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心德.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2840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13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极拳心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太极拳心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太极拳心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太极拳心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太极拳心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太极拳心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3页
太极拳心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3页
太极拳心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3页
太极拳心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3页
太极拳心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3页
太极拳心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3页
太极拳心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3页
太极拳心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3页
太极拳心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3页
太极拳心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3页
太极拳心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3页
太极拳心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3页
太极拳心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3页
太极拳心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3页
太极拳心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3页
亲,该文档总共10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极拳心德.docx

《太极拳心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极拳心德.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太极拳心德.docx

太极拳心德

《练拳心得笔记-孙昌瑞》前言

孙昌瑞先生1928年出生在河北乐亭,16岁参加革命,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8年解放唐山进城在市委工作,1951年被推荐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54年毕业后任唐山地区供销总社党委书记,1963年任唐山地区商业干校校长(行政十五级干部)。

1968年蒙冤被下放回原籍务农,1978年落实政策后任唐山地区供销总社党委书记,1982年唐山地市合并任唐山市供销总社党委书记至离休。

孙先生自幼酷爱武术,1950年在唐山市东矿区经王清海介绍拜王美老拳师学八仙拳,1954年拜张玉书(孙禄堂大弟子孙振川的弟子)练孙式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拳。

1957年拜张士镛(曹钟升的徒弟)学习尹式八卦六十四掌及器械。

多次受孙禄堂之子孙存周、女儿孙剑云的指点。

从1964年到现在教授徒弟五十余人。

1996年被聘为唐山市太极拳联谊会顾问。

1998年中国武术协会授予他传统武术六段证书。

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晚报、燕赵都市报都对孙先生有过多次采访和报道。

孙先生自离休后,他每天教授弟子之余还将自己多年练拳的心得笔记整理和修正,特别是自1998年以来,每天笔耕不辍,并将自己的练拳心得笔记整理付梓,每印一集就分发给每个弟子,供弟子们探讨和练习,这使其弟子们受益匪浅,跟其练拳十年以上的弟子如杨志新(女)、石秀峰、刘复兴、王宝生等多人都能散手听、化、拿、发,应物自如。

自1998年至今,孙先生的《笔记》已印发了三十五集。

每当我读后都倍感其对拳理的论述准确和通俗,也就越感到这些笔记弥足珍贵,这是孙先生半个多世纪来练拳的体会和心得,是孙先生的汗水、时间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武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又一成果。

虽然我不是孙先生的弟子,但我有幸读了他的《笔记》并将其逐一珍藏至今,为了能够与广大武术爱好者共同分享,我拟将其酌校并数字化,逐一在此发表,我想此举孙先生不会责怪吧!

我在将其打字时,可能会出现多字、漏字、错字、白字等或语法错误,这与孙先生原作无关,敬请网友对我批评指正。

学生王志斌曾拜在我名下,余愧无所诲,兹把所学琐碎之词记下,供志斌体验。

                                            

                                              孙昌瑞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学练太极拳心得笔记

太极拳来自一源,在长期流传中,演变出许多流派。

当代流传较广的主要有五派:

武式、孙式、杨式、吴式、陈式。

各派都有其自成一派的特点,这就叫做特殊性。

但毕竟都是太极拳,所以共性是主要的。

各式太极拳尽管形式、风格各具特点,但有其共同的练拳要领:

(一)心静用意,身正体松。

练拳时始终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身体端正自然,内外放松,不偏不倚,舒松自然。

(二)弧形螺旋,中正圆转。

做动作时要求呈螺旋式弧形,圆活不滞,做到一动无有不动。

不要直来直云,也不要像月球绕地球运行那样兜直圈圈,应该像地球绕太阳运行那样自转中公转。

(三)源动腰脊,劲贯四梢,以腰为轴主宰于腰,内力发动于腰脊,六成劲上行于膀臂达于指端,四成劲下行于腿踝,达于趾端,形成一气贯串的整体劲。

(四)轻柔匀缓,柔中寓刚。

动作如行云流水,风吹杨柳,珠滚玉盘。

所谓柔中寓刚恰似水银既沉重又流动轻灵。

(五)连贯协调,虚实分明。

练拳走架,连绵不断,转接和顺,折叠转换自然,处处分清虚实,保持重心稳定,变转灵活。

(六)内动外发,呼吸协调。

以外引内。

以内导外,内外合一即内不动外不发。

身心兼练,蹑手蹑脚与动作协调,吸为合为虚为蓄,呼为开为实为发。

气宜鼓盈,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外柔内刚,发劲完整,富有弹性,不使拙力。

各式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式的共同要求。

头:

