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2169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Word下载.docx

3

气动系统安装

7%

3,6

4

机电一体化设备功能

45%

4,5,6

5

工作过程评分

10%

7

四、竞赛方式

竞赛以团体赛方式进行,每个参赛队2名选手。

参赛选手须为2020年度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籍学生,性别不限,年龄不超过21周岁(当年),即时间为1999年5月1日以后出生。

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中职组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一等奖的选手,不得报名参加比赛。

五、竞赛流程

确定的竞赛日期,由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委会及大赛办公室各参赛队在竞赛前一天上午报到,下午举行场次抽签活动,并安排选手熟悉赛场。

确保一天比赛不超过两场,比赛时间不超过两天。

具体日程安排,见竞赛指南。

比赛流程如图1所示。

图1竞赛流程图

六、竞赛规则

(一)熟悉场地规则

1.赛区执委会安排抽取抽签顺序号后,各参赛队统一有序的熟悉场地,熟悉场地时限定在观摩区活动,不允许进入比赛区。

2.熟悉场地时严禁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不发表没有根据以及有损大赛整体形象的言论。

3.熟悉场地严格遵守大赛各种制度,严禁拥挤,喧哗,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二)入场规则

1.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按赛区规定的时间准时到达赛场集合。

按领队抽取的抽签顺序号抽取工位号。

抽得工位号的选手,在指定区域等待;

所有选手抽取工位号后,统一时间进入赛场,按抽取的工位号入座。

2.检录裁判将对各参赛选手的身份进行核对。

参赛选手提供参赛证、身份证、经学校注册的学生证,指导老师提供指导老师证和身份证。

身份证、学生证上的姓名、年龄、相貌特征应与参赛证(或指导老师证)一致。

3.在比赛开始30min后不得入场,迟到的选手必须在赛场记录表相关栏目中说明到场时间、迟到原因并签工位号确认。

4.除裁判检验过的工具、量具及书写物品外,参赛选手不允许携带任何通讯及存储设备、纸质材料等物品进入赛场。

(三)赛场规则

1.选手进入赛场后,必须听从现场裁判的统一指挥。

2.现场裁判宣布比赛开始,参赛选手才能进行完成工作任务的操作。

3.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并接受现场裁判和技术人员的监督和警示。

4.比赛过程中若有工作任务书字迹不清问题,可示意现场裁判,由现场裁判解决。

若认为比赛设备或元器件有问题需更换,应在赛场记录表的相应栏目填写更换设备或元器件名称、规格与型号、更换原因、更换时间等并签工位号确认后,由现场裁判和技术人员予以更换。

更换后经现场裁判和技术人员检验并将结果记录在赛场记录表的相应栏目中并签名确认。

5.经现场裁判和技术人员检验,确因故障或损坏而更换设备或元器件者,从报告现场裁判到完成更换之间超过5分钟的用时,将在比赛结束后给予补时(补时时间原则上为更换设备或元件用时的1/2)。

6.比赛过程中,应对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实时保存,避免突然停电等意外情况造成数据丢失。

因意外情况而影响整体了比赛,根据意外情况持续时间给予全体选手统一补时。

7.比赛过程中选手不得随意离开工位,不得与其他参赛选手交流。

因故终止比赛或提前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离场,应报告现场裁判,在赛场记录表的相应栏目填写离场时间、离场原因并由现场裁判签名和学生签工位号确认。

8.比赛过程中,严重违反赛场记录影响他人比赛者,违反操作规程不听劝告者,有意损坏赛场设备或设施者,经现场裁判报告裁判长,经赛区执委会主任同意后,由裁判长宣布取消其比赛资格。

(四)离场规则

1.在比赛结束前30min和15min,裁判长各提示一次比赛剩余时间。

2.比赛结束信号给出,由裁判长宣布终止比赛。

3.裁判长宣布终止比赛时,选手(包括需要补时的选手)除可进行保存计算机数据的操作外,应停止完成工作任务的操作。

工作任务书、组装与调试记录、赛场记录、评分表等放在工作台上,不能带出赛场;

