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0489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docx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题库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职业技能鉴定题库

一.判断题

1、用万用表测高阻值电阻时,用两手触及表线及电阻引线,不会增加测量误差。

(×)

2、电感元件作为升压电感时,释放出多于它吸收的能量,所以升压电感是有源元件。

(×)

3、电容器是一个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

(√)

4、串联谐振又称电压谐振。

(√)

5、并联谐振时支路内的电流很大,所以又称电流谐振。

(√)

6、若小功率晶体二极管正、反向电阻均为零,那么二极管已损坏。

(√)

7、三极管的β值在任何电路中都是越大越好。

(×)

8、晶体二极管不管加多大的反向电压都截止。

(×)

9、二极管正向导通后,其正向电流与正向电压是线性关系。

(×)

10、三极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时,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

(×)

11、共发射极电路中,晶体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描述的是三极管的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的数量关系。

(×)

12、用万用表R*1(Ώ)档测量二极管时,由于内阻太小,通过二极管的电流太大,易烧坏二极管。

(√)

13、无线电寻呼不属于移动通信方式,而CDMA系统属于移动通信方式。

(×)

14、移动台与固定台之间的通信是移动通信的一种方式。

(√)

15、移动通信的电磁波传播路径的复杂性,会造成移动台接收信号的场强起伏不定。

(√)

16、移动通信中互调干扰主要是由收发信设备中器件的非线性引起。

(√)

17、人是地球卫星在发射前与发射后,地面接收站收到的载波信号频率相等。

(×)

18、单工通信工作方式中同一部电台的收、发信机要使用天线共用器。

(×)

19、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的发信机在发信时才工作,而收信机时刻在工作,这种工作方式和系统为全双工通信系统。

(×)

20、半双工通信工作方式中,收、发信机使用的频率不同。

(√)

21、GSM900Hz系统所用频段为VHF频段。

(×)

22、ETACS系统服务区域覆盖方式分的大区制、小区制和蜂窝式的小区制。

(√)

23、TACS系统在大区制中,服务区的所有频率可以复用。

(×)

24、TACS系统中小区制服务区域覆盖方式比大区制覆盖方式频谱利用率高。

(√)

25、蜂窝式小区制中,邻接区线小区可使用相同的频率进行通信。

(×)

26、移动通信网与市话网之间的切换是靠无线信道来实现的。

(×)

27、TACS系统的基站中,每个信道单元中收发信机的工作频率区需预先选定,可以改动。

(×)

28、话音信道可用于传送话间信号和数据,而控制信道只用来传送数据。

(√)

29、TACS系统中控制信道是寻呼和接入的共用信道。

(√)

30、TACS系统中,移动台的发射功率等级的提升或降低,由共站控制单元来命令。

(√)

31、GSM网络采用了数字无线传输技术,话音信号在无线传播时是由二进制数据流表示的。

(√)

32、GSM系统中采用的多址方式为SDMA。

(×)

33、GSM系统中控制信道携带话音编码信息或用户数据。

(×)

34、半速率业务信道总速率为13kbit/s。

(×)

35、GSM系统中移动台射频榆出功率分为15个等级。

(√)

36、GSM系统中一个蜂窝小区有多个基站收发信机。

(×)

37、为提高用户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在无线信道上用TMSI码取代IMSI码。

(√)

38、交换系统由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和四种数据库VLR、HLR、EIR、AUC组成。

(√)

39、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公存储在HLR中,而不存储于SIM卡中。

(×)

40、移动电话用户注册信息资料通常登记在VLR数据库中。

(×)

41、移动台在位置区域内可自由话动不必更换控制该区的MSC/VLR中的位置信息。

(√)

42、移动台在同一位置区域内从一个蜂窝移动到另一个蜂窝,需进行位置更新。

(×)

43、移动台在同一MSC服务区域内移动到另一位置区域内的某一蜂窝,需重新搜网进入系统。

(√)

44、移动台移动到不同的MSX服务区域内的某个位置工的蜂窝时,新的MSC/VLR要对移动台进行位置更新,而HLR不必进行位置更新。

(×)

45、在GSM网络中,越区切换由GSM系统自动处理。

(√)

46、用户识别号码IMSI就是用户的电话号码。

(×)

47、移动用户的个人识别码有两个,一个是PIN,另一个是PUK,其中PIN是用来保护SIM卡安全的。

(×)

48、SIM卡被锁,显示屏提示用户输入PUK码时,可以用免拆机软件故障维修仪解锁(√)

