°E∠18°。

14、矿井中的地质构造主要是指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褶皱构造指岩层在长期水平挤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塑性变形而形成弯弯曲曲的形态。

在褶皱构造中,岩层发生的一个弯曲,称为一个褶曲。

褶曲的两种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

背斜是指岩层向上弯曲的褶曲。

向斜是指岩层向下弯曲的褶曲。

15、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如果所受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极限时,就会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失去连续完整性,总称为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包括裂隙(节理)构造和断层构造两种形式。

被断裂面分割的岩层或岩体沿着断裂面没有发生显著地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节理。

发生显著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断层的识别标志:

岩(煤)层不连续、岩(煤)层的重复与缺失、岩(煤)层产状突变、煤层厚度变化、煤层顶底板出现不平行现象、小断层和裂隙显著增多、断层擦痕存在、断层角砾岩和断层泥出现、瓦斯涌出量增大、出现滴水、淋水,涌水现象。

断层产状要素:

走向、倾向、倾角。

16、地热又称地温,它是指地球内部的热量。

一般来说,深度每增加100m,地球的温度就增加3℃左右。

《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

17、图样的比例,应为图形与实物相对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比例的大小是指比值的大小。

比例尺的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反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比例尺的精度是指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际长度。

18、在矿图上,通常画有平行于纵横坐标轴的直线所构成的方格网,成为坐标方格网,每小方格一般为100mm×100mm,在每一条纵横线上注明其坐标值,此数值表示该直线到坐标轴的垂直距离。

19、绝对高程是指地面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相对高程是指地面上某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高差是指地面任意两点的高程之差。

20、标准方向通常有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和坐标纵线三种。

方位角有真方位角、坐标方位角、磁方位角。

真方位角是指从真子午线的北端起,顺时针量至某一直线的角度。

坐标方位角是指从坐标纵线的北端起,顺时针量至某一直线的角度。

角值0°~360°。

在同一坐标系中,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180°。

磁方位角是指从磁子午线的北端起,顺时针量至某一直线的角度。

晋城地区的磁偏角为-4°30′。

纵横坐标轴顺时针分成四个象限分别为北东、南东、南西、北西。

象限角是从正北的方向线或正南于0°~90°之间。

21、地质矿图的种类有地质地形图、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主要井巷地质素描图、主要井巷剖面图、预想剖面图、矿井地质剖面图、矿井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矿井煤岩层对比图、矿井地质构造纲要图、矿井水文地质图。

将煤层底板等高线用标高投影的方法,投影到水平面上,按照一定比例绘出的图纸,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地形地质图是一种用相应图例符号及颜色,综合反映某一井田范围内地形、地物、地质构造、岩层和其他有益矿产分布以及勘探工程分布等情况的水平投影图。

采掘工程平面图是将开采煤层或其分层内的采掘工程和地质情况,采用标高投影的原理,按一定比例尺绘制而成的图纸。

将井田范围内的地物、地貌和井下的采掘工程情况综合画在一张平面图上,这种图纸为井上下对照图。

为反映出地层内部的构造和地质情况,假想用一个平面将地层剖开,而编制出的图形,称为矿井地质剖面图。

在勘探工作基本结束后,将水文地质勘探过程中获取的大量定性、定量资料,以及从生产矿井,气象台站、水文站、水文地质观测站等单位收集到的有关数据,通过分析总结,最后绘制成反映看勘探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图纸,称为水文地质图。

22、矿井地质条件的类别应在新井投产8~10年内提出,以后每隔8~10年或在修改矿井地质报告时评定一次。

矿井地质类别的评定和变更,需经省煤炭厅(局、公司)批准。

23、煤层稳定性:

稳定煤层、较稳定煤层、不稳定煤层和极不稳定煤层。

24、一切穿过煤系地层的井巷均应逐层观测其岩性特征和厚度。

对于煤层、标志层和煤层顶底板需作重点观测。

必要时,还需采取化石、煤(岩)标本和样品,进行化验和测试。

为了对比和陈列,每一个矿井应保存一套完整的煤系标本。

25、沉积岩描述的基本内容:

(1)碎屑岩类应描述颜色,碎屑可见成分、分选性和滚落圆度,胶结物成分及胶结类型。

(2)粘土岩类应描述颜色,混入成分,固结程度,滑腻感,断口开头可塑性,吸水变软或膨胀特点,附舌性,岩石的构造。

(3)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应描述颜色,主要成分及杂质成分,硬度,岩石的结构和构造,所含化石、结核或包裹体情况,岩溶裂隙的发育情况、方向性和充填物成分等。

26、井巷所揭露的煤层,不论是否可采,都必须进行观测和描述。

凡井筒、石门和其它的穿层巷道揭露煤层的地点,均应作为观测点进行观测;在沿可采煤层掘进的巷道内,煤层观测点的间距,根据煤层的稳定程度,应不小于下表的规定。

遇地质构造时,可适当加密观测点,以反映煤层变化的实际情况。

煤层观测点间距

煤层稳定性

稳定煤层

较稳定煤层

不稳定煤层

极不稳定煤层

观测点间距

﹥50~≤100

﹥25~≤50

﹥10~≤25

≤10

27、煤层观测点观测描述内容:

(1)当巷道揭露煤层全厚时,每个观测点应观测煤层厚度、各煤分层厚度,夹石层厚度、岩性和坚硬程度;当巷道不能揭露煤层全厚时,应按上表规定的间距探测煤层全厚。

(2)在层位难以判断,煤层对比困难时,还应仔细观测各煤分层的宏观煤岩成分和类型;煤的光泽、颜色、断口、软硬程度、脆韧性、结构构造和内生裂隙的发育情况;煤层中所含结核与包裹体的成分、形状、大小、坚硬程度及其分布特征等。

(3)煤层的含水性。

(4)煤层的产状要素。

(5)煤层的顶底板特征,其中包括:

伪顶、直接顶、基本顶和伪底、直接底等的岩层名称,分层厚度,岩性特征,裂隙发育情况及其与煤层的接触关系等。

必要时,应采取岩样进行物理力学试验。

28、当煤层变薄、分岔、尖灭和遭受冲刷时,必须注意观测以下内容:

(1)出现古河床冲刷时,必须观测冲刷标志,系统收集供判明冲刷类型,推断冲刷变薄带方向和范围的基础资料。

(2)出现煤层变薄和分岔和尖灭时,应着重观测煤层结构、煤质、煤和围岩的接触关系、围岩岩性特征,为分析煤厚变化原因,预测变薄带、可采边界、分合区界线积累资料。

29、观测描述断层,应围绕确定其性质、断距和断裂结构面的力学属性来进行。

其观测描述的基本内容如下:

(1)断层面的形态、擦痕和阶步特征;断层面的产状要素和擦痕的侧伏角。

(2)断层带中断裂构造岩的成分和分布特征,断层带的宽度和充填、胶结情况。

必要时,可采取定向标本,对断裂构造岩进行岩组分析。

(3)断层两翼煤、岩层的产状要素,煤、岩层的层位和岩性特征、断层旁侧的伴生和派生小构造。

(4)断层间的相互切割关系,断层、褶皱的组合特征。

(5)断层与煤厚变化等的关系。

30、矿井地质必须具备的基础资料有:

1)、矿井地质记录薄;2)、井巷素描图及典型地质现象的素描卡片;3)、钻孔柱状图;4)、钻孔成果卡片和台账;5)、钻探工程实际材料图;6)、储量动态台账。

31、井巷地质素描图的基本要求:

一、竖井素描图

竖井一般应编录两个互成直角的井筒素描剖面,其中主素描剖面应与矿井地质剖面的方向相一致。

必要时,需加绘井筒水平地质断面。

二、石门、斜井、岩石上(下)山素描图

地质构造简单时,可编录一帮(或顶、底)素描图;地质构造复杂时,应绘制素描展开图。

三、主要煤巷素描图

对于巷道能够揭露全厚的倾斜、缓倾斜煤层,当其稳定时,只需实测煤层小柱状;不稳定时,则应编录一帮素描图。

对于巷道能够揭露全厚的急倾斜煤层,当其稳定时,只需实测煤层小柱状;不稳定时,则需编录迎头断面,并据此编绘出巷顶水平切面图。

对于巷道不能揭露全厚的倾斜、缓倾斜厚煤层,第一分层巷道需作一帮素描图。

对于巷道不能揭露全厚的急倾斜厚煤层,则应编录煤门一帮素描图和必要的迎头断面,并据此编绘巷顶水平切面图。

32、阶段性地质工作内容:

