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操作安全培训讲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2250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厨房操作安全培训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厨房操作安全培训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厨房操作安全培训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厨房操作安全培训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厨房操作安全培训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厨房操作安全培训讲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厨房操作安全培训讲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厨房操作安全培训讲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厨房操作安全培训讲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厨房操作安全培训讲学.docx

《厨房操作安全培训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厨房操作安全培训讲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厨房操作安全培训讲学.docx

厨房操作安全培训讲学

厨房操作事故预防措施

厨房常见事故有:

割伤、跌伤、撞伤、扭伤、烧烫伤、触电、火灾等

一、割伤:

主要由于使用刀具和电动设备不当或未按操作规程操作而造成的。

其预防措施是:

(1)、刀具等所有切割工具应当保持锋利,实际工作中,钝刀更容易伤人

(2)、在使用刀具时,注意力要集中,方法要正确,不得用刀指东划西,不得将刀随意乱放,更不能拿着刀边走路边晃着手臂,以免刀口伤着别人

(3)、不要将刀放在工作台及砧板的边缘,以免震动时没落砸到脚上,一旦发现刀具掉落,切不可用手去接

(4)、清洗刀具时要配套抹布,切不可将刀具与其它原料一起清洗,清洗刀口时,要使

用抹布去擦拭

(5)、在使用机械设备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按规程去操作,切不可用手直接触摸或将头直接伸入。

防止出现大的伤害,比如搅肉机填塞肉时,应该使用专用塑料棒,而不是用手

(6)、在清洗设备时,要先切断电源再清洗,清洗锐利的刀片时要格外谨慎,洗擦时要将抹布折叠到一定的厚度,由里向外擦

(7)、厨房内如有破碎的玻璃器具和陶瓷器具,要及时用扫帚处理掉,不要用手去捡

(8)、工作区域内有暴露的铁皮角、不锈钢设备转口、金属丝头、铁钉之类的东西,要及时拔掉或取下,以免划伤人(清洁时需戴好防护手套,不得用手直接接触)

(9)、开过盖的罐头,要带抹布去打开开口,切不可用手直接去扳,以免造成划伤。

玻璃器皿开盖后,一定要小心瓶口,不要随意乱摸,如有缺口很容易划伤手指。

二、跌伤、砸伤:

由于厨房内地面潮湿、油腻、行走通道狭窄、搬运货物较重等因素,非常容易造成跌伤和砸伤,其预防措施为:

(1)、工作区域及地面应保持清洁、干燥。

油渍、汤渍、水渍撒在地面上后,要立即用刮水器刮掉,尤其是炉灶操作区,如遇操作繁忙时,应急的方法是在地面上撒些盐,可以有效的防止人员滑倒

(2)、厨房间所有人员一律穿工作鞋(雨靴)要有防滑性能,不得穿薄底鞋、皮鞋、已磨损的鞋、高跟鞋、拖鞋、凉鞋。

平时所穿的脚趾、脚后跟不得外露、鞋带要系紧。

(3)、不要把较重的箱子、盒子和硬物等留在可能掉下来会砸伤人的地方

(4)、厨房内员工来回行走路线要明确,尽量避免交叉相撞等

(5)、厨房间登高超过2米,用梯子,梯子与地面之间的角度以60°为宜,在水泥地面或地砖上使用梯子时要有防滑措施,用人字梯子时拉绳必须牢固。

三、扭伤:

扭伤多数是因为搬运超重的货物或搬运方法不恰当而造成的,具体预防措施:

(1)、搬运重物前首先估计自己是否能搬动,搬不动要请人帮忙或借助搬运工具,绝对

不要勉强或逞强

(2)、抬举重物时,背部要挺直、膝盖弯曲、要用腿力支撑,而不是用背力

(3)、举重时要缓缓举起,使所举物件紧靠身体,不要骤然一下猛举

(4)、抬举重物时如有必要,可以小步挪动两步,最好不要扭转身体,以免伤腰

(5)、搬运时当心手被压伤或挤伤

四、烧烫伤

烫伤是由于操作人员的粗心大意,会碰触到高温蒸汽、滚烫的炉灶、沸腾的水、滚热的油、不冒热气的汤等等。

为了防止烫伤,生产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烧、烤、蒸、煮设备的周围应留足够的空间,以免因空间拥挤、不及避让而被烫伤

