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1834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绝密★启用前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78分钟;命题人:

xxx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

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

A.820千米          B.1020千米          C.1220千米          D.1420千米          

2、甲地位于31ºN,165ºE;乙地位于28ºS,125ºW。

甲地在乙地的( )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读某小区域地形示意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4、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读“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5、如果在图中①河段画等高线,则该等高线的凸出方向为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6、最近几十年来,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沿海地区滥采滥挖珊瑚礁

B.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

C.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入海泥沙增多

D.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了严重破坏

7、下面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①②均向北流动                              D.②是寒流,位于南半球

8、有大小不同的两个地球仪,两者相比,则(  )

A.两个地球仪的比例尺一样大                              B.大地球仪的比例尺比较大

C.小地球仪的比例尺比例尺大                              D.大地球仪表示的实际范围大

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题:

9、河流ab段的流向为(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10、E处陡崖的相对高度值可能是( )

A.149m          B.200m          C.256m          D.301m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1、若a、b、c、d、e为等时线(汽车从甲点出发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则(  )

A.朝①方向的车速最快                              B.朝④方向的车速最快                              

C.朝③方向的车速最快                              D.朝②方向的车速最快                              

12、若a、b、c、d、e为一咸水湖等盐度线,且a>b>c>d>e,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的盐度最高                              B.甲处有一泉水涌出                              

C.③处有一大河注入                              D.①处有大量冰雪融水汇入                              

13、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

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脊 ②山谷 ③鞍部 ④山顶                              B.①山谷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D.①山脊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下图为“某区域等值线分布图”,其中a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4、若为等高线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位于集水区,有利于河流发育                              B.甲地坡度比乙地小                              

C.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D.乙地北部有一小盆地                              

15、若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地风力比乙地大                              B.甲地为晴朗天气                              

C.乙地受低压槽控制                              D.甲乙两地都为阴雨天气                              

16、若为等温线分布图,甲为海洋,乙为陆地,PQ为海岸线,下列诗句与图示季节最吻合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7、读下列两幅岛屿图,回答下题。

【小题1】下列关于两图及两图所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的比例尺

B.甲图区域为正午时,乙图区域正值日落时刻

C.甲图区域位于乙图区域的东北方向

D.两图区域以东濒临同一大洋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8、关于两图中河湖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河补给A湖          B.A湖补给甲河          C.B湖补给乙河          D.乙河属于外流河          

19、如果两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河比乙河流速快                              B.无法确定                              

C.甲河、乙河流速相同                              D.乙河比甲河流速快                              

20、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

“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口号,前往五大洲的21个城市传递。

4月10日,热切关注火炬传递过程的人们发现,多家媒体报道的巴黎—旧金山“奥运圣火”号包机飞行航线(如图)有所不同。

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在报道的甲、乙、丙、丁四条图示航线中,飞行距离最短的是(  )

A.甲航线          B.乙航线          C.丙航线          D.丁航线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1、图中符合下列条件的点为       (  )

①该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②该点以北为高纬度,以南为中纬度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2、图中d点位于b点的什么方向(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3、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以每小时1100千米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地点的地理坐标是                    

A.无法确定          B.50°N,120°E          C.40°N,120°E          D.50°N,120°W          

24、若abc代表等高线,且a>b>c 则M处地形名称是

A.山脊          B.山顶          C.陡崖          D.山谷          

下图为一幅等值线图,a、b分别为等值线的数值(a>0,b>0),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5、如果该图为等高线图,则(  )

①海拔高度:

P<(a+b),Q>a   ②海拔高度:

P>(a+b),Q<a③在较为平缓的山坡上,P为洼地 ④在较为平缓的山坡上,Q为洼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6、如果该地为等温线图,则(  )

①从地形考虑,P可能为山峰②从地形考虑,Q可能为山峰③从经济活动考虑,P可能为城镇或工业区 ④从经济活动考虑,Q可能为城镇或工业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27、一个人自赤道出发,乘飞机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飞行1000千米,最后他将位于出发点的                            ( )

A.正北方          B.正南方          C.正东方          D.正西方          

28、在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某两地间的图上距离分别为8厘米和4厘米。

则                              ( )