49、编辑SIM卡中电话簿内的个人信息,可以将SIM卡与个人计算机相连,组合用相关软件处理。

(√)

50、CDMA系统由CDMA手机、集中基站控制器、基地站收发信子系统、移动电话交换中心和无线操作维护中心组成。

(√)

51、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利用率低,容量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容量的问题(√)。

52、模拟移动通信系统能够提供非话业务,不存在同频干扰和互调干扰(×)。

53、TACS系统的双工间隔是指某收发信机发送和接收信息的时间间隔,其值为45ms(×)。

54、TACS系统的双工间隔是指某收发信机发射和接收信息所使用的频率间隔,其值为45MHZ(√)。

55、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系统容量可将大区制改为小区制(√)。

56、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用户数量,可将小区制(或蜂窝式小区制)改为大区制(×)。

57、功率控制的方法是在每个时隙的开始和结束时控制接收电平的升和降。

(×)

58、GSM系统提供了挡差为2db的15个档次的功率控制。

(√)

59、GAM移动通信系统中控制信道可进一步分成:

广播信道公共控制信道和专用控制信道。

(√)

60、逻辑信道是指物理信道中传送业务信息的信道。

(×)

61、GSM系统中一个载频可提供8个全速率或16个半速率业务信道。

(√)

62、GSM系统中可提供单速率或多速率业务信道。

(×)

63、采用跳频技术,改善了GSM系统的抗干扰和抗噪声的能力(√)

64、跳频就是发射信号的载波频率随调制信号跳变。

(×)

65、GSM系统中,矩形、脉冲在调制之前经过一个高通滤波器改善了频率特性(×)

66、为了消除邻道干扰,GSM系统来用了GMSK调制(√)

67、GSM系统中,对模拟信号以每秒8000个样点采样,统一采用PCM13Bit(√)

68、GSM系统中,语音编码器的输出信号直接进入交织和加密。

(√)

69、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欧电信标准协会(CEPT)建议的(√)

70、D-NTT系统是提出最早,技术成熟的系统(×)

71、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数字技术和先进的多址方式,使频谱利用率降低。

(×)

72、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使频谱复用得到改善,并提高了与数字网的兼容性。

(√)

73、在大区制中,为了提高服务区域的复盖半径,由基站数目和基站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决定。

(×)

74、在大区制中,基站的发射功率和无线高度决定服务区域的复盖半径(√)

75、在大区制中,当移动台距离基站较远时,为使基站能收到移动台发出的信号,可以在适当的地点设立若干个分集接收站(√)。

76、分集接收站设立后,使移动台无论处于什么位置都能可靠地接收基站发来的信号 (×)。

77、小区制服务区域内频道可以重复使用,从而可以提高系统容量和频率利用率( ×)。

78、大区制体制中,服务区域内的移动台不能使用相同频率,以避免移动台间的相互串扰(√)。

79、跳频技术改善了GSM系统的抗干扰和抗噪声的能力(√)。

80、发射信号的载波频率随调制信号跳变。

(×)

81、在大区制中,为了提高服务区域的复盖半径,由基站数目和基站发射机的发射功 率决定。

(×)

82、在大区制中,基站的发射功率和无线高度决定服务区域的复盖半径(√)

83、GSM移动通讯系统中,每个可用载波可分为8个独立的物理信道可分配给一个用户使 用。

(√)

84、GSM数字移动通讯系统每个物理信道等速率传送数字信息。

(×)

85、GSM数字移动通讯系统为准双工方式,上行和下行工作频段互不重叠(√)

86、GSM数字移动通讯系统的上行和下行工作频段有部分重叠。

(×)

87、移动通讯网络由移动台、基台系统和交换(网络)系统组成。

(√)

88、移动通讯网络由移动台.基台和移动交换中心组成.(×)

89、间断发射(DTX)技术,可以减小干扰,提高系统容量.(√)

90、间断发射(DTX)技术,可以通过话音间断传输信道增加。

(×)

91、移动通讯网络有不同的结构,按容量大小及覆盖区域大小可分为单局多站制和多局单局制两种结构形式。

(×)

92、移动通讯网络不仅传送用户信息,也能传送必要的控制信令。

(√)

93、单局单站制通讯网络的特点是移动用户编号与城市电话网编号一致,每个移动用户 占用一对市话用户线,用户之间的呼叫都通过市话交换机交换。

(√)

94、单局单站制通信网络的控制过程比较复杂,因此适合于大容量的通信系统。

(×)