1)建井阶段主要任务:

系统编录所揭露的一切地质资料,及时预报并研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地质问题,编制建井地质报告和移交生产的全部地质资料。

2)生产阶段主要任务:

根据生产建设的需要,及时编制提供各种地质报告、地质说明书、地质资料,并开展地质预测预报工作。

 

测量工应知应会

1、测量学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

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回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2、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3、测量工作中采用的坐标系,规定南北方向为纵轴,记为x轴,轴向北为正,轴向南为负;以东西方向为横轴,记为y轴,轴向东为正,轴向西为负。

4、6°分带法:

第一个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3°。

任意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L0=6N-3(N为六度带的号数)。

5、3°分带法:

第一个三度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3°。

任意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L0′=3N(N为六度带的号数)。

为避免横坐标出现负值,故规定把坐标纵轴向西平移500km。

为了根据横坐标能确定该点位于哪一个度带内,还应在横坐标值前冠以带号。

未加500km和带号的横坐标值称为自然值,加上500km和带号的横坐标值称为通用值。

6、测量工作的程序:

第一步为控制测量,第二步为碎步测量。

测量工作的原则: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步、步步有检核。

7、测量学的基本工作:

高程测量、水平角测量、距离测量。

8、确定地面点位的三要素:

水平角、距离和高程。

9、圆周角=360°1°=60′1′=60″

10、常用的测量仪器:

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

水准仪测量主要用于测量高程。

经纬仪用于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

全站仪用于测量高程、水平角和竖直角。

11、测量误差的来源:

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

对于J2经纬仪来说:

半侧回归零差小于8";各测回同方向2c值互差小于13";各测回同方向归零差值互差小于10";同一测回中半测回互差小于20";两测回间互差小于12";两次对中测回(复测)间互差小于30"。

在经纬仪一般竖直角测量中,指标较差应小于25"。

12、水平角:

地面上某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所成的夹角,称为水平角,其角值范围为0°~360°。

13、竖直角:

同一铅垂面内,某方向线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称为竖直角(又称为垂直角),其角值范围为0°~90°。

14、经纬仪由对中整平装置、照准装置、读数装置组成。

15、观测水平角的方法有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全圆测回法)。

16、经纬仪的竖盘安装在望远镜横轴一端,竖盘随望远镜在竖直面内旋转而旋转,其平面与横轴相垂直,当横轴水平时,竖盘位于水平内面内。

17、经纬仪的校验与校正,必须满足的条件:

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竖轴垂直于横轴;竖丝垂直于横轴。

水准管轴(LL):

通过水准管内壁圆弧中点的切线;

竖轴(VV):

经纬仪在水平面内的旋转轴;

视准轴(CC):

望远镜物镜中心与十字丝中心的连线;

横轴(HH):

望远镜的旋转轴。

18、钢尺量距分为:

直线定线和距离丈量。

直线定线包括目估定线和仪器定线。

距离丈量的精度用相对误差来评定,即往返之差的绝对值与往返的平均值之比,化成分子为1的分数。

一般情况下,平坦地区钢尺量距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3000,在量距困难地区,其相对误差也不应大于1/1000。

19、视距测量是一种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利用视距仪和视距标尺同时测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的一种间接、快速的测距方法。

其量距的相对误差约为1/200~1/300。

视准轴水平时的视距公式:

D=100L;L为视距间隔。

视准轴倾斜时的视距公式:

D=100Lcos2ɑ,ɑ是竖直角。

20、图样的比例,应为图形与实物相对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比例的大小是指比值的大小。

比例尺的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反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比例尺的精度是指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际长度。

21、在矿图上,通常画有平行于纵横坐标轴的直线所构成的方格网,成为坐标方格网,每小方格一般为100mm×100mm,在每一条纵横线上注明其坐标值,此数值表示该直线到坐标轴的垂直距离。

