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2064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Word格式.doc

《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Word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Word格式.doc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年龄

大班

1、会穿脱衣服、学习整理衣服;

学习整理活动用具,能保持玩具清洁;

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2、结合品尝经验,进一步认识各类常见食物,在爱吃各类食物的同时,懂得要科学合理地进食,逐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逐步形成接受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积极态度和行为;

知道快乐有益于健康。

4、认识常见安全标志,能够在成人提醒下遵守交通规则;

不接触危险物品;

遇到危险时能告诉成人,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5、愿与父母分床而眠。

6、喜欢并较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

能听信号按节奏协调地走和跑;

能按要求跳、投掷、抛接,能左右手拍球;

能随音乐节奏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7、能注意活动中的安全与合作,爱护公物,能及时收拾小型体育器材。

具体为:

1、有关日常健康行为

(1)洗手、刷牙的正确方法及主动性。

(2)穿、脱、整理衣服的良好习惯。

(3)手帕或纸巾的正确使用。

(4)坐、站、行、睡姿势正确。

(5)按时排便。

(6)良好的作息习惯。

(7)活动用具的整理,保持玩具情洁。

(8)关心周围环境的卫生。

2、有关饮食营养

(1)情绪愉快,愿意独立进餐。

(2)常见食物的辨识,主动饮水,少吃零食,平衡膳食。

(3)按时进餐,保持清洁,进餐习惯良好。

(4)中外饮食文化的初步感受。

3、有关身体生长

(1)五官的保护及功能了解。

(2)换牙、护牙知识的基本掌握。

(3)用眼卫生。

(4)疾病预防与治疗中的积极配合。

(5)探索生命现象的兴趣。

4、有关安全生活

(1)日常生活中安全常识与规则的了解及遵守,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大型运动器械时能注意安全。

(2)常见安全标志的认识,交通规则的遵守,自我保护意识的初步形成。

5、有关心理健康

(1)能够在幼儿园与同伴共同生活、友好相处。

(2)情绪愉快,知道快乐有益于健康。

(3)没有心理卫生问题。

(4)不怕困难,愿意克服困难。

6、有关身体锻炼

(1)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身体活动的知识和技能,包括走、跑、跳、钻爬、投掷、平衡、攀登等基本动作及有关知识。

(3)身体素质练习,包括平衡、协调等身体机能练习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4)基本体操练习和队列队形练习,包括徒手体操、清器械操,口令、信号与动作;

列队;

变化队形练习。

倾听能力

1、能够主动、积极、专注地倾听别人谈话,迅速掌握别人谈话的主要内容,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2、能够迅速把握和理解较复杂的多重指令;

3、提高倾听的准确程度,准确掌握和传递有细微差别的信息。

表述行为目标

1、能够围绕话题谈话;

2、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同伴分享感受;

3、通过观察,理解图片、情景中蕴含的主要人物关系和思想情感倾向;

4、能够有重点地讲述实物、图片和情景,突出讲述的中心内容;

5、在集体面前讲话态度自然,并根据场合的需要调节自己讲述的音量和语速;

6、讲述时语言表达流畅,用词用句较为准确。

欣赏文学作品

1、乐意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在文学活动中积累文学语言,并尝试在适当场合运用;

2、在理解文学作品人物、情节或者画面情景的基础上,学习理解作品的主题或感受作品的情感脉络;

3、初步感知文学作品语言和结构的艺术表现特点,开始接触文学的艺术语言。

早期阅读

1、能和同伴合作制作图画书,进一步了解图画书的构成;

2、知道图画书画面与文字的对应关系,开始有兴趣阅读图画书中的简单文字;

3、积极学认常见的汉字,进一步了解汉字认读的规律,提高观察摹拟的能力,并能注意在生活中运用已获得的书面语言;

4、掌握基本的书写姿势,在有趣的图形练习中做好写字的准备。

1、使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成长和成人为此付出的劳动,激发幼儿爱父母、爱老师及其他长辈的情感。

2、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学会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方法。