A.甲图表示的实地范围比乙图广                              B.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

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D.甲图所表示的内容比乙图更详细

29、在图幅一定的情况下,下列比例尺的地图内容最详细的是      (   )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B.五万分之一

C.1/500000                              D.1:

5000

30、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

A.世界地图          B.亚洲地图          C.北京市地图          D.中国地图          

31、读“四幅经纬网示意图”,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⑤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题型注释)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的攀岩运动发展迅速,某些城市充分利用其有利的自然条件,迅速发展起了野外攀岩运动,大大地推动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材料二 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等高线(单位:

米)图。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体是____________;a、b两河段,水流较平缓的是________河段。

(2)图中城市欲在甲、乙两处选择一处发展攀岩旅游项目应选择________处。

(3)为解决城市用水紧张问题,图中①②两条引水线路,哪一条设计更合理。

为什么?

(4)某中学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L、P线路攀登虎山和狮山。

有人建议将出发点设在丙点,你认为是否合理?

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米,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1.5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千米。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

34、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的经纬度坐标分别为:

A   ;B  ;C  ;D   。

(2)A点位于C点的    方向。

D点位于B点的    方向。

(3)与图中B点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与D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35、读下图,完成以下要求:

(1)A点的地心对称点坐标是___________。

(2)A点在D点的       方向,B点在C点的       方向,B位于D         方向,E位于D的       方向。

(3)D处的黑框的实际面积比E处的         (大小),D处的黑框区域的比例尺比E处黑框区域的比例尺         (大小)。

 

参考答案

1、C

2、A

3、D

4、C

5、D

6、C

7、A

8、B

9、B

10、B

11、A

12、A

13、B

14、C

15、D

16、A

17、C

18、B

19、A

20、A

21、D

22、B

23、C

24、A

25、D

26、B

27、C

28、D

29、D

30、C

31、B

32、

(1)由东南流向西北(1分)a(1分)

(2)乙(1分)

(3)②线路。

(1分)②线路基本沿着等高线方向修建,工程量较小,且可以自流引水。

(1分)

(4)不合理。

(1分)L线路后半程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P线路全程坡度较缓,攀登难度较小。

为公平起见,可将出发点设在较靠近狮山的地方。

(1分)

33、

(1)盆地 陡崖 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2)11 3 (3)1∶100000

34、

(1)A(20°S、110°W)B(50°N、120°W)C(60°N、170°E) D(70°N、170°W)

(2)东南 东北  (3)(50°S、60°E)(70°S、10°E)

35、

(1)(60°S、90°E) 

(2)正北  西北 东北  西北 (3)大、小

【解析】

1、试题分析:

结合材料可知,昆仑站与中山站所在经度接近,所以它们的直线距离可以不考虑经度差异,只根据纬度差计算即可,纬度差1°,距离相差111千米,两站纬度相差约11度,所以可以算出约1220千米。

考点:

世界地理概况

2、甲地位于北半球,乙地位于南半球,所以甲在乙的北方;甲地位于165ºE,乙地位于125ºW,甲乙二地一个是东经,一个是西经,相加之和大于180,则东经为西,西经位东,所以加在乙的西方,甲地在乙地的西北方向。

选择A项。

试题分析:

3、图示等高距为50米,根据图中河流与等高线分布特点及山峰海拔可推知河谷向两侧海拔升高,山峰外侧等高线海拔应为450米,则河谷两侧等高线海拔均为350米,Q地海拔在400米至450米之间。

故选D。

4、已知山峰海拔为460米,要想求出其与湖面的高差,须求出湖面的海拔。

湖面与瀑布都位于300~350米海拔范围,而位于湖面下游的瀑布落差为32米,据此求出湖面的海拔应为332~350米之间,故其与山峰的高差在110~128米之间。

故选B。

【考点定位】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相对高度计算

【方法总结】等高线数值的判读:

等高线值的判读是以等高线为基础,综合题目信息对所求地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判读。

