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9532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78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5页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5页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5页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5页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5页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5页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5页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5页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5页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5页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5页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5页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5页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5页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docx

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基本实验

第一章可编程控制器基本指令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指令。

二.实验内容

基本指令如表所示。

名称

助记符

目标元件

说明

取指令

LD

I、Q、M、SM、T、C、V、S、L

常开接点逻辑运算起始

取反指令

LDN

I、Q、M、SM、T、C、V、S、L

常闭接点逻辑运算起始

线圈驱动

=

Q、M、SM、T、C、V、S、L

驱动线圈的输出

与指令

A

I、Q、M、SM、T、C、V、S、L

单个常开接点的串联

与非指令

AN

I、Q、M、SM、T、C、V、S、L

单个常闭接点的串联

或指令

O

I、Q、M、SM、T、C、V、S、L

单个常开接点的并联

或非指令

ON

I、Q、M、SM、T、C、V、S、L

单个常闭接点的并联

置位指令

S

I、Q、M、SM、T、C、V、S、L

使动作保持

复位指令

R

I、Q、M、SM、T、C、V、S、L

使保持复位

正跳变

ED

I、Q、M、SM、T、C、V、S、L

输入上升沿产生脉冲输出

负跳变

EU

I、Q、M、SM、T、C、V、S、L

输入下降沿产生脉冲输出

空操作

NOP

使步序作空操作

1.标准触点LD、A、O、LDN、AN、ON

LD,取指令。

表示一个与输入母线相连的常开接点指令,即常开接点逻辑运算起始。

LDN,取反指令。

表示一个与输入母线相连的常闭接点指令,即常闭接点逻辑运算起始。

A,与指令。

用于单个常开接点的串联。

AN,与非指令。

用于单个常闭接点的串联。

O,或指令。

用于单个常开接点的并联。

ON,或非指令。

用于单个常闭接点的并联。

2.正、负跳变ED、EU

ED,在检测到一个正跳变(从OFF到ON)之后,让能流接通一个扫描周期。

EU,在检测到一个负跳变(从ON到OFF)之后,让能流接通一个扫描周期。

3.输出=

=,在执行输出指令时,映像寄存器中的指定参数位被接通。

4.置位与复位指令S、R

S,执行置位(置1)指令时,从bit或OUT指定的地址参数开始的N个点都被置位。

R,执行复位(置0)指令时,从bit或OUT指定的地址参数开始的N个点都被复位。

置位与复位的点数可以是1-255,当用复位指令时,如果bit或OUT指定的是T或C时,那么定时器或计数器被复位,同时当前值将被清零。

5.空操作指令NOP

NOP指令不影响程序的执行,执行数N(1-255)。

第二章可编程控制器实验

实验一喷泉的模拟控制

一.实验目的

用PLC构成喷泉控制系统。

二.实验内容

1.控制要求

隔灯闪烁:

L1亮0.5秒后灭,接着L2亮0.5秒后灭,接着L3亮0.5秒后灭,接着L4亮0.5秒后灭,接着L5、L9亮0.5秒后灭,接着L6、L10亮0.5秒后灭,接着L7、L11亮0.5秒后灭,接着L8、L12亮0.5秒后灭,L1亮0.5秒后灭,如此循环下去。

图1-1喷泉控制示意图

2.I/O分配

输入输出

起动按钮:

I0.0L1:

Q0.0L5、L9:

Q0.4

停止按钮:

I0.1L2:

Q0.1L6、L10:

Q0.5

L3:

Q0.2L7、L11:

Q0.6

L4:

Q0.3L8、L12:

Q0.7

3.按图所示的梯形图输入程序。

4.调试并运行程序。

三.喷泉控制语句表

0

LD

I0.0

14

LD

M0.1

27

LD

M10.4

1

O

M1.0

15

AN

M0.0

28

=

Q0.3

2

AN

T37

16

TON

T38,+5

29

LD

M10.5

3

A

I0.1

17

LD

T38

30

=

Q0.4

4

=

M1.0

18

=

M0.0

31

LD

M10.6

5

LD

M1.0

19

LD

M0.0

32

=

Q0.5

6

TON

T37,+5

20

SHRB

M10.0,M10.1,+8

33

LD

M10.7

7

LD

T37

34

=

Q0.6

8

O

M11.0

21

LD

M10.1

35

LD

M11.0

9

=

M10.0

22

=

Q0.0

36

=

Q0.7

10

LD

I0.0

23

LD

M10.2

37

LDN

I0.1

11

O

M0.1

24

=

Q0.1

38

R

M10.1,8

12

A

I0.1

25

LD

M10.3

13

=

M0.1

26

=

Q0.2

四.喷泉控制梯形图

 

图1-2喷泉梯形图

实验二天塔之光的模拟控制

一.实验目的

用PLC构成天塔之光控制系统。

二.实验内容

1.控制要求

L12→L11→L10→L8→L1→L1、L2、L9→L1、L5、L8→L1、L4、L7→L1、L3、L6→L1→L2、L3、L4、L5→L6、L7、L8、L9→L1、L2、L6→L1、L3、L7→L1、L4、L8→L1、L5、L9→L1→L2、L3、L4、L5→L6、L7、L8、L9→L12→L11→L10……循环下去。

2.I/O分配

输入输出

起动按钮:

I0.0L1:

Q0.0L7:

Q0.6

停止按钮:

I0.1L2:

Q0.1L8:

Q0.7图4-1天塔之光控制示意图

L3:

Q0.2L9:

Q1.0

L4:

Q0.3L10:

Q1.1

L5:

Q0.4L11:

Q1.2

L6:

Q0.5L12:

Q1.3

3.按图所示的梯形图输入程序。

4.调试并运行程序。

三.天塔之光控制语句表

1

LD

I0.0

28

O

M11.2

56

O

M11.4

2

O

M0.1

29

O

M11.5

57

O

M11.5

3

A

I0.1

30

O

M11.6

58

O

M12.3

4

=

M0.1

31

O

M11.7

59

=

Q0.5

5

LD

M0.1

32

O

M12.0

60

LD

M11.0

6

AN

M0.0

33

O

M12.1

61

O

M11.4

7

TON

T37,+5

34

=

Q0.0

62

O

M11.6

8

LD

T37

35

LD

M10.6

63

O

M12.3

9

=

M0.0

36

O

M11.3

64

=

Q0.6

10

LD

M0.1

37

O

M11.5

65

LD

M10.4

11

TON

T38,+10

38

O

M12.2

66

O

M10.7

12

AN

T38

39

=

Q0.1

67

O

M11.4

13

=

M1.0

40

LD

M11.1

68

O

M11.7

14

LD

M1.0

41

O

M11.3

69

O

M12.3

15

O

M0.2

42

O

M11.6

70

=

Q0.7

16

=

M10.0

43

O

M12.2

71

LD

M10.6

17

LD

M12.3

44

=

Q0.2

72

O

M11.4

18

TON

T39,+5

45

LD

M11.0

73

O

M12.0

19

AN

T39

46

O

M11.3

74

O

M12.3

20

=

M0.2

47

O

M11.7

75

=

Q1.0

21

LD

M0.0

48

O

M12.2

76

LD

M10.3

22

SHRB

M10.0,M10.1,+19

49

=

Q0.3

77

=

Q1.1

50

LD

M10.7

78

LD

M10.2

23

LD

M10.5

51

O

M11.3

79

=

Q1.2

24

O

M11.6

52

O

M12.0

80

LD

M10.1

25

O

M11.7

53

O

M12.2

81

=

Q1.3

26

O

M11.0

54

=

Q0.4

82

LDN

I0.1

27

O

M11.1

55

LD

M11.1

83

R

M10.1,19

四.天塔之光控制梯形图

 

图4-2天塔之光控制梯形图

 

 

图4-2(续)