虚灵顶劲,百会穴有上悬意念,不准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耳要静听身后,用鼻呼吸,咀要轻闭,舌抵上颚。

颈:

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

肩:

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后张,意注肩与胯合。

肘:

自然松沉,防止僵直或上扬,意注肘不离胁。

腕:

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指要张开,气达指梢。

胸:

舒松微含,不可外挺内缩,防止挺胸猴胸,劲要含蓄。

背:

舒展伸拔,不可弓驼,大椎鼓起,背部皮肤有绷紧之感。

腰:

松沉直竖、命门后撑、骶骨塌住、旋转灵活,不可摇摆歪斜。

脊:

中正竖直,上下对拉、虚虚对准,吸气时上下对拉拔长,呼气时上下挤压,加强脊柱锻炼,保持身型端正自然。

腹:

宜松舒,气沉海底,不可用力,不可上提,如一盏灯置于丹田,不倒不灭,照得通红。

臀:

松垂忌后突,尾骨前敛,会阴微上提即提肛垂臀。

胯:

松正含缩,劲力贯注下肢,上与肩合,下与腰联,转动时腰胯保持一致。

裆:

胯腿相接处为裆。

腰胯的合力便构成裆劲,胯下两腿里根肚角窝处要撑圆,两腿上股要有裹劲,腰塌裆圆,形成拱形间架,发劲要运用裆劲,这裆劲就是腰胯腿乃至全身的整劲。

腿:

稳健扎实,弯曲合度,不可歪扭,两膝先开后抱,膝向前上顶,命门后撑形成前后撑力,脚掌平落,脚掌平落,脚趾抓地,涌泉空顶,虚实分清,实腿胯根落实,实腿一侧的肾要前挺。

各式太极拳在技击方面共同遵循的技法:

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后发先至,意在人先,以小胜大,以弱胜强,沾连粘随,舍己从人,引进落空,乘虚而入,以逸待劳。

具体的说必须理解掌握运用下列诀窃:

(一)周身是球体,一动都要动;前步夺后步,后步跟前踪;后一条线,全身主力攻;打人如亲咀,手到身要涌;左右一面站,单臂克双肱。

上边的歌诀很能体现孙式太极拳的手法即进退相随,手动必先身动,身动必先腰动,用腰带动手法和身法,出手不见手,外欲动内先动,周身好似圆球,一动无有不动,环形无端,上下左右转动无滞。

忽隐忽现。

脚蹬住劲,手掤住劲,头领脊住竖住劲,腰塌住劲,裆合住劲,两股两膝抱住劲。

孙式最讲究开合,开合必须在松沉中暗运全身劲力,开为伸展放大,合为缩小收敛,开时不顶掸撞,合时不躲闪,开时由腰脊通过螺旋劲达于四梢,合时由四梢回缩到丹田,开合不在外形而在内动,即所谓内不动外不发,这样才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内动源泉于内劲、内劲源泉于丹田。