1、根据流水的方向判定。

水往低处流,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由高值流向低值。

2、根据示坡线判定。

示坡线也叫降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3、根据等高距判读。

等高距全图一致,结合图中所提示的信息,如海平面、某等高线高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推算出所求地高度。

4、根据两地间的气温差判读。

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约为0.6℃/100m),可计算出这两地间的相对高差。

5、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判断。

比如两条等高线之间,或闭合等高线的等高值相同,那么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小,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小;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大,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大。

6、根据公式法对相对高度的判读。

(1)如果能从等高线图上直接读出所求甲乙两点间的海拔高度。

则甲乙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两点之差。

(2)如过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为不确定值,可以根据公式计算。

H高—H低<∆H<H高—H低+2d,其中H高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高值的高程,H低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低值的高程。

试题分析:

5、河段发育于山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图示①河段自西北向东南注入海洋,说明西北地势高,则等高线向西北方向凸起。

故选B。

6、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说明②处深度变浅。

沿海地区滥采滥挖珊瑚礁,破坏珊瑚体;河口清除淤泥;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受破坏,都会使②处泥沙减少,深度增加,等深线向西移动,ABD错。

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入海泥沙增加,会使②处变浅,等深线向东移动,C对。

故选C。

考点:

等值线的判读

【名师点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1)水系特征:

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③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

④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

⑤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等高线在山脊处向低处弯曲。

(2)水文特征:

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资源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②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有关。

③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2.河流流向及流域面积

(1)流向:

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

发育于河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2)流域面积:

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3.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

(1)判断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

(2)气候差异及判断:

①气温差异:

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②降水差异:

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③光照差异:

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

4.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1)选点:

水库建设

坝址

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

库区

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洼地、小盆地

港口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港阔水深的避风港湾

航空港

①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②地质条件好;③注意盛行风向且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

气象站

应选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

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2)选线:

①公路、铁路线:

a.选线要求:

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直、弯路较少的线路。

b.注意事项:

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

②引水线路:

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③输油、气管线:

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

①农业生产布局:

地势平缓的地区发展种植业,地势陡峻的地区发展林牧业。

②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7、试题分析:

温度变化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图中①是北半球,②是南半球;暖流是由水温高流向水温低的,①等温线弯曲方向由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②等温线弯曲方向由低温流向高温,是寒流。

选A正确。

考点:

考查洋流及等温线。

【方法总结】无论是1月还是7月,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的弯曲分布规律:

(1)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若该地区在陆地上则是:

①冬季大陆,②地势较高;若该地区在海洋上则是:

①夏季海洋,②寒流经过。

(2)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若该地区在陆地上则是:

①夏季陆地,②地势较低;若该地区在海洋上则是:

①冬季海洋,②暖流经过。

(3)如果等温线平直,表明下垫面性质单一。

(4)等温线呈闭合曲线的地区,受地形影响,形成暖热或寒冷中心。

8、大小不同的地球仪,说明图幅面积不同,而整个地球的实地面积相同,大地球仪的比例尺大,实际范围一样大,故选B。

9、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势,以及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

首先根据50m等高线可以判断出河流是由a流向b,再在a处画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坐标,即可判断河流该河段自东南向西北流动,故选B。

10、读图可知,陡崖处有4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50米,根据相对高度计算公式,可得,相对高度为150-250米之间,故选B。

【点睛】根据公式法对相对高度的判读。

(1)如果能从等高线图上直接读出所求甲乙两点间的海拔高度。

则甲乙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两点之差。

(2)如过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为不确定值,可以根据公式计算。

H高—H低<∆H<H高—H低+2d,其中H高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高值的高程,H低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低值的高程。

试题分析:

11、从图示可以看出,从甲地出发向①方向行驶同样时间所走的路程最长,说明其速度最快。

12、结合题目信息及该图示中盐度分布特点可知甲处应有一泉水涌出。

考点:

主要考查了等时线和等盐度线。

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等时线和等盐度线的相关知识。

13、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四周低,中间高,为山顶,②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为山谷,③位于两个山顶之间,为鞍部,④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为山谷,所以D正确。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14、如果图示为等高线图,且a

甲地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于乙,B错。

甲海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