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0594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docx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语言运用含答案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语言运用含答案

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主题阅读

   (话题背景)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

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

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调查数据)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

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

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

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

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

   (摘自《中国青年报》)

   (精选案例)

   书法是戴敏的一项特长。

她回忆,小学放暑假,天天待在家里练字,开始也觉得苦,“但练着练着就练出感觉了,十分享受这过程”。

戴敏练书法源于父亲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后来就渐渐爱上了书法,而老师也通常会在写得好的字上画圈,“每次看到自己字上的圈多了就会感到很开心”。

   对于用依帆来说,少年时代的练字更多的是痛苦的任务,“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每次都拖到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

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也就剩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写字了,我身边许多人都这么认为”。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各方声音)

   网友冰水椰子:

我是教语文的,又兼上书法课,常常觉得力不从心。

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

   网友吞可吞:

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家作品。

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

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

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时间练字了。

   沈尹默(书法家):

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

   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书写,表达一种感情,与电脑写不是一种状态。

如果一切都机械化了,就没有审美,变得贫乏而没有了想象力。

   沙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

   (摘自互联网)

   (新闻现场)

   本报讯今天,“传承兰亭——绍兴市区中小学生‘兰亭雅集42人展’”在书法圣地兰亭右军祠启幕,这成为今年兰亭书法节的一个亮点。

市内许多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展览。

一位带队老师说,他们学校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在征集作品和报名参观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他们是传承中国书法、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和未来。

(摘自《绍兴晚报》,有删改)

(1)请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条概述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

(2)请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析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

(3)下列内容,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育部要求,小学3-6年级每周要安排1课时练习书法,普通高中要开设书法选修课。

B.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书法教育进中小学课堂有较好的社会基础。

C. 有反对者认为,互联网时代,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也就没有必要学写毛笔字了。

D. 中国书法是世人公认的最高艺术,它具有审美价值,能丰富人的想象力。

(4)请就激发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问题,结合以上材料,给学校提几点建议。

【答案】

(1)①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形象气质;②使人静心,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③发展特长,培养自信;④传承书法艺术、传承中华文化。

(2)①书法实用性不强,许多人对学书法缺乏积极性;②学校缺乏专业的书法教师;③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大,书法学习时间无法保证。

(3)A

(4)示例:

①要求老师在书法教学中多鼓励学生;②营造有利于书法教育的环境氛围(答“将名家书法、学生优秀作品上墙,增强文化氛围”等亦可);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具体答出开展诸如“参观”“评比”“展览”等活动亦可)。

【解析】【分析】

(1)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在精选案例、各方声音、新闻现场部分。

精选案例:

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自信。

各方声音:

使人平心静气、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新闻现场:

传承中华文化。

(2)解答时,要先把握材料的大意,留心材料的关键句,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主要集中在精选案例、各方面声音部分:

精选案例部分中“而大帅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就剩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写字了”,反应出书法实用性不强,许多人对学书法缺乏积极性的问题。

网友1中“我是教语文兼书法课,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反应出学校缺乏专业的书法教师的问题。

网友2中“上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有时间练字了”,反应出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大,书法学习时间无法保证问题。

(3)解答时,在理解材料内容、主题的基础上,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字句具体分析。

“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

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可以看出,教育部并没有要求高中一定要开设书法选修课,所以A项中“普通高中要开设书法选修课”表述错误。

其余各项都正确。

本题要求选出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故选A项。

(4)解答时,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生活实际,提出自己的具体建议。

解答时,结合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和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提出自己的建议,注意实用性、可操作性。

故答案为:

⑴①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形象气质;②使人静心,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③发展特长,培养自信;④传承书法艺术、传承中华文化;

⑵①书法实用性不强,许多人对学书法缺乏积极性;②学校缺乏专业的书法教师;③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大,书法学习时间无法保证;

⑶A;

⑷示例:

①要求老师在书法教学中多鼓励学生;②营造有利于书法教育的环境氛围(答“将名家书法、学生优秀作品上墙,增强文化氛围”等亦可);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具体答出开展诸如“参观”“评比”“展览”等活动亦可)。

【点评】⑴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

⑵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⑶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⑷建议方案的提出需注意:

