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0170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期中考试 宏观经济学概览 题库.docx

期中考试宏观经济学概览题库

第四章宏观经济学概览(存量,流量)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生产率增长减缓?

它为什么重要?

生产率增长减缓是指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这一时期,其间实际GDP出现了下降。

在20世纪70年代,实际GDP的增长减缓,并且在此后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实际GDP的增长十分重要,这是因为经济增长能够扩大人们的消费可能性;实际GDP越大,人们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就越多。

从根本上说,正是因为生产率增长减缓,所以,我们现在的收入才会少于没有生产率增长减缓的收入。

2、这一结果说明了卢卡斯楔形的要点:

人均实际GDP增长速度的微小差异,最终会导致人均实际GDP绝对量的较大差额。

4、在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实际GDP和失业率会如何变化?

在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实际GDP会下降。

在此阶段,尽管失业开始增加的时间略晚于实际GDP开始下降的时间,但是,失业率仍然会上升。

在波谷,实际GDP达到了低于潜在GDP之下的最低点,此后不久,失业率就达到了整个经济周期的最高点。

波谷是衰退阶段与扩张阶段的转折点。

在扩张阶段,实际GDP增加,失业率通常会下降。

在扩张结束时,经济会达到经济周期的波峰。

波峰的标志是,实际GDP达到高于潜在GDP水平的最高点,在此时或稍后,失业率会很快下降至整个经济周期的最低点。

5、失业的成本是什么?

失业有两个重要成本:

其中一个是立刻“付出”的,而另一个则是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表现出来的。

首先并且是立刻付出的成本是失业工人蒙受的收入损失,国家损失的一部分产量。

其次需要付出并且也许同样重要的成本是,当工人失业时间较长时,他们的技能和能力就会退化,这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工作前途。

 

第五章GDP和经济增长的测量

三、简答题

1、一国如何为投资而筹款?

请在答案中分别解释国民储蓄和向世界其他国家借款。

投资来源于国民储蓄和(或)向世界其他国家借款。

国民储蓄等于家庭储蓄(S)与政府储蓄(T-G)之后。

因此,国民储蓄等于S+(T-G)。

向世界其他国家借款等于M-X。

因此,投资就一定等于国民储蓄加上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借款,其计算公式便是:

S+(T-G)+M-X。

2、说明GNP与GDP之间的关系。

GNP和GDP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活动成就的概念。

GNP是国民生产总值,它是一个国家的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

GNP强调国民原则,它是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即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需要记人GNP。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GDP强调地域原则,它是以领土为统计标准,即只要是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需要记人GDP。

国民生产总值和园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是:

GNP=GDP十(暂住国外的本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创造的价值-暂住本国的外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创造的价值)

其中,将暂住国外的本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创造的价值减去暂住本国的外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创造的价值的差额定义为国外净要素收入,于是得到:

GNP=GDP十国外净要素收入

如果国外净要素收人为正数,GNP就大于GDP;相反,如果国外净要素收人为负数,GNP就小于GDP。

6、下列项目是否计人GDP,为什么?

(1)政府转移支付;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

答:

(1)政府转移支付不应计入GDP,转移支付不发生商品或劳务的交换,它仅仅是将收人从一些人或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组织,它不属于政府购买的范畴,因此不计人GDP。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应计人GDP,原因是GDP是流量,在计算期内核算最终产品的价值,该卡车在其生产年份已经计算过了。

(3)购买普通股票不应计入GDP,经济学的投资并不包括仅仅在不同个人之间重新配置资产的购买,股票时一种证券,不是实际生产经营活动。

宏观经济学的投资是新资本的创造,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

(4)购买一块地产不应计入GDP,购买地产并没有发生新资本的创造,土地不是被生产出来的,它只是资产的产权转移。

 

四、计算题

1.表3给出了马利维勒国的有关数据。

该国的折旧为零。

利用这些数据,分别计算下列经济变量。

表3马利维勒国的数据

消费支出

4000亿美元

政府支出

1200亿美元

净税收

1000亿美元

投资

800亿美元

企业利润

500亿美元

进口

500亿美元

出口

600亿美元

A国内生产总值B总支出C净出口D总收入E家庭储蓄F政府储蓄G国民储蓄

H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借款

答案:

A、GDP=6100亿美元B、总支出等于GDP,即为6100亿美元

C、NX=X-M=100亿美元D、总收入等于GDP,即为6100亿美元

E、1100亿美元F、-200亿美元

G、900亿美元H、-100亿美元,即马利维勒的居民将100亿借给了其他国家使用。

2.假定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

(a)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了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b)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造了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1)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

(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多少价值?