内劲是用意识指导的即所谓用意不用力。

这种内劲是无形无象的、忽隐忽现,它是极轻灵又极沉重的整体劲。

由丹田发内劲时用意念想象发出十分劲,将六分劲上行运达两肩,再透达小指依次到达拇指,将四分劲下行经胯到达小趾再依次到达大趾。

因为这一系列的意念指导的活动都必须到位,所以练拳要尽是放慢。

当然如练到炉火纯青、心想事成的境界快慢便随心所欲。

孙式太极拳讲究起、承、转、合。

发势为起,接势为承,变换为转,成势为合,未动时静如山岳,动起来如同江河绵绵流长,时而汹涌澎湃,时而风平浪静细水长流,时而汹涌澎湃,时而风平浪静细水长流。

起势如开了闸的水不停的一写千里。

承即是式式相连,节节贯串。

不能停顿,不能有阻滞间隔。

转是指式与式之间的折叠转换。

所谓折叠指欲上必先下,欲下必先上,欲左必右,欲右必左,上下左右不断折叠。

所谓转换是指虚实变换右虚则左实,左虚则右实,不断转换。

犹如骑自行车,脚蹬子一提一踏才能前进,双脚踏实寸步难行,在拳中叫做犯双重之病,完成一式为合,周身之气回缩至丹田,蓄势转下式。

气沉丹田用意将气贯于脚跟,不可在外形下蹲作势,而是浑身放松,脊柱松沉直竖,这样才能势意守丹田。

(二)全身五弓,上下、左右、前后者要争,松中有掤,掤中有松,弧形对拉,伸中有缩,缩中有攻,对拉拔长,实中有空,体现中劲,周身劲整。

孙式太极拳最讲究整体劲和中劲。

欲达此境界,首选要明白顺中用逆的道理。

一出式五张弓便在松沉顶竖中徐徐拉开,各部位都要对称着互相争力,与人交手使对方感到碰上了一个打足气的大皮球,就是拿出千斤力打在皮球上也无济于事。

推不动,拉不动,打不动。

因为皮球里的气是布满全球的有前推的劲又有后撑的劲,有左边的劲又有右边的劲,只能把球推得滚转却无法把球的任何部位打凹陷下云。

我们党说的“膨涨”、“气宜鼓荡”都是指松沉中运用内劲互争的表现。

杨禄禅老前辈有句名言:

“站住中定往开里打”意思是说练拳时一定立身中正,头和脚顶天立地,气沉丹田,在这个前提下,尽量把劲展开,姿式到位,不能团缩,应该舒展挺拔把劲放出云,这样才显得威武雄壮,浑厚涵蓄,伸筋拔力。

只要练出这种顺中用逆的争力,交手时掤住对方,腰微微一转,对方便失重跌出。

转腰不能太过,掌握好四十五度角,转腰的同时,接触点要有螺旋,这好比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本身也要自转,人的脊柱像轴那样在中心转,胯要承受着在外连转,两肾也一前一后的交错着转。

两肾除有争力还要分清虚实,在实腿一边的肾为实,靠虚腿一边的肾为虚。

尾闾向前伸,命门向后鼓,头向上顶,骶骨向下塌,气往下沉,胯向下松,会阴向上提,两肩向前抱,两膀向后撑,两膝向前抱,两脚跟向外拧,脚趾抓地,脚心上提,手向前今晚上,肩往后缩。

总之处处体现争力,这种争力不能互相抵消,虽然相反但却是相成的,形成一种前拉不动,后推不动,右顺中有横,横中有顺的中劲。

(三)诀窍如海,腰是主宰,性得用腰,功夫必高。

不论练拳或是推手,时刻注意用腰。

每一动作都要体现腰拉、腰带、腰推、腰转。

后捋用腰劲拉,侧捋用腰带,前推腰向前送劲,化手腰要转,冲劲腰脚手一齐上,身子接手只动腰不动手。

用腰时麝香注意腰脊命门穴的枢纽作用。

腰部旋转腰脊松沉直竖,命门后撑,骶骨塌劲,腰胯相连,微微转动,倘不慎转的幅度过大腰一摇摆,中轴便弯,劲也就散了,腰胯裆是紧密相连的,所以用腰必须注意裆劲,两个胯根才是裆,欲要开裆必须把胯根松开撑圆,不准出现尖裆,只有圆裆才有桥孔拔穴之力。

旋转时腰胯要保持行动一致。

迈步时实腿胯根先微向内收向下松沉,肾也要落实,腰不动,手不动,内不动,外不动,松肩,松胸,松腹,松腰气沉丹田,海底充实,带脉鼓荡。

提手吸气丹田向后翻腾,推手呼气丹田向前下翻沉。

动时裆须开,停势裆须合,裆开时两膝向相反方向前挺,停势裆合时两膝向内裹合,顶劲领好,腰劲塌下,裆劲合得住,胯根撑开撑贺,脊柱节节松沉虚对准,随着呼气重心下降,臀部之力贯到足根。

