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2941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docx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docx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解析版

2015-2016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

一、单选题:

共26题

1.我国有如下谚语:

“及时刈艾(除去杂草)仓必满溢”“施粪如用药,适度为佳”“麻黄种麦,麦黄种麻”“深耕三尺三,来年必丰年”。

这些谚语最能说明我国古代

A.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五谷丰登,生活舒适D.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谚语中强调是施肥、除草、时令播种、深耕等耕作技术的提高,A项符合题意。

材料反映的是农业的状况,重农抑商政策在题意中未体现,B项排除。

“生活舒适”无法体现,C项排除。

此题与传统文化无关,D项排除。

 

2.要论证古代中国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可以利用的材料是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B.“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C.“依军功行田宅”D.“除井田,民得买卖”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故答案为D。

A项是土地国有制,B项是西周时期的井田制,C项是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3.长江流域取代黄河流域,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大约是在

A.两晋时期B.唐宋时期C.两宋之际D.明清之际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都南迁后,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长江流域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故答案为C。

A、B、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

 

4.“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纺织业发展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棉花一直都是经济作物,这不能成为材料中棉花地位变化的前提,D错误;商品经济发展对丝、麻、棉都适用,排除C;从材料中不能判断是否有政府推广,排除A;由所学知识可知,棉纺织技术的改进,极大地推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故选B。

 

5.据《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落前七刻,击征三百声,而众以散。

”这则材料说明当时

A.市的地区范围有限定B.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定

C.市的经营规模有限定D.市的交易品种有限定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商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强调开市以“击鼓三百声”为准,同时又以日落前七刻而击鼓三百声而散,可见“市”受时间的限制,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均排除。

 

6.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

其影响是

A.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B.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C.加快了统一台湾的进程D.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商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反映的现象是海禁政策,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其影响是阻碍对外贸易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

A项中“杜绝”,太绝对化,排除。

B项与农业无关,排除。

C项与台湾问题无关,排除。

 

7.《白银资本》中指出:

“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造成欧洲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B.宗教改革C.新航路开辟D.汽船发明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反映的是欧洲从边缘地位到得到改善,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时“新航路的开辟”使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项正确。

郑和下西洋时,欧洲处于边缘地位,A项与题意不符。

宗教改革推动了思想的解放,B项与此无关,排除。

汽船发明是工业革命的成果,D项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

 

8.17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年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

当时,英国发动三次英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夺取海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B.将北美洲和大洋洲纳入世界市场

C.推动英国机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D.保护跨越大西洋的黑人奴隶贸易

【答案】A

【解析】无

 

9.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

A.商业繁盛的地区B.盛产煤炭的地区C.邻近河流的地区D.电力充足的地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干时间为“19世纪末”,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家建立的纺织厂选址就应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D项符合题意。

A项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排除。

B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考虑的因素,排除。

C项是自然力限制下的选址考虑因素,与题意不符,排除。

 

10.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主要表现在

A.外商在中国投资建厂B.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C.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D.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主要经济结构是小农经济。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纺”与“织”分离,“耕”与“织”分离,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答案为D。

A项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出现的,排除。

B项是次要表现,排除。

C项在鸦片战争前就已出现,排除。

 

11.民国初年,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A.采煤业和运输业B.纺织业和面粉业C.化工业和橡胶业D.皮革业和卷烟业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据题干的时间“民国初年”可知选B项。

这一时期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故排除A、C、D三项。

 

12.“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

这一事件是

A.鸦片战争B.戊戌变法C.洋务运动D.辛亥革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的新现象“新礼服”、“剪发”、“爱国帽”、“废缠足”、“阳历”、“鞠躬”,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都与“辛亥革命”有关,D项正确。

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城市出现了西方式的生活方式,但未出现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的事件;戊戌变法时期,还未有“阳历”;洋务运动时期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但在礼仪方面未涉及,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13.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

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互联网B.轮船航运业C.电报业D.大众报业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884年,福建的茶叶外销价格做到了与上海同步,联系所学知识可知,C项正确。

