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2257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31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赵州桥》优质课文解释7Word格式.docx

(很独特,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2)指导朗读,读出赵州桥的精巧。

2.学习第三小节。

(1)出示第三小节:

从哪些语句看出赵州桥的美观呢?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着美丽的水花;

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2)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赵州桥的美观吗?

(3)讨论:

作者写了龙的哪几种姿态?

请你用 

“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一说。

第二小节的学习是以问题为驱动来完成的,第三小节的学习是以读促悟的。

三:

认识总分,学会构段

1.第2小节和第3小节分别讲了赵州桥什么特点?

2.这两小节开头的一句话和后面的内容是什么关系呢?

先总说,再具体描述,这样的段落就叫总分结构。

我们要学习作者这样的写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11赵州桥

文本分析

《赵州桥》这篇课文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

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

接下来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具体介绍,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三年级的学生,关于古桥的认识有限,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激发学生对“桥”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对赵州桥的特点、外观、历史地位的学习来充分认识赵州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

教学活动的设计,既要关注文本的人文内涵,又要注意归纳和领悟文本的读写方法。

这篇课文就是要引领学生了解“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县、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字,会写“赵州桥、石匠”等1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第3自然段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并正确抄写这一自然段。

4.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完成对生字的认、读与写的任务。

2.感受赵州桥精巧、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认识“县、拱、济”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省、县”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初步了解赵州桥的特点。

1.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并识记生字。

2.学会提取文段中的关键信息,概括段意。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各种桥梁图片,引出赵州桥。

导语:

在生活中,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道独特、优美的风景。

乡下村头,潺潺流水的小石桥;

街头闹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

车水马龙,耸立空中的立交桥,构成人间独特的风景线。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雄伟的长江南京大桥,横卧在滚滚江涛之上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见证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聪明才干。

今天就让我们跨过历史之桥,一起去看一看代表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赵州桥吧。

2.出示课题,读课题,说课题。

(1)读准“赵、州”两个翘舌音。

(2)刚刚图片上的赵州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古朴、雄伟、坚固、美观……)

过渡:

那么,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座桥的呢?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学习课文内容,领略赵州桥的飒爽英姿。

(3)认识赵州桥。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作“大石桥”。

赵州桥建于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595—605),由著名匠人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现存最早、跨度最大的空腹式单孔圆弧石拱桥。

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面。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

zhà

o赵州桥河北shěng省赵xià

n县石jià

nɡ匠shè

设jì

建桥shǐ史chuà

nɡ创jǔ举而qiě且zhì

智huì

慧lì

历shǐ史

石ɡǒnɡ拱桥安jì

济桥hé

nɡ横跨前zhǎo爪

正音:

读准翘舌音“赵、设、智、慧、史”;

前鼻音“县”,后鼻音“省、创、拱、横、匠”等。

“爪”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zhǎo”,还有一个读音是“zhuǎ”。

一般猛禽、猛兽的脚,如虎、鹰之类,多读zhǎo;

而小动物的有尖甲的脚,如鸡、猫、鼠之类,多读zhuǎ。

注意“横”也是个多音字。

(2)去掉拼音读词语。

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

(3)请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看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

3.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1)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赵省县匠设计史创举且智慧历

◆形声字识字:

计创智历

◆熟字比较:

赵——起省——雀县——具匠——匹

设——没史——中且——目举——兴

◆同音字示例:

县(县城)——限(限制)——陷(陷阱)——线(线条)

举(创举)——沮(沮丧)——矩(矩形)——咀(咀嚼)

历(历史)——吏(官吏)——利(利用)——例(例如)

◆猜谜语:

横峰迎来双丰收,硕果装满小扁舟。

(慧)

(2)认真观察生字结构、重点笔画,记住每个字的字形。

①交流:

这几个字怎样写才能做到规范、美观?