手臀之劲前云,命门后撑,退劲植地生根,腰裆劲向前上方暗运。

(四)用意打拳,妙中有玄。

不论打拳或是与人交手,首选必须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不能走私,心不在焉。

再就是意识必须在动作之先,达到意到气到力到。

与人交手更要我意在人先。

长期坚持用意打拳,久而久之定会出现从心所欲的奇妙境界。

如对方挥拳向我击来,我意用身子把他撞回云,此时心一动,已把对方击出。

自己练拳都要用心按规矩做好每一个姿式,一式未完心先想到下一个式子,这样才能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有人说与人交手纯任自然,不能自作主张,这对于有高深功夫已达到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人是可以作到的,但对多数练功的人来说必须全神贯注,用心应付,除了斗勇还要斗智。

古人说: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也”只有思想集中才能听劲,才能观察地形,才能看准对方举动,如见矮人要高打,个子高的要低打,胖人要斜打,瘦人要用千斤坠打。

对方抓住或按住我,他刚用力,我立即用意念暗运一股力透在他薄弱部位,气随皮肉下降,意随骨骼上升,如遇到自上而下的力,受力处股肉承受气下走而骨骼随意上行,骨骼之间用意捆连在一起,昼量严密紧凑,这样既能抵搞加在身上的力又能把对方紧紧贴住,此时我腰腿略一转动便把对方发出云。

两人搭手对方来力我蹬脚运劲到接力点把对方的劲掤住。

然后采取“我不动跟你走,你不动引你动,给点劲叫你过”。

我运用沾、连、粘、随四法不论对方是什么门派拳种,让他老老实实跟我打太极拳。

这一切都是为了说明无论练拳或是交手都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所以强调用心打拳,也就是用意识指导行动。

