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9572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docx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习题全集

醉翁亭记

1.第1段主要写醉翁亭的什么?

主要描写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说明醉翁亭的命名缘由。

2.第1段采用什么方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滁州四面环山—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3.第2段包含几层意思?

①(“若夫日出……四时也。

”)写山间朝暮、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景色。

②(朝而往……无穷也?

);写太守来此欣赏山水之乐,其乐趣无穷无尽。

4.第2段描写山!

写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

先总后分,先具体后概括。

5.第3段包含几层意思?

①(至于……滁人游也):

描写滁州百姓来此游山赏景一路上的欢快情景。

②(临溪而渔……太守醉也?

);描写太守与众宾客在此食野味,品冽酒,戏射下棋的"宴酣之乐"。

6.第3段为什么写滁人之游?

这个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

这段写太守见到滁人游山赏景,来来往往,欢歌笑语,眼前是一幅百姓欢悦和乐的图景,而此乃太守之乐的另一因。

7.结束段写了两个重要内容,是什么?

①太守自有为人所不知之乐,此即第3段所写的观赏山间四时之景之乐,尤其是第4段所写的见到滁人游山、与众宾客宴酣之乐。

这个内容是全文主旨所在。

②太守就是庐陵的欧阳修。

篇末点出文中主人公太守即文章作者本人,这是欧阳修谪居滁州的生活、思想的写照。

8.这篇文章抒写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怀?

本文抒写了作者"与民共乐"的政治理想和赏景自适的旷达情怀。

9.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l)写亭的环境:

从远到近

(2)写山间之朝暮:

从早到晚

(3)写山间之四时:

从春到冬(4)写宴饮场面:

从外到内

10.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l)写亭的环境:

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乌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

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11.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滁人游也。

12.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

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

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

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

“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彩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

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

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写宴饮之乐,作者故意宕开一笔,不直入宴席,却从捕鱼酿酒写起,别有情致。

宴饮所需,无论是酒还是鱼,无论是肉还是菜,都就地取材,不用外求。

这样写,意在夸耀滁地的富足,表明野餐的简朴。

同样,宴饮之乐,也没有王公贵族府第那样高雅,无管弦助兴。

但射饮弈棋,猜拳行令,杯盏交错,“起坐而喧哗”的野趣,也是朱门高第的宴饮得不到的欢乐。

13.【重点】本文写景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①层层相因,逐步推进。

第一段写醉翁亭四周的环境和得名的原因,点明“醉翁之意”。

第二、三段分别写自然景观(山间朝暮之景和四季之景)和人文景观(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用“景不同,乐无穷”,点明“醉翁之乐”。

第四段写归时的景象,通过禽鸟之乐、游人之乐,衬托出太守的政治理想――与民同乐。

正如前人所说《醉翁亭记》“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②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于一炉。

14.【难点】理解本文从“乐”和“醉”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醉”和“乐”在本文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酒”一直是中国古文人所崇尚的。

它往往是“情感”的外衣,只不过有的是“借酒浇愁”,有的是“借酒助兴”,当然这还是浅层面上的;更高的境界是“借酒言志”。

本文所表现出的“醉酒”应当属于后者,即“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这里“醉态”和“乐景”其实都是“人和”的表现,哪来的“人和”呢?

是因为我太守“政通”。

怎样达到“政通”呢?

是因为我太守有着“与民同乐”的理政原则。

常用文言实词虚词注解

曰:

叫做。

开:

散。

归:

回,聚拢。

发:

开放。

洌:

清澈。

暝:

昏暗。

晦:

阴暗。

芳:

香花。

秀:

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

繁阴:

浓阴。

渔:

捕鱼。

壑:

山谷。

尤:

尤其,特别。

杂然:

交错的样子。

名:

命名。

辄:

就。

意:

情趣。

谓:

为,是。

林霏:

树林里的雾气。

丝竹:

音乐。

弈:

下棋。

这里用做动词,下围棋。

皆:

副词,都。

山水之乐:

游赏山水的乐趣。

环滁:

环绕着滁州城。

山行:

沿山而行。

佳木:

好的树木。

蔚然:

茂盛的样子。

深秀:

幽深俊秀。

酣:

尽兴地喝酒。

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

指亭四角飞檐翘起。

回:

回环,曲折环绕。

自谓:

自称,太守用自己的别名命名。

临:

靠近。

自号:

给自己起别号。

得之心:

领会在心里。

陈:

摆开。

寓之酒:

寄托在饮酒上。

云归:

云雾聚拢在山中。

岩穴:

山谷。

瞑:

昏暗。

风霜高洁:

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

苍颜:

脸色苍老。

鸣声上下:

指树林的上面和下面。

交错,交互错杂。

野蔌:

野菜。

蔌,菜蔬。

阴翳:

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翳,遮盖。

述:

记述。

以:

用。

至于负者歌于途:

至于,连词,多用于句子开头,承接上文表示另提一事。

负者,背负着东西的人。

伛偻提携:

伛偻,驼背的样子,这里指老人。

提携,被人搀领着走,这里指被拉手走路的小孩。

泉香而酒洌:

互文,即泉洌而酒香。

洌,清澈。

山肴:

山肴,野味。

肴,荤菜。

觥筹交错:

觥,用犀牛角做的酒杯。

筹,酒筹。

颓然:

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

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

已而夕阳在山:

已而,过了一会儿,不久。

乐其乐:

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

第一个“乐”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

一词多义

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靠近※临溪而渔:

到 

    ※执策而临之:

面对〖 临危不惧、居高临下、如临大敌〗     

※把酒临风:

迎着

乐※山水之乐 / 而乐亦无穷也/以中有足乐者:

乐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以……为乐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此乐何极:

欢乐※并怡然自乐:

高兴

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

开花,此指滋长

归※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归集※暮而归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返回,回家

    ※吾谁与归:

归依

于※泻出于两峰之间:

从※临于泉上 / 歌于途,休于树:

    ※太守与宾客来饮于此:

谓※太守自谓也:

命名※太守谓谁:

是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认为

名※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命名,给...命名,动词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名字

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情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打算

    ※意暇甚:

神情        ※意稍舒:

心情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意思

开※日出而林霏开:

消散※连月不开:

放晴

霏※日出而林霏开:

雾气※霪雨霏霏:

雨雪繁密的样子

出※水落而石出者:

露出※不复出焉:

出去

※不敢出一言以复:

发出※皆出酒食:

拿出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升出

穷※乐亦无穷也:

尽 欲穷其林:

走完

而※泉香而酒洌:

表并列的连词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日出而林霏开:

表承接的连词

※朝而往,暮而归:

表修饰的连词

※而不知人之意:

表转折的连词。

却,可是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而,表递进关系的连词

※水声潺潺而泻于两峰之间(顺接连词,无意)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就)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可是)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却,转折连词)

词类活用

【名之者谁】

  “名”本应为名词,“名字”,此处为“命名”,动词。

活用类型:

名词作动词。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

【故自号曰醉翁也】

  “号”本应为名词,“称号”,此处为动词,“称呼”。

活用类型:

名词作动词。

【伛偻提携】

  “伛偻”本义为“脊梁弯曲”,动词,此处指“脊梁弯曲的人”,即老人。

活用类型:

动词作名词。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醉”、“醒”本义应该为动词(形容词),此处为“醉的时候”、“醒的时候”,名词。

活用类型:

动词作名词。

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

⑴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

情趣,心愿    今义:

意思,含义。

⑵苍颜白发古义:

脸色苍老     今义:

青颜色。

⑶鸣声上下古义:

树的上部和下部  今义:

表示大致的数量。

⑷负者歌于途古义:

背着东西的人   今义:

失败的一方。

⑸晦明变化者古义:

昏暗       今义:

隐蔽,不明确

⑹野芳发而幽香古义:

花        今义:

花草的香味

⑺佳木秀而繁阴古义:

树木萌生滋长   今义:

美丽

⑻山间之四时也古义:

季节       今义:

时间

2、特殊句式

 ⑴倒装句: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

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使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

译:

醒来后能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就是太守。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时能够同享那乐事,清醒后能够用文章记述那乐事的人,是太守。

 ⑵判断句:

  ①环滁皆山也。

(“也”表示判断语气。

译:

滁州四面都是山。

  ②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译:

这明晦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是琅琊也。

⑶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乐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译:

领会它在心里,寄托它在饮

3、“而”连词,其本身并无实在意义,但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

按其所表达的结构、逻辑关系,它的作用有:

  

 ⑴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也可不译。

 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

 ⑵表递进关系,译为“而且”。

 如: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醉翁亭记》)

 ⑶表承接关系,译为“接着”,也可不译。

 如: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卖油翁》)

  ⑷表转折关系,译为“但是”“却”。

 如: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

 ⑸表修饰关系,译为“地”或不译。

 如: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捕蛇者说》)

 ⑹表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设”。

 如:

“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捕蛇者说》)

4、“也”语气助词,可以表达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各种语气,但它的基本用法是在表上述各种语气的同时,对某种事物或情况表示肯定和确认。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呢、吧、吗”等。

⑴表判断语气,相当于动词“是”。

  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

 ⑵表陈述语气,可译作“了”。

  如: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

 ⑶表疑问语气,可译作“呢”“吗”。

  如:

“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

  ⑷表感叹语气,可译作“啊”。

  如:

“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⑸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在意义。

  如:

“是马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马说》)

岳阳楼记

1.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理想抱负?

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

2.从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回答或用自己的话回答。

3.第③段中“感极而悲者”是指哪些人?

他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迁客骚人(或:

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因为他们“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而触景生情。

4.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

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

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5.气象万千  心旷神怡6.示例:

醉翁亭清幽秀美桃花源恬静优美小石潭凄清幽邃(抓住景物特点,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即可)

5.《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__气象万千  __;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__心旷神怡_______。

6.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

岳阳楼壮美雄奇下句:

醉翁亭清幽秀美桃花源恬静优美小石潭凄清幽邃(抓住景物特点,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即可)

7.本文第⑤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居庙堂之高,“退”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

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

“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

“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比喻真相大白。

9.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

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

基本意思对即可。

(2分)

10.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

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

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

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

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

基本意思对即可

11.选文第二段结尾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请你用自己的话并结合引用原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怎样的?

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是看到天气好景物好以物喜,看到天气不好,景色悲凉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赏析下面的句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该句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极写洞庭湖浩大的气势。

13.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

(用原文回答)

感极而悲”源自: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其喜洋洋”源自:

宠辱偕忘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你认为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我们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15.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写“迁客骚人”在不同景观中不同心情的用意。

用来反衬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进而歌颂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的高尚人格。

16.读了本文,你可能会联想到我国古代许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人物,请举出一位,并写出他的类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一句名言来。

示例: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或“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7.本文中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___。

18.第③段描绘了阴天__景色,表达了悲伤___心情。

第④段描绘了_晴天__景色,表达了_喜悦__心情。

19.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示例一: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示例二: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0.文章第二段作者用神来之笔再现了岳阳楼的宏伟景象,照应了文题,此外还有什么作用?

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或为写法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作铺垫。

21.请在文章第三、四段中任选一段,就其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文字。

22.世上因好文好诗而闻名的景观很多,岳阳楼就是因文质兼美的《岳阳楼记》而名满天下的。

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岳阳楼更令许多仁人志士向往。

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岳阳楼记》道出了许多任人志士的心声,即旷达的胸襟、远大的政治抱负、忧国忧民的情怀。

(答案体现胸怀、抱负、情怀其中一点即可)

2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用原文填空)。

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迁客骚人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

24.“微斯人,吾淮与归?

”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1分)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1分)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桃花源记

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应该怎样划分课文的结构?

课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全文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4.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桃花林是什么样子的?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美是渔人以前未曾见过的,所以“甚异之”。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这段景物描写带点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6.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

渔人经过了林尽水源——山有小口——舍船从口入——复行——豁然开朗的过程才进入挑花源的。

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7.前文与“豁然开朗”相对应的句子是什么?

“初极狭,才通人”

8.桃花源的环境和其中的人有什么特点?