95、单局单站制网络在一个服务区设立一个移动电话局,它是市话网的交换中心。

(×)

96、单局单站制不同服务区内的移动用户必须经长途电话网络接触相互通信。

(√)

97、对讲机使用的是全双工通信方式(×)

二.选择题

1、线性电感元件上电流不随时间变化时,则感应电压为(B)

A、△iB、0C、LD、△i                     

2、线性电容元件中的电压不随时间变化时,则电流为(C),称为电容的隔直作用。

A、△uB、△UC、0D、C

3、串联谐振时,回路的(D)最大。

A、电压力B、电容C、电感D、电流

4、并联谐振时,回路两端(A)出现最大值。

A、电压B、电容C、电感D、电流

5、串联和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C)

A、只与C有关B、只与L有关C、与L、C有关D、与L、C无关

6、晶体二极管所加正向电压小于其截止区电压时,则二极管处于(B)状态。

A、导通B、截止C、电击穿D、热击穿

7、硅半导体二极管的死区电压约为(C)。

A、0.2VB、1.2VC、0.5VD、1.5V

8、当三极管的发射结反偏或两端电压为零时,三极管处于(D)状态。

A、饱B、恒流C、放大D、截止

9、稳压二极管正常工作时,其状态处于(B)

A、截止状态B、击穿状态C、饱和状态D、振荡状态

10、晶体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图通常分成(C)工作区来分析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A、1B、2C、3D、4

11、不能用万用表测量的电参数是(D)。

A、交直流电压B、交直流电流C、电阻值D、信号频率

12、一片状电阻上标示有473,则该电阻值为(A)

A、47K   B、47   C、4.7K   D、4.7

13、用万用表R×100 档测量一只晶体管各极间正、反向电阻,如果都显现很小的阻值,则这只晶体管

 (A)

A、击穿

14、用万用表测量交直流电压时,应选择表关指针接近满刻度偏转(C)的量程。

A、1/2B、1/3C、2/3D、3/4

15、用万用表测量充电变压器初次级线圈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很小,说明初次级线圈绝缘(B)。

A、良好B、不良C、短路D、开路

16、下列移动通信的主要噪声源是(A)

A、汽车点火系统B、电阻热噪声C、天线热噪声D、晶体管的噪声

17、为解决邻道干扰问题,移动通信设备中(A)。

A、自动功率控制电路 B、锁相环电路  C、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D、自

18、由于移动通信具有多谱勒效应,所以移动通信设备都采用了(B)。

A、倍频技术B、锁相环技术C、频率直接合成技术D、调相技术

19、DCS1800网络中移动台向基站发射载波为1710——1785MHz,而基站向移动 台方向发射载波1805—1880MHz  ,其频段属于(B)。

 A、VHFB、UHFC、HFD、SHF

20、下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保密性差的系统为(A)

A、ETACSB、GSMC、CDMAD、FPRS

21、TACS系统的频道间隔为(A)

A、25KHzB、45KHzC、200KHzD、95MHz

22、TACS系统的下双工间隔为(A)

A、45MHzB、30KHzC、25KHzD、25MHz

23、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中大区制服务区域内只有(A)个基站。

A、1B、2C、若干D、一组

24、蜂窝式小区制移动通信网络结构中,用(D)无线小区邻接构成整个面状服务区。

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

25、无线信道是移动台和基站之间的一条(B)传输通道。

A、单向B、双向C、三向D、多向

26、DCS1800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是(C)

A、码分多址B、空分多址C、时分多址D、频分多址

27、GSM900系统中的频段分成(B)对载波频率。

A、374B、124C、832D、800

28、DCS1800系统中每个可用载波频率可用于携带(A)个物理信道。

A、8B、3C、6D、20

29、全速率业务信道总速率为(A)

A、22.8Kbit/sB、271Kbit/sC、13kbit/sD、9.4Kbit/s

30、GSM系统在呼叫建立阶段需要(C),用于来自移动台的测量报告信令和切

换信令。

A、广播信道B、公共控制信道C、专用控制信道D、业务信道

31、GSM网络中移动台本身由一个唯一的(A)来区别。

A、IMEI码B、IMSI码C、TMSI码D、ISIN码

32、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完成,MSC服务区内移动台所需的交换功能它属于(A)。

A、交换系统B、基站系统C、操作维护中心D、鉴权中心

33、(A)为去往或来自于其他移动用户、公众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公众数据网和各种专网的呼叫选择路由。