实验三交通灯的模拟控制

一.实验目的

用PLC构成交通灯控制系统。

二.实验内容

1.控制要求

起动后,南北红灯亮并维持25s。

在南北红灯亮的同时,东西绿灯也亮,1s后,东西车灯即甲亮。

到20s时,东西绿灯闪亮,3s后熄灭,在东西绿灯熄灭后东西黄灯亮,同时甲灭。

黄灯亮2s后灭东西红灯亮。

与此同时,南北红灯灭,南北绿灯亮。

1s后,南北车灯即乙亮。

南北绿灯亮了25s后闪亮,3s后熄灭,同时乙灭,黄灯亮2s后熄灭,南北红灯亮,东西绿灯亮,循环。

2.I/O分配

输入起动按钮:

I0.0

输出南北红灯:

Q0.0东西红灯:

Q0.3

南北黄灯:

Q0.1东西黄灯:

Q0.4

南北绿灯:

Q0.2东西绿灯:

Q0.5

南北车灯(乙):

Q0.6东西车灯(甲):

Q0.7图5-1交通灯控制示意图

3.按图所示的梯形图输入程序。

4.调试并运行程序。

三.交通灯控制语句表

1

LD

I0.0

26

=

Q0.3

51

LD

T38

2

O

M0.0

27

LD

Q0.0

52

AN

T39

3

=

M0.0

28

AN

T43

53

A

T59

4

LD

M0.0

29

=

Q0.3

54

OLD

5

AN

T41

30

LD

Q0.0

55

=

Q0.2

6

TON

T37,+250

31

AN

T43

56

LD

Q0.3

7

LD

T37

32

LD

T43

57

AN

T38

8

TON

T41,+300

33

AN

T44

58

LD

LD

9

LD

M0.0

34

A

T59

59

AN

T39

10

AN

T37

35

OLD

60

OLD

11

TON

T43,+200

36

=

Q0.5

61

=

T50,+10

12

LD

T43

37

LD

Q0.0

62

LD

T50

13

TON

T44,+30

38

AN

T43

63

AN

T39

14

LD

T44

39

LD

T43

64

=

Q0.6

15

TON

T42,+20

40

AN

T44

65

LD

T39

16

LD

T37

41

OLD

66

AN

T40

17

TON

T38,+250

42

TON

T49,+10

67

=

Q0.1

18

LD

T38

43

LD

T49

68

LD

M0.0

19

TON

T39,+30

44

AN

T44

69

AN

T60

20

LD

T39

45

=

Q0.7

70

TON

T59,+5

21

TON

T40,+20

46

LD

T44

71

LD

T59

22

LD

M0.0

47

AN

T42

72

TON

T60,+5

23

AN

T37

48

=

Q0.4

73

LDN

SMO.7

24

=

Q0.0

49

LD

Q0.3

74

R

MO.O,100

25

LD

T37

50

AN

T38

四.交通灯控制梯形图

 

图5-2交通灯梯形图

 

实验四四节传送带的模拟控制

一.实验目的

用PLC构成四节传送带控制系统。

二.实验内容

1.控制要求

起动后,先起动最末的皮带机(M4),1s后再依次起动其它的皮带机;停止时,先停止最初的皮带机(M1),1s后再依次停止其它的皮带机;当某条皮带机发生故障时,该机及前面的应立即停止,以后的每隔1s顺序停止;当某条皮带机有重物时,该皮带机前面的应立即停止,该皮带机运行1s后停止,再1s后接下去的一台停止,依此类推。

2.I/O分配

输入输出

起动按钮:

I0.0M1:

Q0.1

停止按钮:

I0.5M2:

Q0.2

负载或故障A:

I0.1M3:

Q0.3

负载或故障B:

I0.2M4:

Q0.4

负载或故障C:

I0.3

负载或故障D:

I0.4

3.按图所示的梯形图输入程序。

4.调试并运行程序。

 