(五)各种劲解要弄清,不懂劲白费功。

掤劲──弹性之劲,如打足气的皮球。

捋劲──向下摩擦之劲。

挤劲──两种方向不同的劲交叉聚于焦点,放出合拢之劲。

按劲──抑按不令滑脱之劲。

沾劲──定住一点就地生根,变化不离此地,不碰不撞,如贴膏药。

连劲──退中牵动之劲,使之入我圈中,连续攻击。

粘劲──在沾的基础上,如沾胶汁移动,封住敌人不给进攻机会。

随劲──进中推动之劲入他圈中,随机发放。

敌欲变不能变,欲攻不能攻,欲逃不能逃。

空劲──转侧泻人之劲,使之落空。

结劲──对方出匾,我贴紧补上。

化劲──彼劲打在圆活松柔的物体上把劲消耗掉,对方来劲,稍抗即卸,一卸而反。

擎引松放劲──接得住对方的劲叫擎,把来力朝自己身前诱叫引,引时身体放松,集中力量朝一个点打出去叫放。

乱环劲──出手腕对肩,独立胯对脚。

出身轻如棉,粘身硬似铁。

膝起望怀,肘发护心。

刚在他力前,柔在他力后。

强攻要凶,快攻要稳。

气贯掌心,力达四稍。

高来挑,低来斩,平来左右排。

动手找外勿找内,我在人之外,人在我之内。

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自然然。

打人先上身,头足两头进,中节攻进门。

动步不动心,动身不动气。

静不见机,动不见迹,发与未发之间才算动静二字间。

对方踏中门我里摆,踏旁门我外摆。

灵不灵在步法,稳不稳在步型。

竖怕横,攥怕转。

展如探海角,缩如坠深渊。

木力直,金力坚,水力柔,火力烈,土力实。

敌劲用我何处,我气沉到何处。

前冲劲,侧旋劲,提拉劲,放空劲,粘逼劲,截劲。

滚劲──沿立圆旋转。

错劲──前后左右错开。

折劲──如翻板,接触点为翻板正中。

磨劲──如研墨。

肘由内向外磨有抛出之意。

肘由外向内磨如旋涡向里卷。

弹劲──弹簧力。

冷劲──突然发动。

正劲──通过劲头控制劲源。

劲头与劲源要保持直线。

侧劲──脚踏旁门转身侧接。

定劲──对方身形灵活变动,通过试探把他的劲定住。

几个接触点把劲使匀,暗运内力使对方动不得。

断劲──对方来力我一缩即吐,劲断意不断。

吞劲──对方正面击来我身缩手进。

刀劲──手如刀侧切。

锯劲──前后磨擦锯锉。

拍劲──用中劲拍在对顶力上,使跳起。

掸劲──轻轻的像掸尘土一样。

拽劲──用整劲快速牵摔。

擎劲──下按顶点,微向内含待对方脚提起再沉肘向对方中心发之。

踏劲──将内劲踏向对方臀后或足后根。

重劲──内力发在对方中心上。

离劲──似离非离,似粘非粘不使摸到我的劲。

化劲──劲出未全出,劲到未全到此时化之。

(六)八字秘诀:

掤劲义何解如水负舟行,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全体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有千斤重,飘浮亦不难。

捋劲义何解,引导使之前,顺其来势力,轻灵不丢顶,力尽自然空,丢击任自然,重心自维持,莫为他人乘。

挤劲义何解,用时有两方,直接单纯意,迎合一动中,间接反应力,如球碰壁还,又如钱投鼓,跃然声铿锵。

按劲意何解,运用如水行,柔中寓刚强,急流势难当,遇高则澎满,逢洼向下潜,波浪有起伏,有孔无不入。

采劲义何解,如权之引衡,任尔力巨细,权后知轻重,转移只四两,千斤亦可平,若问理何在,杠杆之作用。

 

挒劲义何解,施转如飞轮,投物于其上,脱然掷丈寻,君不见旋涡,卷浪如螺纹,落叶坠其上,倏尔便沉沦。

肘劲义何解,方法有五行,阴阳分上下,虚实须辨清,连环势莫当,开花捶更凶,六劲融通后,运用始无穷。

靠劲义何解,其法分肩背。

斜分势用肩,肩中还有背,一旦得机势,轰然如换捣碓,仔细维中心,失中徒无力。

(七)孙式太极拳口诀

太极拳本内家拳,不用拙力意当先。

虚灵顶劲神贯注,下颏内收即自然。

含胸自然能拔背,切莫形成“罗锅肩”。

练时沉肩又附肘,肩耸肘悬不是拳。

塌腰能使全身力,腰不塌住灵活难。

两腿弯曲分虚实,太极要义在里边。

呼吸下沉丹田穴,纯任自然莫强牵。

上下相随成一体,动作绵绵永相连。

动中求静静中动,练时神气务周全。

切记要点莫遗忘,持久习练益自显。

上边歌诀是对练拳的要求,在练习推手时除遵守一般规矩还应注意几点:

(1)速度太快容易滑过,太慢容易死滞不活,圈子由大逐渐收小,作支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2)进攻或引化都要作到手臂松柔,用意不用力。

得寸进尺乘虚而入,出手不见手,手到不能走。

(3)肩关节松柔圆活下沉,肘关节始终下垂,脊柱竖直松沉,裆劲下沉,手臂由松柔到沉重,形成似松非松,柔中寓刚的内劲。

(4)引化进击,技高者用内劲,不被人发觉,意在人先,粘着点作轴心,触点成圈进行旋转,作到先引后进,半引半进,即引即进。

所谓先引后进是指通过引化使来力落空而后进击。

半引半进是指肘以上臂部稍后退,小腹(丹田)稍前进,肘以下不能超过腕掌承受着小腹前进。

即引即进指用螺旋式弧形动作边化边打,即所谓小圈转关干脆直射一触即发。

此也称截劲。

(5)步法要求迈步如猫行如临渊捋冰,动步要轻、稳、灵。

两腿分清虚实,但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将欲迈左步,腰隙(肾)先向右抽换落实,小腹右侧充实,坐实右脚反之亦然。