3、引导幼儿了解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初步懂得应为幼儿园做有益的事,培养幼儿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4、引导幼儿主动、准确地使用礼貌用语,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

5、引导幼儿主动照顾、关心中班和小班的小朋友。

6、引导幼儿了解周围的社会生活,让幼儿初步了解各社会机构成员的劳动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引发幼儿尊敬、热爱劳动者的情感。

7、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民族,初步了解我国主要的物产,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幼儿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国民意识。

8、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国家间的友好往来,引发幼儿爱好和平的情感。

9、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初步懂得应向好的榜样学习,激发幼儿初步的爱憎感。

10、幼儿能遵守各种行为规则,初步学会以规则的要求对照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使幼儿喜欢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初步懂得爱惜劳动成果,爱惜公物。

1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及优秀艺术精品,培养幼儿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1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世界著名的人文景观及优秀艺术精品,培养幼儿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一)数学

1、学习10以内单、双数和相邻数,学习顺着数和倒着数。

2、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包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

3、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初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学习用加减法解答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4、能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意思,学习用符号表示两个集合的数量关系,以及用符号表示10以内数量变化关系。

5、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学习层级分类和多角度分类。

6、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和可逆性。

7、认识几种常见的立方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8、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学习自然测量。

9、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会向左、向右方向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能注意自己(或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10、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学习一些表示时间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和注意时间的长短和更替,知道要爱惜时间。

11、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知道它们的值是不同的。

(二)科学

1.知识方面

(1)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不同环境中的动植物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介绍幼儿周围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和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

(3)帮助幼儿获取有关季节、人类、动植物与环境等关系的感性经验,形成四季的初步概念。

(4)引导幼儿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理化现象,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

(5)让幼儿接触周围生活中的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2.方法技能方面

(1)使幼儿能主动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学会观察的方法,发展观察力。

(2)使幼儿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3)帮助幼儿学习使用各种工具进行测量和正确的测量方法。

(4)引导幼儿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与同伴、教师交流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愿望,提出问题和参与讨论,以及能够表达发现的愉快,能够和他人交流和分享。

(5)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和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活动,能够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并能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

3.情感方面

(1)激发和培养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索的态度。

(2)激发幼儿对自然环境和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产生广泛的兴趣,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答案。

(3)使幼儿喜欢并能主动参与、集中于自己的科学探索活动和制作活动。

(4)培养幼儿主动关心爱护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一)音乐

1.根据不同的合作歌唱的要求,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

学习领唱、齐唱以及简单的两声部轮唱、合唱;

学习使用不同咬字、吐字及气息断连方法表现歌曲的不同意境;

在集体歌唱活动中建立默契感,体验配合默契的快乐。

2.能比较准确地按照音乐的节奏,做各种稍复杂的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组合;

进一步学习如何更有效地丰富自己的动作表达词汇;

能使用已经掌握的空间知识,进行创造性的独立动作表现和人际动作交流与配合;

能为不同的舞蹈表演选择不同的道具和服装。

3.学习使用更多种类的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

为求得新颖的音色而探索熟悉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

学习制造简单的打击乐器,并按照音乐的性质提出配乐的建议;

学习即兴指挥,并按照他人即兴指挥的手势迅速、准确、积极热情地作出演奏反应。

4.进一步学习使用其他各种非音乐的艺术手段,提高体验和表达音乐情趣的能力;

更加细致地感知和体验音乐舞蹈作品的独特风格和情趣;

逐步养成比较自觉地从音乐舞蹈欣赏过程中获取认知满足和情感体验满足的习惯。

(二)美术

1.美术欣赏

(1)学习欣赏感兴趣的绘画、工艺、雕塑、建筑等美术作品,并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欣赏活动,具有初步发现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美的能力。

(2)学习欣赏并感受作品中形象的造型美,色彩的色调及其情感表现性,构图的对称、均衡、节奏与和谐美。

了解作品的简单的背景知识,进一步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形象和主题意义,知道美术作品如何反映现实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并学习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想像和情感。

(3)欣赏并学习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评价同伴的美术作品。

2.绘画

(1)利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不同技法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体验创造的快乐。