自然环境——风景优美

社会环境——社会安定

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与世隔绝

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在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10.桃花源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是怎样概括桃花源人安定富足的生活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

11.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再去寻找的时候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12.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前文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相呼应。

13.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

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

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愿望的。

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

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

14.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作者的理想社会?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

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中空想。

 

《捕蛇者说》

主旨:

课文通过捕蛇者蒋氏对其祖孙三代为免交赋税而甘愿冒着死亡的威胁捕捉毒蛇的自述,反映了中唐时期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以及所遭受的苦难,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

的罪行,也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段意:

第一段,写异蛇的剧毒、特殊用途以及永州之民争相冒死去捕毒蛇以代替租赋的情况。

第二段,写蒋氏一家三代都捕蛇以抵租赋的悲惨遭遇,他的父祖都死于捕蛇,自己也好几次为捕蛇而差点丢命。

第三段,写作者同情蒋氏的不幸,并告诉蒋氏自己打算用“更若役复若赋”的办法为他解除不幸。

第四段,是全文的重心所在,由蒋氏自己诉说甘愿继续捕蛇的原因,反映了永州之民在朝廷苛赋重压下“非死则徙”的悲惨遭遇,说明苛赋之害比毒蛇之害更为厉害,更加可怕。

第五段,直接抒情,作者愤慨地谴责赋税之害远远超过毒蛇剧毒,同时表明写此说的目的。

简答题

01、文章第一段,第二至四段,第五段分别记述了什么主要内容?

第一段:

写了永州蛇的特点和人们争相捕蛇的原因。

第二至四段:

蒋氏自述了祖孙三代捕蛇生活的悲惨遭遇,揭露了赋敛之毒甚于蛇毒的社会现实。

第五段:

点明主旨,发出了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慨叹。

02、第一段围绕着哪一个字展开,为什么强调这一点?

这一点是怎么体现的?

异。

所以强调这一点,是为“争奔走焉”做铺垫,以突出赋敛之毒甚于蛇毒的这一主旨。

体现:

黑质而白章(颜色);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毒性);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宛、瘘、疠、去死肌,杀三虫(药用)。

03、请你指出第一段列举的矛盾现象,并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与“永之人争奔走焉”是矛盾的,作者所以这样写,就是用衬托的方法,暗示赋敛之毒甚于蛇毒这一主旨。

04、请你说说为什么“永之人争奔走焉”?

这一句在本文中的作用。

当其租入。

结构上承上启下,总说了永州人对毒蛇的态度,引出后文写争相捕蛇;内容上写出了捕蛇的好处,暗示了赋敛之毒甚于蛇毒这一主旨。

05、蒋氏在诉说“专其利”时,为什么“貌若甚戚者”?

这个“利”是九死一生换来的,在得到这个利的过程中,充满了危险和痛苦,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这个“利”隐含着蒋氏无限的辛酸和悲苦。

06、作者把“役之不幸”和“赋之不幸”作对比,意在突出什么?

赋敛之毒甚于蛇毒,暗写了苛政猛于虎

07、“悍吏”的“悍”表现在什么地方?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08、语句“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演化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用来形容什么?

鸡犬不宁悍吏骚扰欺压百姓严重

※09、请你具体说说蒋氏和乡邻之间的什么情况进行了对比?

①生存状况的对比:

以捕蛇独存非死即徙

②心理负担的对比:

弛然而卧鸡犬不宁

③冒死的次数对比:

一岁之死者二旦旦有是

④死亡时间的对比:

后死先亡

10、请从第四段中找出一组对比句,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第①组对比,强调捕蛇者的不幸比不上缴纳赋税的不幸。

第②组对比,衬托赋敛之毒。

表现乡邻在沉重赋税下的痛苦遭遇。

第③组对比,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第④组对比,强调了生与死的不同结果,再一次衬托赋敛之毒甚于蛇毒。

※总的作用:

突出了赋敛之毒甚于蛇的社会现实,借蒋氏之口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遭遇的苦难,揭露了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行。

11、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

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回答。

蒋氏的第一次“戚”,为自己所“专其利”工作的艰险而忧伤;第二次“戚”,为担心失去自己的捕蛇专利恢复纳税而忧伤。

作者的第一次“悲”,为蒋氏一家的不幸遭遇而悲伤(为个人);第二次“悲”,为广大人民受到的赋敛之毒而伤悲(为社会)。

12、蒋氏是否真的不怨恨捕蛇这件事?

不是的。

不是的。

对蒋氏来说,是避重就轻的无奈之举,反衬赋敛之毒甚于蛇。

带有讽刺意义。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