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小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2274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猪养殖小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猪养殖小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猪养殖小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生猪养殖小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生猪养殖小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生猪养殖小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生猪养殖小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生猪养殖小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生猪养殖小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生猪养殖小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生猪养殖小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生猪养殖小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生猪养殖小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生猪养殖小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猪养殖小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生猪养殖小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猪养殖小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猪养殖小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生猪养殖小区可行性分析报告

 

娄烦县天骥养殖专业合作社

生猪养殖小区建设项目

建议书

 

娄烦县天骥养殖专业合作社

二〇一四年七月

目录

1项目提要3

1.1项目名称3

1.2建设单位3

1.3项目负责人3

1.4项目建设地点3

1.5建设性质3

2项目建设理由及建设条件3

2.1项目建设理由3

2.2建设条件6

3项目建设目标与任务8

4项目建设规划10

4.1项目实施地点及范围10

4.2项目实施计划10

4.3技术措施10

5项目建设内容10

6项目投资估算12

7项目融资方案12

8项目运行机制13

8.1项目建设管理13

8.2项目财务管理13

8.3项目运行管理13

9项目效益分析13

9.1经济效益13

9.2社会效益13

 

1项目提要

1.1项目名称

生猪养殖小区建设项目

1.2建设单位

娄烦县天骥养殖专业合作社

1.3项目负责人

王天骥

1.4项目建设地点

娄烦县天池店乡大树村中。

1.5建设性质

扩建

2项目建设理由及建设条件

2.1项目建设理由

2.1.1该项目的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农业部制定了实施发展现代农业“十大行动”。

在健康养殖业推进行动中指出:

发达的养殖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健康养殖直接关系到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以及农民收入的增长。

要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加快畜牧产业增长方式转变,努力做大做强畜牧养殖业。

加快畜牧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步伐。

在循环农业促进行动中指出:

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发展循环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比较效益的重要途径。

要加快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资源化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本项目的建设正是健康养殖业推进行动和循环农业促进行动的具体体现,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2.1.2该项目的建设是加快从散养向集约化养殖转变,推进健康养殖的需要。

近年来,传统的小规模分散养猪、庭院养殖模式,越来越暴露出点多面广的弊端,容易造成和诱发疫病的传播和流行,给畜牧业生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威胁。

特别是人畜生存的空间无法隔离,多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时有发生,不仅养猪业的安全受到影响,猪肉食品安全问题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生猪可以充分发挥养殖群体的潜力,实现养猪的清洁、环保生产,使生猪和猪肉品质得到了保证。

但是,我国的规模化养猪才刚刚起步,工厂化、集约化、清洁环保型养猪在整个养猪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到10%。

大部分出栏猪是由千家万户在不规范的养猪条件下生产的。

由于饲养环境条件差,设备简陋,不仅不能满足猪的生长发育的需要,也不符合清洁生产、健康养殖和生态环保要求,更不符合国内外猪肉食品市场对无公害安全食品的要求。

因此,从建设现代畜牧业推进健康养殖出发,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养猪场,就成为加快养猪生产方式从传统的分散饲养向集约化养殖转变,实现健康养殖、清洁生产,使养猪业走上高产、优质、生态、安全、健康发展轨道的必然要求。

2.1.3该项目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专业化分工的细化,畜牧业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但由于我国生猪生产规模小,良种化程度低,养猪生产的科技含量低,不仅猪的品质和猪肉质量低,生产的效益很低,严重影响了我国生猪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也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

项目实施后,公司将通过向周边农民示范生产,培训技术,回收或集中统一销售产品等方式,由公司组织周围农民进行瘦肉型猪生产,解决农民养猪购进新品种难、应用新技术难、出栏猪销售难、养猪增收难问题。

帮助农民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生产效益,使农民能够在公司带动下,使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大市场需求的矛盾得到缓解,加快养猪增收的步伐。

同时,在公司的直接带动和培训指导下,将促进养猪业从目前的小规模、庭院型、分散饲养的传统方式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方向转变,使养猪生产符合生态环保,清洁生产,健康养殖要求,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的基础和经济后盾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活质量,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的新农村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2.2建设条件

2.2.1具有良好的政策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出台了《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加大了对生猪、牛羊肉、禽肉、禽蛋生产的扶持。

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意见》、《关于加快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畜牧业发展面临良好的环境。