工具、万用表、试题作答的文具等,保持现状,不需整理。

4.裁判长宣布终止比赛后,现场裁判组织、监督选手起立,退出工位,站在工位边的过道上。

裁判长宣布离场时,现场裁判指挥选手统一离开赛场。

5.全部选手离场后,需要补时的选手重新进入工位,现场裁判宣布补时操作开始后,补时选手开始操作。

现场裁判宣布补时时间到,选手应停止操作,离开赛场。

6.选手离场后,到指定的休息场所用餐、等待评定比赛成绩。

7.评分裁判叫到工位号的选手,进入赛场,与评分裁判一起评定设备功能的成绩。

选手应严格执行评分裁判的指令,按照指令操作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相关部件、实现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功能。

8.完成设备功能成绩评定的选手,应按机电设备安装职业岗位的要求,清理工位上的工具、整理工位及其周边的清洁,使之符合职业规范。

9.只有完成设备功能成绩评定后的选手,才能离开赛场和指定休息场所。

七、竞赛环境

(一)赛场环境

1.应有良好的通风及光照。

2.有可靠380/220V的供电系统,供电容量不小于30kVA。

3.提供可靠压缩空气气源,压力不小于0.6MPa,供气量不小于20m3/min。

(二)赛位设置

1.每个工位配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比赛平台1套,学生课桌或工作台1张,学生凳或座椅2张,380V三相五线电源插座1个,220V单相电源三孔插座一个,独立线路供电的220V计算机电源插座1个,0.5Mpa压缩空气1路。

提供放置器件包装盒、导线线头等废弃物的垃圾桶1个。

2.每个工位标示工位号,相邻工位之间留有100cm间距。

(三)安全防范措施

1.赛场设置消防通道,通道宽度不小于1m。

2.赛场内设置总电源过载、短路、漏电保护;

不超过5个工位设置1支路,并设置过载、短路、漏电保护。

3.赛场供电系统接地系统良好,接地电阻不超过4Ω。

4.赛场屏蔽无线通信信号。

八、技术规范

(一)专业知识及技能要求

1.机械组装

根据机械组装图,按机械装配的工艺过程和技术要求,组装机电一体化设备及其部件。

2.电路安装

根据电气控制原理图和安装图,按电气安装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要求,安装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电气控制电路。

根据通信连接拓扑图,连接通信线路及通信参数设置,实现设备部件之间,设备与互联网之间的互联互通。

3.传感器及其应用

根据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工作要求,使用常见的开关量传感器如电感、电容、光电、光纤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射频识别模块和视觉传感器等检测工作过程中相关的物理量,控制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

4.可编程控制器(PLC)及其应用

根据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工作过程,用基本指令、步进指令和常用的功能指令,处理开关信号、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按工作要求编写PLC控制程序。

5.触摸屏的使用

制作触摸屏页面中的部件、设置相关参数;

制作触摸屏的页面,实现页面之间的切换;

使用触摸屏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监控。

6.变频器的使用

根据电路图,连接变频器电路;

根据设备的工作要求,设置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加减速时间等参数,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

7.气动

根据机电一体化设备气动系统图选择气动元件,按气动系统安装的工艺步骤和要求,安装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气路。

8.机电设备调试

根据机电设备的工作要求,调整机械零件、部件的相对位置,使各机构协调动作;

能根据机电设备的生产流程和要求,修改控制程序或相关器件的参数,实现设备的功能。

(二)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1.技术标准

(1)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GB/T5465.2-2008)

(2)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GB/T4728.7-2008)

(3)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图形符号和回路图(GB/T786.1-2009)

(4)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语言的应用和实现导则(GB/T15969.8-2007)

(5)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语言(GB/T15969.3-2005)

(6)工业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规范(GB/T26335-2010)

(7)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术语(GB/T18725-2008)

(8)大赛专家组2008年公布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技能比赛用图形符号》

2.技术规范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2014)

(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2009)

(3)液压、润滑和气动设备工程施工规范(GB50730-2011)

(4)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19517-2009)

(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16)

(6)大赛专家组2013年公布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操作规范》。

九、技术平台

1、赛场提供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使用YL-235A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该装置配置如表2:

表3:

技术平台配置A1

名称

主要元件及规格

数量

备注

PLC

主机:

