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9177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docx

《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docx

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

2018年高考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用)

命题探究

考情解读

1.2018年高考命题形式有何变化?

据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要求,命题继续为一道五选二的选择题,一道主观题。

分值保持不变。

这一变化应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

 

2.从体裁、作者和题材的角度切入,你能发现什么命题规律?

①从体裁上看,所选诗歌以唐宋诗词为主。

②名家非名篇作品成为考查热点,有时也会涉及非名家的名篇作品。

③从题

材上看,羁旅思乡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等写景抒情

言志类诗歌成为命题首选和考查重点。

 

3.分析高考题目设置和考点分布,对我们高考备考有什么启示?

①题目设置直问直答,考查点明确。

②考点方面,重点考查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2015年全国卷Ⅱ开始涉及语言的考查,形

象的考查一般隐含在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考题中,较少直接设

题考查。

 

学案1

如何读懂诗歌

 

诗歌鉴赏能全面而深入地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古代诗歌阅读作为高考阅读必考题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但是考生在考试中诗歌鉴赏题得分率普遍较低,甚至很低,究其原因,在于考生读不懂诗歌,思路不清晰。

答题不规范,读不懂是根本的、主要的原因。

 

一、懂点诗歌基本常识

(一)古代诗歌分类

古代诗歌

古体诗

唐以前的诗称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句式大体整齐,有一定节奏韵律,但在句数、平仄、对仗等方面没严格规定,可算自由诗。

按每句字数分,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各句字数不等)等。

还包括楚辞和乐府诗

 

诗古代诗歌

近体诗

近体诗是指定型于唐并盛于唐的格律诗,在句数、字数、对仗、平仄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为区别于过去的非格律诗,称格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词萌生于南朝盛于宋。

开始是用来为乐谱配词用于歌唱的。

为谱配词叫填词,填词所选的调子叫词牌,如“水调歌头”“念奴娇”等。

填词时为点明题旨,多在词牌下另标题目,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古代诗歌曲

曲由词进一步发展而成。

宋、金时北方产生了新的乐曲曲调,发展到元代,形成元曲。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高考重点考查)与套数;杂剧是可演出的戏曲。

小令一般以一支曲为独立单位,只有几句到十几句,必须按曲牌规定的字数、平仄、韵脚填写,如《山坡羊·潼关怀古》。

套数又称套曲或散套,是成套的曲子,由两支或两支以上的曲子组成,其组成有一定的规则

 

(二)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1.结构章法

古体诗:

以自然段为层?

绝句:

前两句写景(次),?

?

?

?

有一部分?

?

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

诗?

?

诗歌讲究?

近体诗?

?

律诗:

前四句写景(次),?

?

起承转合?

?

?

?

后四句抒情(主)?

?

?

?

首句渲染气氛?

?

?

?

?

上阕(片)?

主句写景?

写景(次)词?

?

尾句过渡?

?

?

?

?

?

下阕(片):

抒情(主)

 

2.基本特点:

情景结合

(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对乐情,哀景对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二、读懂诗家语,方悟诗歌情诗歌语言受字数、句数和格律的严格限制,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现象。

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进而把握诗歌情感。

 

(一)词类活用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一首诗词往往因一两处词性的改变而韵味无穷。

1.名词活用作动词。

如:

(1)“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锦帽貂裘”等于说“戴锦帽”“穿貂裘”,这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雨”,名词用作动词,意为“下雨”。

东边的太阳出来了,西边还在下雨。

 

2.名词活用作形容词。

如: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春”,名词用作形容词,意为“茂盛的”。

在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在病树的前头有众多茂盛的树木。

(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曛”,日落时的余光,这里是“昏暗”的意思。

辽阔的天宇黄云密布,遮天蔽日,太阳失去了光辉。

 

3.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如:

(1)“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孔雀东南飞》)“贫贱”,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为“贫贱之家”。

贫贱之家有这样一个女子,刚出嫁就被休回娘家。

(2)“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句中的“青”,就是将形容词“青色的”当名词来用,代指泰山那青翠苍绿的山色。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

走出齐鲁,依然可见泰山那青翠苍绿的山色。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如: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绿”意为“使?