写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范写强调“省、匠、史、慧”。

◆书写指导:

[省]第一笔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第四笔撇要长些。

“目”要与上竖对正,中间两个短模之间的间隔要匀称。

[匠]区字框略长,近长方形,“斤”的起笔撇为平撇,“斤”的大小要与外框相协调。

最后一笔是竖折。

[史]“口”要写得扁些,第三笔横要写在横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慧]上中下结构,中间的“彐”要写得扁些,注意中间的一横不出头,下面的“心”写得扁些、宽些。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在理解各自然段的基础上,完成填空。

(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赵州桥非常雄伟。

(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3.思考:

从梳理的各自然段内容中,你了解了赵州桥的哪些信息?

(世界闻名、雄伟、坚固、美观、是历史文化遗产。

4.学生合作交流,进行段落的划分。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概述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设计者及建造年代等相关情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介绍了赵州桥坚固、美观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

总结了赵州桥的历史价值。

5.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

这一段文字具体介绍了赵州桥的哪些信息?

(2)学生汇报,说不全的可由其他学生或教师补充。

地点: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

名字:

安济桥、赵州桥

设计者:

隋朝石匠李春

建造年代:

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悠久)

(3)利用换词法理解“世界闻名”。

(举世闻名、远近闻名、中外闻名……)

(4)你能把赵州桥的这些信息读清楚吗?

让人一听就明白。

指名读得好的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再齐读。

四、小结回顾,作业设计

1.教师小结。

小结:

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赵州桥的概貌、位置、名称以及它的设计者,赵州桥之所以能千年长存,至今仍横跨在洨河上,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雄姿,是因为它在设计上有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地方。

到底与众不同在哪里呢?

下节课咱们再学习。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美观地抄写课文第3自然段。

3.学习课文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并能够进行学法迁移。

4.感受赵州桥精巧美观的特点,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特性及其作用,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我们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1.在具体教学中引领学生理解并掌握“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回顾掌握“中心句”“过渡句”等知识点。

2.分解说话任务,指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介绍赵州桥”,完成读说写训练。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赵州桥石匠设计创举冲击节省不但而且各自似乎体现人民智慧才干历史

2.回顾上节课内容,说说自己对赵州桥的了解。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赵州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和作者一起荡舟洨河,领略赵州桥独特的美。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整体把握。

1.快读浏览课文,思考:

赵州桥除了世界闻名、历史悠久以外,还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圈出相关词语。

(雄伟、美观。

)分别在哪个自然段?

(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

2.再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

每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用“——”画出。

3.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了赵州桥雄伟、美观?

可以在书上做简单批注。

4.试着读读你画出的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品读“雄伟”。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

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呢?

(赵州桥非常雄伟。

)我们通常把这样的句子叫作——(中心句或者总起句。

2.汇报交流:

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赵州桥的设计雄伟?

·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1)出示图片,直观感受桥的雄伟。

(2)教师点拨指导。

这样的长度、宽度与现代化的大桥相比,不算什么,但是赵州桥建造在一千四百多年前,那时候没有吊车,也没有拖车,在没有任何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古代人民建成了五十多米长、九米多宽的赵州桥,让人感觉非常伟大。

(3)齐读句子。

(1)这么长的桥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你从哪里知道的?

(全部用石头砌成。

)桥的雄伟之处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2)想象画面:

从“没有桥墩”“横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没有桥墩的赵州桥竟然能横跨在河面上,可见赵州桥的设计非常雄伟。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这种设计是指怎样的设计?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2)这种结构的便利之处在哪儿?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3)这种设计可真了不得呀,作者用了一个词语来高度称赞它,是哪一个词语?

(创举。

)谁来说说“创举”的意思?

(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

这种设计,是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

在欧洲,最早的这种设计要比赵州桥晚近1100多年,所以说这种设计是创举。

(4)这种设计的好处是什么呢?

(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真是一举两得!

作者用了“既……又……”这组关联词把这两方面的作用连接起来了。

谁能像这样,用这组关联词说话?