S7-200CPU226CN+EM222

1台

编程软件:

①STEP7-Micro/WIN

V4.0SP9

②FXGP-Win-C

③GXDeveloperV8.86

1.PLC模块赛场提供S7-200,参赛选手如果选择其他类型PLC,请选手自带。

2.变频器模块赛场提供MM420,参选赛手如果选择其他类型变频器,请选手自带

变频器

型号:

E420,AC380V;

输出功率≥0.75kW;

计算机

CPU频率≥1.0GHz;

内存≥512M;

硬盘容量≥40G;

显示器尺寸≥14吋。

放置计算机主机和显示器的电脑推车。

①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732位;

触摸屏

TPC7062TX(KX)

1个

触摸屏编程软件

MCGS7.7

传感器

漫射型光电传感器

电感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

1套

传感器型号以赛前公布的为准,数量根据机电一体化设备工作需要由命题专家确定。

6

皮带输送机

皮带宽度49mm,输送机长度700mm,带变速装置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与光电编码器(HTK4808-G-500BM/12-24C)等

气动机械手部件

单出杆气缸,单出双杆气缸,旋转气缸,气手指气缸、电磁换向阀,磁性开关等

8

物件推送部件

单出杆气缸,磁性开关,出料斜槽,电磁换向阀等

9

送料部件

24V直流电机,圆盘,取料平台、支架及检测传感器等

10

部件组装台

铝合金型材制作,其中1100×

800×

700mm1张;

400×

700mm1张

表4:

技术平台配置A2:

FX3U-48MR

GXDeveloper8.86

E740,AC380V;

②智能平台软件

竞赛客户端与调试软件。

MT4300C

触摸屏编程软件:

KincoHMIware_v2.5

射频识别模块(RFID)

皮带宽度49mm,输送机长度700mm,带变速装置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与光电编码器(ZKT4808-001G-500BZ3-12-24C)等

2.赛场提供器材

(1)连接电路的导线:

单支多股铜芯塑料绝缘线,规格0.75mm2;

(2)异型管:

用于导线连接端子编号的异型管,规格1.0或1.5mm2;

(3)连接气路的气管规格:

规格4mm和6mm;

(4)绑扎导线和气管的尼龙扎带。

(5)塑料线槽(装入导线用),规格40mm×

50mm

3.选手自带工具

(1)连接电路的工具:

螺丝刀(不允许用电动螺丝刀)、剥线钳、电工钳、尖咀钳等;

(2)电路和元件检查工具:

万用表;

(3)机械设备安装工具:

活动扳手,内、外六角扳手(不允许用电动扳手),钢直尺、高度尺,水平尺,角度尺等;

(4)试题作答工具:

圆珠笔或签字笔(禁止使用红色圆珠笔和签字笔)、HB和B型铅笔、三角尺(禁止带丁字尺)等。

十、成绩评定

(一)成绩评定与管理规则

1.成绩管理的机构及分工

根据《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管理办法》,成绩管理机构由裁判组、监督组和仲裁组组成。

裁判组在大赛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监督组和仲裁组由大赛办公室指派。

(1)裁判组实行“裁判长负责制”,设裁判长1名,全面负责赛项的裁判分工、裁判评分审核、处理比赛中出现的争议问题等工作。

(2)裁判员根据比赛需要分为检录裁判、加密裁判、现场裁判和评分裁判。

图2竞赛成绩管理流程

检录裁判:

负责对参赛队伍(选手)进行点名登记、身份核对等工作;

加密裁判:

负责组织参赛队伍(选手)抽签,对参赛队信息、抽签代码等进行加密;

现场裁判:

按规定做好赛场记录,维护赛场纪律,评定参赛队的过程得分;

评分裁判:

负责对参赛队组装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及其功能按评分细则评定成绩。

(3)监督组对裁判组的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并对竞赛成绩抽检复核。

(4)仲裁组负责接受由参赛队领队提出的对裁判结果的申诉,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