?

绿”。

暖和的春风啊,又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悦”意为“使?

?

高兴”,“空”意为“使?

?

坦荡空灵”。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高兴,潭水清澈也令人坦荡空灵。

 

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如:

(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李商隐《晚晴》)“重”,意为“以?

?

为重”。

苍天有意怜爱生长在幽暗之地的小草,人世间更以晚晴为重。

(2)“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杜牧《登九峰楼寄张祜》)“轻”,意为“把?

?

看轻”。

有谁能比得上你张公子,你的千首诗把高官厚禄看得很轻。

 

6.名词活用作状语。

如:

(1)“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

”(《陌上桑》)“府”即“在府郡”,“朝”即“在朝廷”,这是名词活用作状语。

十五岁在府郡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做大夫。

(2)“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灰”“烟”:

像灰烟一样。

曹操的水军像灰烟一样飞散消失了。

词类的活用,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且在诗歌中最为多见,在解读诗歌语言时值得高度重视。

 

-20一二三四五六七

(1)改变词性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南北朝时期何逊的《临行与故游夜别》“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王维“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等。

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得鲜活生动,呼之欲出。

以上各句中的“暗”“冷”“悦”“空”“淡”“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二)语序倒装1.主谓倒装崔颢《黄鹤楼》诗: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实为“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

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

这里的“湿”和“寒”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实为宾语。

 

辛弃疾《贺新郎》词:

“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

原来作者是用他们两人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

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

 

3.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霜信报黄花”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

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谓—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

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应为“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实为“林暗风惊草”。

 

-25一二三四五六七

②宾语前置。

杜甫《月夜》: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

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

这里的“湿”和“寒”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

辛弃疾《贺新郎》:

“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

原来作者是用他们二人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

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

 

-26一二三四五六七

③主、宾换位。

叶梦得《水调歌头》: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霜信报黄花”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

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

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林暗风惊草),将军夜引弓”等。

④定语的位置。

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

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27一二三四五六七

1)定语挪前。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下句中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关。

2)定语挪后。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下句意即“一月夜飞度镜湖”。

“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度”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

 

(三)空白省略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于是,就产生了省略现象,也就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古诗省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29一二三四五六七

(3)省略压缩词语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于是,就产生了省略现象,也就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古诗省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①答话蕴含问话如贾岛《访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作者采用答话蕴含问话的方法,精简压缩为二十个字。

作者留下大量的空白,让读者、观众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1.对话省略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

阅读这类诗歌时,就需要读者根据诗歌情境和自身体会进行合理的想象,方能把诗中的空白准确地补充完整,从而准确把握诗意。

 

2.意象组合中国古典诗词常见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

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人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意象直接组合在一起,中间没有任何联结词语,这九种意象组合在一起浓缩了诗人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

 

-32一二三四五六七

②意象组合古典诗词的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

如辛弃疾《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皆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

“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

再如黄庭坚《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

全用名词意象组合在一起,富有极大的包孕性,写出了两人友谊的深厚。

 

将悲秋与乡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平静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

整个画面给人以迟暮、渺茫、凄凉、低沉的感觉,与这位漂泊异乡游子暗淡的心绪协调一致。

 

(四)互文见义互文,是上下文义互相阐发、互相补充的一种修辞方法,能收到经济笔墨、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其意思应是“烟气、月光笼罩着凄凉寒冷的秦淮河水及水边的沙滩”;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诗中“惊”“鸣”互文,

 

正确的理解应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

这样理解,词的意境才更显丰富优美。

 

(五)常见典故所谓典故,简言之,就是诗文中引用的故事或有来历的词语。

它是古代诗人常用的一种艺术方法,也是古典诗歌一道独特的风景。

 

恰当运用典故,对丰满诗歌形象,丰富诗歌内涵,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都很有好处。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明自己虽然年纪老大,但雄心犹在,尚能为国杀敌立功。