(桂花既可以泡茶喝,又可以做成糕饼吃。

(5)教师补充介绍相关资料,引读这句话。

据资料记载,赵州桥从建成到现在,共经历了10次大洪水、8次战争和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地震,其中,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的7.6级大地震,离桥只有40千米,它都安然无恙。

就是这种雄伟的、前所未有的设计,使赵州桥走过了一千四百多个春夏秋冬,凭着它雄伟而坚固的身躯,接受了一次又一次血雨腥风般的考验。

让我们怀着对桥的赞美,对劳动人民的崇敬,再来读读这句话。

3.自由表述:

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能建造出这样雄伟坚固的桥,你想说些什么?

(伟大、聪明、了不起、自豪、骄傲……)

4.让我们带着这份自豪与骄傲再读第2自然段。

5.教师回顾,总结写法。

同学们,经过交流,我们知道,第2自然段紧紧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这一句,先后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和形状特点。

可见,要把一个意思写具体,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紧紧围绕你要表达的意思展开。

(三)品读“美观”。

1.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你从哪儿感受到赵州桥十分美观?

(桥面两侧的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龙的图案。

2.指名朗读描写精美图案的句子,其他学生想象画面。

能工巧匠们把龙雕刻活了,作者把石龙写活了,你能把这些文字读活吗?

3出示图片,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生动的画面吗?

(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4.作者描写了几种形态的龙?

(三种。

)从哪些字词中你感受到龙“真像活了一样”?

(缠绕、抵、望、戏、游动……)

5.作者用了一个什么样的句式,把这三种形态各异的龙给联系在了一起?

(有的……有的……还有的……)你能用这个句式来说一段话吗?

示例: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有的在跳皮筋,还有的在打乒乓球,操场上热闹极了。

池塘里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羞羞答答,有的刚绽开娇嫩的花苞,还有的开得正艳,露出嫩黄的花蕊,美丽极了,引得游人流连忘返。

6.自由想象:

赵州桥只有这三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吗?

这些龙还有哪些美妙的形态?

7.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段落,体会这段话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先概括,后具体。

这段话先概括写桥很美观,然后具体写栏板上图案很精美,又写了三幅最精美的图案,最后写所有的龙真像活了一样。

整段话是围绕着“美观”来写的。

8.梳理第2、3自然段内容,认识“过渡句”。

课文的第2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雄伟”,而第3自然段写了桥的“美观”,文中哪句话把“雄伟”和“美观”两个内容连接起来了?

请大家用波浪线把它画下来。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这是一个过渡句。

过渡句概括起来讲,它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概括上一部分内容,二是引出下面的内容。

在本文中,这句话概括了第2自然段中“雄伟”的特点,又引出第3自然段的“美观”的内容,简单地说,就是承上启下。

请你把“过渡句”“承上启下”写在这句话旁边。

这样的句子我们以后在写作中可以尝试着使用。

三、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再次出示赵州桥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课文仅仅是写桥吗?

还赞扬了谁?

这就是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的赵州桥,这就是气势雄伟的赵州桥,这就是不但坚固而且非常美观的赵州桥,这就是闻名中外的赵州桥,这就是值得我们骄傲自豪的赵州桥。

同学们,课文仅仅是写桥吗?

2.出示第4自然段,教师引读,学生齐读。

引读:

这座桥建造在距离今天的一千四百多年前,举世闻名,设计精巧,图案美观,所以说——(出示句子,学生齐读)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3.说话练习:

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世界闻名雄伟创举美观

提示:

(1)可从赵州桥的概况、历史、外观、设计、桥上图案等几方面进行介绍。

(2)重点介绍赵州桥的精巧设计和精美图案。

(3)注意运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使用口语化表达。

四、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如:

万里长城、敦煌莫高窟、京杭大运河、秦陵兵马俑……)

2.搜集整理一些关于“桥”的古诗词,摘抄下来。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朗读感悟,品悟赵州桥。

(教学重点)

师:

(播放赵州桥录像,屏幕定格赵州桥画面)人们称赵州桥是一座“神桥”,它究竟“神”在哪儿呢?