方案就是按照活动主题提出活动的要求,策划活动的步骤。

要联系平时生活、学习经验去体会,要从社会生活的层面去挖掘、构建,思路一定要清晰,设计的活动可操作性要强。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中华大地,英才辈出。

岭南广东,有梁启超、孙中山、叶剑英……同时,广东也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更是先行者,是时代奋进的前沿阵地。

某市楹联协会开展活动,目的是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展现新时代青年书法家的艺术风采,该主题书法作品展深受群众的好评。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个字。

(2)为了拟好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用4个组成下联。

时代先锋   看今朝   兢兢业业   谱新篇

弃奋斗   继往开来   盼未来   勇争先

上联:

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

下联:

________

【答案】

(1)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2)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解析】【分析】

(1)本题要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

一般的格式为:

“谁干了什么事”或“哪发生的什么事”。

谁(市楹联协会)怎么样(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2)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

按照上联:

忆(动词)往昔(时间)革命前辈开天辟地(主谓短语)创伟业(动宾短语),仿写出下联:

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故答案为:

⑴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⑵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读文段的概括能力,考生要读懂文段,理解内容,解答时要一语中的,语言简洁,概括准确。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求考生仔细审读下联,注意把握下联的特点,结合对联的知识,准确运用题干的词语进行组合。

3.经典著作是经岁月淘洗的精神食粮,阅读经典不可或缺。

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

(每点不超过六个字)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

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

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我们的基因里。

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

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

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

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时,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2)阅读方框内“如何阅读名著”的短文,联系全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下列方法供参考:

一,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

这样就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①________。

二,略读与精读相结合。

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②________。

二者结合,收获更多。

三,③________。

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此外,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来④________。

(3)“回目”是中国传统小说常见的标题形式,常常采用对仗的方式,一方面概括章节内容,另一方面暗示结构主题。

下面是以“回目”的形式为两篇经典文章拟写的标题,请参照下面的示例,补充出空缺之处。

示例:

《智取生辰纲》——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三顾茅庐》:

________三顾茅,诸葛亮________。

【答案】

(1)①体悟经典之美;②继承传统文化;③经历文化濡染;④发生气质变化。

(2)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精读细节,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学会做读书笔记;加深理解,拓宽视野

(3)刘玄德;隆中决策

【解析】【分析】

(1)在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的基础上从从筛选出如下关键句:

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

整合出答案即可。

(2)结合语境分析,①第一个方法是写阅读前言、后记和目录的作用,阅读这些内容可以了解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

要求对这个作用进行形象的比喻,只要比喻恰当即可。

如:

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

②第二个方法是略读和精读相结合,先说明略读的作用,接着应该说明精读的作用。

如精读细节,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

③从“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可以看出这个方法是做读书笔记,因此答案为:

学会做读书笔记。

④最后附加一条方法是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这样就可以对阅读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还可以拓宽视野等。

意对即可。

(3)《三顾茅庐》是刘备的杰作,但为了和诸葛亮对仗,要把它改为三个字即刘玄德,相应的,应该用四个字和三顾茅庐对仗,根据这个故事内容,可以用“隆重决策”。

故答案为:

⑴①体悟经典之美;②继承传统文化;③经历文化濡染;④发生气质变化。

⑵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精读细节,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学会做读书笔记;加深理解,拓宽视野

⑶刘玄德;隆中决策

【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中内容要点的能力。

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时要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每个语句中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概括出内容要点。

⑵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

答题时要注意填空处前后句子的内容,抓住其关键词,理解其内容,然后再据此补充合适的句子。

⑶此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

要求学生对对联的有关知识要熟悉,尤其是“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要词性相对”“要内容相关”这三点要牢记便不难写出合适的下联了。

生活中也要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生活处处皆学问。

解答此题,需要在积累名著内容的基础上再根据对联知识答题。

4.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国家宝藏》节目点燃了亿万观众的国宝热。

2018年央视春晚也设置了“国宝回归”的精彩环节,向观众讲述了国宝《丝路山水地图》历经数十载回归祖国的动人故事。

《丝路山水地图》是一幅属于明朝宫廷的皇家地图,于20世纪30年代流落国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结合上述材料,补充下列句子。

守护历史,守住国之瑰宝;

守护历史,守住________;

