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第1课时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2959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第1课时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第1课时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第1课时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第1课时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第1课时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第1课时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第1课时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第1课时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第1课时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第1课时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第1课时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第1课时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第1课时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第1课时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第1课时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docx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第1课时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第1课时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第1课时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docx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第1课时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

第六单元 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第1课时 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复习课)

诗花相配喻人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用古诗与花相配,说说它们各比喻哪个女人:

①黛玉;②宝钗;③探春;④李纨;⑤湘云;⑥袭人;⑦麝月;⑧香菱。

A.杏花——日边红杏倚云栽     B.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

C.并蒂花——连理枝头花正开D.芙蓉——莫怨东风当自嗟

E.老梅——竹篱茅舍自甘心F.牡丹——任是无情也动人

G.桃花——桃红又是一年春H.荼蘼花——开到荼蘼花事了

答案 ①D ②F ③A ④E ⑤B ⑥G ⑦H ⑧C

1.(2014·江苏卷)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

解析 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偶。

对偶,首先要注意词性相对。

先分析题干诗句,“墙头”是名词,“头”是对“墙”的补充;“雨”是名词,“细”补充说明了“雨”的状态;“垂”是动词;“纤草”是名词,且“纤”是形容词,说明了“草”的状态。

然后分析选项:

A项“水面”对“墙头”,“风回”对“雨细”,“聚”对“垂”,“落花”对“纤草”,意义相称,词性相同,对仗工整;B、C、D三项中的“数峰无语”“雨来”“蝉曳残声”词性都与题干句不对仗。

答案 A

2.(2014·浙江卷)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

[示例]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时,首先应明确题目要求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

其次要分析示例中的事物,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月”与“鱼”同在“湖”中,有动有静,第三句紧承前两句营造的意境,第四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意趣。

再次要明确示例的表现手法,第四句是想象的内容,同时还是一个问句的形式。

最后要注意所写句子符合情理。

答案 (示例)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

(精彩PPT名师讲解)

命题热点

仿写题命题热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上关注现实、教材;

2.内容上关注情感、哲理;

3.修辞上关注比喻、排比、拟人等;

4.形式上关注排比句、短诗、对联等。

题型拓展

仿照下面的句式,另选一种事物,运用比喻仿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蓝蓝的天空上面,自由地飞翔着些鸟儿,有展翅奋飞的,有慵懒地滑翔的;正如一片片的白帆,又如飘飞的落叶,又如迎风飞舞的风筝。

考点一 自选话题式仿写

[先做 后讲]

1.(2014·重庆卷)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

要求:

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

[示例] 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类试题的基本方法是找出例句的句式特征,运用的修辞手法,句意内在的逻辑联系,然后将这些特征运用到仿写的句子中去。

答案 (示例)就像下棋走棋子一样 如果第一个棋子走错了 剩余的棋子都会难行 人生的棋子从一开始就要走好

2.(2013·辽宁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

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

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

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

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

本题例句写了三个拟人句,另选话题时,也要使用同类修辞、句式,可就近联想,话题自选。

答案 芝兰吐出淡淡的幽香,向你展示山谷的清高;

浪花奏起欢快的乐章,向你讲述江河的博大;

禾苗擎起晶莹的露珠,向你报告丰收的希望。

命题分析

此类题型属自选话题式仿写题。

此类题型在近年的高考中出现频率最高。

话题的选择不受限制,一般情况要另选话题按照示例的句式及要求来仿写,当然也可使用原来的话题。

此类题目除了句式的要求外,最为关键的是修辞手法。

思维建模

这类题型往往是要求考生自选话题,仿照例句,既有一定的开放性,又有所限制。

它不仅考查仿写能力,还考查运用修辞及表达连贯等能力。

解答这类题型要注意如下几点:

1.句式一致

试题给出了范例句式,或要求与某一画线句式相同。

这样,所造语句是否符合要求、句式是否一致成了关键。

有时候要仿写的是一个短语,那就要考虑到短语结构。

2.内容和格调统一

仿造语句在内容上要与上下文衔接自然、连贯统一,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叙述层次或论述结构。