2.成绩管理流程

竞赛成绩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

(二)成绩公布规则

1.记分员将解密后的各参赛队伍(选手)成绩汇总成最终成绩单,经裁判长、监督组签字后进行公示(各赛项须在赛项指南中明确成绩公示方式)。

公示时间为2小时。

成绩公示无异议后,由仲裁长和监督组长在成绩单上签字,并在闭赛式上公布竞赛成绩。

2.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结束后,由大赛组委会在大赛网络信息发布平台上发布。

(三)评分文件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评分标准见表3,(比赛时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做调整)。

一级

评价项目

二级

评价标准与要求

25分

皮带输送机组装

(5分)

零件齐全,零件安装部位正确,组装为完整的皮带输送机;

上下横梁与立柱,左右横梁与立柱垂直;

立柱间连接支架固定螺钉紧固,无松动;

主辊轴与副辊轴平行,皮带松紧适度,不跑偏;

左右两边立柱到输送机构末端的尺寸符合要求;

机械手组装(4分)

安装尺寸与标称尺寸相差不超过0.5mm,限位螺钉、缓冲器、传感器安装位置正确;

悬臂与旋转气缸转轴的连接正确;

悬臂水平,悬臂与立柱、悬臂与手臂垂直,误差在许可范围;

悬臂转动、伸出与缩回,手臂上升与下降,手抓的张开与合拢灵活,无卡阻;

旋转气缸与悬臂气缸之间没有相对移动(定位口对正);

紧固螺钉旋紧,垫片齐全;

能准确的抓取工件和将工件送到指定位置。

立柱组装

(3分)

料台组装零件齐全、安装柱子、固定L块选取正确;

固定螺钉紧固,无松动,垫片齐全;

皮带输送机安装位置及工艺

(4分)

与设备台面相对位置正确,四角高度差不超过1mm;

皮带输送机安装支架竖直且与台面垂直;

支架与立柱固定螺钉距离正确;

支架与台面、与立柱固定螺钉紧固,不能缺少垫片;

三相电动机安装位置正确,电动机轴与皮带输送机主辊轴同轴度符合要求;

机械手安装位置及工艺(1分)

与设备台面相对位置正确;

支架与台面、立柱连接的固定螺钉紧固,垫片齐全;

其他部件安装位置及工艺(8分)

各立柱与设备台面相对位置正确;

支架与台面固定螺钉不松动、垫片齐全;

电磁阀组、触摸屏、气源组件、端子排接线、线槽、工件槽、传感器及RFID模块安装位置符合要求;

线槽安装牢固,两线槽接口为45°

,线槽固定点距端部不超过50mm,中间距离符合要求;

13分

控制电路连接(6.5分)

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各电磁阀控制的气缸符合任务书的要求,电动机外壳、皮带机机架、机械手、加工机构应接地;

通信电路连接(2.5分)

网络连接正确,计算机与PLC连接正确,触摸屏与PLC连接正确,变频器与PLC连接正确,RFID与PLC连接正确;

电路连接工艺(4分)

导线进入行线槽,每个进线口不得超过2根导线,导线不从皮带输送机、机械手内部穿过;

每根导线对应一位接线端子,并用冷压端子压牢;

端子进线部分,每根导线必须用号码管,号码管编号合理;

导线捆扎间隔距离为60-80mm;

每个插线孔上不得超过2个插线;

接线端露铜不能超过2mm;

台面的导线不悬空,线槽固定点距两端不超过50mm、中间间距不超过500mm;

固定线夹子间距100~160mm;

7分

气路连接与走向(3分)

按照气动原理图选取的气动元件合理;

走向合理,横平竖直;

气管不能从设备穿过、同一个活动机构的气路、电路捆扎合理;

气路连接工艺(4分)

气管绑扎间隔100-160mm;

气管过长度合适;

用线夹子固定气管;

气缸进/出气节流阀调节气流合理,气缸动作平稳;

不能出现漏气现象;

45分

人机界面

与任务书匹配;

设备功能

10分

安全规范

安全意识;

工具使用;

操作规范;

职业素养

物品摆放;

环境意识;

成本意识;

赛场表现

工作态度;

沟通合作;

劳动纪律;