互联网出现在中国是1994年后,A项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

轮船航运业不能及时反馈信息,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大众报纸的传递性较慢,D项排除。

 

14.列宁说: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是指

A.农业集体化政策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意中强调的是列宁的经济政策,A、C两项都是斯大林模式的表现,均排除。

题意强调此项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使苏联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时期的经济政策,一旦战争结束,对经济发展无利,D项符合题意。

 

15.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推行福利国家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经济发展B.防止人民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

C.实行社会保险制度,优化政府形象D.暂时缓和社会矛盾

【答案】B

【解析】过多的福利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错误;福利制度能较好地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实施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和缓和社会矛盾,故B项正确;优化政府形象是福利制度的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暂时缓和社会矛盾”表述不准确,故D项错误。

 

16.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A.农业上大规模种玉米B.一味发展重工业

C.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D.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强调赫鲁晓夫“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并未完全突破斯大林模式,其改革最终失败,D项符合题意。

A项是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表现之一,排除。

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农业,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C项与赫鲁晓夫无关,排除。

 

17.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

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

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改革

【答案】D

【解析】“民主化”“私有化”都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因此,D项符合题意。

 

18.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

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B.人口急剧膨胀

C.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0世纪60年代,中苏交恶的同时,美国又在中国东南沿海发起攻势;为应对严峻的国际局势,从1964年开始,国家开始调整工业布局,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

故答案选A。

 

19.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

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推动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C.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干中的时间为“1982年”,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项出现在1992年,排除。

B项出现在1992年之后的中国,排除。

C项出现在2001年之后,排除。

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生产力发展引发生产关系的变化,乡镇政府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D项正确。

 

20.1984年邓小平讲到:

“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

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与此相关的重大决策是

A.设立沿海开放城市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设立海南经济特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干的时间为“1984年”,邓小平强调要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等”,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项符合题意。

沿海开放区不是城市,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出现在1988年,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

D项出现在1990年,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

 

21.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到2000年,城市数量增加到663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

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反映的是城市数量的增加,时间为1978年之后,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乡镇企业的发展,促使中小城市的增长,B项正确。

A项出现在1980年,C项出现在1984年,D项出现在1984年,A、C、D三项都与题意时间不符,均排除。

 

22.下列哪一国际组织可以为中国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城镇化均衡发展,保障农村生活,扩大基本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改革公共部门等事务提供帮助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材料可知该组织是针对长期性的援建型项目提供帮助,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世界银行可以向成员国提供长期性贷款,以促进成员国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

A项提供短期贷款,与题意不符。

C、D两项是经济组织,不提供贷款援助,都与题意不符

 

23.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

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

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屡遭战争重创B.社会制度相同C.发展水平相近D.历史上关系紧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舒曼计划”的实质,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国率先”是解题的关键。

六国的联合首先是以“舒曼计划”为开端的,而“舒曼计划”的实质是缓和法德之间的矛盾,而法德矛盾又是造成欧洲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之一,故选择A项。

 

24.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的标志是

A.《罗马条约》签订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

C.欧盟正式成立D.欧元正式启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欧共体到欧盟是从经济合作组织到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联合性的组织的转变,C项符合题意。

A、B两项是条约,不是组织,均排除。

D项是欧盟纵向发展的表现,是经济领域,与题意不符。

 

25.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共同决心宣言》提出:

“不晚于2020年在亚太地区完成我们实现自由和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的目标。

执行的时间将考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各经济实体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经济不迟于201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

”这表明APEC成员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B.反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C.坚持互利和互惠的原则D.通过法律确立长远目标

【答案】A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共同决心宣言》执行的时间将考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各经济实体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这表明APEC成员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故A项正确;APEC主张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APEC成员之间坚持互利和互惠的原则,故C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共同决心宣言》并非法律文件,故D项错误。

 

