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0567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docx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docx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

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

正文:

最牛小学语文老师,坚持26年为作文写评语,每篇评语至少300多字

很多当过中小学任课老师的人都知道,每天除了上课备课之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批改学生的作业。

改作业有时候是很消耗时间的,特别当班级里的学生数量比较多的时候,经常需要晚上熬夜来批改。

而所有的老师中,语文老师改作业可能是最辛苦的,改作文的时候阅读量比较大。

有的老师为了图省事,碰到学生作文写不好的时候,心情很差,一目十行,随便给个分数就敷衍了事。

但有这样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跟其它老师不一样,批改学生作文非常认真,每次批改学生作文,仅评语就超要超过一万字,平均每篇作文的评语要超过300字。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位小学老师这种做法坚持了26年!

被大家称为我国最牛小学语文老师,具体什么情况,我们来看看。

这位小学语文老师来自浙江杭州四季青小学,目前是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她叫朱瑛。

记者通过采访,现场见识到学生作文本上的评语,每页都有标注,包括一些精彩语句、错别字等,而且作文本旁边的空白页上都写满了红色标注和评语。

每篇作文的最后,再加上七八行的点评。

我们知道,一般一篇小学生作文最多也就四五百字左右,有的学生作文可能也就三四百字,而朱老师的评语就有300多字,相当于大半篇作文了,确实让人佩服。

通过采访发现,朱瑛老师每次批改作文时,她有自己最基本的思路:

首先,会在作文里仔细寻找是否有错别字、表达上是否有语法有问题等这些最基本的错误,同时也会将作文中写得不错的句子、词语标注出来,鼓励和表扬一下小学生们。

其次,通过浏览全文后,先对作文逐段点评,特别是一些细节描写,并给出自己的建议。

最后,在文章最后对全文进行总体点评,既指出作文的优点,同时对文章的整体构思、事情的描写以及细节的呈现等,给出自己的点评和修改意见。

朱瑛老师说,每次批改一篇小学生作文,她至少要看上四、五篇,然后再花十几分钟去批改。

正常来说,一节课的时间,她最多只能批改3篇作文。

全班36名小学生,每次批改结束她需要花上2周以上的时间。

总的评语字数加起来超过10000字,要知道这个写作工作量,都赶上很多记者一周的工作量了。

很多人肯定好奇,这位朱瑛老师为何评语要写这么长?

朱老师说,这是对学生作品的尊重。

她说,小学生写作文不容易,写出一篇作文老师多花点心思去修改,这样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作为老师不能太过随意马虎。

朱老师同时也说,她自己这种做法已经坚持了26年了,一直如此。

她自己还说,这期间也常常被人误会:

一是被人误会是刚毕业的年轻老师,精力旺盛才会这么认真。

特别是很多人看到朱老师的照片,那么年轻漂亮,一点也不像有26年以上教龄的老师,倒像是26岁的老师。

二是被认为过于严格,这样做是否会有真有效果?

朱老师说,自己这样做,她的班级上学生的作文水平整体上要高出其它班级,她的付出是有收获的。

对于学生来说,每次写完作文,最想看到的就是老师给自己的评语。

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对写作文也不再害怕,反而有了很大的兴趣。

对此,朱老师非常欣慰,觉得再累也值得。

朱老师表示,小学生由于年纪过小,对待作业有时候会不认真,而且比较马虎。

他们现在是培养兴趣和打基础的时候,特别是作文,如果现在能够掌握好写作技巧,培养好兴趣。

以后上了中学后,就会非常轻松。

要知道,作文写作是学习语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作文评语每次10000字!

杭州一小学老师坚持26年,她都写了点啥?

写文章,从来不是件轻松的事,对谁都一样。

但偏偏有人喜欢迎难而上“没事找事”——

杭州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被学生评价为“神仙”,因为她批作文像写论文,每次批完全班同学的作文本,评语都超过一万字,平均一篇作文写300字。

据说,这种做法已坚持了26年!

看到这个字数是不是有点难以置信?

眼见为实:

普通老师批改作文,难道不是圈出错别字,打个分,在文末写两句点评就可以了吗?

这位“神仙”老师到底咋想的?