步法与手法下下相承受互相呼应,手足有相吸相系之意,注意外三合。

动必进步,进必套插,管往对方前足外侧是套,前足进对方裆部中间为插。

套为封,插为逼。

破此遗失法运用膝节内扣或外撇,上顶或前顶。

腿劲缠绕下沉如深植地中。

还击时胯微后收下沉再弧形向上向前进逼。

力起脚跟,注于腰,通脊背,形于指。

将欲放劲,步须暗进(先进后足半脚再进前足半脚为好),放劲时身手步眼一齐到,三尖和眼神对准同一方向。

(6)眼法。

发令在脑,传令在眼,精巧处全凭眼法,身手步都要随目光的动向而转换。

欲往上打必先寓往上之意,目光微往下视,再往上直射,目光决不可与动向有偏差向前放人,目光须前注,入木本分劲断意不断一克如始战。

眼神要兼顾周身上下,目光许有专注,但眼不能呆视,如捕鼠之猫的眼神。

有成就的拳家交手时必须把视觉,听觉,触觉有机配合起来。

(7)不丢不顶。

不丢是人走我随,一面粘随,一面微微送劲粘逼。

不顶是人进我退,人刚我柔的动作,作到他进一分我退一分,不多不少,退多了便丢,退少了便顶。

退时注意走弧形。

进之愈长不可及,退之愈促不容引化。

(8)发放。

意贵远,劲贵长,动贵短。

发音向上用哼,向下用哈,向远用咳。

(八)对“神不外溢、形不破体、力不出尖”的理解。

“神不外溢”是指练拳思想集中,用心打拳,交手要用意念支配行动,我意在他先,但不要瞪眼,咬牙、握紧拳头假装凶,平心静气,心平气和,不让对方察觉你的意图。

“形不破体”是指站定姿式以后脚下有个底面积,以两脚为径画一个圆圈,在胯部也画出同样大小的圈,在肩部再画同样的圈,身手腿都不要越出这个底面积的圈,以保持重心稳定,同时内气,内力也在三个圈内运行。

假如你的手臂超出圈便觉没力量,容易受人控制。

所以拳家讲究“打人如亲咀”就是指近别具匠心离打人,这样在圈内打人有力量而且进退变换灵活。

“力不出尖”是指发出的劲不是顾前不顾后的直劲而像打足气的球体四面八方都有劲,如果是一面直劲便是出尖易受人制。

有的人小有成就便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与人推手气势汹汹,误把威风当威望,把老师的牌子当自己的权威。

盛气凌人,这种神气外溢的作风没有不失败的。

学拳有几种类型的人,有的有大聪明,有的有小聪明,有的大智若愚,有的幼慧早熟。

那些有大聪明,大智若愚的人,总是虚心求教,不满足一知半解,打破沙锅问到底,弄通拳理,弄懂拳式,默默坚持练功,持之一恒,在人前不卖弄本领,好像个傻小子,这种人是真正的大聪明人,总有一天功成名就中状元。

那些耍小聪明的小神童,一教就会,一看就懂,本是半瓶子醋,却善夸夸其谈,在人前好卖弄。

练功却投机取巧,一天打鱼十天晒网,这样的人断难成就大业,结果必然是: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咀尖皮厚腹内空”。

(九)敷、盖、对、吞

敷──与人交手,我用掤劲接按对方手臂,使之如被绳捆,行动不灵。

盖──我两臂双掌盖在对方双臂上,在意念上用内气把对方盖住,用掤劲压推,如他有上起劲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从前上方将其发出,如若下沉我则今伸掌指将其向前下发出。

