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9465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docx

关于加快建设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

关于加快建设乡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研究

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促进产业有效集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约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积极策应港口开发,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县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上来,加快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促进要素集约、产业集聚,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

一、统一思想,增进共识,进一步认清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乡镇工业集中区是乡镇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壮大地方财源,提升镇域经济竞争力的战略之举。

加快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凝聚全县上下力量,不断发挥板块优势,加快如东新一轮大发展。

  

(一)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是产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从理论上来讲,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而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这是因为,传统农业社会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传统农业在空间上必然是分散的;而工业社会的发展是以分工和市场交换为基础,交易成本决定了工业化时代的产业活动必然要在空间上集中,以有效节约土地、综合利用资源、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培育优势产业等。

从实践上看,目前产业在空间上的规模集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也是当今经济发展的基本空间构架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所在。

在工业发达国家,强势产业通常都采用集聚发展的模式,如美国的硅谷(IT巨头聚集地)、底特律(汽车城)和西雅图(飞机城)都是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城市特定区域集聚发展的结果;我国浙江省的小家电、制鞋、打火机和省内巩义的铝板带箔、长垣的中小吨位起重机等产业,也都是各自聚集在特定地区发展起来的。

我们规划建设的乡镇工业集中区,就是要实现“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这四个要素的有机融合,推进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们通过工业集中区建设,可以依靠乡镇基础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培育经济增长极,更好地拉动乡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通过工业集中区建设,可以促进就业,带动人口集中,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强以城带乡能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通过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既可以将土地和其他资源集约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还可以吸引更多人才、技术,发挥产业相互关联的集聚作用,增强竞争与合作的创新动力,为自主创新提供条件和载体,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三)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是提升区域竞争实力的重大举措。

乡镇工业集中区作为现代产业、现代城镇和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产业关联高、互补功能强、资源充分共享,可以实现由孤立发展向聚合发展、单体循环向整体循环的转变,产生巨大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辐射效应、互动效应、带动效应,成为引领乡镇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从近几年各镇发展情况看,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水平代表着各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决定着各镇竞争实力。

横看周边县市,正在掀起新一轮主体功能区、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的高潮,如启东、如皋、海安如何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

我县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县,就要在加快县级四大载体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乡镇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建设,努力将14个乡工业集中区,打造成为特色显明、功能配套的新的增长极和核心区。

(四)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是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

通过近几年的共同努力,全县工业集中区的产业规模已经由“十一五”期初的?

发展到到目前的?

,全县三次产业的占比已经由?

调整到?

,其中工业集中区的贡献份额为?

如果不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乡镇工业布局顺其自然,亦或只注重四大园区建设,必将继续阻碍乡镇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五)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可以推动了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实现工业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工业集中区的形成和发展是实现产业集约增长的新型模式,可以促进生产力布局、产品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资本结构等不断调整、优化。

据调查测算,1个企业在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工业集中区内发展,可以节省公共设施投入10%,节约土地15%,降低美化环境和治理污染费用5%以上。

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比较齐全,通过集中供热、集中治污以及明确的产业定位,使生产要素得到集约利用,产业集聚的层次必将得到有效提升。

(六)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可以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乡镇工业集中区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温床。

由于大量同行企业集聚在一定区域内,相互了解彼此产品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生产成本、技术水平等情况,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集聚区内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开发、包装、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要。

二、我县乡镇工业集中区现状

三、存在问题和制约瓶颈

四、高点定位,合理布局,全力推动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

 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清思路、强化领导、创新方法、健全机制,打拼新的发展模式。

为不断提高乡镇工业集中区的承载能力,

1、高起点规划、工业集中区。

坚持科学规划、长远规划的原则,在依托原工业园区原有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工业集中区的控制性详规。

工业集中区规划要服从十全区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小城镇建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相结合;与本镇安置区规划及外来民工居住区规划相结合,以进一步提升工业集中区规划水平。

2、合理布局产业定位。

工业集中区要科学划分功能小区,坚持走科学,;可持续发展,内涵发展道路;结合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鼓励”类优势产业;提高“限制”类产业进区门槛;坚决杜绝“禁止”类产业进区。

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符合新型工业化和本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优先安排进区。

3、提高土地利用率。

坚持集约用地原则;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节约使用土地,并通过盘活存量、重新整合等手段,用足用好已批土地,盘活闲置土地。

对新进区项目的投资密度原则上不得低于100万元/亩;技改扩建项目的投资密度不得低于80万元/亩,逐步达到省政府规定的250万元/亩投资密度。

对投资在1000万元一2000万元的中小项目原则上不新批土地;可由各镇在盘活土地存量中给予调整安排,调整确有困难的以及1000万元以下的中小项目一律进标准厂房。

对原进区项目,各镇要严格按照《武进区关于提高工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见(试行)》(武政发[2004]43号)文件中有关要求立即进行整治。