(2)、烹调时,各种器具不要靠近炉灶,防止器具发烫,而操作者还不知晓的现象。

比如漏勺、不锈钢用品的边缘等。

(3)、使用蒸箱时,要先将门打开,待饱和气体或热空气散掉,再用厚的防烫手套垫底去拿取菜肴,切不可空手直接去取。

打开有盖的热食时,要先放热气,再进行一下步操作。

(4)、进行油炸操作时,要将原料的水分沥干,防止水分滴入油锅,热油飞溅容易烫伤人。

操作者如果是赤膊要戴好胶袖套,下料的方法要正确,原料应该从锅边滑下去,而不要扔原料,溅起的油花会烫到自己。

(5)、在炉灶上操作时,应注意用具的摆放,长勺、漏勺等用具如果摆放不当及易被炉灶上的大火烤烫,容易造成烫伤

(6)、烹制菜肴时,要正确掌握油温和操作程序,防止油温过高,原料投放过多时,油溢出锅沿流入炉膛火焰加大,容易造成烫伤

(7)、在端离热锅或热大锅菜时,要注意提醒周围员工及时避开、切勿碰撞

(8)、在清洗加热设备时,要先冷却后再进行

五、电击伤:

电击伤的原因主要是电器设备老化、电线有破损处或电线接点处理不当等。

用湿手去触摸电器有时也是造成电击。

为了防止电击伤。

生产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所有电器的安装调试,都由专业的电工来操作。

(2)、各种电器设备员工只需进行简单的开关操作,不要触摸电机及无关的部分

(3)、使用机电设备前,首先要了解其安全操作规程,并按规程操作,如不懂得设备操作规程,不得违章野蛮操作

(4)、设备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冒烟、焦味、电火花等异常现象时,要立即停止使用,申报维修,不得强行使用。

(5)、厨房员工不得随意拆卸、更换设备内的零部件和线路

(6)、清洁设备前首先要切断电源,当手上沾有油或水时,尽量不要去触摸电源插头、开关等部件,以防电击

(7)、清扫厨房卫生时,千万不要在带电状态下用水管冲刷墙体以及电器设备,应保证

配电设备在干燥的环境中工作。

六:

火灾

(1)、炉灶加热食物阶段,需有专人负责,其间不得擅自离开岗位,人走必须关火,还须及时观察锅内油温高低,采取正确的手段调剂油温(如添加冷油或端离火口)。

(2)、用完电类锅后,或使用中停电,操作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源,在下次使用时再接通

电源。

(3)、用完煤气后,应关掉气阀。

一旦发生煤气、油管等设施漏气,必须立即组织专人

修复后方可使用

(4)、工作区域内切勿抽烟及未熄灭的烟头禁止带入工作间;

(5)、用电设备烧水或烹制其它食品时,以防水烧干

(6)、煤气罐应远离火源或热源;随时随地都要留意煤气管道是否有地漏,以免发生危

险。

(7)、定期清洗炉灶、抽油机烟罩管道等设施,以防油垢积的太厚引起燃烧

 

烧伤烫伤事故应急预案

烧伤烫伤定义

烧伤:

主要指热力、化学物质、电能、放射线等引起的皮肤、粘膜、甚至深部组织

的损害。

烫伤:

由高温液体(沸水、热油)、高温固体(烧热的金属等)或高温蒸气等所致损伤称为烫伤。

烫伤即烧伤中的一种。

事故预警

一旦发生了烧烫伤事故,如属于轻度受伤,可利用自救常识及时进行救治,如发生较严重的烧烫伤事故,应立即上报部门领导,启动应急措施,在做初步救护处理后,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应急处置措施