它往往要求仿句与所给语境思想一致,内容贯通,往往还涉及感情一致、风格一致等问题。

如所给语句文采飞扬,充满褒奖之情,那么所仿写语句也应与之一致,否则就会显得不协调,不统一。

3.修辞恰当

高考往往把句式考查与修辞考查结合起来。

从考题来讲,比喻、排比、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法出现的几率较高。

修辞恰当这一要求增加了试题的难度。

[即学 即练]

1.(2013·浙江卷)仿照下面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

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

[示例]

青天,是一片芭蕉叶,

月亮是一滴露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比喻的手法;

(2)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

答案 (示例一)大海,是一部字典,鱼虾是一组词语。

浪花,随意一翻,它们就来了。

(示例二)大海,是一首乐曲,浪花是一个个音符。

海风,随意一吹,它就演奏了。

2.(2012·辽宁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

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者感到了慰藉;

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同时考虑内在主旨与句间逻辑关系以及题目中对修辞方法的要求。

本题例句以“爱心”为话题,每句先用一个比喻句,然后阐述作用。

答案 (示例一)同情心是寒夜里的一盏明灯,使夜行者明确了方向;同情心是雨天里的一把雨伞,让雨行者得到了庇护。

(示例二)责任是苍茫大海中的航标,使航海者辨明了航向;责任是空旷荒原中的篝火,使夜行者品味了温暖。

(示例三)爱心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使航海者看到了光明;爱心是漫漫征途中的路标,使迷路者找到了方向。

考点二 限制话题式仿写

[先做 后讲]

(2013·山东卷)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

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

要求:

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

学生甲:

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

学生乙:

老师,您勤耕三尺讲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甲:

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

学生乙: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仿写要注意“神似”和“形似”。

“神似”要求其主旨、情感、语意一致,都是表达对老师的敬意与感谢。

“形似”则注意句式、修辞、字数等相同或相似。

答案 (示例一)①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 ②诗词歌赋,颂不完您带来的感动

(示例二)①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 ②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

命题分析

此类题型属限制命题式仿写。

它一般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以同一话题或另外提出话题按例句格式进行仿写。

此题除了句式的要求外,一般都有运用修辞手法的要求。

思维建模

这类题型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不仅考查仿写能力,还考查运用修辞及表达连贯等能力。

解答这类题要注意如下几点:

1.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应与原文基本保持一致;

2.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应与原文保持协调,既要考虑形式的统一,又要考虑内容上的连贯呼应;

3.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要符合语境;

4.注意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等;

5.注意修辞格的类型也要与示例句(画线句)一致。

[即学 即练]

1.(2014·湖北卷)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

)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

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

要求:

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

________________二人排齐向右站

________________  亲密并列肩比肩

________________左人正立右倒画

________________  人形颠倒表变化

解析 解答此题要注意显性要求与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有两点,这两点似乎较容易,但考生很容易忽略对“义”的描述,这个“义”也体现在例句中,前例一句中有图形括号里注明的“并列”二字,这是隐性要求。

同时还要做到语气流畅,表意连贯、自然,不能为押韵而破坏了语言的正确结构。

答案 (示例)从:

一人前行一人后 北:

二人站立背靠背

后人跟随前人走字义相背可意会

2.(2013·天津卷)阅读《春暖花开》歌词片段,按要求作答。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

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

穿越阴霾,阳光洒满你窗台。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仿照“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写一句歌词,注意押韵。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生命如风,有时轻柔,有时豪迈。

3.(2012·山东卷)根据语境,仿照下面的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

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

如果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这就有如________________,又如________________,还有什么用呢?