同时要通过土地市场整治、产业结构调整、督促企业追加投入等途径,迅速提高项目的投资密度。

工业集中区内项目平均投资密度必须在2006年前达到100万元/亩,至2006年年底前,投资密度仍达不到100万元/亩的,终止执行一切进区企业的优惠政策。

今后对各镇工业集中区项目的供地将与投资密度考核挂钩。

各镇要对进区项目用地的农民补偿问题立即进行检查清理,凡补偿不到位的或手续不规范的,必须在今年年底前按国家有关政策补偿到位并规范手续。

4、大力建设标准厂房。

标准厂房是指在工业集中区内由各镇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建设、配套设施齐全、企业可以直接入驻、并由投资者对外经营的工业用房。

标准厂房的规划建设必须结合本镇产业特色和行业发展方向,符合中小企业投资创业需要,标准厂房单体建筑面积一般不低于500平方米。

要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把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吸引和鼓励外资、民资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参与标准厂房的开发建设。

标准厂房建设用地指标予以优先安排。

同时;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及建筑的容积率。

重点镇级工业集中区要在年内完成标准厂房详规的编制和完善工作;并在标准厂房的建设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规划要求,继续完善工业集中区道路、电力、通讯。

给、排水等配套设施。

加快工业集中区内区域环评和环境规划,工业集中区必须建立雨污分流管网;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实现集中治理,确保达标排放。

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热电厂等基础设施,搞好燃气、热网规划,在燃气、供热、供汽范围内,禁止使用小锅炉。

要进一步完善工业集中区安全设施。

消防设施,规划建设安全通道,对新、改、扩建项目,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必须实行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以确保工业集中区安全生产事故。

鼓励有条件的工业集中区建设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创建“数字集中区”,推进工业集中区信息化建设。

二、实施政策扶持

1、对新进区的企业及项目,从立项起一年内竣工投产的。

投资密度超过100万元/亩的,经区政府考核领导小组考核确认后,其竣工之日起一年内缴纳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属本区留成部分的50%奖励给企业。

对搬迁进区的老企业,经考核投资密度超过100万元/亩的;投产后一年内新增交纳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属本区留成部分的50%奖励给企业。

对原进区已投运的项目,在2006年年底前,经考核投资密度超过100万元/亩后;一年内新增交纳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属本区留成部分的50%奖励给企业。

各镇要对新进标准厂房的中小企业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2、在武发[2004]61号文件规定的工业奖励补贴专项资金总量中,拿出一块对区内标准厂房建设_进行重点扶持,按照“谁投资。

谁收益”原则;年终按当年实际新建标准厂房面积每平方米补贴10元,对超额完成标准厂房计划的镇。

在每平方米补贴10元的基础上每超一平方米补贴20元。

3、镇资产经营公司等集体经济组织在镇工业集中区内新建的标准厂房免收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配套费和建设规费;民资和外资在镇工业集中区内投入新建的标准厂房;其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配套费和建设规费二层的免收50%,三层及三层以上的免收100%。

4、各镇工业集中区年度拆迁、标准厂房目标任务考核奖,按武发[2004]61号文件执行;其中奖励总额的2%-3%用于奖励给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工业集中区的有功人员,其余用于工业集中区建设。

三、力强规范管理

l、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

各镇要进一步加强对工业集中区建设的领导;充实工业集中区工作队伍;具体负责集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拆迁安置、标准厂房、土地征(使)用及内部核算工作,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工业集中区市场化运作机制;促进工业集中区做强做大。

2、加强对进区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进一步筛选进区企业及项目,把好项目进区关。

同时,要树立强烈的服务发展意识,进一步简化进区企业、项目的审批手续,缩短办事时间,提高服务效率,构筑绿色审批通道,对进区企业的劳动用工、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要进行指导和服务,实行进区企业“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为全区工业集中区建设营造良好服务环境。

3、加强工业集中区财务统计管理和物业管理。

各镇要按照《统计法》、《会计法》和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工业集中区报表和台帐,规范财务管理,加强财政监督,纳入专户管理,并按时上报统计资料,及时监测工业集中区发展情况。

同时,要抓好集中区内环境、卫生、绿化等工作,确保工业集中区环境整洁,秩序井然。

五、促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政策激励

六、考核导向

七、组织保障

  一、加强产业集聚区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产业集聚区的主要功能就是培育增长极、促进城镇化建设,推动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

大力抓好产业集聚区规划和建设,对于我市抓住新机遇,创造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把河南的“北大门”建设得更加亮堂、更加光彩都具有重大和长远作用。