要知道小学生作文,每篇也不过五六百字,写300字评语的话,抵得上大半篇作文了。

上周五,记者总算见到了“神仙”老师本尊,杭州四季青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朱瑛。

翻开她学生的作文本,每页不但标注出了好词好句,圈出了错别字,而且页面右边的空白处也写满红色标注,直到文末还有长达七、八行的评语。

说实话,记者起初听说朱老师写评语的这种干劲,觉得她应该是刚入职不久年轻教师,因为如果不是精力旺盛、满怀教育激情,很难做到这样的程度。

没想到,竟然猜错了!

“今年已经是我教书的第26年了,我一直这样批改作文。

”朱老师告诉记者。

当天,她穿了件运动服,搭配上休闲款牛仔裤,和乌黑的披肩长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许多。

这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曾被评为杭州市优秀班主任、区名班主任。

每篇作文至少看5遍

每段都要批注

最让记者好奇的是,改一次作文像写一篇论文,小学语文老师教学任务很重,又兼班主任有管理班级的任务,朱老师是怎么做到的?

每次写10000多字啊,都快抵得上记者一周的工作量了。

朱老师说,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她至少要反复看4、5遍,再花十多分钟批改,通常一节课时间最多批改3篇作文。

在批改作文时,她会先仔细寻找文章中有没有出现错别字、语病等基础性错误,标出文中突出的亮点;浏览全文后,再逐段点评,指出文中细节描写、语言运用的优点和缺点,并给出建议;文末的总评,她会反复浏览之前标注的地方,既指出学生这篇作文的优点,也要从整体的架构、事例的选择和细节的呈现等方面给出修改意见。

所以,全班36名学生,她批一次作文需要花两周时间。

作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朱老师的教学和管理任务本就繁重,想要抽出时间有些困难,所以一旦学生交了作文,每天上班,她就会给自己定目标,抽出五本作业放在桌子正中间,只有批改完成才能下班。

因为长期这样写评语,现在每次写东西她都有强迫症,一定要将纸张的最后一丝空白填满,不然心里总觉得不舒服。

为何评语要写这么长?

这是对学生作品的尊重

为啥要给学生的作文写这么长的评语?

朱老师表示,这是对学生作品的尊重。

“我收到的学生作文,一般是学生们反复修改好几次之后的作品,他们花了很多心思写的。

”她告诉记者,她带的班级,每次写作文都是一次大工程。

在经过作文课的启发后,她会要求学生先打草稿,打完草稿后给老师过目。

三、四年级时由老师指导着修改,五年级了,老师给一个大方向让学生自己琢磨,直到修改合格后他们才能将作文写到作文本上。

这个过程学生们少的要修改1、2次,多的要修改5、6次,有时要经过一个星期的反复修改才能通过。

因为学生们这样的付出,所以朱老师在批改作文时,要求自己丝毫不能马虎。

“老师就是要言传身教,只有我自己先认真起来,学生们才会跟着认真。

”朱老师说,“而只有经过这样详细的点评,学生们才知道自己的文章好在哪里,差在哪里,之后才能扬长避短,才能让每次习作更有意义。

可能在别人看起来这样改作文很累,但是对于朱老师这是一件享受的事,有时候写评语也是她和学生交流的一种方式。

比如最近一次作文主题是“我的老师”,从学生的作文里她就发现很多欣喜。

作文里有的人说她脾气火爆,她便承诺以后慢慢改;有的学生发现她每天都会带着一个大水瓶出没在教室,她一回忆果真如此;还有的学生发现她总是戴闪亮亮的首饰,她便不好意思地回复,自己对闪亮亮的首饰完全没有抵抗力……

学生们每次拿到朱老师发下来的作文本就会很开心,第一件事就是仔细看看老师写了什么,“我记得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我们只会写在哪里做了什么事情,感觉写作文很难,但是现在我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感觉能够把自己看到的生活小事写出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朱老师的学生小饶说。

经过朱老师这样严格的指导,她学生的作文还真不一样。

记者向朱老师要来了几篇她学生写出的作文,文章里无论是对人物还是事件的描述都活灵活现。

不仅改作文认真

各种细节她都很在意

在浏览朱老师的评语时,记者还发现一个“神奇”之处——她学生的每一本作文本字迹都非常端正,而且一摞作文本放在桌子上,本本洁白,没有一本出现翘角。

这是怎么做到的?