守护历史,守住________。

(2)不少拥有极高艺术和历史价值的中国文物在战火硝烟里、在时代变迁中“流离失所”,现仍散落在海外。

有人说,政府应该斥巨资购回流失文物。

也有人说,购回流失文物会掉进西方少数文物贩子设置的爱国主义陷阱中,让他们坐收巨额经济利益。

对此,请具体阐述你的观点。

【答案】

(1)盛世威仪;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精神命脉)

(2)示例一:

政府购回文物这一行为本身的象征意义是不可替代的,接流失文物“回家”,是政府乃至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向外界强有力地表明了我国对待流失文物的态度,展现了我国成功购回文物的信心。

示例二:

海外流失文物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无论在哪里都承载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文明,而它们“流落”他乡的命运更是那段屈辱历史的真实写照,这些流失文物就是爱国主义的“活教材”。

【解析】【分析】

(1)解答此题,平时学习中一定要有与“国宝”有关的知识储备,比如常见的国宝,国宝的价值,国宝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意义等,然后紧扣“国宝”的价值和对国家民族的意义补充即可。

(2)本题要求阐述自己的观点,无论持什么样的观点,都要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立场上阐述理由,在此基础上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即可。

故答案为:

⑴盛世威仪  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精神命脉)

⑵示例一:

政府购回文物这一行为本身的象征意义是不可替代的,接流失文物“回家”,是政府乃至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向外界强有力地表明了我国对待流失文物的态度,展现了我国成功购回文物的信心。

示例二:

海外流失文物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无论在哪里都承载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文明,而它们“流落”他乡的命运更是那段屈辱历史的真实写照,这些流失文物就是爱国主义的“活教材”。

【点评】⑴本题考查仿写能力。

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

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

此题要在理解“国宝”意义的基础上再按上述要求进行仿写。

⑵本题考查表达观点的能力,其实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要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注意观点要鲜明,理由要充分,让人信服,语言准确、连贯。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与自己相处的前提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

②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应当自觉培养自省、敬畏、慎独意识,排除外界纷扰对内心的侵袭。

③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能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④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学习,不断用新知识________、________。

(1)请提取第①句的宾语部分,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④句的横线上。

(只填序号)

A.丰富自己    B.充实自己

④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学习,不断用新知识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

(2)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3)B;A

【解析】【分析】

(1)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与自己相处的前提”,谓语是“是”,宾语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注意题目要求的是提取宾语,而不是宾语中心语。

(2)前后不一致,前面是肯定的,后面是肯定加否定,修改时应保持前后一致,这句话可以修改为:

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3)正常的逻辑是首先充实自己,才能丰富自己。

故答案为B;A。

故答案为:

⑴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

⑵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⑶B A

【点评】⑴本题考查划分句子成分的能力。

解答这样的题,要掌握句子成分及各个句子成分的特征。

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谓语,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或特征;宾语是谓语动词支配或陈述的对象;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的句子成分;状语是用于说明地点、时间、原因、目的、结果、条件、方向、程度、方式和伴随状况等的一种句子成分;补语用来说明宾语或主语所处的状态或正在进行的动作。

划分句子成分时,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先找主语、谓语、宾语,再找定语、状语、补语。

⑵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语法角度、语感角度等。

语法角度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运用补法、删法和换法进行合理修改即可。

⑶本题主要考查连贯句子的能力。

要在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句子。

注意一定要分析出前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6.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九(3)班开展了“爱名著,爱阅读”读书活动。

请你一起来参与下面的系列活动。

(1)活动一:

萃取名著精华,制作书签

名著阅读,代代相传。

同学们打算将所读名著浓缩为一句话做成书签,送给新七年级同学。

请你从以下“备选名著”中选择两部,仿照示例,完成书签。

备选名著:

《童年》、《海底两万里》、《水浒》、《骆驼祥子》、《西游记》

【示例】保尔炼就钢铁意志,唱响生命赞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活动二:

名著精彩片段品读。

鲁智深道:

“‘杀人须见血,教人须救彻。

’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

”两个公人听了,暗暗地道:

“苦也!

却是坏了我们的勾当,转去时怎回话!

且只得随顺他一处行路。

”(《水浒传》)

从鲁智深的话可以看出其什么品质?

“兄弟”指谁?

“兄弟”到了沧州,未能立足,最终上了梁山,其原因是什么?

