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2644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docx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docx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资本结构与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一、长期偿债能力的概念

长期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现金保障程度。

企业的长期债务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企业对债务负有的两种责任:

一是偿还债务本金的责任;二是支付债务利息的责任。

分析一个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是为了确定该企业偿还债务本金和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由于长期债务的期限长,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资产与负债的比例关系即资本结构,以及企业的获利能力,而不是资产的短期流动性。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筹资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

资本结构对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上两个方面:

(1)权益资本是承担长期债务的基础。

权益资本越多,债权人越有保障;权益资本越少,债权人越没有保障。

(2)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而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与获利能力密切相关:

在企业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不可能靠出售长期资产偿还债务的本金与利息,只能依靠生产经营所得。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的重要意义

首先,经营者通过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有利于:

(1)优化资本结构。

通过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揭示资本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调整,优化资本结构,提高企业价值。

(2)降低财务风险。

通过偿债能力分析,发现筹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负债比例,降低财务风险。

其次,投资者通过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可以判断其投资的安全性及盈利性。

(1)投资的安全性与企业的偿债能力密切相关。

(2)投资的盈利性与长期偿债能力密切相关。

再次,债权人通过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判断债权的安全程度,即是否能按期收回本金及利息。

此外,对于与企业有密切利益关系的部门和企业来说,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也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通过偿债能力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经营的安全性,从而制定相应的财政金融政策;对于业务关联企业,通过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是否具有长期的支付能力,借以判断企业信用状况和未来业务能力,并做出是否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的决定。

三、资本结构比率

反映资本结构的财务比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

(一)资产负债率

1.定义

资产负债率是全部负债总额除以全部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也称之为债务比率。

资产负债率反映在资产总额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筹资的,用于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财务活动的能力,同时也能反映企业在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程度。

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分析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标志。

负债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负债增加了企业的风险,借债越多,风险越大。

另一方面,债务的成本低于权益资本的成本,增加债务可以改善获利能力,提高股票价格,增加股东财富。

(企业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在利润和风险之间取得平衡。

财务理论通常认为,存在所得税和市场不完善的市场情况下,企业存在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

但是,至少目前人们还不能准确计算出一个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是根据成功企业的经验数据得出的。

一般认为。

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40%一60%。

对于经营风险比较高的企业,为减少财务风险应选择比较低的资产负债率,例如许多高科技的企业负债率都比较低;对于经营风险低的企业,为增加股东收益应选择比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例如供水、供电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都比较高。

我国交通、运输、电力等基础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为50%,加工业为65%,商贸业为80%。

企业对债务的态度除了行业差别之外,不同国家或地区也有差别。

英国和美国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很少超过50%。

而亚洲和欧盟企业的负债率要明显高于50%,有的成功企业甚至达到70%。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有人认为是因为亚洲和欧洲大陆的银行机构集中了大部分资金,而美国和英国的资金大部分集中在股权投资人手中;多数人则认为,这种差别并非出于财务上的原因,而是观念、文化和历史等因素作用的结果。

3.示例:

如ABC公司2010年资产负债表:

资产总额为82097.33万元,流动负债为48126.76万元,长期负债为1103.04万元,负债总额为49229.80万元。

根据公式计算资产负债率为:

资产负债率=(49229.8÷82097.33)×100%=59.97%

4.补充:

资产负债率分析的意义:

(1)从债权人的角度看:

他们最关心的是贷给企业的款项是否能按足额收回本金期和利息。

对债权人来说。

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

(2)从股东的角度看:

他们最关心的是投入资本能否给企业带来好处。

原因:

①由于负债利息是在税前支付的,通过负债筹资可以给企业带来税额庇护利益,获得财务杠杆利益;②当全部资本利润率超过借款利息率时,增加借款可提高自有资金的利润率;③与权益资本筹资相比,增加负债不会分散原有般东的控制权。

(3)从经营者的角度看:

他们最关心的是在充分利用借入资本给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财务风险。

主要原因有三个:

①由于负债利息可可以少纳所得税;②如果企业负债率过高,超出债权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时,债权人会认为风险太大而不愿贷款,企业就借不到钱;如果企业不举债,或负债比例很小,说明企业采用保守的财务策略,或者对其前景信心不足,利用债权人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很差。