2004年娄烦县列入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后,省、市、县三级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此外《山西省封山禁牧办法》、娄烦县人民政府《关于规范牲畜饲养放牧管理的通告》中也明确指出,鼓励、扶持农户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这些都为养殖小区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保障。

2.2.2气候条件

娄烦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主要特征是:

四季分明,雨量偏少,风力一般,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全县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气温7.1—8.1℃之间,西部为6.8度,中部为7.7度,东西部为8.2度。

最冷月,一月份平均气温在8.1度。

最热月,七月份平均气温在21.4度,无霜期130—160天。

年平均降水量428毫米,高寒地区450毫米,夏季最多(6—8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65%,全年盛行偏西风,年平均风速2.5米/秒,年日照总时数长达2872.6小时,有三分之二的日子是晴天。

2.2.3项目单位技术力量雄厚、管理经验丰富

娄烦县天骥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娄烦县一家规模较大的现代化养猪企业,成立于2009年8月,注册资金60万元,法人代表王天骥,位于太原市娄烦县天池店乡大树村。

合作社成立以来,坚持以科技为先导,高起点建场、高标准投入,按照工厂化养猪的工艺流程要求和北方气候冬冷、夏热、春秋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在设计建筑上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全封闭的标准化猪舍。

现完已建成标准化猪舍3000平米,综合办公室120平米,饲料车间200平米,饲料库300平米,各类养殖设备100余台(套),厂区具有完善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现有基础母猪300头,其中能繁母猪200头,种公猪20头,年提供育肥猪2000头。

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推广带动方式,将会带来全新的标准化养猪理念,使养猪行业逐步由集约化向标准化的现代养殖模式过渡,增强我县养猪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向社会提供安全、优质的肉品。

以后几年,抓好自身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龙头带动、示范、辐射作用,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推动本地区的养殖业,带领广大农户走养殖致富之路,企业在取得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广泛的社会效益和持久的生态效益。

2012年销售收入为320.5万元,利润总额46.5万元;2013年销售收入456.2万元,利润63.8万元,带动农户65户,户均增收2100元。

2.2.4饲草、劳动力资源丰富

饲料丰富,劳动力充足:

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以种植谷子、土豆、玉米等农作物为主,年产粮食20万斤,一半可用来作饲料使用。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从农业生产中走出从事其它行业。

所以畜牧业的发展为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机会。

2.2.5市场分析

(1)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快和人口增长进一步加大市场需求空间。

近年来生猪生产情况表明,每当GDP增长速度超过10%时,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都要经历一次大的高峰期,每当GDP进入平缓增长状态时,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都要进入低谷期。

当GDP高速增长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一方面农业土地、劳动力、资金急剧向工业和城市流动,生猪增产速度减缓;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城市居民户外活动增多,农产品需求急剧上升,国内猪肉消费呈快速增长。

猪肉供需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价格也随之快速上升。

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人口的增长也进一步增加了对猪肉的需求,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字表明,全国已有2亿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农村人口由原来的9亿下降到7亿,城市人口由原来的4亿上升到6亿。

这2亿农民工,原来在农村是生猪生产者与猪肉消费者,到了城市后变成了猪肉纯消费者。

加之我国每年新增人口1000万人,按每人每年消费猪肉50公斤计算,城市猪肉消费量将增加1000多万吨,折合成活大猪就是2亿多头。

消费市场发生的重大变化,即农民变成农民工,生产者变成了农产品的消费者,长期生活在城市或工厂,对肉的消费明显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上亿群体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对消费拉动也明显加大,再加上全国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畜产品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

(2)母猪存栏下降、仔猪供应紧缺、规模养猪发展较慢,供求短缺状况短期内难以缓解。

截止目前,我国规模化养猪的比重约为40%,虽然比过去有很大提高,但养猪业的主体依然是散养为主。

同时,规模养猪的发展速度还不能抵消散养户退出造成存栏下降的数量。

因此,在短期内生猪生产供应紧缺的状况还难以解决。

(3)生猪生产恢复面临实际困难,保障市场有效供应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发展规模养猪前景广阔。

今年以来,生猪及其产品价格虽在春节后有小幅回落,但仍保持在较高价位运行,生猪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分析生猪生产发展前景,根据生猪生产周期性变化规律,生猪及其产品价格在持续15个月高位运行后,可能有所回落。