烧伤的急救主要包括降温及保护患处。

如果烧伤后皮肤尚完整,应尽快使局部降温,如将其置于水龙头下冲洗,这样会带走局部组织热量并减少进一步损害。

(1)如果患者烧伤处已经起了水疱,应该保护局部或降温。

用干净的水冲洗患处时,注意不要刺破或擦破水疱以防止感染,若伤处肿胀,应去掉饰物,连续用冷水冲洗伤处,然后用不带黏性的敷料或潮湿的,最好是消毒垫子轻覆水疱之上,除非水疱很小,否则一定要将患者送往医院。

(2)如果患者的衣服和患处有黏连时,应该用剪刀将患处周围的衣服剪开,尽可能让患处暴露出来,用清洁的纱布轻轻覆盖。

(3)对于火烧伤:

如果衣服着火,应注意不能跑动以免煽起火焰。

用大毯子、衣服、抹布或类似物覆盖大火。

当衣服已经烧着时,应将衣服脱去,但要留下与身体黏着的部分。

用潮湿被单或类似物将伤者包裹,送医院检查;如果皮肤已经烧坏,要用干净的垫子覆盖其上以保护伤处,减少感染危险。

如果患者烧伤的程度十分严重,有些皮肤已经出现炭化的迹象,不要触动患处,以免因处理过多,造成患处的二次损伤。

(4)对于液体烫伤:

烫伤是由烫的液体引起的烧伤,首先要用冷水冲走热的液体,并局部降温10分钟,并用干净、潮湿的敷料覆盖。

如果口腔烫伤,由于肿胀可能影响呼吸道,因此急救一定要快,使患者脱离热源,置于凉爽处,并保持稳定的侧卧位,等待救援。

(5)对于化学品烧伤:

当化学品(硫酸、火碱等)烧伤皮肤时,应马上用干毛巾将残留的化学物轻轻除去,然后用大量的冷水冲洗。

但对硫酸等能够和水起剧烈的化学反应的化学物,不可直接用水冲洗。

对较重伤员,在做初步处理后,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直接送往医院治

割伤、挫伤与其它机械性损伤的应急处理

对于轻伤,关键是防止感染。

  

(一)一般损伤的急救方法:

  ①立即用肥皂和温水将伤处和周围的表皮洗净,拭干。

  ②取消毒敷料一块,紧敷伤处,直至停止出血。

  ③更换敷料.用绷带轻轻包扎伤处.或用胶布固定住。

  ④必要时,更换敷料与绷带,使保持洁净。

  注意事项

  ①切勿让口对向伤处,勿对着伤口呼气,以防口里的病菌感染伤处。

  ②勿用手指、用过的手帕或其它不洁物触及伤处。

  ③有骨折者应固定伤肢。

  ④在伤处不要使用抗菌药物。

  ⑤四肢大血管出血应上止血带,每隔半小时放松一次。

  

(二)割伤的急救

  伤口浅时可用下法(先取出伤口中异物):

  1、用冷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擦干。

  2、用碘酊或酒精消毒周围皮肤。

  3、用消毒敷料紧敷伤口,至出血停止。

4、将伤口对拢,更换敷料,包扎伤口。

伤口深时,应按加压包扎法止血。

扭伤后如何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肌肉、手脚被扭伤的事常常发生。

许多人伤后习惯于马上贴上伤湿止痛膏或热敷,以为这样伤痛会好得快些。

其实不然,这样做不仅无法减轻不适症状,反而会使局部肿痛加剧。

   虽然伤湿止痛膏药力能直透皮下组织,通过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消肿、散淤之目的。

但由于人体组织在受到外界损伤后即呈现炎症反应,液体大量自血管内渗出到扭伤处,使局部慢慢出现肿胀,继而压迫神经引起疼痛。

这种反应在24小时内可以达到顶峰,若是在此期间贴上伤湿止痛膏或热敷,其活血作用会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自血管内渗出的液体也会随之增多,不仅起不到治疗效果,反而加重了局部肿胀疼痛。