在正常情况下,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信号,显得企业活力充沛。

③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在利用资产负债率进行借入资本决策时,企业应审时度势,充分估计预期的利润和增加的风险,在二者之间权衡利弊得失,把资产负债率控制在适度的水平。

5.补充:

在使用资产负债率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实务中,对资产负债率指标的计算公式存在争议;

(2)债权人、投资者及经营者对资产负债率指标的态度不同;

(3)本质上,资产负债率指标是确定企业在破产这一最坏情形出现时,从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的相互关系来分析企业负债的偿还能力及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程度。

(二)产权比率

1.定义

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之间的比率,也称之为债务股权比率。

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如下: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2.示例

例:

如ABC公司2010年报表所示:

2010年年末负债总额为49229.90万元,股东权益为32867.55万元。

产权比率=(49229.90÷32867.55)×100%=149.78%

3.分析

产权比率指标是通过企业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进行对比来反映企业资金来源的结构比例关系,主要是用于衡量企业的风险程度和对债务的偿还能力。

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核心指标是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是对资产负债率的必要补充。

产权比率主要反映了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相对关系。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权比率指标反映了债权人提供的资本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

(2)产权比率也反映了债权人投入资本受所有者权益保护的程度,也可以表明当企业处于清算状态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

(3)产权比率也反映了经营者运用财务杠杆的程度。

4.补充

运用产权比率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都是用于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具有共同的经济意义;

(2)尽管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都是用于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两指标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侧重点不同;

(3)所有者权益就是企业的净资产,产权比率所反映的偿债能力是以净资产为物质保障的。

5.补充

(1)有形净值债务率

有形净值债务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资产净值的百分比。

有形资产净值是所有者权益减去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和商誉后的净值,即所有者具有所有权的有形资产净值。

有形净值债务率用于揭示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表明债权人在企业破产时的被保护程度。

其计算公式如下: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开发支出-商誉)]×100%

(2)示例

如ABC公司报表所示:

2010年无形资产净值为655.18万元,负债总额为49229.80万元,股东权益总额为32867.53万元。

根据上式计算有形净值债务率为:

有形净值债务率=[49229.80÷(32867.53—655.18)]×100%=152.83%

(3)分析

有形净值债务率是通过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净值进行对比,来反映企业在清算时债权人投入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护程度,其实质是产权比率指标的延伸。

主要是用于衡量企业的风险程度和对债务的偿还能力。

(4)补充

对有形净值债务率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有形净值债务率揭示了负债总额与有形资产净值之间的关系;

2有形净值债务率指标最大的特点是在可用于偿还债务的净资产中扣除了无形资产;

3有形净值债务中指标的分析与产权比率分析相同。

(三)权益乘数

1.定义

权益乘数是指资产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它说明企业资产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倍数关系。

其计算公式如下: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

权益乘数越大表明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占全部资产的比重越小,企业负债的程度越高;反之,该比率越小。

表明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占全部资产的比重越大,企业的负债程度越低,债权人权益受保护的程度也越高。

将其称之为权益乘数,是因为该指标是资产权益率的倒数、常用的财务比率都是除数,除数的倒数是乘数。

所有者权益除以资产是资产权益率,资产除以所有者权益就称之为权益乘数。

该指标也可以这样计算: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2.示例

如ABC公司2010年报表中:

资产总额为82097.33万元,股东权益为32867.55万元。

其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82097.33÷32867.55=2.5

3.补充:

权益乘数

与产权比率相同,权益乘数也是对资产负债率的必要补充,权益乘数主要反映了全部资产与所有者权益的倍数关系。

运用权益乘数指标分析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权益乘数与资产负债率都是用于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两个指标可以互相补充;

(2)权益乘数与资产负债率之间是有区别的。

其区别是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侧重点不同。

权益乘数侧重于揭示资产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倍数关系,倍数越大,说明企业资产对负债的依赖程度越高,风险越大;资产负债率侧重于揭示总资本中有多少是靠负债取得的,说明债权人权益的受保障程度。

四、资本结构比率的构成分析

(一)长期债务的构成

在资产负债表中,属于长期负债的项目: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预计负债和其他长期负债等。

1.在分析长期债务规模和构成时,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会导致企业长期负债额的差异;