面对生猪生产的新形势与新情况,生猪生产还有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生猪存量不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由于生猪疫情风险的影响,养殖比较效益下降,散养户急剧减少,加之今年多年不遇的雪灾,生猪总量仍显不足,市场供给仍显偏紧。

二是主要饲料原料和苗猪价格大幅上涨,玉米由1.46元/kg涨止1.86元/kg,豆粕由2.5元/kg涨止3.9元/kg,赖氨酸由9元/kg涨止17元/kg,体重35 kg左右的苗猪由12-16元/kg涨止21-30元/kg。

养殖成本的增加,将导致养殖效益下降;三是周边国家和地区及国内部分省份疫情时有发生,严峻的疫情形势对养猪业威胁依然存在。

四是广大农民观望、犹豫,积极性不高,养猪补栏缓慢。

综上所述,今年生猪及其产品价格虽有小幅波动,但仍将在较高价位运行,养殖效益较去年可能有所下降,但仍可获得较好效益,生猪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发展前景广阔。

3项目建设目标与任务

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完善基地基础设施,把基地建成

娄烦县最大的生猪繁育和生猪生产供应基地之一。

年出栏生猪达到3000头。

4项目建设规划

4.1项目实施地点及范围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娄烦县天池店乡大树村。

4.2项目实施计划

本项目为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建设项目,拟引进种母猪80头。

4.3技术措施

4.3.1根据生长猪生长快,营养需要特点,合理配制日粮。

4.3.2科学地调制饲粮

为了提高适口性,提高饲料的利恩效率,对于青粗饲料常采取切碎打浆生喂,以缩小体积,减少浪费,对于精料,除粉碎外,还要进行配合,调制成各种形态,如颗粒料,干粉料,湿拌料和稀料。

目前生产中,常有于粉料和湿拌料两种。

 

4.3.3饲喂技术

在猪的饲养中,常采用自由采食和限量饲喂两种:

自由采食是指猪槽中放有足量的全价配合饲料,让猪任意采食,自由饮水。

而限量饲喂是有意识地控制喂量,一般控制自由采食的80%或在饲粮中加入难以消化的纤维质饲料。

以降低能量浓度、控制能量蛋白的采食量。

4.3.4疾病的防治

项目猪场由于饲养数量较多,饲养密度较大,制定切实可行的兽医防疫程序,防止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直接关系到项目养殖的兴衰与成败。

要想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必须做好以下兽医防疫工作。

项目聘请山西畜牧研究所、山西正大饲料公司和娄烦县动检站的相关专家和专业人员,对本场猪的疾病防治和防疫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培训相应的专业人员,严格按照国家防疫标准和程序进行防疫工作。

4.3.5隔离病原

必须严格执行隔离制度,防止各种病原菌的传入。

生产区大门应有专职人员,负责进出人员和车辆的消毒工作。

外来及本场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须严格消毒,更换工作服和鞋后方可进入猪舍。

场外车辆、用具一律不准进入生产区。

交易必须在场外进行。

4.3.6严格消毒

项目生长育肥猪的养殖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应在全出后进行一次彻底的场地清扫和消毒。

如果猪场发生疫病时,则应加强临时性消毒措施,对病猪分泌物、污染场舍应及时进行消毒。

在传染病扑灭后和疫区解除封锁前必须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

4.3.7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预防规模养殖场发生各种传染病的主要措施之一。

项目对鸡、猪等重要传染病的疫苗免疫接种,根据各地疫病流行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免疫接种。

4.3.8疫病监测

规模猪场的兽医人员经常对猪群进行检查,观察其的运动、休息、采食、饮水和粪便等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对非正常死亡的要及时进行病理剖检,根据剖检结果作出初步诊断,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对未能确诊的疾病,应采集病料,进一步进行实验室诊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3.9科学饲养

兽医防疫工作应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抓好养殖场的小气候环境控制,减少各种应激因素,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饲料营养要全面、合理,满足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产性能的营养需要;提倡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

5项目建设内容

购买种母猪80头。

6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27.2万元

7项目融资方案

项目总投资27.2万元,申请政府扶贫资金8万元,养殖场自筹解决19.2万元。

8项目运行机制

8.1项目建设管理

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按照批复的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确保项目的建设性质、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和建设地点与实施方案一致,确需调整和变更的,必须报请批准部门审批,坚决杜绝擅自随意更改实施方案的内容和做法。

