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22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25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

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考试卷

(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考号:

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总分:

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47分)

1、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5分)

 相得益zhāng()口若xuán()河憎恶()

肆虐()模样()

2、找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画上横线并改正(5分)

穿流不息()暇不掩瑜()搬门弄斧()

契而不舍()再接再厉()

3、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1分)()

A.猜度(dù)下载(zǎi)削足适履(xuē)

B.调动(diào)薄烟(báo)纤弱(xiān)

C.露骨(lòu)相称(chèng)群雄角逐(jué)

D.惬意(qiè)歼灭(qiān)一着棋(zhāo)

4、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1分)()

A.脉博静谧唏嘘焦躁不安

B.摩挲璀璨青睐谈笑风生

C.伫立苍穹慷慨甘败下风

D.铿锵懒惰防碍世外桃园

5、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温故而知新(复习)B.鲜为人知(少)

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厌烦)D.快走踏清秋(奔驰,跑)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1分)()

  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________无穷。

  ②他是被________迫而跟从别人做坏事的。

  ③琳琳优美的演唱,赢得全场观众一片喝________。

  ④瞧她那________得意相,一定又有什么高兴事。

  A.以至 协 采 副        B.以致 胁 彩 付

  C.以至 胁 彩 副        D.以致 协 采 付

7、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分)()

我们已经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决定性胜利,________洪水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十分艰巨,________是今年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

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倍努力地工作。

________要把洪水造成的损失夺回来,________要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的目标。

A.但是 特别 不仅 还     B.然而 尽管 既 也

C. 不过 虽然 不但 更      D.虽然 尤其 既 就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分)()

A.即使懂得了时间的可贵,那么就从今天开始,不浪费一分一秒。

B.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

D.今年夏天的常熟深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炎热的季节。

9、下列四句中,和“风来花自舞”对仗最工整的一句是(1分)()

A.春到鸟能言  B.云傍马头生  C.山高月上迟  D.千树落花红

10、下列诗句中有一句不是送别诗的是(1分)()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1、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竹子——有气节、谦虚B。

牡丹——默默奉献

C.松树——生命力顽强D。

荷花——洁身自好

12、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

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

13、请仿照下面的句子,选取恰当的事物,再写两句,要突出所写对象的特征。

(4分)

例句:

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4、名著阅读(5分)

7.

(1)沙僧也叫,原为天宫中的,被贬下界,在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

(2分)

(2)《西游记》中关于孙悟空的故事情节,你们一定很熟悉。

比如:

“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

请选择其中一个故事情节进行概述。

(起因 经过 结果)(3分)

 

15、阅读下面的语段并按要求填空(10分)

读书甜

张老七岁入私塾,先生就教他“三、百、千”和“四书”“五经”,在“人之初,性本善……”的琅琅书声中,他开始观察、认识世界。

再大些,更好读书,一卷唐诗宋词爱不释手,掩卷常思“李杜”,写文章仿效宋朝“三苏”。

他还曾自置“文房四宝”,学古人泼墨挥毫;曾意气风发,游历三山五岳……“梦少年,读书虽苦,但心里却甜啊!

(1)更好读书”的“好”读音是______。

“四书”指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千、百”各指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文房四宝”指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每空0.5分)

(2)《古朗月行》为“李杜”中的________(作者名)所写。

《浣溪沙》为“三苏”中的_________(作者名)所作。

“五岳”中的“东岳”是指______________。

(3分)

(3)张老读书的感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16、写出下列名言或古诗的上句或下句。

(9分,每空1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

(《夜雨寄北》)

②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③《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风急浪涌,惊涛拍岸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        。

④《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

⑤《次北固山下》中以色彩纷呈,明暗相交的艺术描写刻画江南残冬早春景色的句子是:

          ,       。

二、阅读理解(23)

(一)师旷论学(8分)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

“暮,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

“善哉!

”。

【注释】①炳烛:

点烛。

②盲臣:

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

③昧行:

在黑暗中行走。

1、解释加点的字的意思。

(4分,每个1分)

(1)恐已暮矣_________

(2)臣闻之_________

(3)孰与昧行乎________(4)善哉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人生无乞丐(15分)

朋友从南站办事回来,给我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那天正是中午,又下小雨,车厢里的乘客稀稀落落的,车子行驶到桥头站时,上来了两名一老一小惹人注目的乘客,从近似的容貌很容易看得出,他们两人是父子,而且都是残疾人,中年的男子双目失明,而那大约八九岁的男孩则是一只眼紧闭着,只有另一只眼能微微睁开些,小男孩牵引着他父亲,一步一步摸索上车来,径直走到车厢中央。

当车子缓缓继续前行时,小男孩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你们好,我叫王小明,我现在唱几首歌给大家听。

这时候,音质很一般的电子琴声响了起来,小男孩自弹自唱,孩子的歌声有天然童音的甜美。

唱完了几首歌曲之后,男孩走到车厢头,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他开始“行乞”了,他没有托着盘子,也没有直接把手伸到你前面,只是轻轻地走到你身旁,叫一声“叔叔阿姨”什么的,然后默默地站立着,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但都装出不明白的样子,或干脆把头转向另一侧……

当男孩空着小手走到车厢尾时,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

“怎么搞的,柳州这么多乞丐,连车上都有?