(2)对可转换债券通常作为负债来报告,但是债券的可转换性意味着这部分负债将可能被转换成普通股,可将其归入权益类。

(3)对于优先股,虽然属于所有者权益,但有固定到期日或有偿债基金要求的优先股在分析时应视为负债。

有法定赎回要求的优先股也应该作为负债。

(二)偿债资产的构成

负债是要用资产来偿还的,资产的偿付能力就成为分析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内容。

这是因为:

(1)资产的收益能力和变现能力是企业偿还债务的保障;

(2)资产又是企业进一步融资的基础。

企业融资能力强,偿债的可能性就大。

因此,通过对偿债资产的分析可以对企业偿债能力和融资能力作出判断。

1.固定资产报表中固定资产的价值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

(2)固定资产的折旧;(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与帐面价值的差异

3.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与帐面价值的差异

4.长期股权投资报表中长期投资的价值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长期股权投资的入帐价值;

(2)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5.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有成本和公允价值模式

6.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的确定有很强的弹性尤其是内部开发的无形资产。

(三)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1.实收资本(股本)不得随意变动;

2.资本公积

3.盈余公积

4.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在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比例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五、资产负债率分析

资产负债率是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的核心指标,常使用趋势分析和同业分析的方法。

(一)趋势分析

例:

下面以ABC公司连续5年的报表资料对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进行趋势分析,见下表。

年度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负债总额

1195.95

4484.87

7852.99

11299.98

49229.80

资产总额

14380.88

19123.58

24738.83

28924.28

82097.33

资产负债率(%)

8.32

23.45

31.74

39.07

59.97

1.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公司连续5年的资产负债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特别是2010年资产负债率大大超过了前几年的水平,这一方面说明企业的负债筹资能力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

产生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三点:

(1)企业的负债筹资能力增强。

2010年与2009年相比,股东权益增加(本年实现净利润带来的),获利能力的提高增强了企业的负债筹资能力。

(2)企业调整了资本结构。

负债总额增加的同时增加了长期负债的比例。

2009年负债比例低,但企业获利能力也不高。

(3)企业调整了资产结构。

资产总额增加的同时调增了流动资产的比重。

2.同业分析

那么,该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是否合适呢?

现在还不能下结论,待同业分析以后,才能得出结论。

年度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企业资产负债率(%)

8.32

23.45

31.74

39.07

59.97

行业资产负债率(%)

50.67

50.57

53.02

53.09

从上表可以看出,与同行业平均值相比。

该公司前4年的资产负债率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企业在当年保持了一个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具有较强的长期偿债能力,企业采纳了较为保守的财务策略。

2010年的资产负债率则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幅度不大。

总体上讲,该公司保持了一个正常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公司财务风险不高、公司选择了比较适宜的资本结构。

根据利润表可以计算出公司2010年资产净利率为9.72%,比2009年的6.28%提高了3.44%,说明公司适当扩大负债规模是正确的,在不扩大财务风险的前提下,为股东创造了更多的财富。

收益与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一、收益偿债能力的衡量

除了研究资本结构与长期偿债能力的关系,以及反映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相关指标分析。

还要通过研究收益与长期偿债能力的关系。

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企业有负债就要偿还本金和利息,而企业偿还债务支出的基础是企业的收益。

与收益有关的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利息保障倍数和固定支出保障倍数。

(一)利息保障倍数

1.定义

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也称为已获利息倍数。

表明企业经营业务收益相当于利息费用的多少倍,数额越大,偿债能力越强。

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用其经营业务收益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公式中的“息税前利润”是指利润表中末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它可以用“税前利润加利息费用”来测算,也可以用“税后利润加所得税、利息费用”来测算。

2.补充:

使用息税前利润的原因有两点:

(1)如果使用税后利润,不包括利息费用,将会低估偿付利息的能力。

(2)如果使用税后利润,不包括所得税,也会低估偿付利息的能力。

公式中的“利息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不仅包括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资本化利息。

3.示例

如ABC公司报表所示:

2010年税前利润总额为9516.24万元,利息费用为831.07万元。

该公司利息费用保障倍数为:

利息费用保障倍数=(9516.24+831.07)÷831.07

=12.45

4.分析

如果利息费用保障倍数适当,表明企业偿付到期利息的风险小,当本金到期时企业也能筹集到新的资金。

在金融市场上,如果一个企业有良好的偿付利息的记录,各期有较高的、稳定的偿付利息的能力,将会比较顺利地获得资金。

企业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借入资本产生的财务杠杆利益,确定合理的财务结构。

利息费用保障倍数指标反映了当期企业经营收益是所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多少倍,从偿付债务利息资金来源的角度考察债务利息的偿还能力。