用增值法计算GDP。

(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为多少?

用收入法计算GDP。

答案:

(1)最终产品法:

银矿——银——项链。

因此,项链是最终产品,收件40万美元,得出GDP=40(万美元)

(2)第一阶段即开矿阶段生产的价值为10万美元,第二阶段即银器制造阶段生产的价值为40万-10万=30万美元,GDP=10+30=40(万美元)。

(3)收入法核算GDP=工资+利润。

第一阶段利润=10-7.5=2.5(万美元),第二阶段利润=30-5=25(万美元),两阶段工资=7.5+5=12.5(万美元),因此GDP=2.5+25+12.5=40(万美元)。

3.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2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美元),试计算:

(1)储蓄;

(2)投资;(3)政府支出。

答案:

(1)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4100-3800=300(亿美元)

(2)在四部门经济中,由总收入=总产出,得到:

I=S+(T-G)+(M-X)=300+(-200)+100=200亿美元

(3)因为GDP=C+I+G+NX,因此:

G=5000-3800-200-(-100)=1100亿美元

 

五、分析题

1.GDP作为衡量一国社会福利的指标存在一些缺陷,试概括说明GDP没有考虑哪些对社会福利有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的因素。

(天津大学研究生入学试题)

答案:

GDP含义:

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局限性:

第一,GDP无法反映某些非法经济活动的产出。

第二,GDP无法反映自给性生产活动的产出。

第三,GDP无法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四,GDP无法反映经济增长的代价。

第五,GDP无法正确反映产品质量的提高对居民福利的影响。

2.试述“GNP=C+I+G+(X-M)”的内涵。

答:

GNP是国民生产总值,它是本国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它是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强调国民原则。

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计入GNP。

GNP=C+I+G+(X-M)是用支出法来核算GNP的计算公式,它表示对一国产出的总需求由四部门组成:

消费支出、国内投资支出、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以及净出口。

消费C是指家庭购买的产品与服务。

投资I是指一定时期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

政府购买G是指各级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净出口NX是指商品和劳务的出口价值减去商品和劳务的进口价值的差额。

第六章就业与价格水平的监控

1、实际GDP永远都不会大于潜在GDP。

答案:

错误。

当失业率小于自然失业率时,实际GDP大于潜在GDP。

一、简答题

1、完成下表

就业人数

失业人数

劳动力人数

失业率

100

10

80

100

200

5.0%

130

8

答案:

就业人数

失业人数

劳动力人数

失业率

100

10

110

9.1%

80

20

100

20.0%

190

10

200

5.0%

130

8

138

5.8%

 

6、在2007年,雪维莉的消费者只消费芜菁甘蓝、风雪衣和图书。

下表给出了2007年和2008年这三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与价格。

以2007年作为计算雪维莉CPI的基期。

请计算并回答:

a2007年雪维莉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是多少?

b2008年雪维莉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是多少?

c2007年到2008年间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

雪维莉的消费情况

2007年

2008年

价格

数量

价格

数量

芜菁甘蓝

0.50美元

200

0.70美元

100

风雪衣

50.00美元

2

75.00美元

1

图书

40.00美元

5

30.00

10

答案:

a2007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为100。

有两种计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

任何一个基期的消费者价格指数都等于100。

另一种方法就是通过计算直接得出。

由上表可得,2007年CPI篮子的成本为:

0.50美元/单位×200单位芜菁甘蓝+50.00美元/件×2件雪风衣+40美元/册×5册书,总计400美元。

然后,用CPI篮子的本期成本再乘以100,便得到了消费者价格指数。

即:

(400/400)×100=100。

b要计算2008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首先用2008年的价格计算出2007年的市场篮子为:

0.70美元/单位×200单位芜菁甘蓝+75.00美元/件×2件雪风衣+30美元/册×5册书,总计440美元。

接着,变得到了消费者价格指数。

即:

(400/400)×100=100。

c2007~2008年间的通货膨胀率为:

(110-100)/100×100%,即10%。

二、计算题

1、若价格水平1950年为54,1960年为69,1970年为92,1980年为178,试问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各位多少?