顿时,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他俩的身上,没想到,小男孩小小的脸上竟显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冷峻,声音不大不小的不紧不慢地说:

“阿姨,我不是乞丐,我是卖唱的。

霎时间,所有淡漠的目光都变得生动起来,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片刻,车厢里掌声连成一片。

说到这儿,朋友的声音变得很低沉:

“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他怎么可能是乞丐呢?

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一层雾水,有一天,我路过广场,一阵悠扬的琴声飘来,是一位少年在拉二胡,我一眼就看出,他就是朋友提过的那个卖唱的小男孩,当我把微薄的人民币完全没有施舍的心态郑重地放在小男孩的手心时,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

1.第

段中“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中,“他的意思”是指

_____________(2分)

2.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4分)

“惹人注目”中的“惹”字是“引起”的意思。

  (  )

“盛情难却”与“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中的“却”字都是表示转折的意思。

( )

“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中的“我”指作者。

( )

“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

”中的破折号起解释作用。

  (  )

3、从文中找出与第

自然段“所有淡漠的目光”意思相对应的句子:

(2分)

4、读读文章最后一段,“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一层雾水”,说说这层雾水有什么不平常的意义?

(2分)

5.“当我把微薄的人民币完全没有施舍的心态郑重地放在小男孩的手心时,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3分)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

三、作文(30分)

题目:

我向往这样一所中学

要求:

1、将自己想象中的中学写出来,可以从校园、教室、老师和学习情况等方面来写。

2、想象合理,内容完整,中心明确,文笔流畅。

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4、不少于400字

 

入学分班考试语文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47分)

1.(每题1分,共5分)彰悬zēngnüèmú

2、(每题1分,共5分)川流不息瑕不掩瑜班门弄釜锲而不舍再接再厉

(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3、B4、B5、C6、C7、A8、C9、A10、D11、B12、C

13、(4分,每句2分)示例

(1)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2)矿石,如果害怕焚烧,那它永远不能炼成金子。

14、

(1)沙悟净卷帘大将流沙河金身罗汉

(2)选着任意一个情节将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完整即可得满分(共3分)

15、(10分)

(1)(6分,每空0.5分)hào《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纸、墨、笔、砚。

(2)(3分,每空1分)李白苏轼泰山(3)读书虽苦,但心里却甜啊(1分)

16、(每空1分,共9分)①君问归期未有期却话巴山夜雨时②思而不学则殆③秋风萧瑟洪波涌起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二、阅读理解(23分)

(一)师旷论学(8分)

1、(4分,每个1分)

(1)暮:

傍晚,此处指晚了。

(2)闻:

听说。

(3)孰:

谁;哪个(4)善:

很好

2、(2分)哪里有做臣子的人而来戏弄自己的国君的行为呢(或者:

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3、(2分)一个人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二)《人生无乞丐》(15分)

1、他开始向大家“行乞”。

(或:

希望人们给他一些钱)(2分)

2、(每题1分,共4分)

①√,②×(“盛情难却”的“却”是推辞的意思),

×(此处的“我”指作者的朋友),

3、“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但都装出不明白的样子,或干脆把头转向另一侧……”(2分)

4、(2分)①作者流下的泪水,包含着对小男孩的悲惨命运的同情;(1分)

②同时也是被小男孩不屈不挠、不卑不亢地和命运抗争的精神所感动。

(1分)

5、(3分)①“我”被小男孩的不卑不亢震撼了,在“我”心中小男孩不是乞丐。

(1分)

②“我”相信小男孩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将会用自己的劳动获得应有的报酬和尊严。

(1分)

一个人即使在物质上很贫穷,但在精神上却不匮乏,那他始终算不得是乞丐,因为积极向上的人终有崛起的一天。

(1分)(意思相近即可)

6、(2分)一个生活艰难的小男孩在车上卖唱时,面对屈辱不屈不挠,保护了自己的尊严,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答小男孩在车上卖唱得1分,答维护尊严赢得尊重再得1分)

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考试卷

试卷说明: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卷共3大题,23道小题。

3.请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把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4.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

一、选择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忍俊不禁严禁烟火

B.随声附和曲高和寡

C.三年五载载歌载舞

D.量体裁衣较短量长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融恰精湛斩钉截铁里应外和

B.绚烂铠旋迫不急待励精图治

C.懒惰企图小心翼翼大材小用

D.烦燥和谐鞠躬尽悴赏心悦目

3.下列各组成语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不速之客兵贵神速

B.德高望重得陇望蜀

C.无缘无故缘木求鱼

D.精益求精多多益善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今天谈的是同学们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的问题?