如果利息费用保障倍数指标适当,表明企业偿付债务利息的风险小。

利息费用保障倍数如果小于l,则表明企业无力赚取大于借款成本的收益,企业没有足够的付息能力。

企业经营风险越大,要求的利息费用保障倍数越大。

在经营风险相同的情况下,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则支付利息的能力越强。

从统计上看,不同国家利息保障倍数在3—6之间,表明利息保障倍数与经济环境有关。

不同行业的利息费用保障倍数有区别,美国的食品加工业接近l0。

而工程类企业只有4,说明利息保障倍数与行业有关。

(二)固定支出保障倍数

1.定义

除了债务利息,企业还有一些与负债相关的固定支出,如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用等。

这部分费用要定期支付,在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时,也应考虑在内。

固定支出保障倍数是利息保障倍数更完善的扩展形式。

利息保障倍数忽略了其他必须支付的费用,有一定的误导性。

固定支出保障倍数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收益与固定支出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支出保障倍数=可用于偿付固定支出的收益÷固定支出

=(税前利润+固定支出)÷固定支出

2.补充:

可用于偿付固定支出的收益,包括以下内容:

(1)税前利润:

指扣除非持续经营、意外事项和会计变更的累计影响的税前利润。

(2)固定支出:

包括:

(1)利息费用,指利息支出减资本化利息(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

(2)经营租赁费用的利息部分。

融资租赁的利息已包括在“利息费用”之中,而长期经营租赁的利息必须定期支付;(3)纳税调整的控股子公司优先股股息偿付要求,将优先股股息作为固定支出,在计算时应根据优先股股息额调整为税前支出。

公式是:

税前支出=税后支出÷(1—所得税率)

公式:

3.示例

如ABC公司报表所示:

该公司2010年税前利润总额为9516.24万元,利息费用为831.07万元,租赁费用为122.03万元。

计算固定支出保障倍数:

=11.92

如果固定支出保障倍数指标适当,表明企业偿付到期固定支出的风险小。

二、收益偿债能力分析

(一)利息保障倍数的分析

从稳健的角度出发,为考察企业利息保障倍数指标的稳定性。

一般应比较企业连续几年的该项指标。

并选择这几年中最低的利息费用保障倍数指标,作为最基本的标准。

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都有周期性。

在收益高的年度,利息费用保障倍数指标可能会很高;在收益低的年度,可能无力偿付债务利息。

采用几年中最低的利息费用保障倍数,可保障最低的偿债能力。

1.示例

下面根据观公司连续5年的利润表计算利息保障倍数,并进行分析。

项目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利息保障倍数

——

——

9.01

5.93

12.45

由于2006和2007年改企业的利息费用为负数,计算利息保障倍数无意义,所以只比较2008至2010年的指标。

从上表可以看出:

(1)ABC公司连续3年的利息保障倍数均大于3,最低的利息费用保障倍数为2009年的5.93。

说明企业具备偿付利息的能力。

(2)该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变动较大,2010年该指标陡然上升,说明企业偿付利息的能力增强,风险降低。

主要原因是企业利润增长很快,2010年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提高7291.65万元,增长幅度为327.78%;这说明企业只要有是够的盈余,就有充足的能力偿付利息费用。

2.补充:

在分析利息费用保障倍数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非付现费用问题。

(2)在运用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时,还可以单独计算偿付长期债务利息的能力。

该指标叫做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是用企业的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相除计算的。

其计算公式如下: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债务÷营运资金

正常情况下,长期债务不应超过营运资金。

(二)固定支出保障倍数分析

由于固定支出保障倍数指标是利息费用保障倍数的扩展,其分析方法与利息费用保障倍数的分析方法是一致的。

利息保障倍数和固定支出保障倍数指标在反映企业偿付长期债务能力方面是十分有用的,通常也是债权人十分关注的指标之一。

但是,由于指标数据来源的限制,使指标具备先天的缺陷。

因为,指标是从利润额的大小与固定性利息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

实际应用时,可以结合现金流量表数据进行。

三、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在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除了研究资本结构和收益与长期偿债能力的关系外,还应注意一些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一)长期租赁

(二)或有事项

(三)承诺

(四)金融工具

(五)退休金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