22、绝对高程是指地面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相对高程是指地面上某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高差是指地面任意两点的高程之差。

23、标准方向通常有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和坐标纵线三种。

方位角有真方位角、坐标方位角、磁方位角。

真方位角是指从真子午线的北端起,顺时针量至某一直线的角度。

坐标方位角是指从坐标纵线的北端起,顺时针量至某一直线的角度。

角值0°~360°。

在同一坐标系中,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180°。

磁方位角是指从磁子午线的北端起,顺时针量至某一直线的角度。

晋城地区的磁偏角为-4°30′。

纵横坐标轴顺时针分成四个象限分别为北东、南东、南西、北西。

象限角是从正北的方向线或正南于0°~90°之间。

24、导线测量用测回法测量,每一测回角度的限差符合规定要求。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前方位角=后方位角+转角±180°

公式中转角是左角,左角就是位于前进方向左侧的观测角。

坐标与坐标增量:

一直线的终点坐标与起点坐标之差称为坐标增量。

如;直线AB的水平长度为Lab,坐标方位角为α,起始点A与终点B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AB段的坐标增量为∆X=x2-x1,∆B=y2-y1

根据直线和起点坐标、长度及方位角计算终点坐标。

在∆ABC中,根据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ɑ及平距L,应用三角函数公式求得坐标增量。

∆Xab=Labcosɑ

∆Yab=Labsinɑ

则终点的坐标为;Xb=Xɑ+∆Xab=Xa+Labcosab

Yb=Ya+∆Yab=Ya+Labsinab

25、三角高程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角应用三角学原理,计算两点之间的高差。

井下三角高程测量的计算:

由于井下高程点可能位于巷道顶,底板等不同的位置,所以井下三角高程测量的计算要考虑到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A、B点均在底板时,A,B两点之间的高差:

h=Lsinɑ+i-V

第二种情况:

A在底板,B在顶板时A,B两点之间的高差:

h=Lsinɑ+i-(-V)

第三种情况:

A在顶板,B在底板时,A,B两点之间的高差:

h=Lsinɑ+(-i)-V

第四种情况:

A、B点均在顶板时,A,B两点之间的高差:

h=Lsinɑ+(-i)-(-V)

26、巷道开口方位的标定

标定巷道开切点和初始方向的工作,俗称开门子或拉门子。

标定开切点的要素:

开口点的位置,指向角。

当巷道掘进4~8m后,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检查和重新标定巷道中线。

用左、右角分别给出指向角,就会在视线前方标定出两个点,两个点连线的中点就是巷道精确中线点,再瞄准精确中线点标定出另一个精确中线点。

27、巷道中线的延设

在巷道掘进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般都是以中线为依据进行炮眼布置和支护,由于巷道按给出的中线方向不断向前掘进,必须及时延设中线至掘进工作面,供施工人员掌握。

中线是用于指示巷道掘进的水平方向。

方法;经纬仪(全站仪)延设、瞄线法延设、拉线法延设。

28、巷道腰线的延长

为了控制掘进巷道的坡度和倾角,需在巷道帮上标定一条线,用于指示巷道在竖直面内的掘进方向及调整巷道底板或轨面坡度,这条直线称为腰线。

标定腰线的方法:

半圆仪标定腰线;经纬仪标定腰线(利用中线、伪倾角法和靠近巷道一帮标定腰线)

29、在延设中、腰线点过程中,对所使用的和新设的中、腰线点均须进行检查。

掘进过程中,巷道每掘50m延设一组中、腰线点,中、腰线点成组布设,每三个为一组(点间距不小于5m),中、腰线最近点距工作面的距离不得超过30-40m。

30、激光指向仪的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并有防护措施,仪器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不小于70m;用于指示巷道掘进坡度、中线的激光指向仪,必须保证每个腰线点均在光束中心;用于指示巷道掘进坡度、中线的激光指向仪,500m射程光斑直径不得大于3cm。

31、贯通测量

一条巷道按设计要求掘进到指定地点与另外一条巷道相同称为贯通。

贯通的几何要素:

开切点坐标、巷道方位角、指向角、倾角、平距、斜距。

巷道贯通中、腰线的延长和检查:

巷道每掘进100m,必须用导线测量和高程测量法,对中腰线检查。

最后一次标定贯通方向时,两个工作面的距离不小于50m。

当两个工作面距离在岩巷剩下15-20m,煤巷剩下20-30m时,测量人员应以书面的形式报告总工程师,并通知安监部门及施工队,停止一头掘进及准备好透巷措施。

贯通巷道实际偏差的确定:

巷道贯通后,应立即测量巷道贯通的实际偏差值,同时将两边的导线连接起来,测量与计算各项的闭合差,并对最后一段巷道的中、腰线进行调整。

重要巷道贯通完成后,应对测量工作进行精度分析,作出技术总结。

32、地面放样

通过测量工作把设计的待建物的位置和形状在实地标定出来,这个工作称为测设、放样或者定位。

施工放样的基本任务是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照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标定到实地上,以便据此施工。

测设是测量工作的另一种形式,是测定的逆过程。

测设的基本工作包括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平面点位的测设一般由测设水平距离和测设水平角等基本操作组成。

或者直接用全站仪坐标放样。

33、测量工作的外业和内业:

对于测量的外业工作,首先,应该做好测前准备工作,尤其是测量设备的检验和校正;其次,应对测量的区域和对象进行认真核对。

测量点可能受到开采或者其他地质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延伸导线之前,必须对上次导线测量的最后一个水平角和边长按规范精度进行复查,如果不符合要求,应继续向后检查,直至符合要求,然后由符合要求测点向前延伸导线。

对于测量的内业工作,首先,对测量的原始记录进行检查和复核。

只有当原始数据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内业计算的下一步工作才能得到保证。

其次,要在对内业计算过程及结果进行复核和审批之后,测绘人员方可绘图。

测量工作是一份细致且连续性很强的工作,只有认真做好外业测量和内业计算工作,才能避免错误和误差的发生,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34、中腰线管理办法:

1)地测科负责向各施工队提供巷道开口的方位、坐标、高程。

施工队负责具体实施中、腰线的测量给线,并将中、腰线放线记录存档备查。

2)巷道每掘进100m地测科负责对其中、腰线检查复测一次(有复查记录),并对其误差以“三定表”形式下发施工队及时调整。

3)在延设中、腰线点过程中,对所使用的和新设的中、腰线点均须进行检查。

掘进过程中,施工队负责巷道每掘50m延设一组中、腰线点,中、腰线点成组布设,每三个为一组(点间距不小于5m),中、腰线最近点距工作面的距离不得超过30-40m。

4)基本控制导线每隔300-500m延长一次,每延长一次设置一组(3个)点,点间距30-80m,高程点与导线点共用。

 

探水工应知应会

1、防治水工作的原则“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2、防治水治理的措施“查、探、防、堵、疏、截、排”。

3、防治水的综合探测手段“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

 

4、矿井应当进行涌水量的观测,每月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

5、矿井井下排水设备应当符合矿井排水的要求。

除正在检修的水泵外,应当有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

工作水泵的能力,应当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包括充填水及其他用水)。

 

6、备用水泵的能力应当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

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当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

检修水泵的能力,应当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25%。

 7、矿井主要泵房应当至少有2个安全出口,一个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筒,并高出泵房底板7m以上;另一个出口通到井底车场。

矿井主要水仓应当有主仓和副仓,当一个水仓清理时,另一个水仓能够正常使用。

 8、新建、改扩建矿井或者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1000m3/h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当能容纳8h的正常涌水量。

 9、采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当能容纳4h的采区正常涌水量。

 10、矿井正常涌水量是指矿井开采期间,单位时间内流入矿井的水量。

 11、矿井最大涌水量,是指矿井开采期间,正常情况下矿井涌水量的高峰值。

 12、探放水,是指包括探水和放水的总称。

探水是指采矿过程中用超前勘探方法,查明采掘工作面顶底板、侧帮和前方等水体的具体空间位置和状况等情况。

放水是指为了预防水害事故,在探明情况后采取钻孔等安全方法将水体放出。

13、矿井采掘工作面探放水应当采用钻探方法,由专业人员和专职探放水队伍使用专用探放水钻机进行施工。

同时应当配合其他方法(如物探、化探和水文地质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