  

(一)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是产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从理论上来讲,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这是因为,传统农业社会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传统农业在空间上必然是分散的;而工业社会的发展是以分工和市场交换为基础,交易成本决定了工业化时代的产业活动必然要在空间上集中,以有效节约土地、综合利用资源、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培育优势产业等。

从实践上看,目前产业在空间上的规模集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也是当今经济发展的基本空间构架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所在。

在工业发达国家,强势产业通常都采用集聚发展的模式,如美国的硅谷(IT巨头聚集地)、底特律(汽车城)和西雅图(飞机城)都是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城市特定区域集聚发展的结果;我国浙江省的小家电、制鞋、打火机和省内巩义的铝板带箔、长垣的中小吨位起重机等产业,也都是各自聚集在特定地区发展起来的。

我们规划建设的产业集聚区,就是要实现“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这四个要素的有机融合,推进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们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可以培育经济增长极,更好地带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可以促进就业,带动人口集中,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强以城带乡能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既可以将土地和其他资源集约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还可以吸引更多人才、技术,发挥产业相互关联的集聚作用,增强竞争与合作的创新动力,为自主创新提供条件和载体,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三)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是应对区域竞争、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强市的重大举措。

产业集聚区作为现代产业、现代城镇和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产业高度关联、功能相互补充、资源充分共享,可以实现由孤立发展向聚合发展、单体循环向整体循环的转变,产生巨大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辐射效应、互动效应、带动效应,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可以说,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水平代表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决定着区域竞争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放眼全国,正在掀起新一轮主体功能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高潮。

河北的曹妃甸、天津的滨海新区、东南沿海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广西的北部湾,包括我们河南的中原城市群,都在制订和完善自己的发展规划。

我们相邻的邯郸市提出了建设成峰工业走廊和邯武工业走廊的“两廊”计划,打造邯郸冶金、装备制造、煤化工主体功能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他们都在角逐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抢占新一轮区域竞争的制高点。

安阳市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就要高度重视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努力把9个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跨越发展的增长极、核心区。

  二、我市产业集聚区规划和布局

  目前,我市有9个产业集聚区被列为省级产业集聚区,分别是:

  1.安阳县产业集聚区。

分为钢铁产业、煤化工产业两个工业园,分别位于安阳县西部水冶镇、蒋村乡、伦掌镇和铜冶镇。

将以钢铁和煤化工的焦炭深加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为支撑,发展循环经济和现代物流业,形成以第二产业为主,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集聚区。

集聚区规划面积19.53平方公里,发展区7平方公里,控制区8平方公里,其中钢铁产业园位于水冶镇和蒋村乡、伦掌镇,建成区2.53平方公里,发展区4平方公里,控制区4平方公里;煤化工产业园位于铜冶镇,建成区2平方公里,发展区3平方公里,控制区4平方公里,预计区内人口5万人。

  2.安阳市新东产业集聚区。

位于安阳县白璧镇西南部,石武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安阳站东侧,规划建设成一个以现代物流、现代商贸为主导,其他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经济园。

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其中发展区3平方公里,控制区4平方公里,预计区内人口1.2万人。

  3.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

位于市区东北部韩陵山区域,是市区内3个产业集聚区中唯一单独承建的一家,主导产业以纺织和轻型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集聚区。

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9.2平方公里,发展区3.9平方公里,控制区3.3平方公里,预计区内人口2万人。

  4.安阳市产业集聚区。

位于安阳市区西部,由龙安区和殷都区合建,发展定位以钢铁深加工、清洁能源、机械制造产业为支撑,以现代物流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打造宜商、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新城,将建成豫北乃至全国包装材料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

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7.38平方公里,发展区8平方公里,控制区7.66平方公里,预计区内人口7.35万人。

  5.林州市产业集聚区。

位于林州市区东北部,是依托河南林州经济开发区发展建设起来的,主导产业以汽车配件、金属制品加工和生物工程为主的产业集聚区。

产业集聚区(含开发区)规划面积24.45平方公里,发展区7平方公里,控制区7.25平方公里,预计区内人口5万人。

  6.滑县产业集聚区。

位于县城东南部,将发展方向定位为“工贸协调发展的中小型企业生态产业集聚区,绿色宜居的新型产业集聚区”。

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发展区5平方公里,控制区4.5平方公里,预计区内人口8.6万人。

  7.内黄县产业集聚区。

前身系县城工业园区(一区三园),是主导产业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为主的产业集聚区。

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发展区5平方公里,控制区4平方公里,预计区内人口15万人。