答案 (示例一)做出的饭不能吃 缝好的衣服不能穿

(示例二)盖的房子无法居住 修建的高速路不能通车

考点三 对联式仿写

[先做 后讲]

(2012·四川卷)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

注意:

①内容与节日有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

(1)端午 上联:

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秋 下联:

明月千里寄相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句式和修辞运用的能力。

对联的基本要求是形式相同,内容相对。

形式相同包括句式(或结构)相同与词性相同两项;内容相对,包括正对与反对两类。

同时必须注意,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只能是平声(阴平、阳平),而在出题时这点一般不作要求,比如本题直接说明“可以不考虑平仄”。

答案 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 清风一缕拂丹桂

命题分析

对联对于考生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写对联能够使考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又可以综合考查考生的运用修辞、句式等方面的能力。

主要考查方式有两种:

给上联补写下联,给下联补写上联。

思维建模

对联的出题形式主要是对出另一联,实际上也是仿写句子的过程,只是对联本身还有音韵和平仄的要求,比一般的仿句练习难度更高。

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对联的字数与内容。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要求意思相对或相反,亦即要上下联能“联”起来。

2.要注意对联的平仄规律,与律诗要求基本相同,一般套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3.要注意对联的词组和结构。

对联上下联的词组和结构,应保持一致和统一,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就必须是动宾结构的词组,如“摇红”对“涤翠”。

上联是偏正词组,下联也必须以偏正词组与之相对,如“同心结”与“并蒂花”,就是相同的词组结构。

[即学 即练]

1.杨振宁曾赞语文课本中一副有关酒馆的楹联为“绝对”,其上联为王维《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请从李白的《将进酒》中选出一句作为下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要求从李白的《将进酒》中选出一句作下联,规定了答题范围,降低了答题难度。

答案 与尔同销万古愁

2.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请根据这些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上联:

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上联表现了春天湖中行船的惬意,下联则可赞美秋天人在山中游玩的美好。

答案 秋山人似画中游

3.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的对得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分别调整上下联词语的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

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仔细观察可发现,应先“登阁”,然后才能“纵目”;“鸢飞鱼跃”要对“水清木华”,这样结构才一致。

答案 登阁纵目鸢飞鱼跃千帆竞;览胜抒怀水清木华万类荣。

考场问题聚焦:

仿写句子四忌

[阅卷 现场]

(2013·重庆卷)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景物,另写两句话。

要求:

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4分)

[示例]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咧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

现场答案采样:

答案问题找一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追求满分做一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问题找一找:

完成此类型题目应注意四忌:

一忌话题脱离,二忌结构不一,三忌修辞不符,四忌色调不和。

本答案主要是句式对应不够严谨,仅得1分。

追求满分做一做:

(示例)眼前的那棵绿柳,也许是听了微风说的情话,羞得低下了头,幸福在美丽的春景里。

头顶的那朵白云,大概是听了鸟儿传的家音,急得迈开了脚,游弋在碧蓝的天空里。

[矫正 训练]

1.仿照下面的示例为名人“画像”,从所提供的名人中任选一个写几句话。

(不要求句数和字数完全相等)

[示例]

契诃夫

讽刺,是你身上的血液。

如银针刺向病疾,

轻轻一捻,

变色龙与别里科夫都自羞无比。

备选名人:

屈原 杜甫 辛弃疾 鲁迅

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命题式仿写题一般是先给出一段完整的语言材料,让考生品读例句,领会其句式、结构、意蕴等方面的特点,然后给出要求仿写的具体材料,让考生依照示例仿写。

这类题没有前后文,不需考虑上下文衔接问题,只需依照例文,表现与例文相似的意蕴即可。

答案 (示例一)

屈 原

朝饮春兰之坠露,

夕餐秋菊之落英。

壮志凌云,

长歌离骚,

行吟出形容的枯槁。

(示例二)

杜 甫

一杯浊酒,

可装下冷月低悬?

哭泣爷娘,

可唤回儿女平安?

半漏茅棚,

可栖居漂泊夙愿?

2.依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连贯完整。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如果人生是一首诗,奋斗就是欣赏,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

成功,你可以从中体验到喜悦和自豪。

失败,你可以从中体验到痛苦和脆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自选式话题仿写,只要求句式和修辞上的一致,解答本题关键是选取一组合适的本体,如例句中的“人生”“奋斗”“成功”“失败”,选择时要考虑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确定相应的喻体,再依据句式结构进行仿写。

答案 (示例)如果自然是一本书,旅游就是阅读,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

登山,你可以读到秀丽雄奇。

观海,你可以读到博大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