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8995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docx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

k240+339板式通道施工方案

D

人员配置

姓名

职务

主要负责工作

邓俊

施工负责人

现场施工的统筹安排

常青峰

试验负责人

负责全部的试验检验工作

师天香

质检负责人

负责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检验

范学光

机械副经理

负责机械的合理调配使用

崔勇勇

技术员

负责基础施工的技术工作

张睿

技术员

负责下部施工的技术工作

景国斌

技术员

负责盖板预制、现浇施工的技术工作

鲁春华

技术员

负责盖板安装、台背填水泥土的技术工作

机械设备配置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技术状况

拟用何处

强夯机

2000KN

1

良好

涵洞施工

挖掘机

320

1

良好

涵洞施工

混凝土运输车

8立方

4

良好

涵洞施工

混凝土搅拌站

ORU120

1

良好

涵洞施工

振动压路机

60t

1

良好

涵洞施工

电焊机

BX3-30

3

良好

涵洞施工

钢筋切割机

3

良好

涵洞施工

吊车

25t

2

良好

涵洞施工

推土机

140

1

良好

涵洞施工

发电机

50KW

2台

良好

涵洞施工

5.施工工艺

5.1施工测量

本工程测量定线采用GPS,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

恢复、检查通道中线、边线、高程,准确地放出基础位置;并复核通道位置、方向、长度、孔径、进出口高程,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并补充施工需要的水准点。

5.2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刷坡、清底。

开挖前由测量人员放出桩位控制线,开挖过程中用水准仪控制坑深。

基坑实测项目

项次

检测项目

规定值或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基础宽度(mm)

不小于设计

每基坑三处

2

基础长度(mm)

不小于设计

每基坑三处

3

基底标高(mm)

±50

不少于八点

4

地基承载力(Kpa)

不于设计

每基坑测一处

5

轴线偏位(mm)

25

基坑纵横方向各两点

5.3强夯施工

5.3.1施工要点:

强夯单击夯击能要求达到2000KN.m,以消除基底土层的湿陷性为原则。

基底进行强夯处理时,夯实范围为垫层每边各向外延2米。

每遍每点夯实6击,夯实3遍,前两遍按3-4m间距跳夯,最后一遍排夯,互相搭接不大于1/2夯痕。

主要通过现场确定,夯实后对上部震松的土层碾压至规定压实度。

夯实处理完毕,强夯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要求不大于5cm,否则增加夯实遍数。

两遍夯击时间间隔:

主要取决于施工时地基土含水量及孔隙水压力消散时间,应根据现场实验确定,参考值为一周,至少不低于72小时。

起重设备起吊能力应大于等于2倍锤重。

5.3.2强夯施工工艺

用推土机整平基底,使场地平整具备施工条件。

控制基准点和夯点测设,测定区域内的边界控制基准点。

用钢尺布设点夯的夯点中心位置并标示。

使用40T履带式起重机,夯锤锤底直径2m,锤重22t,接索牵引三轴式半自动脱钩器。

起重机的吊钩与脱钩器以钢索相连接。

脱钩器的吊钩可直接钩住夯锤的吊耳,用订绳索一端连接脱钩器的脱钩反柄,另一端与起重机前部的稳固的销轴连接。

按设计要求的单点夯击能量设定落距,脱钩器与起重机的吊钩和脱钩拉连接好之后,在脱钩器的吊钩上,系上钢尺或测绳,提升脱钩器,至一定高度即脱钩器吊钩与地面的高度为落距与夯锤高度之和,此时可以将脱钩器拉索的下端与起重机前部的稳固部位加以牢固的连接。

施工机械的平面移动方向,沿场地长边方向开始,退行施工,起重机臂杆左右摆动范围内可覆盖3个排夯点,可一排同时施工,也可退行施工。

⑹夯坑填平,第一遍点夯跳夯完成后,用推土机平夯坑,间隔时间至少不低于72小时,再进行第二遍夯击。

⑺强夯施工测量:

根据需要抽查测量若干夯点的起夯面高程,每一击沉量,以及每遍最终夯沉量,测量应使用经校正好的水准仪,测定同一夯点每击夯沉量时仪器应架设在相同位置和相同高程上。

强夯记录:

应按统一标准记录,应包括击数、夯沉量(与击数对应)、能级、夯锤重、落距、施工时间、天数等。

强夯法施工工艺框图

 

5.3.4夯后场地排水

强夯施工完成后,必须对场地进行维护,雨后场地不得被雨水长期浸泡,对夯后的场地设立排水系统。

5.4基底处理

基底处理要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对基底进行整平强夯后再进行碾压,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后,再在基底加垫60cm厚,襟边为120cm的水泥土垫层并充分夯实。

