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6.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1983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6.docx

《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6.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6.docx

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6

课后活页作业

1.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

()

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

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

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

解析:

A项中,虎属于最高营养级,获取能量少,容易成为濒危物种;B项中,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N、P含量高,蓝藻会进行爆发式繁殖,但是没有体现食物链,所以不适宜用能量流动规律来分析;C项,牛、羊属于初级消费者,直接从生产者获取食物,获得的能量多,因此成本低;D项中,能体现出食物链,能用流动规律来解释。

答案:

B

2.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

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解析:

根据题意,该菌种是需氧型微生物,“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又说明它不是自养型微生物。该反应器没有生产者,不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也就无法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该微生物主要处理有机污染。

答案:

B

3.图示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1、2、3、4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碳元素在1、2、3、4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在食物链中含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1

D.1、2、3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元素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

解析:

考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相关知识。1代表生产者;2代表消费者;3是分解者;4是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碳元素在1、2、3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1(生产者)是其他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因此含碳元素最多。碳元素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界。

答案:

C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

()

A.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

B.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

C.组成生物体的所有元素

D.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

解析:

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的循环,而非特定元素。

答案:

C

5.下图表示一个能够自我维持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满足的条件,则字母X最可能代表

()

A.生物因素B.共生关系

C.非生物因素D.物质循环

解析:

生态系统能够自我维持稳态必须满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顺利进行,所以X代表物质循环。

答案:

D

6.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③⑤⑧均属于细胞呼吸

C.A和B属于捕食关系

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解析:

由物质循环的箭头指向可以看出B是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同时可以看出A是分解者,不可能与B构成捕食关系。

答案:

C

7.关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各级消费者所利用的碳都直接或间接来自生产者

B.分解者在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C.碳在无机环境中仅以CO2形式存在

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是以CO2形式进行循环的

解析:

生态系统中,碳在无机环境中还能以碳酸盐的形式存在。

答案:

C

8.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C.类群丙的无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的途径之一

D.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由图可知,气体X为二氧化碳,类群乙为生产者,类群丙为消费者,其无氧呼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联系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两种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图中甲为分解者,如果甲缺少,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不能正常进行。

答案:

C

9.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

D.E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A

解析:

图中A是生产者,D、E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大气中的CO2库。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此图中的食物链为A→D→E,E要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1÷0.2÷0.2=25kg的A。

答案:

D

10.在一个用钢化玻璃做成的封闭水缸内,如果养的是鱼、虾、水蚤等水生动物,还有一些水草和藻类以及一些微生物,开始时它们正好达到了生态平衡状态。后来为了取得一些实验结果,进行了遮光处理,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氧气含量减少

B.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厌氧微生物数量增多

D.动物数量减少

解析:

这是一个封闭的水缸,实际上就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如果进行遮光处理,植物的光合作用受阻,二氧化碳利用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氧气产生减少,所以厌氧微生物在这种情况下会增多。植物生长受阻,结果又会导致动物数量减少。

答案:

B

11.2008全球粮食危机使很多国家人民生活陷入困境,从生态原理出发,改变国民的饮食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食品问题。假如某国家的国民食物中三分之一来自植物,三分之二来自植食动物,改为三分之一来自植食动物,三分之二来自植物,那么现在最多还可以多养活多少人口(按能量的最高传递率计算)

()

A.82%B.57%

C.47%D.35%

解析:

设该国家人口需要的总能量为A,则在前一种饮食结构下共消费粮食为

×5A+

×5×5A=1

A,后一饮食结构为

×5A+

×5×5A=11

A,可以得到多养活的人口为

=57%。

答案:

B

12.某自然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

甲→乙→丙→丁,其中甲是自养型生物。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a、b、c、d。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的能量肯定大于a所含的能量

B.若b>0.2a,则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C.丙种群个体对c的平均值肯定大于丁种群个体对d的平均值

D.甲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最基础的底部

解析:

生产者位于能量金字塔的下层,其固定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剩余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在最后一部分能量中以10%~20%的传递率流向下一营养级。而捕食关系的生物既有大型个体捕食小型个体,又有小型个体捕食大型个体,所以上下两营养级生物的平均生物量不一定为C项所述。

答案:

C

13.下图A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图B是对图A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注:

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包含在c中

C.b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D.c1表示初级消费者所含能量中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量

解析:

c指的是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包含在生产者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中,故B项错误。

答案:

B

14.下列表格内数值表示某人工池塘生态系统一年内主要营养级的能量,下图方框内示该池塘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分析回答:

生物

a1

b1

浮游植物(a1,b1)

9000

8100

浮游动物(a2,b2)

700

600

双翅目幼虫(a3,b3)

150

120

摇蚊(a4,b4)

1000

900

太阳鱼(a5,b5)

300

210

鲈鱼(a6,b6)

45

30

注:

a1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总能量;b1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摄取能量;i表示生物类群。

(1)该池塘生态系统内食物链的条数为__________条,其中处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内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是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渠道是__________;图中显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出途径有__________条。

(4)如果能量传递效率=(第n营养级摄取的能量)/(第n-1营养级摄取的能量),则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__________。

(5)一年内,“bi”的利用途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人而言,如要从该池塘生态系统获取最大能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双翅目幼虫→太阳鱼”这条食物链的存在,对太阳鱼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池塘生态系统内食物链不考虑人,应有三条食物链。(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出途径有4条,包括鲈鱼和太阳鱼流向人类,还包括双翅目幼虫和摇蚊羽化后进入其他生态系统。(4)第一营养级是浮游植物组成的,第二营养级是由浮游动物和摇蚊组成的,第二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为:

600+900=1500,1500/8100×100%≈18.52%。

答案:

(1)3太阳鱼和鲈鱼

(2)双翅目幼虫和太阳鱼(3)食物链和食物网4(4)18.52%(5)未被利用,呼吸消耗,传递给下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6)说明:

从减少食物链的条数和缩短食物链来减少能量损耗这两个角度考虑的答案均正确(7)一方面,这条食物链的存在使能量损耗增加,减少了太阳鱼的数量;另一方面,这条食物链的存在,增加了太阳鱼的生态稳定性

15.(探究题)某课外实验小组欲探究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下面是该小组制定的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加以完善。

(1)实验目的:

探究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2)实验原理:

将一种动物和一种植物放在一个密闭的系统中,用pH试纸测定此系统所发生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来探究碳的转化情况。

(3)实验材料和用具:

试管架、4支试管、铝箔4张、光源、若干只大小差不多的田螺、若干枝大小差不多的金鱼藻、50mL量筒、去氯的水、pH试纸。

(4)实验步骤:

第一步:

取4支相同的试管,加入等量的去氯水,并编号1、2、3、4。

第二步:

1号试管什么都不加,作为对照。2号试管加入一只田螺,3号试管加入一枝金鱼藻,4号试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测定每支试管中的pH后用双层铝箔将试管口封住。

第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果:

1号试管pH无变化,2号试管的pH________,3号试管的pH上升,4号试管的p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实验原理中已经说明了要将一种动物和一种植物放在一个密闭的系统中,用pH试纸测定此系统所发生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所以由各支试管内的实验现象就可以得出。要研究碳的转化,当然离不开光合作用,要给予一定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pH就会升高,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pH就会降低。

答案:

(4)第二步:

加入一只田螺和一枝金鱼藻

第四步:

将试管放在较强的光源下照射

(5)下降无变化(或略有上升)

(6)碳在无机环境、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