词人豪爽刚烈的气节、矢志报国的热情、壮志难酬的悲愤、英雄迟暮的凄凉尽含其中。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语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描写了金陵的壮丽景色。

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但也会给复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要想正确地理解诗歌,必须了解诗歌中常用典故的含义。

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互文、典故等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特殊语言现象。

只要我们在平时阅读过程中多多留心,

 

就能熟练掌握这些“诗家语”的特点,并通过诗歌语言这一载体,披文入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读懂诗歌的基本程式:

(一)看标题,抓题眼;

(二)看作者,知人论世;(三)看注解,抓暗示信息;(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词”;(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全国Ⅱ卷)题目:

地点、季节、边塞诗军城早秋注释:

作者身份、背景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

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

(4分)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2分)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1分)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一)品标题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

具体作用如下:

 

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读标题可以读出以下内容:

(1)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

(2)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3)作品的感情基调;(4)诗歌的主要内容;(5)诗歌的题材。

 

有些古诗,往往如同打谜语,诗句是“谜面”,标题是“谜底”,尤其是咏物诗、酬答诗等,阅读诗句不明其意的时候,一对照标题可能就豁然开朗。

《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从诗句表面看,是写一个新娘子在初次见公婆前忐忑不安的心情,可能会认为这是一首“闺意”诗。

但是联系诗的标题所传达的信息,就可得知这是一首请求他人帮助的“讨教”诗,是诗人在进士考试前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而向水部张籍探问请教,希望能得到高人指点。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在分析试卷时发现,不少考生把这首诗理解为抒写别离之情,他们可能看到了诗中有“行人”二字,其实只要看看标题“秋思”,再关注一下诗中“家书”这一意象,就很容易看出这是一首思乡怀亲的诗,表达出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

 

1.题目揭示内容朱熹的《观书有感》,如果只看诗正文,以为是写湖水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谈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半亩方塘是书,天光云影是指书中有美好的景致,源头活水是指读书可以使神清智清,思想永远鲜活。

2.题目表露心情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个题目前后两个动作:

“寻”与“不遇”,含蓄之极。

我们即使不看诗也能够揣测出作者遗憾的心情。

 

3.题目展示思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题目意为遥望月亮起相思,进而怀念远方之人。

而“先望后怀”正是该诗的思路。

 

【例1】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李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解析:

如果只看正文可能会以为诗歌描写了乡村野外的自然风光,但看了题目之后,才会明白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画面图景而非眼前实景。

答案:

诗歌中“潺潺水声”、“瑟瑟秋风”、“寺庙钟声”、“知村近”、“觉寺深”等描写是诗人的想象与联想,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由画内想到画外,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二)看作者,知人论世;

①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或者寄情山水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②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例2】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

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

 

解析:

有了注解对诗人的这一介绍,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就容易多了。

答案:

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

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这正是作者因反对秦桧而被免职后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诗人正是触景生情,情由景生。

 

(三)看注解,抓暗示信息;

注解是诗歌鉴赏题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

?

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

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

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时代背景或是主旨;?

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例3】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绝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

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四)看(典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1、用“秋”表达诗人关注时局之感。

“秋风”意味着古代边境的战事紧急。

2、汉关、朔云、边月、西山:

暗示边塞的环境特征。

3、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4、杨花:

表现身世飘零,渲染悲凉的氛围。

5、杜鹃:

哀怨、凄凉或思归的象征。

6、斜阳(夕阳、落日):

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例4】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答案: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答案: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五)明典故用典可以丰富诗的内容,装点诗的门面,提高诗的质量。

齐梁文学用典太多,晦涩难懂,但适当用典,的确有利于诗歌思想内容的表达。

 

【例5】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庆庵寺桃花〔南宋〕谢枋得①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

①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

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

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

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请分析这首诗的妙处。

 

答案:

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庆庵寺代桃花源;用“避秦”来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决意绝世之志;在短短的四句诗中,融入了丰富的内涵。

全诗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品味,一个绝不与元统治者合作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

 

(六)抓尾句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诗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

 

【例6】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壬辰寒食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追求?

答案:

全诗抒发了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