26.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高新科技的推动

B.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的局面

C.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相互投资不断增加

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融入国际经济之中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高新科技的推动使信息技术迅猛进步及交通运输发展,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联系密切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可见高新科技的推动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决定性、根本性因素,故选A项。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的局面是经济全球化的外部因素,故排除B项;发达国家贸易往来及相互投资、发展中国家经济融入国际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C、D两项。

二、综合题:

共3题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来考察中国古代社会,可以看到,至明代中后期,古代封建社会业已高度成熟,在明成化、弘治与正德年间(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叶),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苗头已经出现;明嘉靖年间至明末(16世纪初叶至17世纪中叶),新的近代社会因素更为普遍而显著地增长起来,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开始启动。

……因而,各种新因素纷纷出现的明代后期显然就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

——张显清《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

材料二 它们既揭开了中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历史即工业化历史的第一页,又揭开了中国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的序幕,并构成中国新兴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重要部分。

……这些企业锻炼了掌握机器的产业工人,培养了使用机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介绍翻译科技书籍。

这些企业的成功或失败,对早期私人资本家来说是一次示范。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新因素促使明代后期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开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并概括该事件在促进中国近代化方面的作用。

【答案】

(1)因素:

①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且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②商品性农业发展,商业贸易繁荣、商人势力壮大和区域性市场网络形成,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③一批新的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2)事件:

洋务运动

作用: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近代产业工人和科技人员;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解析】本题考查商业的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问,结合材料一的关键信息可知,造成明朝以后近代化发展的因素可以从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分析即可。

(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的关键信息“揭开了中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历史即工业化历史的第一页”,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开启近代化生产。

第二小问,从洋务运动对中国经济、人才培养、民族企业的产生等角度分析其影响即可。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

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材料二 经过对建国50多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对世界经济发展认识的深化,以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和方针政策,完成了关于工业化认识上的转变。

2002年9月,中共十六大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式概括为: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制定了什么发展战略?

并说明当时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

结果如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又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上有何变化?

并分别概括这两个时期影响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认识的主要国际因素。

【答案】

(1)战略:

第一个五年计划或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举措:

大办工业或大炼钢铁。

结果:

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造成环境破坏。

(2) 措施: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变化:

由注重工业化的速度和数量,转变为注重工业化的效益和质量。

国际因素:

20世纪50年代:

 “冷战”及两极格局的影响;尤其是美国的威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及知识经济的发展;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的关键信息“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可知此时的战略是“一五计划”。

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为此采取的措施是大办工业。

第三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大跃进”对中国经济、环境的消极影响的角度分析“结果”即可。

(2)问,抓住时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建设从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角度分析即可。

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此时中国的工业化之路主要是要速度和数量;结合材料三的关键信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可知此时工业化的特色是注重质量和效益,从中概括变化即可。

第二小问,“变化原因”结合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的时代特征分析即可。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已经决定,我们要站稳脚跟,通过严格减少政府开支和增加税收,直到我们达到预算的平衡为止,以使美国政府的信用坚不可摧。

我们已经决定,如果需要,我们应把这样建立起来的坚不可摧的政府全部信用,用来帮助私人机构以保护债权人和我国人民的储蓄。

我们已经决定,在联邦储蓄体系范围内做些调整,以使我们的黄金在贸易中发挥经济作用。

同时,我们将保持美元在美国每个城市和世界中的可靠价值;我们将扩大信用以抵消由于我国人民贮藏和外国人提款带来的收缩。

我们还决定,联邦政府在保持那些贫困的地方社区问题上要发挥作用,我们还将以政府的信贷援助,通过有利可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

——摘自胡佛《在艾奥瓦州得梅因演说谈大萧条形势》(1932年10月4日)

材料二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

——摘自罗斯福《就职演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胡佛总统的反危机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指出罗斯福为了“应付危机”采取了哪些措施?

并简要说明罗斯福新政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

(1)简评:

胡佛总统面对大危机,仍然坚持资产阶级自由放任主义,主张严格减少政府开支,维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