(2)学习完整地表现感受过的或想像中的物体的动态结构和简单情节。

(3)注意深浅、冷暖颜色的搭配,并初步学习根据画面的需要,恰当地使用颜色表现自己的情感。

3.手工

(1)较熟练地使用和选择手工工具和材料,表现自己的意愿。

(2)用多种点状材料拼贴物象,表现简单的情节。

(3)用多种技法将纸折成物体的各个部分,组合成整体物象。

(4)用目测的方法将纸等面状材料分块剪、折叠剪,来拼贴平面的物象或制作立体的物象。

(5)学习用伸、拉的方法并配合其他泥工技法塑造结构较复杂的物象,表现主要特征和某些细节。

(6)学习综合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和技法,制作简单的教具、玩具、礼品、演出服装、道具等,布置环境,并注意装饰美。

阶段

中班

(1)洗手、刷牙的正确方法。

(2)穿脱、整理衣服的习惯。

(3)手帕或纸巾的使用。

(7)活动用具的整理。

(2)常见食物的辨识,主动饮水,少吃零食。

(1)身体外形的进一步了解,五官的认识及主动保护。

(2)换牙、护牙知识的初步掌握。

(1)愿意在幼儿园与同伴共同生活、友好相处。

(4)基本体操练习和队列队形练习。

1、能够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讲话;

2、能够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1、乐意与同伴交谈,能够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讲述,能够用普通话,较为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句式完整;

2、能够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

能够先仔细观察,然后再表达讲述;

3、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实物、图片和情景的内容。

1、喜欢欣赏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参加文学活动;

知道文学作品的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2、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基调。

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1、能够仔细观察图画书画面的人物细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的内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尾的能力;

2、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画书,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简单的汉字认读的规律,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

喜欢描画图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基本笔画。

1、使幼儿初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异同。

2、使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初步学会同情和关爱他人。

3、培养幼儿最基本的独立性和最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幼儿初步懂得不侵犯同伴的道理。

4、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周围主要的社会机构、社区设施,初步知道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引发幼儿最初步的爱家乡的情感。

5、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重大的节日,感受节日的快乐。

6、引导幼儿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初步学会分享与谦让。

7、初步激发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引导幼儿在与同伴或成人交往时,学习使用准确的礼貌用语。

8、引导幼儿了解周围成人的劳动,鼓励幼儿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幼儿初步养成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习惯。

9、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幼儿初步学会克服困难,鼓励幼儿坚持有始有终地做一件事,培养责任感。

10、引导幼儿初步学会评价自己与同伴,并勇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

11、引导幼儿初步养成诚实、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

1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我国的民间艺术及传统文化精品,培养幼儿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1、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回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目测数群,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

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邻两数的数差关系;

学习10以内序数。

3、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4、学习用各种几何体(积木或积塑)进行拼搭和建造活动。

5、学习概括物体(或图形)的两个特征;

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数量进行分类。

6、学习按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

学习按一定的规律排列顺序。

7、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学习新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

8、初步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含义,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学习正确运用这些时间词汇。

9、学习区分和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前后方位;

学习区分和说出物体之间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学习按指定方向运动。

10、幼儿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量的差异、物体的形状,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等。

1、知识方面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有生命物质、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帮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简单的理化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3)引导幼儿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2、方法技能方面

(1)帮助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

(2)帮助幼儿学会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3)帮助幼儿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4)引导幼儿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交流。

(5)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进行制作活动。

3、情感方面

(1)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喜欢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2)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1、学习使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变化表现歌曲的不同形象、内容与情感,感受和表现二拍子歌曲与三拍子歌曲的不同节拍感觉和不同的情趣,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学习自然地与他人接唱和对唱,体验在歌唱活动中进行交流、合作的快乐。

2、学习按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上、下肢联合的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

随音乐的变化,改变动作的速度、力度和难度;

学习利用已经掌握的动作、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学习或创造新的动作;

在不按规定队形运动的情况下,注意与他人的协调、交流与合作;