“我的学生一定会把作业本保护得好好的。

”朱老师说,从一年级开始她就这么要求学生了,比如上交的作业字迹一定要端正,不能龙飞凤舞、潦潦草草,如果一旦出现,就不是一课重写、一页重写,而是整本重新来过。

“如果作文本上某篇作文他们没有认真对待,那么我就会要求他们重新买一本本子,将之前的作文全都抄写好再交给我,我也会从头到尾给他重新批改一遍。

”朱老师说,她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无论做什么事都马虎不得,一旦马虎就会给自己造成更大的麻烦,而且也会给她人造成负担。

虽然朱老师对作业要求高,但是学生却觉得学习轻松。

“经常会有家长来问我为什么到了高年级孩子的作业反而少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高年级的作业怎么会少?

不过是学生做作业的效率高了。

”朱老师笑着说。

在朱老师看来,小学阶段的校内作业并不多,很多学生都是因为拖延、写作业不专心等不良学习习惯导致作业要做得很晚,所以在学生一、二年级时她就要将他们的习惯培养起来。

比如学生们一、二年级时,她经常会给学生布置限时作业,如果学生没能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她就会布置额外的作业作为惩罚。

对每个学生负责

坚持将每届学生带到底

虽然朱老师很严格,但学生反而对她很亲近。

 “因为他们是我一手带大的。

”朱老师说,从教这么多年,她一直坚持将每一届学生带到底,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会尽量克服,对她来说这是对学生的责任。

因为这份责任感,当年的产假,她也只请了2个多月。

“当时九月份开学,我的产假还剩一个月左右,因为时间短很难请到代课老师,只能由学校其他老师轮流帮我带班。

可每个老师的上课风格不一样,频繁更换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左思右想,为了学生,我决定提前返校。

”朱老师解释说。

“记得那时已经入冬了,天气很冷,我没法常常赶回家给孩子喂奶。

所以,家里的老人就帮忙把孩子抱来学校,学校还特地给我安排了一间哺乳室。

”朱老师说。

这一系列“神仙”举动,对于朱老师而言,不过是想要对自己带的每一个学生负责,也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来源: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沈蒙和通讯员陈宏程

一天只批改五篇作文这样的语文老师居然受称赞?

在杭州市四季青小学,有一位语文老师,一天只批改五篇作文,要把全班同学的作文批改完,足足需要将近两个星期的时间。

说起这样的老师,相信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这老师也太不称职了吧,没批改完的作文难道又要让家长批改吗?

小编的第一反应也是如此,但是看了这些图片后,相信你和我的反应一样,这样的老师快给我来一打。

学生作文里竟形容老师是"小猪"?

朱瑛是杭州市四季青小学501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也就是一天只批改五篇作文的主人公。

 

“车见车爆胎、脾气超级超级火爆”,这样的词语用来写作文形容老师,不知道各位是否有勇气,反正小编是不敢的。

但朱瑛的学生确实就这么写了,而朱瑛看到后也不生气,在作文一旁点评说:

这个形容有点像我,脾气火爆的确如此,更承诺,我会慢慢改的。

收到老师评语的学生忐忑不安的心总算踏实了,不仅没被批评,在文末的点评中也被老师评价观察仔细,用词准确。

因为姓朱,她被学生称为“小猪”老师,学生不仅当着老师的面这么叫,更把这词写进了作文。

 

朱瑛老师非但不生气,还在一旁点评说,小猪比大猪可爱多了。

幽默的点评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虽然朱老师平时很严厉,但却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

批改一遍全班作文要7天点评字数过万

小编粗略的统计了下,每篇作文朱瑛老师的点评字数都在300字以上,多的甚至超过了500字,比学生作文字数还多。

朱瑛除了对学生文字描写细致程度、语法运用方面的评价,更会对学生笔下自己暴露出的缺点,承认错误,并表示积极改正。

 

朱瑛作为班主任的四季青小学501班有36名学生,按照朱瑛每天批改五篇作文的速度,她需要七个工作日才能批改完所有同学的作业,批改字数轻松超过了一万字。

朱瑛说,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写作文,相比较作文本里呈现的内容,很多学生已经最起码打了两三遍的草稿,如果自己只是草草的给个分数,她觉得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工作的不尊重。