B.无志之人,将使生命比岗位更平凡;有志之人,将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功。

C.“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出自“庄子·养生主”

D.我心里默念道: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5.对下面一幅书法作品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学_科_网...学_科_网...学_科_网...学_科_网...

A.这是一幅草书作品。

B.这幅作品严谨庄重,气势浑厚:

字体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C.书写过程中随意涂抹增添,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作品的艺术美。

D.文字飘逸,潇洒流丽;整体布局和谐有致,优美动人。

6.下列比喻人的习惯用语在句子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墙头草】你们不要欺负他,他就是一颗墙头草,太软弱了!

B.【纸老虎】这个同学看似厉害,实际上只是一个纸老虎。

C.【铁公鸡】王小三平时特别抠门,简直就是一只铁公鸡。

D.【马大哈】我们班的体育委员简直是个马大哈,什么事都迷迷糊糊的。

7.下列各句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A.我贵姓张,你姓什么?

B.我今天光临你的寒舍,一定会让你蓬荜生辉的。

C.家父对我要求甚是严格,不敢随便玩物丧志。

D.老师的这篇文章写得真好,我来斧正一下。

8.我国传统文化中表示次序的“天干”和“地支”各有几个字?

()

A.810B.1012C.1214D.1416

9.下列哪一句不是《论语》中句子?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C.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305篇。

B.“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句话出自《孟子》。

C.盛唐诗人,善边塞诗,以七绝见长,有“七绝圣手”之称的是王昌龄。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是宋代诗人王之涣。

11.下列歇后语中没有运用谐音双关手法的一组是()

A.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B.山顶滚石头——实打实外甥打灯笼——照旧

C.歪嘴讲故事——邪说拉着胡子上船——谦虚过度

D.孔夫子搬家——净是输空棺材出殡——目中无人

12.中国古代诗人在创作时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

下列各组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仰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B.水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3.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稍加注意,就能随时随地有所发现。

比如街上许多店铺都会挂有对联,这些对联也和店铺的经营范围密切相关。

这是一位同学搜集的对联素材,其中哪一项与括号中注明的商铺不相符?

()

A.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饭馆】

B.锦绣成文原非我有,琳琅满架惟待人求。

【书店】

C.春晚带云锄芍药,秋高和露采芙蓉。

【药店】

D.刘伶借问谁家好,李白还言此处挂。

【酒馆】

1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格是什么?

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

③一个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

④才能早就亮丽、伟岸的人生。

⑤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座基。

A.①⑤④②③B.①⑤③②④

C.②④①⑤③D.③②④①⑤

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子猷①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彷徨。

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注释】①王徽之,字子猷(yóu),王羲之的儿子。

②剡(shàn),指剡县,古县名。

15.“就”在古代汉语中有很多个义项。

下列四个选项中能解释“即便夜乘小舟就之”中的“就”字的一项是()

A.完成;成功B.靠近;走近

C.担任;开始从事D.迁就;将就

16.关于这篇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从文中可以看出,王子猷是一位性情豪放的人。

B.“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的意思是:

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

C.王子猷夜里睡醒了,想念戴安道,但戴安道不理他,他很彷徨无奈。

D.王子猷这种不讲实务效果、但凭兴之所至的经俗行为,十分鲜明地体现出当时士人们不拘形迹的特点。

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骏马虽千里,耕田不如牛;耕牛虽勤奋,看家不如狗。

一个人只要用一种健康的心态来看待别人,就会发现,周围的人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长处。

因此,我们要乐意把掌声送给别人。

为别人鼓掌,不是刻意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更不是吹牛拍马、阿谀奉承,而是恰到好处地对别人进行肯定。

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有正常的心态,否则就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成绩。

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哥伦布回国后,就受到一伙人的公然挑衅:

只要条件允许,任何人去航海、去寻找,最终都能找到新大陆。

这些挑衅者自己不能成功,还不能容忍别人成功。

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这种小肚鸡肠很可能会发展到害人害己的地步。

周瑜虽年轻挂帅,意气风发,却因诸葛亮的精彩表现而自惭,责怪上天“既生瑜何生亮”,终因气量狭小而自夭;庞涓贵为魏国大元帅,屡立奇功,却因妒孙膑之才,设下阴谋诡计以膑刑加害于他。

孙膑任齐国军师后,所向无敌的庞涓终于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为别人鼓掌,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

在我们的成长时期,成功人士的经历往往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他们的成功会正确指引我们,在无形之中帮助我们。

当我们走向成功时,更要学会为别人鼓掌;为别人鼓掌,也会获得别人的喝彩。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