(3)活动三:

读书调查

中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项目

2016

2017

2018

不喜欢阅读

43%

36%

25%

喜欢

阅读纸质书籍

18%

21%

22%

用手机电脑阅读

39%

42%

53%

①上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②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

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答案】

(1)示例1:

阿廖沙尝尽童年苦难,走向广阔人间。

——《童年》

示例2:

祥子个人主义奋斗梦破,人生走向毁灭。

——《骆驼祥子》

示例3:

阿龙纳斯探险海底世界,彰显科学精神。

——《海底两万里》

示例4:

梁山好汉举起行道义旗,留下英雄美名。

——《水浒》

示例5: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伸张人间正义。

——《水浒》

示例6:

唐僧师徒历经磨难,终得真经——《西游记》

(2)品质:

爱憎分明,除暴安良。

兄弟:

林冲。

原因:

林冲来到了沧州,但高衙内欲置其于死地,派人火烧草料场欲置之死地。

林冲奋起反抗,杀了陆谦和两个公人,风雪之夜,被逼上了梁山。

(3)①这所中学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或不喜欢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少);喜欢网络阅读的学生人数增长最快(喜欢阅读纸质书籍的学生人数增长缓慢)。

②小明,在手机、电脑上阅读虽然更快捷、更方便,但长期采用这种阅读方式会使我们的心态浮躁,对我们的眼睛伤害也很大。

阅读纸质书籍,能使我们沉浸于优美的文字之中,放飞想象,陶冶情操。

我们何不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文学作品的阅读情况以及仿写句子的能力。

解答时,根据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选取合适作品,仿照例句的结构,保持形式一致,写出流畅并有文采的语句。

本题仿写句子应按照“名著中人名+人物特点——名著名称”格式作答。

⑵本题考查了《水浒传》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

由文段内容可知,是″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出林冲″这一故事情节。

二位差人平白要害死林冲,鲁智深要将他们一杖打死,表现了他的爱憎分明,除暴安良,而林冲却不想再生事端,阻止了鲁智深。

在沧州遇到了旧知李小二,才得知陆谦等人还是没放过他。

在陆谦等人烧了草料场后,林冲杀了他们,断了一切生路后,被迫上梁山。

⑶①本题考查学生从表格中得出结论的能力。

根据表格中的文字和数据,结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认真观察表格可知,这所中学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或不喜欢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少);喜欢网络阅读的学生人数增长最快(喜欢阅读纸质书籍的学生人数增长缓慢)。

②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作答本题时,先是称呼,然后向其说明电子阅读的危害和纸质阅读的好处。

最后向其提出希望即可。

语意清晰明了,语气真诚委婉,便于对方接受。

故答案为:

⑴示例1:

阿廖沙尝尽童年苦难,走向广阔人间。

——《童年》

示例2:

祥子个人主义奋斗梦破,人生走向毁灭。

——《骆驼祥子》

示例3:

阿龙纳斯探险海底世界,彰显科学精神。

——《海底两万里》

示例4:

梁山好汉举起行道义旗,留下英雄美名。

——《水浒》

示例5: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伸张人间正义。

——《水浒》

示例6:

唐僧师徒历经磨难,终得真经——《西游记》。

⑵品质:

爱憎分明,除暴安良。

兄弟:

林冲。

原因:

林冲来到了沧州,但高衙内欲置其于死地,派人火烧草料场欲置之死地。

林冲奋起反抗,杀了陆谦和两个公人,风雪之夜,被逼上了梁山。

⑶①这所中学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或不喜欢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少);喜欢网络阅读的学生人数增长最快(喜欢阅读纸质书籍的学生人数增长缓慢)。

②小明,在手机、电脑上阅读虽然更快捷、更方便,但长期采用这种阅读方式会使我们的心态浮躁,对我们的眼睛伤害也很大。

阅读纸质书籍,能使我们沉浸于优美的文字之中,放飞想象,陶冶情操。

我们何不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点评】⑴本题重点考查文学作品的阅读情况以及仿写句子的能力和对文学名著的鉴赏分析能力。

⑵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名著的内容的积累。

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并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自己的认识。

⑶语言的运用是我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简明、连贯、得体地表达我们的见解,不仅是中招考试的要求,更是我们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

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方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