体验运用有效方法进行动作学习和交流的快乐。

3、使用固定节奏,随熟悉的歌曲或乐曲演奏,在集体中学会保持与音乐、与他人协调一致,为歌曲或乐曲选择合适的节奏和音色,进一步养成集中注意看指挥,并对指挥的要求作出积极反应的习惯,体验创造性参与演奏活动的快乐。

4、学习分辨音乐中比较明显的高低、快慢、强弱、音色变化,体验这些变化所表达的情意;

学习使用大肌肉动作,感受和表现二拍子音乐和三拍子音乐的不同情趣;

在初步掌握前奏、间奏、尾奏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和表现乐句、乐段的开始和结束,初步了解音乐结构中的重复与变化的规律;

体验倾听和观赏活动的快乐。

1、美术欣赏

(1)学习欣赏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关的美术作品、日常生活中的玩具、生活物品、节日装饰等,关注具有美感的事物。

(2)初步学习欣赏并感受美术作品中形象的造型美、色彩的变化与统一美、构图的对称与均衡美,初步理解形象和主题的意义,知道美术作品能反映现实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尝试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的理解、想象和情感。

(3)学习欣赏并初步评价同伴的美术作品。

2、绘画

(1)在小班基础上学习蜡笔水粉画、水墨画等多种绘画方法,体验绘画的快乐。

(2)学习用线条和形状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

(3)认识12种颜色并学会辨别同种色的深浅,学习用较丰富的颜色作画,区分并尝试画出主体色和背景色。

(4)初步学习在画面上安排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

3、手工

(1)正确使用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喜爱各种手工活动。

(2)学习用比小班丰富、复杂的点状材料(如木屑、纸屑、泡沫屑等)粘贴出简单的物象。

(3)在小班基础上学习用捏的方法塑造简单的立体物象,并学习用泥塑造平面的物象。

(4)在小班基础上学习用纸折出(按中心折、双正方折、双三角折)、剪贴出简单的物象。

(5)初步学习用点状、线状、面状和块状的自然物和废旧材料制作玩具。

目标

小班

1、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洗手、刷牙的基本方法;

学习穿脱衣服;

会使用手帕或纸巾;

坐、站、行、睡的姿势正确;

能及时排便;

有良好的作息习惯。

2、进餐时保持愉快的情绪,愿意独立进餐;

认识最常见的食物,爱吃各种食物,主动饮水。

3、了解身体的外形结构,认识并学习保护五官;

能积极配合疾病预防与治疗。

4、知道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大型运动器械时要注意安全,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

5、知道自己的性别。

6、喜欢并愿意参加体育活动;

能自然地走、跑、跳、爬、投掷;

学习听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动作;

玩滑梯、爬攀登架、转椅等大型体育活动器械时要注意安全,能合作收拾小型体育锻炼。

有关日常健康行为

1、洗手、刷牙的基本方法。

2、穿脱、整理衣服的习惯。

3、手帕或纸巾的使用。

4、坐、站、行、睡姿势正确。

排便按时。

5、良好的作息习惯。

6、保持玩具清洁。

有关饮食营养

1、情绪愉快,愿意独立进餐。

2、常见食物的辨识,主动饮水。

3、按时进餐,保持清洁,进餐习惯良好。

有关身体生长

1、身体外形的了解,五官的认识与保护。

2、疾病预防与治疗中的积极配合。

3、探索生命现象的兴趣。

有关安全生活

1、日常生活中安全常识的了解及遵守,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大型运动器械时能注意安全。

2、常见安全标志的认识,交通规则的遵守,自我保护意识的初步形成。

有关心理健康

1、愿意在托儿所或幼儿园与同伴共同生活、友好相处。

2、情绪愉快,知道快乐有益于健康。

3、没有心理卫生问题。

不怕困难。

有关身体锻炼

1、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身体活动的知识和技能,包括走、跑、跳、钻爬、投掷、平衡、攀登等基本动作及有关知识。

3、身体素质练习,包括平衡、协调等身体机能练习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4、基本体操练习。

1、学会安静地听同伴说话,不随便插嘴;

2、喜欢与同伴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