(本工程设计地基承载力200KPa),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5.5基础、墙身施工

采用Φ20、Φ16、Φ12、Φ8钢筋绑扎,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C25混凝土浇筑。

5.5.1基本要求

1、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

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采用的混凝土及钢筋质量符合要求。

钢筋绑扎的搭接长度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钢筋与模板之间用同级混凝土固定。

5.5.2钢筋加工及安装

1、钢筋、焊条等的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2、受力钢筋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焊接和机械接头质量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3、钢筋表面的油漆,漆污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

4、受力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表面不得有裂纹及其他损伤。

5、加工完后的钢筋,在表面不应有消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6、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平直,表面不应有裂皮和油污。

7、安装钢筋时,钢筋的位置、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8、绑扎和焊接的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开焊或松脱现象。

在多排钢筋之间,必要时可垫以短钢筋头或其它适当的钢垫。

9、为了保证保护层的必要厚度,在钢筋与模板之间采用塑料垫块支垫。

垫块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应互相错开,分散布置。

10、对预埋件要严格控制其相对位置和稳定性,确保在灌注过程不致移位。

11、钢筋绑扎就位后,应妥善加以保护,不得在骨架上随便行走和递送材料,造成松动。

钢筋实测项目

项次

检验项目

规定值或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和

方法

受力钢筋间距

基础、墩台、柱

±20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10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3

钢筋骨架尺寸(mm)

±10

按骨架总数30%抽查

宽、高、直径

±5

4

弯起钢筋位置(mm)

±20

每骨架抽查30%

5

保护层厚度(mm)

基础、墩台

±10

每构件沿模坂周边检查8处

5.5.3模板加工及安装

⑴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能承受所浇注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并应保证混凝土结构各部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⑵支架的支承部分应安置于可靠的基底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和防、排水措施。

⑶模板在使用前,须先将模板表面油污、铁锈、表层脱模剂清除干净。

模板安装时模板与模板连接牢固,表面平整,相错量不大于1mm。

⑷模板在灌注砼前浇水湿润,但不留积水,模板缝隙贴泡沫条,以防漏浆。

⑸模板的安装平整光滑,满涂脱模剂,接缝应严密,模板与基底或旧混凝土接触面不得漏浆。

⑹模板采用组合型钢模板安装。

模板的安装防止模板移位和突出,模板侧面应设置支撑固定。

模板安装不能重叠,接缝使用密封胶条粘贴牢固,保证不漏浆。

采用优质油料作为模板的脱模剂。

脱模剂由专人负责涂刷,用量少,现油光即可,以免油过多下流,造成下层混凝土局部颜色较黑,并注意不能污染钢筋和混凝土的施工缝处。

擦油后,保持模板干净,防止灰尘等粘附在表面使混凝土外观变黑和表面不光滑。

⑺施工中采用钢管分层对模板进行固定,间距为50cm,墙身模板施工完毕后采用Φ16对拉杆进行加固,防止跑模。

 

模板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和

方法

1

摸板内部尺寸(mm)

+5,0

用尺量长、宽、高各2点

2

轴线偏差(mm)

±10

用经纬仪检查,梁纵向检查2点,其他纵、横各检查2点

3

模板表面平整度(mm)

5

用2m直尺检查2点

4

模板标高(mm)

±10

用水准仪检查,沿模板周边5-8处

5.5.4混凝土浇筑:

①混凝土采用自拌混凝土。

用混凝土罐车运至施工地点,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耐久性混凝土标准要求。

.

②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一次成型。

③混凝土浇注时,模板温度在5℃-35℃;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在5℃-30℃;混凝土塌落度应符合施工配合比要求。

④混凝土养护:

采用自然养护,表面包裹一层蓄水物质(如土工布等),需对蓄水物质定时注水保证持续湿润状态,自然养护时间按规定不少于7天,在有条件时尽可能延长,确定混凝土强度。

 

基础施工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2

平面尺寸(mm)

±50

尺量:

长、宽各检查3处

3

基础底面高程(mm)

土质

±50

水准仪:

测量5-8点

石质

+50,-200

4

基础顶面高程(mm)

±30

水准仪:

测量5-8点

5

轴线偏位(mm)

25

全站仪或经纬仪纵横各检查两点

墙身实测项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和

方法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2

断面尺寸(mm)

±20

尺量:

检查3个断面

3

竖直度或斜度(mm)

0.3%H且不大于20

吊垂线或经纬仪:

测量2点

4

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

测量3处

5

轴线偏位(mm)

10

全站仪或经纬仪:

纵、横各

测量2点

6

节段间错台(mm)

5

尺量:

每节间检查4处

7

大面积平整度(mm)

5

2m直尺:

检查竖直、水平

两个方向,每20m2测1处

8

预埋件位置(mm)

符合设计规定,设计

未规定时:

10

尺量:

每件

5.5.6模板的拆除

a.应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b.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和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c.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事故。

待该片段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准将模板、配件、支架等运出堆放。

d.拆下的模板等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

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

e.拆除模板时,混凝土强度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5.6沉降缝施工

本工程设计7道沉降缝贯穿整个断面,洞身与八字翼墙设沉降缝隔开,缝内填以厚度20cm沥青麻絮.麻絮需提前浸在沥青中,填缝前要拿出晾干,不得污染墙体。

填缝从台背处进行,填缝前先将缝内清理干净,用钢筋棍将缝内麻絮填满捣实。

施工时基础及台身钢筋在沉降缝处自行调整。

5.7盖板预制

本涵盖板钢筋骨架由φ22、φ12(HRB335),φ8(R235)钢筋组成,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共用99cm矩形板30块。

本涵涵顶填土高度为1.42m,采用中间38cm、两边30cm厚的矩形盖板。

盖板预制施工工艺

在预制场内先用砼硬化场地,再按2m间距灌注10cm厚的砼台座,保证表面平整、光滑。

模板按不同盖板尺寸新制竹胶板,根据不同型号的盖板制作不同的模板若干套。

钢筋在制作场内集中下料制作、加工绑扎后堆放。

预制时,首先将模板及台座均匀地涂刷一层脱模剂,然后拼装模板,再把已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置于模板内,并加固模板,按照设计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用同等标号的砼块支垫钢筋,经自检和监理检查合格后,由混凝土运输车运输砼,人工布料进行砼灌注。

盖板厚度在15cm以下的采用平板振捣器振密,厚度在15cm以上的配合插入振捣棒捣固密实。

盖板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移至存梁场堆放。

盖板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Map)

在合格标准内

2

高度(mm)

+10,-0

尺量:

抽查30%的板,每板检查3个断面

不小于设计值

3

宽度(mm)

±20

±10

4

长度(mm)

+20,-10

尺量:

抽查30%的板,每板检查两侧

5.7盖板安装

a.安装前,盖板、涵台、墩及支承面检验必须合格

b.盖板就位后,板与支承面须密合,否则应重新安装

c.、板与板之间接缝填充材料的规格和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与沉降缝吻合。

d.、盖板起吊、移动、装卸、安装等施工细节在施工前28天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

e.、盖板的强度达80%才能吊起运输。

f.、装卸盖板,不得倒置,按标定的上下记号安放。

支撑点接近最后放置的位置。

g、安装前应对台帽表面及板底清理干净,垫石用水灰比不大于0.5的1:

3水灰砂浆摸平,使其顶面标高符合图纸规定。

盖板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支承面中心偏位(mm)

10

尺量:

每孔抽查4~6个

2

相邻板最大高差(mm)

10

尺量:

抽查20%

5.8砌体施工

本涵八字墙基础、墙身、截水墙采用M7.5浆砌U30片石砌筑。

5.8.1砌体一般要求

1.砌块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

2、砌体应分层砌筑,砌体较长时可分段分层砌筑,但相邻两工作段的砌筑差一般不宜超过1.2m;分段位置宜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各段水平砌缝应一致。

3、砌体里层应砌筑整齐,分层应与外圈一致,应先铺一层适当厚度的砂浆再安放砌块合填塞砌缝。

砌体外露面应进行勾缝,并应在砌筑时靠外露面预留深约20mm的空缝备作勾缝之用。

砌体隐蔽面可随砌随刮平,不另勾缝。

4、各砌层的砌块应安放稳固,砌块间应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

5、砌筑上层块时,应避免震动下层砌块。

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

5.8.2浆砌片石的技术要求

1、片石应分层砌筑,宜以2~3层砌块组成一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各工作层的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

2、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应选择形状较为方正及尺寸较大的片石,并长短相间地与里层砌块咬接。

砌缝宽度一般不应大于40mm,用小石子混凝土砌筑时,可为30~70mm。

3、较大的砌块应使用于下层,安砌时应选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砌块,尖锐突出部分应凿除。

竖缝较宽时,应在砂浆中填以小石块,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

5.9台背回填

一、施工准备

1、试验

进行台背回填掺灰试验,对土源进行现场调查、取样试验,对填料进行含水量、液限、塑限等项试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2、填料拌和

施工时,取土场所取填料的含水量要求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现场根据填料情况调整施工含水量。

含水量低于要求时,采用洒水的方法增大填料的含水量,含水量高于要求的范围,采用晾晒的方法加以解决。

为保证生石灰与土拌和的均匀性,拌和前应首先对原填料进行粉碎,清除杂质,测含水量等工作(土料应尽量打碎,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不宜超过10%)。