A、MSCB、BSCC、BTSD、AUC

34、移动用户的临时位置信息登记在(B)数据库中。

A、VLRB、HLRC、EIRD、AUC

35、(C)的功能是为HLR提供与一个特定用户有关的用于安全方面的鉴别参数和加空密钥。

A、MSCB、BSCC、AUCD、OMC

36、MSC服务区内移动台位置的精确信息保存在(B)数据库中。

A、HLRB、VLRC、EIRD、AUC

37、新用户漫游到MSC覆盖区时,(B)将向归属位置登记器询问该漫游用户的数据

A、鉴别中心B、来访者位置登记器C、设备识别码登记器D、基站控制器

38、为找到被呼移动用户需在(C)进行寻呼广播。

A、GSM服务区B、MSC服务区C、位置区LAD、所有蜂窝区CELL

39、两个MSC之间的切换,新BTS的链路由(B)负责建立。

A、HLRB、BSCC、VLRD、AUC

40、如果用户连续(A)次输入错误的PIN码,则SIM卡被锁。

A、3B、5C、10D、12

41、如果用户连续(C)次输入错误的PUK码,此SIMR就会自动报废。

A、3B、5C、10D、12

42、(C)全球统一编码的唯一能识别用户的号码。

A、TMSIB、IMEIC、IMSID、ISIM

43、国外固定及户拨叫我国移动用户时,首先拨为(D)

A、460B、00460C、86D、0086

44、数字移动用户号码在全国范围内是唯一的,主要由(C),移动业务服务区号

用户号组成。

A、临时用户识别号码B、漫游号码C、网络号码D、基站识别号码

45、CDMA系统又称为(C)蜂窝移动电话系统。

A、时分多址B、频分多址C、码分多址D、空分多址

46、CDMA信号使用的提整个频段,频率接近于(A)

A、1B、1/2C、1/7D、1/4

47、下述蜂窝移动电话系统中容量最大为(D)

A、GSM系统B、D-AMPS系统C、D-NTT系统工程D、CDMA系统

48、将传输信号采用扩频编码技术革命的移动电话系统是(B)。

A、GSM系统B、CDMA系统C、D-AMPS系统D、D-NTT系统

49、模拟移动通信系统。

(c)

A)频率高B)频带宽C)频率利用率低D)频率利用率高

50、因为模拟通信系统(C),难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A)占用频段宽B)占用频段窄C)容量小D)容量大

51、模拟移动通信系统设备复杂,因此(A)

A)成本高B)可以提供非话`业务C)成本较低D)操作困难

52、由于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直接传送模拟话音,因此(B)

A)保密性较好B)保密性较差C)性能稳定D)不易受干扰

53、TACS系统的双工间隔是(B)

A)50MHZB)45MHZC)40MHZD)35MHZ

54、TACS系统的双工间隔就是(A)

A)移动台→基站发送频率间隔;MS→BSB)相邻信道间隔

C)相邻频道间隔D)信道带宽间隔

55、双工间隔是为了防止(C)

A)同端发射机之间的干扰B)同端接收机之间的干扰

C)发射机和同端接收机之间干扰D)其它干扰

56、双工间隔的大小取决于(A)

A)发射机(或接收机)工作频段宽度B)发射机频带宽度

C)接收机频带宽度D)发射功率

57、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网的服务和复盖方式可分为(C)

A)MSC区和位置区复盖B)基站区和移动台区复盖

C)大区制`小区制和蜂窝式小区制复盖D)MSC和VLR区复盖

58、最初的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的复盖方式为(B)

A)小区制复盖B)大区制复盖

C)蜂窝式小区制复盖D)MSC区复盖

59、移动通信系统(C)复盖方式容量最小

A)蜂窝式小区制B)小区制C)大区制D)其它

60、当前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复盖方式为(D)

A)大区制B)小区制C)大区制和小区制的结合D)蜂窝式小区制

61、GSM系统台的蜂值功率最小的为(A)

A)0.8WB)1WC)1.2wD)1.5w

62、GSM系统移动台的蜂值功率最大的为(C)。

A)15wB)18wC)20wD)25w

63、对于全速率业务信道GSM系统移动台的平均功率为(B)。

A)峰值功率的1/4B)峰值功率的1/8

C)峰值功率的1/16D)峰值功率的1/32

64、GSM系统中为了防止干扰其他移动台提供了(D)。

A)电压控制B)电流控制C)效率控制D)功率控制

65、GSM系统使用的调制方式为(B)

A)最小频移健控(MSK)B)高斯最小频移健控(GMSK)