对──劲路对准对方中心线。

吞──对方冲我胸部击来,我涵胸缩身将其手臂吞进来,而同时我手背冲前击云。

(十)名言解

(1)动手先上身

内动是动之源,外动是动之效。

头领,身动,足底随。

一进不可无一不进,一退不可有一不退。

(2)手足齐到才是真。

这是指合劲、中劲、整劲。

(3)拳如炮,形如龙

炮指用抖绝劲,突然爆发,龙指三曲之形,曲才能吞吐,吞是引进落空,吐为沾实展发,吞吐合一才是拿。

(4)遇敌如同火烧身

把敌当毒物,决不准沾污我身,当彼接触我如火烧一样发出猛烈抖劲。

(5)头打落意随足走

主要是中正,头进足随,足落何处,头要打向何方,头不能超足尖,头与足不能左右偏离。

(6)起而未起占中央。

头不能前俯后仰,左歪右斜,保持中正不偏。

(7)足踏中门抢地位

指对准对方中心线踏入,并非进裆,由侧入中心线仍是踏中门,抢地位即是快,令其难防。

(8)肩打一阴返一阳

是指双肩上下,左右、前后交替运用。

有反打、返打、侧打、扣打、翻打、摆打、撞打。

(9)两手只在洞中藏

丹田两侧为洞,肩打时一手封闭一手藏,用肩的手洞中藏以突出肩。

(10)左右全凭盖势取

肩打要有压倒盖住对方的气势。

肩击距离虽短,因为是根节所以劲力大。

(11)束长二字一命亡

束者缩也,长者伸也。

束是指肩打,长是指肘打手打,肩一击肘又到手即云,一二三合一,致敌死命。

(12)肘打去意占胸膛

指用肘打对方胸心部前打不高于膻中,不低于中脘。

左右横打高不过肩,低不越脐。

后打高不过背心,低不过命门。

(13)起手好似虎扑羊

指用冲劲和扑劲。

虎行风生故需冲,扑无原则用上按中塌下托。

上中下都要有冲劲和扑劲。

(14)沾实用需展放

沾要实,按要紧,身齐进,力齐发,意远,劲长。

(15)或往里拨一旁走,与人交手,三角而站,里拨走外,外拨走里。

(16)后手只在肋下藏

前手为阳,后手为阴,阳手问路,阴手打人。

(17)降龙伏虎霹雳闪

动如关电雷鸣,取胜一瞬间

(18)云闭日月

云指手、日月指眼,交手首取敌眼。

(19)胯打中节

指用胯打对方胯骨和大腿根节,欲进左胯先上右胯,进右先上左。

外打用鱼打挺。

里打要抢步。

(20)尾打落意不见形,猛虑坐卧藏洞中。

用尾声闾打人要下坐如虑坐窝,尾声打背前收,背打要后挺。

(21)膝打几处人不明

膝打人比手足距离近,力量大,令人难防备。

  和身展转不停势,左右明拨任意行。

和身指随身附和,展指出,转指翻转,不停势指不僵不滞,随身而转,随转而击,这是膝打人的要诀。

(22)足打踩意不落空

足起有谋,足落有意,起望腹,落望膝,起望膝,落望足,起也打,落也打,踩前足令其变化不灵,踩后足令其应手而倒。

(23)消息全凭后足蹬

起步要蹬劲,前脚落,后脚蹬,左足向左横肉跨时,右足必须向右蹬劲,退步前足向前蹬,使身体后移,蹬时集中脚掌。

(24)与人交勇无计备

交手不能按计划办,而要因势利导,随高打高,随低打低。

精神饱满,精力集中,劲力不涣散。

(25)去意好似卷地风

要狠要毒要快,发拳要猛,转身要急,身灵步活,像旋风那样敏捷。

学得不行好把式不如跑把式。

(十一)孙式太极拳与形意拳,八卦拳有密切的统一源流,融进了八卦拳动静合一的本质,形意拳一触即发的本能,但无形意,八卦的外形不能练出时刚、时柔、时快、时慢的样子。

如不懂形意八卦的劲路也很难理解孙式太极拳的特点,在这里简介形意拳的几个劲路:

(1)明劲。

合而刚,整而发。

刚有僵刚,有柔刚。

僵刚是初学者未换过劲来,是本身原有僵力。

要换劲第一必须松肩,把根节肩峰放松落下,使肩井穴开放,肩关节开扩,气血才流畅,转动才灵活。

第二肘要下垂,尺骨藏内劲。

第三塌腕,意气劲贯注神门。

第四劳宫穴内含。

(2)暗劲。

为易筋入槽,伸筋拔力。

暗藏在尺骨中的内远远超过手上的明劲。

暗劲长筋腾膜。

明劲主攻,暗劲主克制。

(3)化劲,精气神高度统一,不及不离,不丢不顶,神灵体活,变化莫测。

明劲主顺,暗劲主横中,化劲主从。

(4)踏劲,足前掌涌泉穴向下直踏,像鸡走路有蹭劲、搓劲、钻劲。

(5)扑劲。

如猫扑鼠,虑扑羊。

劲起涌泉,发尾闾,主宰腰,提于脊,透发于胸,由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