 

"真实"是最基础要求

真实是朱瑛对所有学生作文写作的最基础要求。

有一次,一位学生在作文里,说她爱爱穿裙子,朱瑛专门把这位同学叫到办公室,让这位同学自己读作文,读着读着学生自己也笑了。

孩子说自己写错了人。

原来朱瑛一年到头,365天里最多5天穿裙子。

这一件小插曲的背后,是朱瑛始终跟孩子们强调的,只有真实的文字才会让读者有共鸣,所以不管学生怎么写自己,只要是真实的,她都不生气,反而会表扬学生观察仔细。

 

从三年级学校开设作文课以来,朱瑛一直都用这种方式批改学生的作文,作文也成为她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两年多下来,仅仅批改作文,她就写了几十万字。

【浙江新闻+】

遇到这样的老师是学生之幸

“喜欢这样的老师”“说明对学生负责,是个很有特色的老师”“这位朱老师真的了不起,学生们能够遇上她,真是天大的幸运和幸福”“希望有如此责任心的老师多一些”……朱老师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一时间好评如潮。

记者同样感叹的是,朱老师对职业认真的态度,对学生负责的精神,而且这样一份责任心26年如一日地坚持着,作文课上透出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师者对学生浓浓的爱。

在浏览朱老师的评语时记者发现,学生的每一本作文本字迹都非常端正,而且一摞作文本放在桌子上,本本洁白,没有一本出现翘角。

这是怎么做到的?

“我的学生一定会把作业本保护得好好的。

”朱老师说,从一年级开始她就这么要求学生了,比如上交的作业字迹一定要端正,不能龙飞凤舞、潦潦草草,如果一旦出现,就不是一课重写、一页重写,而是整本重新来过。

如果作文本上某篇作文学生们没有认真对待,老师甚至会要求学生重新买一本本子,将之前的作文全都抄写好再交上去,老师也会从头到尾给重新批改一遍。

朱老师说,她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无论做什么事都马虎不得,一旦马虎就会给自己造成更大的麻烦,而且也会给他人增加工作。

虽然朱老师对作业要求高,但是学生却反而觉得学习更轻松了。

经常会有家长问老师,为什么到了高年级孩子的作业反而少了?

朱老师说,其实根本不是这样,高年级的作业怎么会少?

不过是学生做作业的效率高了。

其实在小学阶段的校内作业并不多,很多学生都是因为拖延、写作业不专心等不良习惯导致作业要做到很晚,如果在学生一二年级时就如朱老师这样将他们的习惯培养起来,后续的学习会轻松很多。

严师并没有让学生感觉疏远,反而学生对朱老师都很亲近。

朱老师说,从教这么多年,她一直坚持将每一届学生带到底,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会尽量克服,对她来说这是责任。

对自己的每一位学生负责、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有这样的老师,真是学生之幸。

沈蒙和

这老师太牛了:

每改一次作文,写下评语逾万字!

学生:

我们喜欢

教育挖挖机

发布时间:

11-1223:

54教育达人,优质原创作者

作为一名自媒体作者,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和坚持,挖挖机已经养成了每天写三四篇文章的习惯。

但是,别以为这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啊,每篇文章平均1200字计算,一天下来也要写4000字左右,一点也没有轻松的感觉。

有的时候,甚至还有想要逃避的心态。

挖挖机那些在机关工作的朋友,听他们抱怨最多的就是爬格子写文章。

特别是周末大家小聚在一起喝茶的时光,单位领导突然来个电话,让他们回去加班写稿子,朋友挂掉电话第一件事必然“问候”领导的亲娘,足见他们对于写文章是多么多多地厌恶啊。

但是,偏偏就有这样的“痴迷”写作的人,而且写作内容还不是什么创作,而是对学生的每篇作文写下300字左右的评语,一写就是26年。

她就是杭州四季青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朱瑛老师。

这个“没事找事”的语文老师,任教的班级共有三十多名学生,每批改一次学生作文就要花费足足两周的时间。

友友们可能要问,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啊?