8.2项目财务管理

本项目财务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专人管理,绝不挤占挪用。

加强对建设项目的执法监督,充分发挥审计及投资和资金管理部门的监督作用,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及效益的正常发挥。

8.3项目运行管理

本项目拟按照农业产业化的总体思路,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道路。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互利为基础,以科技、原料、销售等全方位服务为纽带,发展生猪产业化经营。

合作社为项目的承载企业,按设计标准和养殖技术规划建设设标化养殖小区,引进良种,进行良种繁改。

合作社统一配种、统一提供饲料、统一提供技术服务,并统一组织销售生猪。

通过引导、示范、带动养殖户发展生猪养殖,不断改良本地生猪品种,促进全县生猪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9项目效益分析

9.1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年销售收入825万元,年纯利润115万元。

9.2社会效益

项目的建设对促进生猪生产恢复,保障畜产品有效供应,完善生猪生产链条,提高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9.2.1促进生猪生产恢复,保障畜产品有效供应。

实施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建设项目,可使我省繁殖母猪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促进生猪生产尽快恢复,保障畜产品市场的有效供应。

特别是娄烦县属于太原市农业县区,距省城太原较近,发展生猪生产,对于建立稳定的生猪生产供应基地,促进当地生猪生产,保障省会太原市猪肉食品的有效供应,提高生猪供给的自给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9.2.2完善生猪生产链条,提高产业化水平。

目前,无论我省,还是全国,在生猪生产链条上由于育肥猪的比重大,能繁母猪的比重小,生猪供应能力低,经常出现仔猪供应断挡的情况,使生猪生产出现波动。

实施该项目,通过建设生猪场,发展农户规模养猪,不仅能完善生猪产业链条,提高仔猪供应能力,而且能推动生猪生产的产业化进程,加快生猪生产基地建设,提高生猪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和产业化水平。

9.2.3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在农村经济中,虽然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但仍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的比重很低,还未形成农牧结合,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结构。

实施该项目,将带动畜牧业的发展,使农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同时,通过发展规模养猪,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可使农民通过养猪增收,规模养殖稳定增收。

同时,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将促进种植业增产增收,促进运输、加工等产业发展,使从事这些行业的农民增收。

9.2.4加快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促进生产方式转变。

通过实施该项目,一方面可通过补贴农民购买生仔猪,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农民,加快新技术的推广,促进农民从目前的零星分散饲养向规模养殖转变,从依靠劳动力、饲料资源优势向依靠科技转变,进一步提高生猪生产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益,推动现代畜牧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概况1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4

1.3承办单位简介4

1.4项目区概况5

1.5可行性研究依据9

1.6可行性研究的范围10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1

2.1项目建设背景11

2.2项目建设必要性14

第三章项目建设地址及条件17

3.1项目建设地址17

3.2项目建设条件17

第四章工程建设方案22

4.1项目设计依据与原则22

4.2工程规划方案23

4.3工程技术方案25

4.4给排水工程30

4.5供电工程31

4.6采暖及通风35

4.7燃气设计37

第五章环境保护38

5.1环境保护标准38

5.2环境影响初步分析38

5.3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39

5.4运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41

5.5绿化42

5.6环境影响评价43

第六章节能44

6.1依据标准、法律、法规和规范44

6.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44

6.3节能措施45

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消防48

7.1设计依据48

7.2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48

7.3安全设施及措施48

7.4消防设施50

第八章抗震设防52

8.1编制依据52

8.2建设场地条件52

8.3建筑结构概况与抗震设计54

第九章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56

9.1组织机构56

9.2项目管理56

第十章项目建设实施进度59

10.1项目建设期59

10.2项目建设实施规划59

第十一章工程招标60

11.1招标依据60

11.2招标投标的基本原则60

11.3项目概况61

11.4项目提前招标情况62

11.5项目招标内容62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措筹65

12.1建设投资估算的范围65

12.2投资估算依据65

12.3投资估算编制内容66

12.4资金筹措70

第十三章效益分析71

13.1项目实施对社会的影响分析71

13.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71

13.3社会风险分析72

13.4社会评价结论74

第十四章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分析75

14.1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因素75

14.2项目建设社会稳定风险分析76

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78

15.1研究结论78

15.2建议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