图6-1四节传送带控制示意图

三.四节传送带故障设置控制语句表

1

LD

I0.0

36

LD

T41

71

R

Q0.3,1

2

O

M0.1

37

R

Q0.3,1

72

=

M1.3

3

A

I0.5

38

=

M0.6

73

LD

M1.3

4

AN

I0.1

39

LD

M0.6

74

TON

T47,+10

5

AN

I0.2

40

TON

T42,+10

75

LD

T47

6

AN

I0.3

41

LD

T42

76

R

Q0.4,1

7

AN

I0.4

42

R

Q0.4,1

77

LD

I0.3

8

S

Q0.4,1

43

LD

I0.1

78

O

M0.4

9

=

M0.1

44

O

M0.7

79

AN

I0.0

10

LD

M0.1

45

AN

I0.0

80

R

Q0.1,1

11

TON

T37,+10

46

R

Q0.1,1

81

R

Q0.2,1

12

LD

T37

47

=

M0.7

82

R

Q0.3,1

13

S

Q0.3,1

48

LD

M0.7

83

=

M1.4

14

=

M0.2

49

TON

T43,+10

84

LD

M1.4

15

LD

M0.2

50

LD

T43

85

TON

T48,+10

16

TON

T38,+10

51

R

Q0.2,1

86

LD

T48

17

LD

T38

52

=

M1.0

87

R

Q0.4,1

18

S

Q0.2,1

53

LD

M1.0

88

LD

I0.4

19

=

M0.3

54

TON

T44,+10

89

O

M1.5

20

LD

M0.3

55

LD

T44

90

AN

I0.0

21

TON

T39,+10

56

R

Q0.3,1

91

R

Q0.1,1

22

LD

T39

57

=

M1.1

92

R

Q0.2,1

23

S

Q0.1,1

58

LD

M1.1

93

R

Q0.3,1

24

LDN

I0.5

59

TON

T45,+10

94

R

Q0.4,1

25

O

M0.4

60

LD

T45

95

=

M1.5

26

AN

I0.0

61

R

Q0.4,1

27

R

Q0.1,1

62

LD

I0.2

28

=

M0.4

63

O

M1.2

29

LD

M0.4

64

AN

I0.0

30

TON

T40,+10

65

R

Q0.1,1

31

LD

T40

66

R

Q0.2,1

32

R

Q0.2,1

67

=

M1.2

33

=

M0.5

68

LD

M1.2

34

LD

M0.5

69

TON

T46,+10

35

TON

T41,+10

70

LD

T46

四.四节传送带故障设置控制梯形图

 