是老师批改作文的效率太低了吗?

显然不是。

之所以批改作文的时间周期这么长,主要在于朱老师的“精耕细作”,每篇几百字的小学生作文在朱老师的手中,都免不了要看上四五遍,而且她还要亲手为每篇作文写下300字左右的评语。

批改一次全班同学的作文下来,写下的评语约万余字,比一篇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都还要长。

而且,朱老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不但要圈出文中的错字别字、病句,对于学生写得精彩的语句也习惯性地用红笔给勾勒出来。

一般情况下,语文老师批改一篇作文,费时最多也就十来分钟,阅完了在文末写下一两行精炼的评语,一些年轻的语文老师更是直接写下“很棒”两个字。

但是,一个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女老师,对于小学生的作文却如此上心、如此认真,实属罕见。

这样的职业习惯,甚至还让朱老师有强迫症的倾向,自己写东西的时候,不把空白纸张写满,就感觉心里不舒服,直到把纸张写满。

如果你认为朱老师这样批改作文,是为了挣表现、博眼球,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因为朱老师本人不但教学能力出色、教学经验丰富,而且还是杭州市级优秀班主任、区级教学名师。

用她自己的话说:

“这是对学生作品的尊重!

”听到这样的话语,友友们有感动吗?

对一个小学生的作品都如此尊重,把孩子交到这样的班主任、这样的语文老师手上,家长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简直是太幸运了、太幸福了!

反观网上爆出的一些中小学老师,动不动就辱骂学生、体罚学生,甚至是暴力殴打学生,简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是“神”与“渣”的距离。

朱老师这样认真批改作文,用心用情写出恰如其分的评语,直接传递给学生当扬的“长”在哪里、当避的“短”在何处,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水平,而且还让学生养成了认真、较真的好习惯。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朱老师就对学生书写有着严格的要求,凡作文字迹潦草的,学生需要整个作业本重新来过。

正是有这样的严格指导,学生们的作文书写规范、内容质量较高,特别是升到小学高段的同学,几乎没有什么写作上的压力,一些小学一二年级对写作文不感兴趣的同学,写作的信心也大幅度提升。

其实,这世界无人愿意没事找事做,也无人愿意跟自己过不去。

像朱老师这样批改一次作文要写下上万字评语的执着,皆缘于其内心深处对学生那份深沉的责任与厚爱,皆缘于对工作的高度负责和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负责。

一些网友更是公开表示:

“我家孩子怎么就没有遇到这么好的老师啊?

”“如果我家孩子在朱老师的班上,现在也不至于每每写起作文来,就要抓耳挠腮,咬得笔头直响啊。

的确是这样,好的老师可遇而不可求!

期待像朱老师一样的好老师越来越多。

“万字评语”是言传更是身教

2019年11月13日09:

02   来源:

广州日报   胡俊

“喜欢这样的老师”“学生们能够遇上她,真是天大的幸运和幸福”……近日,杭州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朱瑛收获了无数点赞。

据媒体报道,朱老师批作文就像写论文,全班36位同学,每次批完作文本,评语都超过一万字,平均一篇作文写300字。

而且,这种做法已经坚持了26年。

一个班如此多的学生,老师要仔细看过每个学生的作文,并给出详细的评语,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

朱老师这26年的坚持,真的很了不起。

朱老师是在用自己这26年的坚持表示对学生的尊重。

“我收到的学生作文,一般是学生们反复修改好几次之后的作品,他们花了很多心思写的。

”认真地对待学生的每一份付出,是老师对学生应有的尊重。

也唯有如此,师生之间才能形成良性互动。

朱老师是在用这26年的坚持进行言传身教。

“只有我自己先认真起来,学生们才会跟着认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为学生们尊敬的长辈,老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教授学生为人处世之道。

朱老师正是用自己的认真在告诉学生,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敬业。

朱老师的故事也在告诉每一位老师,尊重学生、言传身教,并非只是高高在上的大道理,还可以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其实质就是“对自己的每一位学生负责、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责任编辑:

李焱)

万字评语背后是师者仁心

来源:

北京日报2019-11-1509:

08

作者:

汤华臻

批改作文至少看5遍,平均每篇评语300字——最近,杭州一位“神仙”教师火了。

这位小学语文老师从教26年如一日,批作文就像写论文,句句斟酌、逐段点评。

得其授课,学生和家长都如获至宝。

很多人的成长记忆中,大概都有类似场景:

捧着老师的评语反复咀嚼,被表扬了满心欢喜,被批评了垂头丧气,受到鼓励后斗志满满。

尽管当时情绪各异,偶尔还会感到“压力山大”,但多年后回首莫不心怀感恩。

如上述教师,全班36个学生,每篇评语300来字,每次批完作业要写超过一万字,付出的心力和成本可想而知。

如果不是对职业发自内心的尊重,不是对学生真诚深厚的情感,很难想象可以坚持近30年。

而在这数以万计的文字背后,又有多少潜藏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多少可贵的灵感火花被点燃呢?

舆论点赞这位教师,表达对一位敬业者的尊敬,更是在呼唤一种师者仁心的精神。

当今社会,技术加速迭代,教学手段也在追赶潮流,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消弭着曾经那种师生互动。

很多时候,课堂PPT花样百出,微信打卡热热闹闹,线上教育风生水起,但师生间的隔阂反倒深了,亲密度、信任感还不如“表现不好罚站背书”“作业完不成放学留下”时自然。

甚至某些教师的“放权”,俨然成了“卸责”,如屡遭诟病的家庭作业成了“家长作业”,课堂压力变相转移到了课外培训,都是这些矛盾的突出反映。

有人感慨:

大量技术的引入让知识离孩子越来越近,却让师生渐行渐远。

这当然不是技术的错,亦不可盲目怪罪于现代教学。

纵观这些年的相关新闻,我们为万字评语折服,给粉笔板书鼓掌,呼唤“将戒尺还给老师”。

与其说是怀念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如说是呼唤密切的师生互动回归。

越来越多的教学实践已经表明,那种一笔一划里传递的严谨认真,一字一句中透露的真诚关心,一板一眼里难掩的激励敦促,无论历经怎样的时代变迁,都是最珍贵的最纯粹的教学相长。

坚持“面对面、手把手”执教的初心,具体是用万字评语还是AR技术,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真正负责任地去贴近这些可爱的灵魂,用心浇灌那些初生的小苗,一定能够带领孩子们开启更广阔的世界,收获更丰盈的人生。

(汤华臻)

[ 责编:

王欣夷 ]

“批作文像写论文”诠释了师者“匠心精神”

2019年11月13日09:

53:

38 来源:

四川新闻网

叶金福编辑:

邱令璐

杭州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被学生评价为“神仙”,因为她批作文像写论文,全班36位同学,每次批完作文本,评语都超过一万字,平均一篇作文写300字。

这种做法已坚持了26年。

(11月12日《钱江晚报》)

在我们的印象中,语文老师给学生批改作文,往往不是圈出错别字,就是划出有语病的句子,然后写上一两句点评,亦或在文末打个分数,一篇作文就算批阅好了。

但杭州的这位小学语文老师,不但批改作文像写论文,而且这一做法已坚持了26年,实在令人佩服至极,这不仅仅是一名师者“教书育人”的一种职责,更是一名师者“匠心精神”的一种诠释。

据报道,这位老师在批改作文时,她会先仔细寻找文章中有没有出现错别字、语病等基础性错误,标出文中突出的亮点;浏览全文后,再逐段点评,指出文中细节描写、语言运用的优点和缺点,并给出建议;文末的总评,她会反复浏览之前标注的地方,既指出学生这篇作文的优点,也从整体的架构、事例的选择和细节的呈现等方面给出修改意见。

批改一篇小学生几百字的作文,竟然要经过如此的一道道“工序”,足见这位教师的“匠心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

“喜欢这样的老师”“说明对学生负责,是个很有特色的老师”“这位朱老师真的了不起,学生们能够遇上她,真是天大的幸运和幸福”“希望有如此责任心的老师多一些”……这些如潮“好评”,既是对这位“批作文像写论文”的老师的一种敬佩和羡慕,更是对其师者“匠心精神”的一种肯定和褒奖。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每一位师者的职责。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需要向学生传递书本知识,更需要向学生传递一种匠心精神,这才是既“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