解:

5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为

同理类推:

2、若价格水平在1984年为107.9,1985年为111.5,1986年为114.5。

试问1985年和1986年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

如果人们以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值作为第三年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值,计算1987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如果1987年的利率为6%,计算该年的实际利率。

解:

1985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同样

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

为前两年的平均值,即

按照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我们有

3、若1991—1994年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为400、440、462、462,求:

(1)计算1992年、1993年、1994年的通货膨胀率。

(2)假定一组工人签了从1993年开始为期2年的合同,其工资增长率为

在现有的CPI水平下,其实际工资如何变化?

(3)假定工资率依据下面公式计算:

(4)如果

,其实际工资又如何变化?

解:

(1)若以CPI来衡量

,则

那么

(2)如果

,即名义工资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那么,1992年,名义工资的增长完全为通货膨胀(

)所抵消,实际工资不变;1993年,由于

,实际工资可上升5%;1994年,

,实际工资与名义工资同比例增长。

(3)按照所给条件计算1993年、1994年各年的名义工资增长率

比较对应年的通货膨胀率:

,可知,实际工资在1993年增加了7.5%,1994年增加了5%。

(4)如果

,即名义工资与通货膨胀率同步增长,那么实际工资就维持原水平。

4、假定某国某时期有1.9亿工作年龄的人口,其中有1.2亿人有工作,1千万人在寻找工作,1千5百万人放弃寻找工作,4千5百万人不要工作,试求:

(1)劳动力数。

(2)劳动力参与率。

(3)官方统计的失业率。

(4)如果所有泄气的人也看做失业者时的失业率。

解:

(1)就业人数加失业人数为劳动力数,故劳动力数为:

1.2+0.1=1.3(亿)。

(2)劳动力占可工作年龄人口数的百分比为劳动参与率,故劳动参与率为1.3/1.9=68.4%。

(3)官方统计的失业率为:

失业者(不包括泄气而放弃寻找工作的工人)占劳动力的百分比,故失业率为:

0.1/1.9=5.26%。

(4)如果把气馁而放弃工作的人也算作失业者,则失业率为:

(0.1+0.15)÷1.9=13.15%。

三、分析题

2、请你向他解释,零失业率的目标既不现实、又不明智的原因。

答案:

要想把摩擦性失业率降低为零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那样制定的法律条文不仅内容苛刻,并且确实会损害我们的经济!

将结构性失业减少到零,同样也是不可能的。

然而,周期性失业却与它们有所不同。

我们驾驭经济周期的能力越强,减少的周期性失业人数就会越多。

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把目标确定为将周期性失业率降低为零。

换句话说,就是要放弃试图消除所有失业现象的念头;让我们集中精力来减少周期性失业人数。

第七章充分就业古典模型

简单题

1.古典二分法有何重要意义?

古典二分法认为,在充分就业状态下,决定实际变量的因素与决定名义变量的因素无关。

这一陈述意味着,如果我们要研究为什么不同国家的实际GDP的不同,或者为什么实际GDP增长了多年这样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只需研究影响实际变量的这些因素,而不必研究影响名义变量的那些因素。

2.表示闲暇与实际GDP之间关系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与表示就业量与实际GDP之间关系的生产函数有何联系?

从根本上将,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生产函数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生产可能性边界说明,若果闲暇减少---就业量增加----实际GDP就会增加。

由于机会成本的递增,所以,生产可能性便见也表明:

随着企业量的增加GDP的增量也会出现递减。

生产函数也表达了同生产可能性边界相类似的意义。

生产函数表明:

如果就业量增加,则实际GDP也会增加。

由于变价报酬递减,所以,生产函数还表明:

随着就业量的增加,GDP的增加了也会递减。

3.a.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意味着什么?