C)∏/4四相移健控(∏/4-QPSK)D)正交振幅调制(QAM)

66、在GSM系统中,(C)时,其功率谱可以满足要求

A)BT=0.5B)BT=0.4C)BT=0.3D)BT=0.2

67、GMSK调制是在FM调制器的前面加上一个(A)

A)高斯滤波器B)低通滤波器C)高通滤波器D)带通滤波器

68、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信道有(B)

A)高速率业务信道和低速率业务信道B)全速率信道和半速率业务信道

C)单速率业务信道和多速率业务信道D)快速率业务信道和慢速率业务信道

69、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全速率业务信道的总速率为(A)

A)22.8kbit/sB)21kbit/sC)20.8kbit/sD)19kbit/s

70、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半速率业务信道的总速率为(D)

A)10.5kbit/sB)10.4kbit/sC)9.5kbit/sD)11.4kbit/s

71、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信道用于传输(C)

A)导数信息B)同步信息

C)话音编码信息或用户数据D)各种控制信息

72、跳频是在工作过程中(A)

A)改变载波频率B)改变调制频率

C)改变解调频率D)改变频带宽度

73、GSM系统中移动台的跳频速率是(D)

A)每比特一跳B)每比特符号一跳

C)每个时隙一跳D)每个TDMA帧一跳

74、移动通过系统中使用跳频的作用是(B)

A)增加信号强度B)抗噪声抗干扰

C)改善系统的可靠性D)提高频率利用率

75、GSM系统中移动台的载波频率经(B)的速率跳动。

A)每秒225跳B)每秒217跳

C)每秒200跳D)每秒180跳

76、GSMK调制的频谱变窄,带外辐射减小,从减轻了系统的()

A)多频干扰B)同频干扰)C)互调干扰D)邻道干扰

77、GSM系统的语音编码方式:

为(D)

A)线性预测编码(LIP)B)自适应信号PCM编码(ADPCM)

C)码激线性预测编码(CELP)D)脉冲激励的长期预测编码(RPE-LTP)

78、GSM系统全速率编码器编码速率为(A)

A)13KB/SB)75KB/SC)18KB/SD)20KB/S

79、GSM系统中加上前抽纠错后的编码总速率为(B)

A)23KB/SBB)22.8KB/SC)21KB/SD)20.8KB/S

80、对模拟信号的采样速率为

A)16KB/SB)12KB/SC)8KB/SD)4KB/S

81、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成熟的数移动通信系统的泛欧系统是指(B)

A)D-AMPS系统B)GSM系统C)D-NTT系统D)PDC系统

82、我国使用的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和制式是(C)

A)D-AMPS系统B)D-NTT系统C)GSM系统D)AMPS系统

83、三个不同制式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提出的国家分别是(B)

A)GSM(美)D-AMPS(欧)D-NTT(日)

B)GSM(欧)D-AMPS(美)D-NTT(日)

C)GSM(欧)D-AMPS(日)D-NTT(美)

D)GSM(欧)D-AMPS(日)D-NTT(俄)

84、数字移动通信克服模拟移动通信的缺点;它是最先进的通信方式,它(C)使频率资源得到统分利用。

A)使用的频段宽B)使用的频带宽C)频谱利用率高D)工作频率高

85、和模拟移动通信相比较,数字移动通信系统(c)

A)用户设备体积大B)用户设备噪声大C)用户设备成本低D)用户设备成本高

86、和模拟移动通信相比较,数字移动通信系统(a)

A)通信质量好B)通信质量较差C)通信音量小D)通信音量大

87、世界上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有三种不同制式,它们是(C)

A)GSM,AMPS和D-NTTB)D-AMPS,GSM和NTT

C)GSM,AMPS和D-NTTD)AMPS,GSM和D-NTT

88、在大区制中,为了提高服务区域的复盖半径,应该(A)

A)增加基站台发射功率和无线高度B)增加基站数目

C)提高系统抗干扰触电D)提高调制效率

89、由于移动台依靠电池工作,发射机输出功率小,当移动台远离基站时基站可能收不到移台的信号在大区域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是(C)

A)增大移动台发射功率B)提高基站接收天线

C)设立若干分集接收站D)提高基站移动台免受干扰

90、在大区域中,在适当地点设立分集接收站,其目的是(A)

A)保证基站收到移动台的信号B)保证移动台收到基站的信号

C)保证基站免受干扰D)保证移动台免受干扰

91、在大区域中,分集接收站应设置在(D)

A)无线服务区域的边缘内侧B)靠近基站的地点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