(四)评分方法

1.裁判及其分工

按一级评价项目,由裁判长根据裁判的专业和技术特长,对裁判分工。

(1)机械部件组装及设备安装评分组

由评分裁判中安排3名具备机械装配、机械测量能力的裁判组成,按评分表对所有工位的机械部件及设备安装进行评分。

(2)电路、气动系统安装评分组

由评分裁判中安排3名具备电路安装、气动系统安装与检查能力的裁判组成,按评分表对所有工位的电路、气动系统安装进行评分。

(3)机电一体化设备功能评分组

由评分裁判中安排3名具备PLC编程、组态软件使用、设备调试能力的裁判组成,按评分表对所有工位的设备功能进行评分。

本评分组先由全体裁判对2个工位的设备功能进行评分,然后分2组,分别对2个工位的设备功能进行评分,在裁判长认为所有裁判对评分表的理解和宽严尺度把握准确后,对其余工位的设备功能进行评分。

进行设备功能评分时,选手进入赛场,按评分裁判的要求操作机电一体化设备,演示实现的功能。

(4)组装与调试记录评分组

由2名评分裁判组成,按照评分表对所有工位的组装与调试记录进行评分。

(5)赛场表现评分组

由现场裁判组成,按评分表对选手的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分。

2.裁判培训

(1)赛前由执委会组织,由专家组长负责,裁判长主持,对裁判员进行培训。

(2)培训内容:

①选手的工作任务及其要求;

②评分内容与标准;

③学习评分表,掌握评分细则和评价尺度;

④评分流程

3.评分方法

为避免评分过程中对评分表的理解和宽严的把握差异,造成评分结果的误差,实现评分的公平公正,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采用流水作业的评分方式。

设备机械组装,电路与气路安装模块采用结果评分方法,裁判依据评分表,对照选手安装的结果进行评分;

程序功能模块采用结果评分方法,选手依据任务书功能描述操作设备,评分裁判对照评分表及时判分,所有步骤成绩汇总为选手最后得分;

组装与调试记录和赛场记录采用结果评分方法,裁判依据记录进行判分。

每个评分小组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只对本小组负责的项目,按照评分表拟定的评分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对评分表的理解有不同意见,对标准的把握不准确时,应请示裁判长,按裁判长的裁决意见理解和把握。

(五)名次排列

根据竞赛成绩高低排列比赛名次,竞赛成绩高的名次在前;

竞赛成绩相同,完成工作任务时间少的,名次在前;

竞赛成绩相同,完成工作任务时间相同,名次并列。

(六)成绩公布

1.待所有场次比赛成绩都确认无误后,裁判长提交按场次和工位号登记,并经监督组审核最终的成绩单。

2.在监督组监督下,由加密裁判解密按逆序解密,形成按代表队登记的比赛成绩单。

3.赛务组在指定地点向全体参赛队将经监督组长和裁判长签名确认的各个代表队的比赛成绩进行公示(对有异议的接受按正常途径和规范的投诉,投诉由由仲裁组会同裁判长处理),公示时间为2小时。

4.成绩公示无异议后,由仲裁长和监督组长在成绩单上签字,并在闭赛式上公布竞赛成绩。

5.将各个代表队的比赛成绩,提交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委会办公室,由大赛办公室在官网上公布。

十一、奖项设定

本赛项境内以队为单位设置奖项。

以实际参赛队(团体赛)总数为基数,一等奖占比10%,二等奖占比20%,三等奖占比30%,获奖队的选手由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委会发给获奖证书。

十二、赛场安全

成立由赛项执委会主任担任组长的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赛项安全管理。

,制定应急预案、处置突发事件,保证赛区及其赛项的安全。

(一)比赛环境

安全管理小组指定工作人员对赛场供电线路、消防设施、比赛设备,在赛前一周,进行安全检查,提出整改要求。

赛前一天,对赛场进行安全验收,各项指标合格,对赛场的供电线路、消防设施、比赛设备的安全负责。

赛场设置突发事件撤离的安全通道,并保证比赛期间通道的畅通。

(二)生活条件

1.比赛期间,原则上由执委会统一安排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食宿。

2.比赛期间安排的住宿地应具有宾馆/住宿经营许可资质。

以学校宿舍作为住宿地的,大赛期间的住宿、卫生、饮食安全等由执委会和提供宿舍的学校共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