边际报酬递减意味着,随着劳动量的增加,GDP的增加量会递减,换言之,就是第1000001个小时的劳动创造的GDP小于第1000000个小时所创造的GDP。

b.沿着生产函数变动时,为什么随着就业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会递减?

由于沿着生产函数,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是固定的,所以沿着生产函数变动时,劳动的边际产量会递减。

这样,增加的劳动一定要同工厂的数量、装配线等相一致。

由于装配线、机器设备等已经被足够的工人有效地使用,所以,在此情况下,增加一个工人就不可能带来那么高的产量的增加

4.为什么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会与劳动需求曲线相同?

这一相同关系说明劳动需求曲线的斜率是什么?

因为企业都想尽可能的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与劳动需求曲线相同。

当企业决定是否要多雇佣一名工人时,它一般要考虑两个因素:

雇佣工人所花费的成本,增加的这名工人所带来的产量。

如果新增加的工人所创造的产量大于雇佣他的支出,那么,企业就会雇佣这名工人(相反,若新增加的工人所创造的产出小于雇用他的支出,企业就不会雇佣这名工人)。

多雇佣一名工人的成本就是实际工资率,而这名工人所生产的产量就是劳动的边际产量。

如果边际产量大于实际工资率,那么企业就会雇佣这名工人,因为这样有利可图。

随着企业一个雇佣工人数的增,劳动的边际产量会递减。

但是只要劳动的边际产量大于实际工资率,企业就会多雇佣工人,这是因为这样做会增加企业的利润。

企业最终会将劳动的雇佣量增加到多雇佣一个工人的边际产量等于其实际工资率时。

此时,企业会雇佣这名工人,但不会再多雇佣工人。

这是因为,如果企业在多雇佣工人,那么所有增加的工人劳动的边际产量就会.小于实际工资率。

企业所雇佣的工人数量就是其对劳动的的需求量。

因此,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与劳动需求曲线相同。

5.a.什么是实际工资率?

它与货币工资率有何区别?

如何计算实际工资率?

b.为什么劳动供给取决于实际工资率,而不取决与货币工资率?

答案:

a实际工资率是指1小时的劳动所能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

货币工资率是指1小时的劳动所能赚到的美元数量。

实际工资率等于货币工资率除以价格水平。

b劳动供给取决于实际工资率,这是因为,工人所感兴趣的是他们的劳动能够买到什么。

货币工资率仅仅代表了工人的1小时劳动所能换得的美元数量,而工人们真正关心的则是用这些美元能够购买什么,这正是实际工资率所表示的意义。

 

6.解释什么是工作配给

答案:

工作配给可以用两个因素来解释:

效率工资和最低工资。

当企业为了提高生产率而向工人支付高于均衡工资率水平的工资时,效率工资就会出现。

企业非常清楚:

尽管较高的工资率会增加它们的成本,但是,较高的工资率所带来的工人生产率的提高足以抵消工资成本的增加。

因此,企业可以支付高于均衡工资率的工资率。

至于最低工资,它有可能高于均衡的工资率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需求量小于劳动供给量,并且由于并不是每一个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最低工资)的工人都能找到工作。

所以,就会出现工作配给。

8.1974年名义利率是12%,在30年后的2006年,名义利率是6%。

仅仅基于这一信息,你能确定哪一年的实际利率较高吗?

为什么?

答案:

从所给定的条件看,不可能确定哪一年的实际利率更高。

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分析题

1.“我确实不明白这一章中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实际利率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你的朋友范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

请予以更正.

答案:

你在这里混淆了投资于储蓄这两个概念。

“投资”意味着购买新的资本品,即投资是指购买实际资本品。

当你自己的资金在储蓄账户上时,你认为这是“储蓄”。

当然,我同意你这样的一种观点:

如果你储蓄所得到的实际利率上升,那么你会增加储蓄。

但是,当你考虑投资时,你必须认识到,实际利率是投资的一种成本。

对于你和我而言,都会采用同样的行为方式:

如果实际利率上升,那么,我不是那么乐意去借钱买车或购买其他产品。

公司也是按同样的方式来采取行动的:

如果实际利率上升,那么,公司就会少借钱并减少投资。

因此,你会看到,当实际利率上升时,投资需求量会减少。

第十八单元经济增长理论

简答题

1.为什么即使总需求越大,也不能使实际国民经济增长更快。

答:

因为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均衡产出并不等于实际国民经济增长。

从长期看,国民经济增长取决于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水平,只有在这四者增加的情况下,实际国民经济才能增加。

从中期看,在一定条件下,总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国民经济的增长,这是因为在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增加会增加对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的利用,从而促使经济增长。

但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总需求增加只能导致通货膨胀,并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更不要说总需求越大,实际国民增长越快了。

2.试举出一种可以克服经济增长的障碍实现成功发展的方法。

答:

有几种方法可以克服经济增长的障碍。

其中已被证明最成功的一种是较为自由的国际贸易的扩大。

香港、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通过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迅速地增加了人均收入,获得国际贸易的好处。

3.经济增长的源泉有哪些?

经济增长的源泉,即导致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是劳动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资本存量的增加、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资本和劳动的增加是生产要素的增加。

技术进步包括发现、发明和应用新技术,生产新的产品,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技术进步会使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更为有效,推动经济的增长。

资源从低生产率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有助于社会平均生产率提高。

4.何谓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定:

(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2)资本-产量比率可变,从而资本-劳动比率也可变;(3)规模报酬不变;(4)不存在技术进步。

在上述假定条件下,索洛推导出如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sf(k)=Δk+nk

9.试述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

八、计算题

9.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生产函数为y=f(k)=4k―0.4k2,人均储蓄率为0.5,设人口增长率为4%,求:

a.使经济均衡增长的k值。

b.黄金分割律所要求的人均资本量。

解:

a.经济均衡增长时,sf(k)=nk,将s=0.5,n=4%代入得:

0.5(4k―0.4k2)=0.04k

解得k=9.8

b.按黄金分割律要求,对每个人的资本量的选择应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即f'(k)=n。

则有4―0.8k=0.04

可得k=4.95。

11.假定在某一时期,资本的增长率k为5%,劳动的增长率

为3%,实际产出的增长率y为5%,由统计资料得知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a为0.2,劳动的国民收入份额b为0.8,请:

a.计算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b.假定一项减少预算赤字的政策使投资增加,资本的增长率上升1%,产出的增长率将上升多少?

c.假定实行一项减税政策使劳动供给增长1%,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又将如何变动?

解:

a.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由资本和劳动这两种要素供给的增加取得的综合增长率为:

a·k+b·

=0.2×5%+0.8×3%=3.4%

而由已知,实际的产出增长率y=5%

两者的差额即为因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取得的增长率,为:

5%―3.4%=1.6%

b.若资本的增长率上升1%,则k′=5%+1%=6%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新的产出增长率y′为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与因资本供给增加而取得的新的综合增长率之和,

y′=1.6%+0.2×6%+0.8×3%=5.2%

则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将上升5.2%-5%=0.2%

c.若劳动的增长率上升1%,则

′=3%十1%=4%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新的产出增长率y″为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与因劳动供给增加而取得的新的综合增长率之和;

y″=1.6%+0.2×5%+0.8×4%=5.8%

则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将上升5.8%-5%=0.8%

12.已知资本增长率k=2%,劳动增长率

=0.6%,产出增长率y=3%,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a=0.2,在以上假定条件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多少?

解:

由题意可知,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a=0.2

则劳动的国民收入份额b=1―a=1―0.2=0.8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资本和劳动这两种要素供给的增加取得的综合增长率为:

a·k+b·

=0.2×2%+0.8×0.6%=0.88%

而实际的产出增长率y已知为3%,两者的差额即为因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取得的增长率,即因技术进步,提高了要素生产率,而对经济增长所作的贡献。

因此,在本题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0.88%=2.12%。

13.假设国民收入中资本的份额a为0.3,劳动的份额b为0.7,资本供给增加了5%,而劳动供给下降了2%,对产出的影响会怎样?

解: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资本和劳动这两种要素供给的变化对总产出的综合增长率的影响为:

a·k+b·

由题中已知条件a=0.3,b=0.7,k=5%,

=-2%

则:

a·k+b·

=0.3×5%+0.7×(-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