  8.汤阴县产业集聚区。

位于县城东部,跨城关镇、宜沟镇、韩庄乡、伏道乡四个乡镇,发展定位以食品医药产业为中心,以文化旅游业、商贸物流业为两翼,把产业集聚区建成现代食品制造基地、商贸物流服务基地、生态医药制造基地。

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7.2平方公里,发展区5.5平方公里,控制区5平方公里,预计区内人口5万人。

 

  9.安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北起弦歌大道,南至胡鹤公路,西起彰德路,东至光明路,规划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含光伏新能源),战略产业为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

定位为“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和光伏产业基地、安阳市产业研发中心、具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型生态产业集聚区”。

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3.88平方公里,发展区8.1平方公里,控制区6.76平方公里,预计区内人口6万人。

 

  从集聚区分布看,市区3个、县(市)6个。

从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情况看,9个产业集聚区涵盖了冶金建材、煤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纺织和新能源7个优势主导产业。

2008年,我市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923个,就业人口8.17万人,营业收入716.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含基础设施投资)101.6亿元。

总体看,我市9个产业集聚区充分体现了产业互动、优化布局、定位明晰、规模适度、生态环境协调的规划原则。

9个产业集聚区规划到2012年新增发展空间50.65平方公里,分别完成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投资100亿元和980亿元,预计新增销售收入28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5万个,预计9个产业集聚区总人口55.15万人,基本形成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规模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明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有力的先进产业集中区、改革创新试验区、现代化城市功能区和科学发展的示范区。

 

  三、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路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清思路、强化领导、创新方法、健全机制,打拼新的发展模式。

  

(一)以新型管理机构领导集聚区建设。

产业集聚区是产业集中区、现代化城市功能区和科学发展示范区,也是改革创新试验区,必须积极探索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全面加强对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同时应建立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和管理机制,负责研究、协调、解决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定期组织观摩考核讲评,推进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

实行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目标责任制和责任体系,明确第一责任人,对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工作负总责;明确相关责任单位,具体负责各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的指导、督导、协调和审核,以及研究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要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和精简高效的原则,优化职能配置,创新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二)以科学规划引领集聚区建设。

实现产业集聚区的预期目的,精心设计、科学规划非常重要,规划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的成效。

产业集聚区建设,要做到规划先行。

规划思想要坚持“三结合”:

把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同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起来,与能源、交通、水、电、通讯等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结合起来,与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结合起来,做到功能互补,同步推进,统筹考虑,科学规划。

要科学合理布局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及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使集聚区既具备产业支撑以聚集财气,又具备生活功能以聚集人气。

同时要认真落实规划,确保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实施一个调,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三)以重大项目支撑集聚区建设。

项目承载投资、支撑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产业集聚区尤其需要项目的支撑。

要抓住机遇加快谋划、启动一批重大项目;要充分利用金融危机下产业转移的机遇,围绕产业集聚区项目,开展“大招商”活动,主动承接转移项目;要严格标准选项目,重点谋划和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大项目。

要探索项目集聚机制,建立完善异地投资、财税共享机制,创新招商机制,创新融资机制,创新管理体制,扎实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四)以要素集聚加速集聚区建设。

加快发展产业集聚区,必须加快集中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为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强大的要素支撑。

一要搭建平台,集聚资金。

要用好省、市政府对每个集聚区的补助资金,鼓励有条件的集聚区依法设立企业贷款担保机构,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通过加强担保体系建设,放大信贷效应,使集聚区内的企业在引用贷款额度方面呈裂变式增长,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或资源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外资与民间资本并重的开放式、多元化投入机制和融资体系,吸引战略投资合作者,共同“经营园区”。

融资平台要做大规模,突破资金约束瓶颈,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工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土地出让收益资金等财政资金,重点向集聚区倾斜。

二要用好政策,集聚土地。

要抓住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机遇争取土地指标,争取到的土地指标优先用于集聚区建设。

要更加重视推进和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的指标,重点满足本区域产业集聚区建设需要。

要根据“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按照投资强度、投入产出率、科技含量等控制指标供应新建项目用地,解决土地要素供给。

三要强化创新,集聚技术。

抓好集聚区创业中心、研发中心、孵化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强科研院所与集聚区产学研联合,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

四要扩大权限,集聚人才。

扩大产业集聚区干部人事管理权限,提高用人自主权,组织人事部门在制订引才计划时重点向产业集聚区倾斜。

  (五)以产城融合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产业集聚区建设是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与传统工业园区、开发区有根本区别,集聚区不仅仅限于工业,可以是农业、服务业或一、二、三产业相互链接、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园区。

产业集聚区建设,与过去追求城镇化、建工业园区有本质的区别,不是单纯建城镇、建工业园,而是走产城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