所此,跌打损伤后24小时内不宜贴伤湿止痛膏或热敷。

扭伤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在皮肤无破损的情况下,立即冷敷(每半分钟更换一次毛巾)或冷水冲洗患处(也可将受伤的部位浸泡于10℃~15℃的冷水中),使血管收缩,便可减轻肿胀疼痛现象。

每次冷敷或冷水浸泡(或冲冷水)的时间为15分钟,一日3~4次。

24小时后,一般的急性炎症已消退,此时再改用贴伤湿止痛膏或热敷,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使组织间隙的渗出液尽快吸收,加速扭伤部位功能的恢复。

触电急救时应采取哪些方法

(1)迅速脱离电源。

如果电源开关离救护人员很近时,应立即拉掉开关切断电源;当电源开关离救护人员较远时,可用绝缘手套或木棒将电源切断。

如导线塔在触电者的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木棍及其它绝缘物体将电源线挑开。

(2)就地急救处理。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必须在现场就地抢救。

只有到现场对安全有威胁时,才能把触电者抬到安全地方进行抢救,但不能等把触电者长途送往医院进行再抢救。

(3)准确地使用人工呼吸。

如果触电者神志清醒,仅心慌,四肢麻木或者一度昏迷还没有失去知觉,应让他安静休息。

火灾逃生自救方法

火魔无情,当你被困在火场内生命受到威胁时,在等待消防员救助的时间里,如果你能够利用地形和身边的物体采取积极有效的自救措施,就可以让自己命运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为生命赢得更多的“生机”。

火场逃生不能寄希望于“急中生智”,只有靠平时对消防常识的学习、掌握和储备,危难关头才能应对自如,从容逃离险境。

  一、绳索自救法:

家中有绳索的,可直接将其一端拴在门、窗档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

过程中,脚要成绞状夹紧绳子,双手交替往下爬,并尽量采用手套、毛巾将手保护好。

  二、匍匐前进法:

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三、毛巾捂鼻法:

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一旦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因此疏散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

  四、棉被护身法:

用浸泡过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

  五、毛毯隔火法:

将毛毯等织物钉或夹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冷却,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增加逃生时间的目的。

  六、被单拧结法:

把床单、被罩或窗帘等撕成条或拧成麻花状,按绳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墙爬下。

  七、跳楼求生法:

火场切勿轻易跳楼!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住在低楼层的居民可采取跳楼的方法进行逃生。

但要选择较低的地面作为落脚点,并将席梦思床垫、沙发垫、厚棉被等抛下做缓冲物。

  八、管线下滑法:

当建筑物外墙或阳台边上有落水管、电线杆、避雷针引线等竖直管线时,可借助其下滑至地面,同时应注意一次下滑时人数不宜过多,以防止逃生途中因管线损坏而致人坠落。

  九、竹竿插地法:

将结实的晾衣杆直接从阳台或窗台斜插到室外地面或下一层平台,两头固定好以后顺杆滑下。

  十、攀爬避火法:

通过攀爬阳台、窗口的外沿及建筑周围的脚手架、雨棚等突出物以躲避火势。

  十一、楼梯转移法:

当火势自下而上迅速蔓延而将楼梯封死时,住在上部楼层的居民可通过老虎窗、天窗等迅速爬到屋顶,转移到另一家或另一单元的楼梯进行疏散。

  十二、卫生间避难法:

当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用毛巾紧塞门缝,把水泼在地上降温,也可躺在放满水的浴缸里躲避。

但千万不要钻到床底、阁楼、大橱等处避难,因为这些地方可燃物多,且容易聚集烟气。

  十三、火场求救法:

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叫、敲击金属物品或投掷软物品,白天应挥动鲜艳布条发出求救信号,晚上可挥动手电筒或白布条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十四、逆风疏散法:

应根据火灾发生时的风向来确定疏散方向,迅速逃到火场上风处躲避火焰和烟气。

  十五、“搭桥”逃生法:

可在阳台、窗台、屋顶平台处用木板、竹竿等较坚固的物体搭在相邻建筑,以此作为跳板过渡到相对安全的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