这座古老的桥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用波浪线画出你认为赵州桥特别的地方。

谁找到了?

向大家汇报一下吧!

生:

我认为赵州桥非常坚固。

因为它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

我是从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知道的。

(生读第一自然段。

是的,同学们,一般的建筑物也就存在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就倒塌了,而赵州桥却经历了一千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经过至少八次地震,多次的战争,却依然如故,这足见它的坚固了。

谁还想来体会它的坚固呢?

(指名读课文。

说起它的坚固,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呢,据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骑着一头小毛驴,手里拿着一个包,包里装着五座大山,从赵州桥上走过,都没把它压塌,只是留下了几个驴蹄印而已。

这虽是个传说,但也说明了它很坚固。

面对这历经风雨的桥,你的心情如何?

充满敬佩。

带着敬佩的语气读这一段吧。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赵州桥除了坚固以外,还有哪些特点呢?

赵州桥还很雄伟。

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

桥大约有我们的六七个教室那么长,比我们的教室还要宽,这些数字形象地说明了赵州桥的雄伟,这种用数字介绍一种事物的方法就是列数字,在今后的习作中我们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让我们的描写对象更具体。

谁还想来体会一下它的雄伟呢?

(指生读。

除了这些数字以外,还有哪些地方也说明了它的雄伟、坚固呢?

(课件出示赵州桥平面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其特点,并用文中句子回答。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大桥洞顶上有四个小桥洞。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你们观察得很仔细。

这四个小桥洞有什么用处呢?

小桥洞真是一举多得,既减轻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从没有过的,所以作者说这是一个“创举”,也就是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

同学们,这种设计几百年以后才在国外出现,并且他们建的桥很快就倒塌了。

读到这里,作为中国人,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呢?

骄傲、自豪。

大声地读出这种感受吧!

(生自由读。

赏析: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始终在一个自主的空间里进行,并有着十分浓厚的开放性。

教师既给了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又使学生在思考、感悟中不知不觉地达到学习目标,在领悟课文的同时不断进行发散思考,在表达中完善自己的思维。

整个教学过程鲜明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改革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独立性,因此,非常自然地搭建起了学生心中的“桥”。

《赵州桥》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以简驭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重点,扫清字词障碍。

字词教学是讲读每一篇课文经常性的任务,同时又最能体现教师驾驭教材的功力。

在第一课时中,我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先后出现的生字难词轻松愉快地进行了学习。

2.环环相扣,为突出训练重点巧作安排。

我根据《赵州桥》这篇课文的特点,确定了教学的重点是第2、3自然段。

因此,在第2自然段的教学设计中,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突出这座桥的设计是一个创举。

接着理解第3自然段时,又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理解较难的句子,使学生深刻领会赵州桥栏板图案之精美。

3.重视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感。

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的内容和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师在讲台上一句一句地讲解是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的。

所以要想学生理解得彻底,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读。

11、赵州桥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及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然后介绍这样设计的好处,赞扬了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1、知道赵州桥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了解赵州桥的特点。

抓住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隋朝 

石匠 

设计 

参加 

建造 

雄伟 

史上 

创举 

坚固 

美观 

而且 

精美 

缠绕 

智慧 

才干 

遗产 

回首遥望 

双龙戏珠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和同桌讨论或者借助工具书。

2、再一次默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赵州桥是谁设计的?

在什么时候建造的?

有什么特点?

3、学生读完课文后,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三、品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赵州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2、学生交流,回答问题。

(1)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桥。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

(2)是一座雄伟坚固的桥。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赵州桥雄伟坚固句子。

(3)是一座十分美观的桥。

引导学生找出体现赵州桥美观的句子。

3、教师总结:

赵州桥是一座历史悠久、雄伟坚固而且美观的桥。

(设计意图:

学生初知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的特点)

四、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可分为几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