3、回填范围及要求:

1)结构物处的回填,必须在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强度后方可回填。

填土应选用透水性良好的砂性土。

2)填土压实度标准同路基压实度标准。

4、回填碾压

1)台背回填水泥土必须严格在两端台后对称分层夯实,台背回填应分层回填夯实,分层厚度每层不超过15cm,分层压实时设置2%的横坡度以利排水,按1:

1的坡度开挖台阶,每层应于两侧各超填宽出设计宽度50cm以利最终路堤边缘的压实。

推土机进行粗平,人工控制厚度。

粗平完成后,使用平地机进行细平,根据规范要求的平整度进行整平。

2)台背回填采用小型夯实机具进行夯实,应达到无漏夯,无死角,确保夯实均匀。

实验人员随时检测压实度,压实度控制在96%。

压实度抽检频率每层每50平米一个检测点。

碾压完成后,经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施工。

5、技术措施

构筑物台背回填是路基工程中的关键部分,填筑不好会出现沉降差,发生跳车现象,影响行车速度、舒适与安全,甚至会影响构筑物的稳定,出现交通堵塞现象。

为了避免以上现象制定以下技术措施:

1、台背回填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使用小型机动夯具,以免对构造物产生扰动。

3、填土时应从构筑物两侧均衡填筑,避免对构筑物形成契行压力。

6、材料的准备及安排

6.1根据通道施工图、工程进度计划、施工预算及采用的施工方法,采购物资(机具、设备、各种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规格,如钢筋、模板、混凝土、方木、脚手架等

6.2钢筋、水泥由业主通过招标形式确定,在本标段内使用中标厂家生产的钢筋、水泥。

6.3砂、碎石、片石等材料在当地选择厂家就近采购,材料需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场。

7、质量保证措施

7.1三通一平”

通路、通水、通电、平整场地。

7.2质量目标及指标

工程质量达到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及检验验收标准,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合格率达到100%,合同段工程质量评分达95分以上,并不低于业主要求的质量标准,达到优良等级。

7.4质量检查措施

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档案,将质量创优目标责任层层分解终身负责。

签订横向到各班组、纵向到每个员工,都要明确其具体安全质量责任。

7.5质量检查制度

1、按照“跟踪检测”、“复检”、“抽检”三个等级进行。

2、施工中工程质量实行“三检制”,即:

“自检、互检、交接检”并做好记录。

3、工程主管领导、安质员、技术负责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对在建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对检查中发现质量问题列项记录,认真分析原因,随时指出,纠正或勒令其停工、返工,并提出改进处理意见监督落实。

8、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为了施工安全管理,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障职工的安全生产,根据本通道施工的具体特点,特制定如下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8.2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

1、施工前,根据对图纸会审优化的结果和施工方案,对出现的新的技术工艺及材料,编写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逐级进行安全交底,在施工过程中监督落实。

2、安全生产技术保证措施中的各种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列入施工任务单,责任落实到班、组和个人。

3、质检员、安检员随时对现场施工的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8.3现场安全保障措施

a 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安全和卫生要求,全面规划、合理安排,以利于施工生产,方便职工生活。

具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条件。

b 施工现场设设立醒目的安全生产宣传标语和劳动保护标志,设备、机械、电器上都标有操作规程和安全警示牌,施工操作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c 所有干部职工、民工严禁酗酒,所有上场施工人员必须戴上安全帽。

8.4安全保证措施

a 施工现场明确划分用火作业、易燃可燃材料堆放、仓库、易燃废品集中站和生活区等区域。

b 施工现场夜间照明设置照明设备,并安排专人加强巡逻。

c 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指定专人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正常使用。

9、环保管理制度

本暗板通道施工段的主要环保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稳定,避免农业耕地遭到破坏。

按照“环保至上”的要求,本次工程中要体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

为此特制定以下环保管理制度:

9.1环保制度

(1)、建立健全环保责任制。

(2)、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既公路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4)、及时表扬和推广在环境保护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和好的做法。

及时制止和通报不按章办事视环保工作于不顾,我行我素的单位和个人,对造成恶劣影响的实行重罚。

(5)、定期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水政部门及甲方、监理单位环保工程师汇报本单位环保管理工作,征求意见和建议,取得他们的支持和指导,服从他们的监督。

9.2环保措施

1.遵守国家保护法规,加强环保意识,对路基及用地界外的环境进行保护,不造成环境污染.

2.做好排水系统,防止路基水土流失。

生产、生活废水,废油料,不要随便排放,机械施工尽量减少噪音、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3.坚持文明施工,泥土废料不乱堆、乱放、汽车运土不污染道路农田,

经常维护便道,有利车辆,行人通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