图6-2四节传送带故障设置梯形图

五.四节传送带载重设置控制语句表

1

LD

I0.0

38

=

M0.6

75

R

Q0.2,1

2

O

M0.1

39

LD

M0.6

76

=

M1.3

3

A

I0.5

40

TON

T42,+10

77

LD

M1.3

4

AN

I0.1

41

LD

T42

78

TON

T48,+10

5

AN

I0.2

42

R

Q0.4,1

79

LD

T48

6

AN

I0.3

43

LD

I0.1

80

R

Q0.3,1

7

AN

I0.4

44

O

M2.1

81

=

M1.4

8

S

Q0.4,1

45

AN

I0.0

82

LD

M1.4

9

=

M0.1

46

TON

T43,+10

83

TON

T49,+10

10

LD

M0.1

47

=

M2.1

84

LD

T49

11

TON

T37,+10

48

LD

T43

85

R

Q0.4,1

12

LD

T37

49

R

Q0.1,1

86

LD

I0.3

13

S

Q0.3,1

50

=

M0.7

87

O

M2.3

14

=

M0.2

51

LD

M0.7

88

AN

I0.0

15

LD

M0.2

52

TON

T44,+10

89

R

Q0.1,1

16

TON

T38,+10

53

LD

T44

90

R

Q0.2,1

17

LD

T38

54

R

Q0.2,1

91

=

M2.3

18

S

Q0.2,1

55

=

M1.0

92

LD

M2.3

19

=

M0.3

56

LD

M1.0

93

TON

T50,+10

20

LD

M0.3

57

TON

T45,+10

94

LD

T50

21

TON

T39,+10

58

LD

T45

95

R

Q0.3,1

22

LD

T39

59

R

Q0.3,1

96

=

M1.6

23

S

Q0.1,1

60

=

M1.1

97

LD

M1.6

24

LDN

I0.5

61

LD

M1.1

98

TON

T51,+10

25

O

M0.4

62

TON

T46,+10

99

LD

T51

26

AN

I0.0

63

LD

T46

100

R

Q0.4,1

27

R

Q0.1,1

64

R

Q0.4,1

101

LD

I0.4

28

=

M0.4

65

LD

I0.2

102

O

M2.4

29

LD

M0.4

66

O

M2.2

103

AN

I0.0

30

TON

T40,+10

67

AN

I0.0

104

R

Q0.1,1

31

LD

T40

68

R

Q0.1,1

105

R

Q0.2,1

32

R

Q0.2,1

69

=

M2.2

106

R

Q0.3,1

33

=

M0.5

70

LD

M2.2

107

=

M2.4

34

LD

M0.5

71

TON

T47,+10

108

LD

M2.4

35

TON

T41,+10

72

LD

T47

109

TON

T52,+10

36

LD

T41

73

R

Q0.2,1

110

LD

T52

37

R

Q0.3,1

74

=

M1.3

111

R

Q0.4,1

六.四节传送带载重设置控制梯形图

 

 

图6-3四节传送带载重设置梯形图

 

图6-3(续)

实验五轧钢机的模拟控制

一.实验目的

用PLC构成轧钢机控制系统。

二.实验内容

1.控制要求

当起动按扭按下,电动机M1、M2运行,按S1表示检测到物件,电动机M3正转,即M3F亮。

再按S2,电动机M3反转,即M3R亮,同时电磁阀Y1动作。

再按S1,电动机M3正转,重复经过三次循环,再按S2时,则停机一段时间(3s),取出成品后,继续运行,不需要按起动。

当按下停止按钮时,必须按起动后方可运行。

必须注意不先按S1,而按S2将不会有动作。

图7-1轧钢机控制示意图

2.I/O分配

输入输出

起动按钮:

I0.0M1:

Q0.0M3F:

Q0.2

停止按钮:

I0.3M2:

Q0.1M3R:

Q0.3

S1按钮:

I0.1Y1:

Q0.4

S2按钮:

I0.2

3.按图所示的梯形图输入程序。

4.调试并运行程序。

三.轧钢机控制语句表

1

LD

I0.0

14

O

Q0.2

27

A

M0.0

2

O

T38

15

A

I0.3

28

A

M0.1

3

O

M0.0

16

AN

I0.2

29

=

Q0.3

4

A

I0.3

17

A

M0.0

30

=

Q0.4

5

=

M0.0

18

=

Q0.2

31

LD

Q0.3

6

LD

I0.0

19

S

M0.1,1

32

LD

T38

7

O

Q0.0

20

LDN

I0.3

33

CTU

C1,+4

8

O

T38

21

O

C1

34

LD

C1

9

A

I0.3

22

R

M0.1,1

35

TON

T38,+30

10

A

M0.0

23

LD

I0.2

36

R

Q0.0,4

11

=

Q0.0

24

O

Q0.3

37

12

=

Q0.1

25

A

I0.3

38

13

LD

I0.1

26

AN

I0.1

四.轧钢机控制梯形图

 

图7-2轧钢机控制梯形图

实验六装配流水线的模拟控制

一.实验目的

用PLC构成装配流水线控制系统。

二.实验内容

1.控制要求

起动后,按以下规律显示:

D→E→F→G→A→D→E→F→G→B→D→E→F→G→C→D→E→F→G→H→D→E→F→G→A……循环,D、E、F、G分别是用来传送的,A是操作1,B是操作2,C是操作3,H是仓库。

2.I/O分配

输入输出

起动按钮:

I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